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脫貧攻堅看河南系列報道之六】麥黃時節聽新曲——農發行河南省分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五月的中原大地,麥地開始由綠轉黃,南風漸勁,麥浪層層搖曳——的農業大省河南省馬上就要迎來年中繁忙時節。隨著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持續推進,涉農金融機構也進入了忙季。

根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要求,到2020年,河南省要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53個國家和省定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

在河南省調研過程中,記者發現,一些銀行機構通過業務上的新舉措、產品上的新招數、服務上的新思路,形成了卓有成效的金融扶貧特色。而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在服務脫貧攻堅方面具有特殊優勢、擔當重要角色的農業發展銀行表現尤為突出。

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農發行河南省分行以服務農業現代化為主線,全力聚焦特色產業扶貧,積極開拓創新,充分發揮現有信貸產品優勢,開闢扶貧新路徑,挖掘扶貧業務新亮點,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2016年,農發行河南分行全年累放貸款868億元,年末貸款餘額2139億元,創歷史新高。」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郭揚華對這份成績單頗感自豪。「2017年,我行將繼續聚焦精準扶貧、穩定脫貧,突出支持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村升級工程和產業扶貧三個重點,全年精準扶貧貸款投放不少於200億元;每個國定貧困縣每年精準扶貧貸款投放不少於2億元;每個國定貧困縣金融扶貧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不少於3萬人;每個國定貧困縣利息優惠平均不少於3000萬元。」郭揚華說。

1

政策性金融,保「天下糧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古往今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之務。「夏糧收購看河南,秋糧收購看龍江」,被譽為「天下糧倉」的河南省,肩負著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記者一行在調研中發現,「因糧而生、伴糧成長、隨糧壯大」的農發行將這一重任擔在了肩上。

今年夏糧豐收在望,收購在即。記者來到許昌市范湖鄉,凹郭村村支書常同橋一邊捋著麥穗,一邊笑著對記者說:「今年天氣好,肯定是個豐收年,畝產1100斤不是問題!」

然而,去年此時,常同橋卻為了村裡2000多畝糧食的銷路問題急得團團轉。

「2016年河南的夏糧收購有別於往年,麥收期間連續出現4次大範圍降雨,小麥不完善粒嚴重超標,托市收購啟動初期,收購進度緩慢,市場價格下降,夏糧收購面臨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嚴峻形勢。」回想起去年的夏糧收購情況,郭揚華記憶猶新。

這對於承包著6000多畝土地的種植大戶仝海亮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我流轉承包的耕地主要種植小麥,耕地遍布漯河、駐馬店和新鄭等地。去年的災害天氣使各地的糧食都受到了影響,本以為一年的勞動就要化為泡影,關鍵時刻農發行和駐馬店市智誠農產品購銷有限公司給我幫了大忙。」站在豐收在望的麥地旁,仝海亮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

原來,在災情發生后,農發行漯河市分行與糧食部門聯合印發《興糧惠農進萬家宣傳冊》2萬多份,這份材料就傳到了仝海亮手裡。而光有優惠政策還不夠,駐馬店市智誠農產品購銷公司則解決了他在駐馬店產區的賣糧難問題。

2016年,農發行河南駐馬店市分行共支持了5家民營購銷企業,智誠農產品購銷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我們分別為包括智誠農產品購銷公司在內的5家多年從事農副產品購銷貿易的企業發放收購貸款9000萬元,累計收購糧食約8500萬斤。」駐馬店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豐禾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先鋒糧油儲運有限公司和豐苑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的收購量全部是解決『賣糧難』問題的超標糧食,享受到政府貼息53萬元。」

河南分行對於保障糧食安全不遺餘力,源於政府層面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

郭揚華介紹,為了鼓勵支持糧食加工企業、民營購銷企業等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河南省政府決定對收購超標小麥超過5000噸的購銷企業、超過10000噸的糧食加工企業政策性銀行貸款給予貼息支持;對於政府貼息支持企業收購的,農發行積極給予信貸支持。

