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厲害了!門頭溝這個景點入圍北京「新十六景「

老北京「燕京八景」美不勝收

新北京「新十六景」流光溢彩

北京

增加了大量城市景觀標誌建築

新特色地標不斷湧現

嶄新的北京城

一天天在變化

包括昌平七孔橋花海在內的十六處美景

北京新十六景之

昌平:「花海平疇」

曾經砂石遍地,如今花海綿延,這就是昌平區十三陵鎮昌赤路七孔橋東側的千畝花海。

這塊地近鄰十三陵水庫,是十三陵水庫的泄洪區。然而自從1998年以後,即使日降雨量達100毫米也一直無水從此處流過。2014年昌平區園林綠化局將此地塊列入平原地區造林工程十三陵水庫-德勝口水庫周邊景觀生態林,面積為965畝。通過場地平整、置換客土、土壤改良等手段,墊上30厘米厚的好土,打造成適宜種植的土地。在設計上,採用環境治理與適地、適樹結合的方法,考慮到這裡是泄洪區,不宜栽種高大喬木,造林樹種以黃櫨、金葉榆等低矮喬木和花灌木為主,同時人工栽植波斯菊、鼠尾草、鳶尾等花卉,形成了壯麗的花海景觀。昔日的砂石坑從此告別了塵土飛揚。

如今,該地塊共栽植波斯菊、松果菊、金光菊、鼠尾草、紫菀、萱草、鳶尾等各種花卉面積28萬平方米,448萬餘株。近幾年已呈現繁花似錦、百花斗妍、色彩絢爛的花海,各種地被與苗木渾然天成,蔚為奇觀,成為庫區居民和遊人們休閑、郊遊的生態公園。

北京新十六景之

「曲巷斜街信馬,小橋流水誰家」,如今,在北京也能看到古人詩詞中描述的江南水鄉美景。1437年形成,到清末湮沒的三里河水系,經過整修在前門重見天日,恢復了昔日美景。

關於三里河,明《河渠志》中曾有記載:「城南三里河舊無河源,正統間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陽橋東南窪下地開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明代時,三里河流域河道縱橫,居民沿河而居,更有許多戲樓、會館聚集於此,河道兩岸自然形成了居民點。三里河自然而然成為了前門地區傳統城市肌理、斜街、南北向衚衕、東西向四合院的形成之源。直至200多年後,到了清末,新的泄洪通道形成,隨著人口增加,三里河逐漸被填平,蓋上了民居,三里河自此再不見蹤影。

北京城幾經變遷,三里河不再,大雜院林立,前門一帶也成了北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改造前這裡又臟又亂,衚衕窄小狹長,低矮的平房一間挨著一間,屋頂上長著草。」有老居民回憶。

為重現歷史風貌,在搬遷騰退部分居民后,從去年8月起,東城區開始重修三里河。至今年4月,重修工程完工,三里河重見天日。

河道曲折蜿蜒,荷花池、碾子、石橋、水榭不時躍入眼帘。兩岸古樹煥發重重新綠,河岸兩側一片花團錦簇的美景。而在樹蔭的掩映下,腳下則是石板路和木棧道交錯,古色古香的衚衕和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依著水系的走向逐漸伸展開。

三里河水系項目保留了原先大雜院、四合院里的香椿、國槐、榆樹、旱柳等老樹,其中最老的香椿有上百年歷史。還建設了三個蓄水池,收集雨水再利用。為保證水質,採用了生物活性炭濾層、生態浮島曝氣增氧等設計。新的河道延續了綿長的歷史文脈。河道沿途還有文物古建築26處,其中會館有18處,比如江西新建會館、江西豐城會館等。

北京新十六景之

北京坊位於大柵欄歷史文化保護區東北端,距天安門約800米,西起煤市街、東至珠寶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條,整體呈現為「一主街、三廣場,多衚衕」的空間格局,總體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6萬平方米。毗鄰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國家博物館等著名文化場所。

