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些數據顯示,北京去年空氣質量改善的說法「非常脆弱」

如果不實施減排措施,在當時的氣象條件下,「APEC藍」很可能不會出現。由此可見,從源頭上限制住污染物的排放,北京空氣質量不僅可改善,更是可控的。

《財經》記者 習楠/文 王小/編輯

3月17日,在灰霾籠罩中,北京大學發布《北京地區2013-2016年區域污染狀況評估》稱,北京2016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果「非常脆弱」。

這次研究採用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四個季節年,即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來評估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效果,以往多以自然年計算。一個季節年,是指當年3月至下年2月,每三個月為一個季節,從春至冬。

比自然年時間「向後平移」兩個月,卻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北京2016年PM2.5均值濃度比2015年增加了6.7%。而若按照自然年,2016年比2015年濃度下降10.3%,這與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9.9%非常接近。

原因在於,2016年1月和2月PM2.5濃度非常低,2月甚至是四年裡最低的。在自然年裡,2月「拉低」了整個2016年PM2.5濃度。而在季節年裡,這兩個月實為2015年冬季,不被計算在2016年內,加之2017年1月和2月PM2.5濃度強力反彈,拉高了2016季節年的數據。

「使用一個完整四季的季節年,主要是考慮到一個季節具有一個穩定的氣象特徵,以季節為單元也更有利於我們使用的氣象調整方法。」該報告負責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統計科學中心講席教授陳松蹊告訴《財經》記者。

氣象調整方法,將氣象條件對污染物濃度的影響加入數據分析,如驅霾的好幫手——風,使最終數據發生巨大變化,讓「治霾成就」大打折扣。

過去幾年,北京PM10、PM2.5的濃度並沒下降。2013年,PM10-2.5濃度在四年中較低,2014年顯著增加,2015年小幅降低后,2016年秋冬季又上升。

研究團隊首創了「PM10-2.5」,指介於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這部分顆粒物主要來自沙塵、道路揚塵和一次性排放,同樣威脅人體健康,且有可能進一步分解為PM2.5。

「在北京PM2.5下降空間趨小的情況下,減少這部分顆粒物的濃度,對下降PM2.5濃度會有直接和間接的作用。」陳松蹊告訴《財經》。

中心和南部區域污染拉低均值

這次項研究的另一個不同是,採用了北京市全部36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和15個氣象站點過去四年的數據。這些監測點記錄了逾千萬條污染物濃度和氣象數據。

環保部門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數據來源通常是北京境內11個國控站。

從這些數據中尋蹤覓跡,可見2015年空氣明顯變好,春、夏、秋三季PM2.5濃度都明顯低於2014年同期,冬季卻僅下降5%。

2016年,北京空氣質量沒有預期的顯著改善。罪魁禍首在北京中心和北部區域,其秋冬PM2.5濃度均高於2015年同期,於是兩區域全季節年的平均濃度沒有低於2015年。這一研究也提醒,需要更多的角度去思考「灰霾製造者」的要害。

北京PM2.5均值濃度冬季最高,這一結果與近四年來的研究及民眾感受一致。

南部區域無疑是北京治理大氣污染的軟肋。數據顯示,南部區域PM2.5污染比中心區域嚴重得多,尤其秋冬兩季。2015年冬季,南部地區PM2.5平均濃度竟比六環內高出63%。

污染物排放在京南地區更高,且從南向北擴散,該研究認為,秋冬兩季京南地區的減排力度還應更大。

大氣污染物中,還有顆粒較大的污染物PM10。雖然北京污染主要由PM2.5造成,但後者的濃度、分佈,與PM2.5息息相關。

北京春季PM10濃度全年最高,因為此時多風多沙塵。北京中心區域全年PM10濃度都比北部區域高17%以上,來自北京以南地區的污染物,又讓南部地區濃度普遍高於中心區域,冬季更加明顯。

在過去四個季節年,PM10濃度有一定改善。研究團隊認為,這主要是由其中包含的PM2.5得到治理而促成的。

機動車、燃煤還需加強管理

二氧化氮濃度,在2016年沒能如願降低。北京已有550萬輛機動車,這意味著尾氣排放有可觀的基數,尾氣是二氧化氮主要來源。四年中,2015年是二氧化氮濃度下降最明顯的一年。

二氧化氮季度平均濃度的空間分佈,在北京呈東西短、南北長的橢圓形,逐漸向外圍減弱,橢圓中心在東城區、朝陽區。無論是這四年中的哪個季節,這個橢圓形區域均很明顯,橢圓形內也是北京市交通最擁堵的地段。

這也表明,對機動車減排,我們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要改善空氣質量,就必然要繼續打壓這些污染物的濃度,機動車尾氣排放便是逃不過的治理對象。

供暖期一如既往,加重了大氣污染,在四年中基本一致,如果一個污染物濃度高,那麼其他污染物的濃度也會隨著升高,反之亦然。

在過去幾年間,「煤改氣」等措施將北京市中心區發電和冬季供暖推向了天然氣,二氧化硫濃度隨之大幅降低。自2015年,北京在非供暖季期的夏秋兩季,二氧化硫濃度已進入「個位數時代」。

差距依然很大——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主要城市二氧化硫的濃度在四季均是個位數。

由於供暖,春冬兩季二氧化硫濃度明顯偏高,其中一部分來自本地排放。另外一部分,研究者認為來自河北。2016年秋冬,河北省煤炭消費量出現反彈上漲,整個京津冀地區2016年二氧化硫減少也不顯著。

對此,報告建議,北京市下一步「煤改氣」「煤改電」措施應重點針對邊緣地區的冬季供暖。

「會議藍」也被當做了分析的對象。

研究人員將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監測數據與其他年份同期數據對比發現,如果不實施減排措施,在當時的氣象條件下,「APEC藍」很可能不會出現。類似的還有「閱兵藍」。

基於此,研究人員稱,「只要肯從源頭上限制住污染物的排放,北京的空氣質量不僅是可以改善的,更是可控的」,需要的是為改善空氣質量設計出可持續的管控體系。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