「只2016年,河南分行就給我們發放了20000萬元收購貸款,累計收購量達到19984萬斤。」據一加一天然麵粉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家主營業務為麵粉、面製品加工銷售的農業龍頭企業,去年收購的近2億斤糧食,全部是解決「賣糧難」問題的超標糧食,享受到政府貼息304萬元。

「正是在政府、銀行、企業的三方努力下,才有了去年夏糧收購的良好局面。」郭揚華如是說。

數據顯示,2016年,農發行河南分行僅夏糧收購就投放貸款369億元,超過全年投放貸款的四成,同比多發放33億元;在小麥受災不完善粒增加的情況下,支持收購小麥293億斤,同比多收購15億斤,貸款投放量和支持企業收購量分別佔全國農發行的37%和32%。沒有因農發行工作不到位而出現「打白條」和「賣糧難」,沒有發生一起輿情風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發行支持夏糧收購工作還提出了具體要求:要完善農業發展銀行風險補償機制和資本金補充制度,加大對糧食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的信貸支持力度。「這與我們信貸支農的措施一脈相承,今年我們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仍會不遺餘力。」郭揚華對記者表示。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農發行的保駕護航,讓「中原糧滿倉」得以實現。

2

土地銀行,綠了土地富了民

「我是個地道的農家婦女,目前在綠匯葡萄種植基地當工人,管理7畝葡萄,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比到外邊打工強多了,一日三頓還能給家人做飯,再加上丈夫打工掙的錢和五畝土地流轉的錢,俺家一年收入10萬多元。兩個孩子,閨女大學畢業在北京上班,兒子在上海上大學,你說俺家生活幸福不?」家住漯河市臨潁縣皇帝廟鄉王老莊村民高孟仙正在葡萄地里剪枝,她放下手中的剪刀,擦了把汗,轉身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

高孟仙的幸福生活,始於臨潁「土地銀行」的幫助。2015年以來,臨潁縣的許多農民通過「土地銀行」讓渡承包經營權,得到了實惠。

一直以來,缺乏有效抵押物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難以逾越的融資障礙。為破解農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地塊碎、勞力弱、缺投入、缺服務」等制約,打造規範有序、流轉順暢的土地流轉平台,各地都在做探索。而臨潁「土地銀行」的探索,為土地流轉承包模式的摸索打開了新思路。

「土地銀行」的全名是「河南匯農土地流轉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該公司政府占股87%,其餘為11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出資參股,致力於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等問題。

該公司總經理郭彥傑向記者介紹,之所以叫「土地銀行」,是因為公司以開展農民土地「存入」和「貸出」為主體業務,其運作模式同銀行相似,只不過存貸的不是貨幣,而是縣域內的耕地,主要服務的對象是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當地人眼裡,臨潁「土地銀行」的重要性一點不比遍布大街小巷的其他銀行遜色。

記者了解到,2015年之前,臨潁縣土地流轉以戶對戶流轉為主,50畝以上規模流轉面積不到總體流轉面積的20%,經營零散化,流轉效益低;口頭協議多,書面協議少,流轉不規範;流轉期限短,一般一年一轉包。郭彥傑說:「農民也好,大戶也好,都有顧慮,誰也不肯在土地上多投入。這種分散經營和隨意流傳還導致耕地保有量減少、非糧化傾向凸顯等問題。」

在杜曲鎮杜街村,河南和眾大美農業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1100多畝的辣椒地里,老王正招呼務工農民為辣椒施肥。

「地包給誰也沒有包給政府放心啊!」老王笑呵呵地說道。「土地銀行」成立前,老王把家裡的15畝地直接包給種植大戶,現在他寧願把地「存」進土地銀行,再由土地銀行「貸」給和眾大美農業科技產業園。