作為首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集群設計項目,北京坊遵循街區歷史風貌,建築風格延續民國特色;恢復原有衚衕肌理,打磨城市的歷史鑲嵌。漫步其中,如置身舊時光。該項目依託謙祥益、鹽業銀行舊址、交通銀行舊址等文保和歷史建築,以百年勸業場為中心,7位著名建築師設計的沿街8棟單體建築鋪陳延展,將市民拉進歷史與現實交相融合的文化空間。

2017年1月16日,被稱為「北京文化新地標」的北京坊向公眾揭開面紗,驚艷亮相。

高端多元品牌的入駐、讓人手不釋卷的閱讀樂趣、天馬行空的情懷藝術、把脈文化的歷史傳承,將「式生活體驗區」的品牌理念推向市民中間。在這裡,您可以撫摸歷史肌理,暢飲鄉愁老酒;感受中西合璧,體驗精緻有趣。

今後,北京坊作為文化復興的精神符號,在業態布局方面將通過引進國際時尚品牌和當代精品品牌,凝聚藝術核心資源,打造具有當代文化特色的創意產業,實現高品質城市生活體驗,構建出歷史與現代共生、中西方文化交融、有機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文化生態形式。

北京新十六景之

朝陽:「溫榆垂綠」

在溫榆河與清河交匯處,將建設面積近15平方公里的溫榆河森林濕地公園。公園立足城市森林濕地公園的定位,以生態環境保育和休閒遊憩為主要功能,在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之間建立生態保護屏障,有「生態綠肺」之稱。

夏季是濕地公園最美的時節,溫榆河河水,碧波粼粼,霞光瀲灧,十里長堤一望無垠。沿湖畔緩緩而行,向遠望去,森林青綠一重重,倒映在水面中,顯得更加深蘊。公園裡幾重不同的色彩渲染出的不僅僅是一幅幅美景,更是對這兩年改變的一個追憶和詮釋。

為了能夠給濕地公園騰退空間,朝陽區孫河鄉自兩年前,便開始了疏解騰退的腳步。

2015年4月,朝陽區孫河鄉關停全部35家砂石料場,拆除地上物2600餘平方米;同年5月,沙子營「村外村」整治全面啟動,清理整治出租大院34個、拆除違建35萬平方米,騰退土地98萬餘平方米。2016年孫河鄉繼續拆除40萬平方米低端產業,收回土地48萬餘平方米。就在今年,孫河鄉以沙黃路兩側整治為突破口,啟動連片疏解,目前已拆除70萬平方米,預計在年底前完成剩餘75萬平方米非宅拆除工作。

在這片15平方公里的土地,疏解與提升將並舉。2018年,溫榆河森林濕地公園將啟動綠地、水系及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這裡將初步形成公園生態環境面貌,並啟動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未來5到8年,溫榆河森林濕地公園具備開園條件。屆時,「風動溫榆林湖現」便是對溫榆河森林濕地公園最好的詮釋。居民可在生態綠肺中享受到「晨光初照林蔭深,幾束光柱伸無垠;條條曲徑通幽靜,處處漫步氣清新」。

北京新十六景之

海淀:「玉泉清漪」

成片蘆葦隨風搖曳,綠油油的稻田展現著濕地景觀……這只是海淀區「三山五園」歷史文化地區的其中一景。這個總面積達68.5平方公里的區域分佈著大量的濕地、公園、特色景觀。優質的水土條件、深厚的皇家園林歷史底蘊和真山真水的自然生態景觀格局,重現了北京西郊皇家行宮苑囿的瑰麗壯觀。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而近現代學界常用「三山五園」統稱位於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三山」即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五園」是靜宜園、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暢春園和圓明園。如今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地區總面積68.5平方公里,主要位於海淀區四季青鎮、海淀鎮、香山街道和青龍橋街道轄區內。

對於「三山五園」的發展規劃,海淀區從2013年起就正式啟動,經過歷時兩年調查研究,完成了總體發展規劃、6個專題規劃以及10個重要節點部位城市設計的研究工作。同時,海淀區根據規劃功能定位,著力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做到環境整治提升與恢復歷史山水並舉,文物保護傳承與城市功能完善並舉,進一步加大功能疏解、村莊騰退拆遷、環境整治、景觀提升、社會治理等工作力度,區域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三山五園」的核心區域「園外園」一期景觀片區已於去年向公眾開放,一期兩山片區位於玉泉山和頤和園之間,歷史上,該區域有著以農耕文化、皇家文化為代表的三朝文化積澱。景觀提升之後,這裡再現了北京西北郊「御苑-水鄉-田園」的歷史風貌。

如今,漫步在玉泉山和頤和園之間,即可領略皇家歷史園林風景,收穫季節里還可欣賞到風吹稻浪的田園風光。

北京新十六景之

丰台:「園博錦繡」

2013年,第九屆(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在丰台舉行。北京園博園選址城市廢棄地建園,創造性地將一個20多公頃的建築垃圾填埋坑打造成了鳥語花香的大花園,這裡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園內彙集128個中外展園,各類植物850種、3000萬株,構成了一幅四季變換、色彩斑斕、美輪美奐的天地畫卷,生動詮釋了「化腐朽為神奇」的理念,抒寫了園林園藝建設、生態文明修復的奇迹。

185天的會期為世人呈現了一屆精彩紛呈、無與倫比的園博盛會,園林文化的魅力令人驚嘆,「風景中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這一生態文明修復的重大創舉,對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和河西地區的發展帶動,更是讓人稱讚不已。

展會結束后,園博園經過短暫修整,於2014年4月重新開園,以「集園林藝術、文化景觀、生態休閑、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大型公益性城市公園」的功能定位再次展現在市民面前,憑藉精湛的園林藝術、優美的景觀迅速成為京城市民休閒遊覽的新選擇。3.5平方公里的綠化面積,3000萬株植物,110公頃道路沿線綠化,成為永定河生態發展帶的有力承載和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示範。園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山石秀水形態萬千,植物生物新穎奇特,可謂處處是景,景景有情,被讚譽為前庭院、後花園,成為展示綠色北京建設成果的新窗口、新名片。

北京園博園在提升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加快了轉型發展的步伐。現在的北京園博園不僅是風景亮麗、景觀獨特、負氧離子飽和的城市公園,更以其獨有的區位優勢和體量優勢,成為大型活動的承載地和傳統文化的傳播陣地。北京戲曲文化周、端午文化遊園會等充滿濃郁傳統文化氣息的活動,使園博園成為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絕佳載體。北京國際鐵人三項賽、「彩色跑」等品牌活動,傳遞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運動理念,讓園博園成為時尚體育運動的首選地。

北京新十六景之

石景山:「蓮湖秋月」

碧波如鏡、綠草茵茵,在永定河流經石景山區的古老河床上,經過多年的打造,一座集山水人文景觀於一體的蓮石湖濕地公園正扮靚著首都的西部。公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爛漫,水天一色,鳥語花香,每當傍晚時分,夕陽餘暉映在湖面上,居民三五成群來到公園休閑納涼。在這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成為石景山區打造和諧宜居城市的縮影。

蓮石湖濕地公園地處石景山區西南緣,首鋼主廠區的西側。在2011年以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由於近30年來永定河斷流乾涸,這裡早已河床裸露、黃沙遍布,猶如一道城市瘡疤。為恢復永定河流域自然生態,2011年10月,市區政府投資4.67億元建設的蓮石湖濕地公園工程完工,蓮石湖成為永定河一線最大的湖泊,原有坑坑凹凹的裸露河床被一條煙波浩渺、清新爽朗、雋秀靈動的景觀長廊所取代,古老的永定河再次煥發了綠色生機。

如今的蓮石湖濕地公園總面積已達226公頃,其中水面102公頃,綠化面積110公頃,公園內建設了近9公里長的步行道、騎行道,動靜相宜。公園還通過「山、水、蓮、石」四個元素傳承永定河的引水文化、防洪文化、治水文化,目前已形成京華水韻、步步生蓮、燕都仙山、渾河古堤、疊水鷺影、花海香風、碧島柳蔭、蓮湖秋月等「蓮石八景」。