一存一貸之間,貌似增加了麻煩,卻讓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吃上了「定心丸」。

流轉土地,農民怕大戶虧錢跑路,大戶怕農民三心二意。郭彥傑說,如今,農民存地的「利息」(土地流轉費)由土地銀行按期支付。種田大戶直接向土地銀行申請用地,支付「利息」,不用再和一家一戶談判。土地流轉規範了,雙方的矛盾和糾紛減少了,沒有後顧之憂的農戶可以安心出門打工;種田大戶也能放心經營,增加土地投入。

據統計,自成立以來,「土地銀行」已存貸土地總量25萬畝,涉及農戶4.8萬戶,占臨潁縣流轉土地面積的50%,占縣耕地總面積的28.5%,目前有3000畝耕地正在辦理存入手續。

破解「貸款難、貸款貴」是臨潁「土地銀行」設立的一個重要初衷,但面對如此龐大的土地存貸量,如何確保足額的流動資金?農發行河南分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農發行河南分行創新處處長尤明對記者表示,為了給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鋪平道路,該分行與漯河市、臨潁縣通力合作,全程參與搭建「土地銀行」。「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為臨潁『土地銀行』發放貸款2.43億元,支持流轉土地25萬畝。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信貸支農模式,在全國農發行系統也是第一家。」尤明補充道。

據悉,農發行提供的貸款,除了被用於土地「存貸」款的流動,同時還為新型農業主體提供融資支持。

「我們鼓勵以村組為單位集中連片存,而且存期越長,利息越高,方便土地整治和再分包。」郭彥傑介紹,目前「土地銀行」連片50畝以上、存入期限5年以上的超過80%,100畝以上、貸出期限5年以上的超過70%,促進了土地流轉規模化,提升了規模經營效益。

「現在,臨潁縣82家新型經營主體已經從土地銀行獲得7300萬元的融資支持,貸款金額高的突破200萬元,最低達到25萬元,利率也比市面上低。」農發行漯河市分行副行長葉國翔說。

臨潁縣天健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是受益者之一。「合作社2013年開始運營,承包土地2000多畝,當時從農民手中流轉土地,每年要提前3~4個月開始走訪說服農戶,工作量非常大。」合作社負責人仝海亮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2015年,我們開始從『土地銀行』流轉土地,大大減少了工作量;合作社1800多畝耕地原來地租一次性要付180萬元,現在我只用付30%,另外70%由土地銀行先墊付給農戶,到糧食收穫了再還,資金壓力減輕不少。」仝海亮補充道,「2016年9月,『土地銀行』提供的流動資金貸款更是雪中送炭,眼看要秋種了,麥種、化肥錢還有30萬元的缺口,當時急得沒辦法,就立即向土地銀行申請,貸款1天就到位了。」

事實上,農發行的放貸對象是「土地銀行」,還款的當然也是「土地銀行」,種植大戶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客觀上轉嫁給了「土地銀行」。那麼,「土地銀行」又有何辦法抵禦風險?

郭彥傑坦言,目前,因配套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原因,單純以土地經營權作為抵押貸款還不能完全實現。「土地銀行」為大戶墊付的70%土地流轉費用,剩下的30%流轉費,一半無須抵押擔保,另一半則需要公職人員或企業提供擔保。

另外,控制風險還有三道安全閥。第一道是種植業保險,想融資的大戶必須購買種植業保險,以降低自然災害損失;第二道是正在推進的貸款保證保險,大戶確實還不上貸款時,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第三道是政府出資設立的500萬元風險準備金,用於農發行的貸款風險補償。

可喜的是,臨潁土地銀行2015年發放的1300萬元首筆土地流轉貸款已經全部收回,沒有一個大戶欠錢不還。

有了如此成功的經驗,複製推廣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記者了解到,在臨潁「土地銀行」基礎上,農發行河南分行總結經驗,向南陽內鄉縣土地流轉發展有限公司發放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貸款2億元,從農民手中流轉11.46萬畝土地經營權,解決了土地流轉不規範問題,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條件,支持內鄉縣土地流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