5年來,石景山區努力建設綠色生態示範區,全區上下樹立「融合山水謀發展」理念,全面啟動「西綠東引」工程,加快推進長安綠軸等162個綠化美化項目,綠化面積超過503.3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8.4平方米,居城區第一,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同時,在全市率先開展非首都功能疏解,清理整治528個大雜院,實現增綠留白,昔日雜亂的小平房變成了綠地、公園,城市秩序煥然一新。

如今,作為石景山區重要的親水景觀,蓮石湖每年都要吸引大量遊客和市民來此休閒遊覽,徜徉在水岸兩側,永定河與大西山的美景盡收眼底。未來,以西部山區、永定河濱水生態畫廊和長安綠軸為基礎,將建成「一山一河一軸、兩心六廊、多點成網、生態社區」的綠化空間格局,綠色生態成為石景山區轉型發展最亮麗的金名片。

北京新十六景之

門頭溝:「永定碧波」

盛夏已至,生態好、環境美、位置佳的永定河妙峰山段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消夏避暑、觀賞永定河碧波美景的新選擇。沿河道向上游徐行,只見沿途水流潺潺,兩岸山色青翠,繁花盛開,水面上成群的水鳥、野鴨悠閑地嬉戲、歌唱。

然而,幾年前來到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於過度採挖礦山、開發山體,使永定河妙峰山段生態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河水中泥沙不斷增多、河床增高、遷徙泛濫、枯河沙化、亂石堆積、滿目瘡痍。

近年來,為了改變這一「凄涼」景象,再現歌謠中傳唱的「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環繞北京灣」的昔日美景,門頭溝區委區政府下決心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先後關閉了全區全部270個鄉鎮煤礦和250多個非煤礦山、砂石廠,走上了「生態立區」的發展道路。

5年間,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先後投資幾十億元,按照「近自然」理念對永定河進行了全面綜合科學修復,結合河道特點進行合理布局,採取因地制宜、技術創新等手段,實現了防洪與景觀的統一。同時,注重水循環利用,不僅形成了水質清澈、溪流不斷、綠樹成蔭的生態河道,還恢復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環境。

景美客自來。隨著永定河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距離城區最近的永定河妙峰山段已成為市民們觀賞「永定碧波」美景的首選。下一步,門頭溝區將進一步強化水資源保護利用,統籌實施永定河生態河流廊道修復、清潔小流域治理、中小河道治理等項目,為市民營造更美更好的宜居親水環境。

北京新十六景之

房山:「青龍疊翠」

京西房山,青龍湖鎮中部,大石河邊,青龍湖畔。連綿不絕的丘陵地貌上,一株株杯口粗的白蠟、油松、國槐、銀杏,正伸展開翠綠的傘蓋,努力想要遮擋住曾經光禿禿的荒蕪土地。由於房山的地形地貌比較特殊,青龍湖森林公園是北京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丘陵森林公園,既有山林景觀,又有大石河和青龍湖的河湖景觀。建成后,面積相當於過去老崇文區的總面積。

但誰能想到,就在幾年前,青龍湖森林公園所在的地方還完全不是眼前的樣子。「種什麼什麼不長,種點玉米吧,辛苦一年,最後的收成還抵不上化肥、種子錢。」幾年前住在這片丘陵邊的村民告訴記者。由於土壤貧瘠,青龍湖鎮的這片丘陵並不適合種植莊稼,荒廢的土地上稀疏地長著一些自然生長的喬灌木,既沒有經濟價值,也沒有社會價值。

如今,經過荒山造林,將近50萬株新栽樹木已經鋪滿了7250畝的丘陵。而到明年5月,青龍湖森林公園的面積將擴大到1.4萬畝,相當於過去整個崇文區的面積。山嶺觀光帶、丘陵樹木園、創意山谷園、林海健身園、溪谷休閑園、山居體驗園……幾大功能區為遊客呈現出「松嶺綠道」和「林海花谷」交相輝映的美景。春天來這裡可以看到滿谷的桃花,夏天在湖邊可以進行親水活動,秋天還可以觀彩葉樹種。由於是丘陵地貌,將來還會設置環山嶺的觀光帶,把公園的各個景點都串起來。