「具體來說,該項目主要為3000畝花卉苗木種植基地、50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5000畝茶葉種植基地、6.7萬畝林果種植基地,及基地的水源工程、電路工程、節水灌溉工程和路面硬化工程等配套設施提供支持。」農發行內鄉縣支行行長王文華對記者表示。

3

易地扶貧搬遷,扶真貧

一套100平方米的二層小樓,緊挨著一片10平方米左右的小菜地,門口正對著設有各類室外健身器材的小廣場,廣場花圃圍欄上掛著一面鮮紅的黨旗,淺黃底的圍牆上寫著一排大字:「攜手共築小康夢,幸福不忘共產黨」——這是南陽市內鄉縣余關鄉子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孫義華的新家。

「房子夠寬敞,去年農曆8月16我們就搬進來了,水電爐灶一應俱全,還有一個放農具、雜物的小院。我家這下也算過上好日子了,這都要感謝國家和農發行金融扶貧的好政策。」正在小菜園裡摘菜的孫義華高興地說。

現年52歲的孫義華腿部有殘疾,妻子患有精神類疾病,還要供養兩個子女上學,2015年以前,家裡僅有6畝耕地和4畝林地的他,只靠種植小麥和玉米為生,經濟負擔十分沉重。

讓孫義華改善居住環境的,是農發行河南分行推出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

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南陽,是范蠡、張衡、張仲景、劉秀的故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作為河南省的農業大市,南陽市脫貧任務十分艱巨。按照中央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總體部署,「十三五」時期,河南省需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43.6萬人,主要分佈在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等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差,「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貧困地區,涉及全省13個省轄市、3個省直管縣(市)、53個縣(市、區)。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內鄉縣,是河南脫貧攻堅難啃的骨頭之一。在這裡,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148戶、40498人;其中可扶貧搬遷的貧困戶2074戶、6974人。而孫義華無疑是幸運的,2015年,他趕上了農發行內鄉縣支行易地扶貧搬遷貸款的支持,並在2016年搬進新居。

而受益的遠遠不止孫義華一人。農發行河南分行副行長郭揚華用數字向記者展示了該分行對易地扶貧搬遷的支持力度:在河南省21.5億元易地扶貧搬遷專項建設基金和150.9億元易地扶貧搬遷中央貼息貸款規模中,農發行河南分行分別獲得11.5億元和85億元的份額,佔比分別達53.5%、56.3%。

龐大的資金投入,收到了顯著的效果。據悉,去年末,河南分行完成了11.5億易地扶貧搬遷專項建設基金和85億貸款的審批,並投放易地扶貧搬遷專項建設基金6億元用於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貸款支持安置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河南分行已支付易地扶貧搬遷專項建設基金9100萬元,惠及建檔立卡搬遷人口98121人。截至目前,農發行內鄉縣支行已投放易地扶貧搬遷款1061萬元。

孫義華的鄰居張定林在去年搬遷后,在新房門前張貼一副對聯:「天高山高難超黨恩高,爹親娘親怎比習總親」。

4

優勢產業扶貧,真脫貧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像孫義華這樣的貧困人口搬遷后,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產業帶動脫真貧。

在孫義華家中,記者看到了一張「貧困戶精準脫貧明白卡」,卡上詳細記錄了其個人基本信息、家庭狀況和脫貧計劃,並註明了脫貧幫扶責任人及其聯繫方式。

在「脫貧計劃——脫貧措施」一欄,標註著「享受低保1560元、易地扶貧搬遷、支農種養殖、就地務工、核桃地承包收入1.5萬元、合作社養牛7個月收入7000元」。其中,「支農養殖、就地務工、核桃地承包、合作社養牛」這4項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隨行的農發行內鄉縣支行副行長高建博對記者表示,這都是農發行推行產業扶貧戰略的體現。在內鄉,農發行內鄉縣支行2016年與內鄉縣政府合作,積極融入到「1+2+N」 產業扶貧模式中。