京城百姓想來青龍湖森林公園也十分便捷,從六環路到公園不過3公里遠,從北四環開車前往只需40分鐘左右的時間。

北京新十六景之

通州:「潞城新意」

北京,一路向東便來到了通州;潞城則位於通州的東部。潞城內,有一座距離行政辦公區最近的公園,它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內獨一無二的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如今,每天都有超過2000餘人次來到潞城中心公園娛樂休憩。

運潮減河以南,六環路以東,京秦鐵路以西,通胡公路以北,潞城中心公園總面積約283畝,是在2012年平原造林工程基礎上提升建起的公園。以前這裡什麼樣?「以前潞城這塊兒沒有公園,大家想跳個廣場舞都無處可去。」一位潞城鎮居民表示,以前這裡就是一片荒地。如今,假山、棧道和涼亭等景觀盡收眼底,園中心還有一個人工湖。

沿著法治文化長廊前行,可以看到不少法制典故,比如「徒木立信」等。其實這個公園最大的特色是法制。原來,潞城中心公園作為通州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融入了大量法治元素。比如,公園由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牆、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雕塑和法治文化亭五大部分組成,採用圖文並茂的表現方法,介紹了普法進程、古今中外的法治名人、法治典故、法治格言、廉政文化、法治警言以及與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並與自然生態完美結合,形成一個集健身、休閑、娛樂、教育於一體的法治文化平台。

北京新十六景之

順義:「舞彩淺山」

淺山區位於順義東北部,包括北石槽、木林、龍灣屯、張鎮和大孫各庄五鎮,總面積308平方公里,占順義區總面積的30%,其中山地面積43.6平方公里,平原面積264.4平方公里。

2012年順義區啟動舞彩淺山開發,構建「一帶五區」的空間結構,包括舞彩大道和舞彩淺山濱水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將北石槽鎮、木林鎮、龍灣屯鎮、張鎮和大孫各庄鎮分別打造成為:鳳凰御園·金色小鎮北石槽,主導商務文化休閑度假;大唐風韻·山水小鎮木林,定位國際會議度假旅遊;清嵐龍灣·紅色小鎮龍灣屯,精耕山地度假紅色旅遊;綠驛行宮·休閑小鎮張鎮,力推時尚運動康體養生;畫山明閣·田園小鎮大孫各庄,打造國際田園休閑度假。

作為順義舞彩淺山開發的開篇之作,舞彩淺山濱水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位於順義區東北部舞彩淺山帶燕山山脈之上,東鄰平谷區,北接密雲區,串聯龍灣屯、木林、張鎮、大孫各庄及北石槽等淺山5鎮,建成北京市最長、達到國際標準的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步道規劃總長280公里,目前,125公里步道已經建成,其中龍灣屯段全長80公里,主線長60公里,支線長20公里,木林段全長45公里。一期步道東起順義區龍灣屯鎮安利隆山莊南側,西至木林鎮唐指山水庫大壩西側,步道串聯起沿途10餘萬畝山林及其周邊的景點、古迹、村落、採摘園、餐飲服務等設施,遊客可以選擇登山、騎行、露營、攀岩等多種休閑方式。淺山開發始終圍繞「生態、富民」兩大核心,基本形成慢生活區文化積澱,使舞彩淺山成為北京重要的「文化名片」。

北京新十六景之

大興:「南海鹿鳴」

南海子,曾是北京城南最大的濕地,位於今天大興的亦庄、舊宮、瀛海、西紅門地區,每到秋季,晴雲碧樹,果紅葉黃,別有一番特色,「南囿秋風」早在明清時期就被譽為「燕京十景」之一。

這裡曾是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新成立后成為著名的南郊農場,為首都市場提供了充足的農副產品。可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京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南海子地區逐漸成為人口聚集、環境惡化、公共服務設施落後的城鄉結合部。

作為北京市「城南行動」計劃的重大生態工程,南海子公園規劃總面積11.65平方公里。公園建設遵循「保護優先,積極治理,加大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力度,維護區域生態功能」的原則,利用南海子地區原有的皇家苑囿、麋鹿保護區、自然濕地等資源優勢,充分發掘其文化內涵,重點建設濕地景觀、皇家文化、麋鹿保護、生態休閑等功能區,打造承載地區傳統文化與現代都市文明的平台。

公園一期包括南海子濕地修復、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排洪滯洪以及生態近自然郊野景觀的恢復等內容,建成景觀總面積達3700多畝,形成水面450多畝,按照適地適樹,既突出景觀又易於成活的原則,栽植喬灌木20萬株、地被植物150萬平方米,成為京南居民的大花園。南海子公園二期已經開建,北接北五環,南至黃亦路,西至涼鳳灌渠,東南與一期接壤,總面積8700多畝。南海子二期規劃8大景區36個景點,其中建設濕地約200公頃(3000畝),計劃於2017年7月開園。隨著公園二期的建成,公園整體也將建設完成。建成后,南海子公園將圍繞未來大興文化發展的「四個中心」定位,著力打造以濕地文化為特色的生態示範園區、以皇家優秀傳統文化為特色的傳承示範園區、以民族文化為特色的傳播示範園區、以科普文化為特色的教育示範園區。

北京新十六景之

平谷:「河岸綠谷」

平谷,首都東部的綠色生態屏障,5年來,平谷區始終堅守生態底線,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堅持「大生態」理念,將生態視為發展的基礎,貫穿到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推動生態與經濟社會良性互動發展,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重要途徑。2012年以來,平谷區加大對平原造林工程的投入,在平谷新城周邊、京平高速路兩側、新平薊路沿線、馬坊小龍河泃河兩岸、城北濕地公園等區域進行平原造林,實施通道景觀防護林、生態防護林和濕地建設恢復三類工程。累計完成平原造林3.6萬畝,栽植各類苗木205萬株,森林覆蓋率較以前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了66.51%,居全市首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

平原造林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閒遊憩的綠色空間,營造了平谷新城「青山環抱、森林環繞」的生態格局,勾勒出「林海綿延、綠道縱橫、公園鑲嵌、林水相依」的森林景觀。森林覆蓋率的提升也直接促進了空氣質量的改善,市園林綠化局曾對平谷區2012年、2013年兩年的平原造林工程進行碳計量評估。以20年進行測算,這兩年完成的2.68萬畝林地可吸收二氧化碳排放50.33萬噸,摺合每年吸收2.52萬噸,生態效益顯著。

未來,平谷區將在3.6萬畝平原造林的基礎上,通過對廢棄砂石坑和荒灘荒地生態修復、坑塘藕地濕地建設、增加小微綠地、發展規模化苗圃,擴大綠色生態空間,保障林木綠地安全。同時,把林木管護作為長期的重點任務來抓,鞏固平原造林工程綠化建設成果,確保平原造林成效,實現森林資源持續增長。

北京新十六景之

懷柔:「雁棲華彩」

APEC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讓沉寂了千餘年的遼金古鎮名揚世界,如畫的景緻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近距離感受她的魅力……這裡,就是位於懷柔雁棲湖畔的「國際會都」。

昔日的雁棲湖河流縱橫,是著名的京郊旅遊地。據會都建設者回憶:2012年,剛進駐范各庄村西的會展中心工地時,周邊還是個小土山,山上雜草叢生,山腳下是幾條小河溝,唯一的一條小道坑坑窪窪。當時的范各庄,因為離開發區近,外來務工人員很多。此外,湖心區域內的雁棲鎮還有下辛庄、泉水頭和柏崖廠3個小山村。

到2014年,三個村落遷走了,核心島的荒山變成了雁棲湖的一顆明珠,范各庄村成了燕城舊址上的水韻大街……懷柔雁棲湖國際會都建成了。

夜幕降臨,會都的夜景呈現出另一番獨特的魅力。4萬多套燈光變化照射,雁棲湖生態發展示範區周邊十餘座山峰和所有山脈、環湖周邊的所有建築、區內道路水面等按遠中近照明,交相輝映,成為如夢如幻的光影世界。

雁棲島上,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及12棟貴賓別墅組成的建築群,彰顯大氣磅礴的漢唐雄風;雁棲湖東西兩岸,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建築美感融為一體,也讓懷柔逐漸成為國際高端政經會議最佳舉辦地。

2017年,為迎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示範區引種了暴馬丁香、綉線菊、天目瓊花等80種花卉、35種落葉喬和常綠喬木。新栽植喬木2.4萬株、灌木39.4萬株。一路綠樹鮮花,被打造成了景觀大道。5月20日,雁棲湖正式重新啟動夜航,習習晚風,畫舫游弋。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15家賓館飯店承辦各類會議667場次,實現收入5460.5萬元,分別增長51.6%和23.9%。

北京新十六景之

密云:「古北水鄉」

映襯著古老長城的山崎峻岭下,流淌不息的湯河溫泉,千餘年來環繞在古北口鎮。

2010年以前,古北口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泥濘山路穿行在破敗的農田村舍間。村民們過著傳承了千年的農家生活,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養家,難離故土的老人守著上學的孩子春種秋收。

2010年,密雲人民政府與中青旅達成古北口鎮合作開發協議,從此,沉睡的山村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古北水鎮。

2012年,英國《泰晤士報》曾將司馬台長城譯為「全球不容錯過的25處風景之首」。自此,精美的民國舊居、山地四合院建築依山林立,融合了長城的邊關文化,寄託了宜居小鎮中濃郁的山水鄉愁。2014年建成開放時,水鎮成為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商務會展、創意文化功能為一體,服務設施一流,體驗性極高的北京地區文化旅遊新地標和國際旅遊綜合目的地。

走進水鎮,趁著夜色提燈夜遊司馬台,搖櫓長城下,星空溫泉絮語,浪漫水舞秀,山頂品酒觀星……「登、品、望、賞、聆、宿、戲、醉」,在長城腳下夜遊「八大名玩」,不但讓水鎮夜景堪稱北京一絕,也成為北京乃至北方時尚夜遊的新地標。

「玉露臨階不夜天,焚香祭拜玉輪前」。在水鎮,臨水賞月,聽著遠處飄渺的樂曲,和家人團聚暢飲,醉意在這如夢似幻的亭台樓閣中。

此外,水鎮中的永順染房、英華書院、楊無敵祠、鎮遠鏢局、八旗會館,將遊人融入古老的記憶中……

在古北水鎮帶動下,司馬台新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民俗旅遊新村,目前,新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5萬餘元,較搬遷前增長了5倍,提前實現了小康生活。

北京新十六景之

延慶:「葡園紫煙」

2013年之前,延慶區張山營鎮下蘆鳳營村村南還是一片農田,農民種植葡萄等農作物,但是從2013年開始,這片農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舉辦2014年世界葡萄大會,世界葡萄博覽園在這裡正式開工建設,一年的時間裡,燕山山脈前的平坦地帶,佇立起立體的葡萄雕塑和宛如葡萄般的圓潤大門,3000多畝的世界葡萄博覽園種上了1000多種葡萄,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葡萄主題公園。曾經有人形容:「園區內的葡萄如果每天都吃一個不同的品種,可以連續吃上3年。」隨後,世界葡萄博覽園又陸續栽種了100畝的浪漫薰衣草花田、五彩斑斕的美麗花海、500畝的濕地公園……讓每一位來此參觀的遊客流連忘返。

2014年成功舉辦世界葡萄大會之後,世界葡萄博覽園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在世葡會結束后成為了葡萄主題公園。2015年,世葡園園區內新增了大面積百合、菊花、鬱金香、芍藥等花卉景觀,先後舉辦百合文化節、葡萄文化節、菊花文化節;2016年冬季,藉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發展契機,著力打造了冰雪旅遊項目,舉辦了首屆冰雪嘉年華和冰雪文化廟會,吸引市民參與冰雪活動;2017年「走近北京世園花卉——2017」系列展示活動在世葡園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1200餘種花卉絢麗綻放,「預演」著2019北京世園會的精彩。

未來,世葡園還將繼續發揮優勢,成為一個百變主題公園。

掃碼和小編做盆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精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