「『1』,就是持續發展壯大傳統優勢種植業。內鄉縣有油桃之鄉、核桃之鄉之稱,是優質煙葉基地縣,發展核桃、油桃、煙葉、茶葉『四個十萬畝』,目前成立各類合作社575個,入社貧困戶3100戶;『2』,就是光伏產業和養殖業兩個全覆蓋;『N』,就是在產業脫貧上,既求『一』柱擎天,也求多業並舉,實現新興特色產業的共生共榮,百花齊放,大力培育特色種植業、旅遊產業等多個具有較好發展基礎的二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本項目能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820戶,8612人實現脫貧。」高建博說。

孫義華的致富路,全由「1+2+N」產業扶貧鋪就。

核桃是內鄉縣多年的優勢產業,內鄉多淺山、丘陵地帶,種植糧食產量低,但這樣的地理氣候條件恰好適宜核桃生長,該縣因地制宜在余關、赤眉、趙店等鄉鎮大力實施優質核桃基地建設工程,並實現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目前,該縣核桃種植面積近11萬畝,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了這條綠色致富大道。

據介紹,在這裡一家龍頭企業種植一畝核桃需要投入600元,其中土地流轉費用400元左右,將轉化為農民收入,另外大約200元為澆水、除草等勞務性支出,則為農民提供了打工掙錢的機會。

在內鄉浩林產業園務工的農戶與記者交談

在子育村,浩林產業園核桃基地副總經理劉永軍告訴記者:「我們在2008年成立了浩林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當時為了形成規模化經營,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連片開發了3.5萬畝荒坡地開展薄殼核桃育種、種植。如今,我們的規模已經擴大到輻射全縣3個鄉鎮21個行政村,80多個村民小組4000多農戶約1.6萬餘人。」「預計今年我們基地可產核桃青果300多萬斤,忙季用工可達1000餘人,目前已與181名貧困人口簽訂務工合同,保證年務工180天以上,年可得務工性收入7200元以上。同時,還將掛果的核桃樹優先承包給貧困戶管理,實現貧困戶收入的穩定增長。」劉永軍補充道。

孫義華就是浩林核桃基地的承包管理者之一。他在核桃基地承保管理了5500株核桃樹,每株樹核桃樹的管理費為4元。「一年下來,我刨去請工人的費用,還能收入1.5萬元,真的很滿足。」孫義華說。

此外,孫義華還參與了河南省向貧困戶推廣的養殖項目。該項目依託牧原公司、春牧公司、宏牧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運用金融貸款和再貸款資金,建立完善的運作模式,實施養殖業對全縣13600餘戶貧困戶的全覆蓋,使每個貧困戶每年最低增收3200元。

孫義華的7000元養牛項目收入就來源於此。

據介紹,內鄉縣重點依託養牛公司,探索實施了「公司+基層組織+專業合作社+金融+貧困戶」的養牛扶貧模式,由公司統一為貧困戶搭建牛棚、供養種牛5-10頭、配發飼料、用藥防疫、技術培訓、收回銷售,實行「六統一」,再由合作社跟蹤服務、全程指導。

公司按每頭牛每月200元一次性發放給每個養牛貧困戶勞務性費用,並對下放到養牛貧困戶中的種牛,實行量化稱重考核,每增長1公斤,給予養牛貧困戶8元的獎勵。據此測算,每年貧困戶可增收8000元到10000元。這種模式既解決了一家一戶想發展而沒有條件發展的問題,又解決了貧困戶缺乏技術保障的問題,更解決了發展產業過程中風險防控的問題。目前,該模式正在該縣余關、赤眉等鄉鎮推廣實施,已有9個村205戶貧困戶養牛1025頭。類似的養羊扶貧模式也正在實施。

孫義華還將繼續沿著致富的道路前進,內鄉縣的脫貧篇章也將繼續譜寫。

目前,農發行內鄉縣支行已發放生產基地扶貧貸款2億元,通過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820戶,8612人實現脫貧。內鄉縣已有農業合作社480家,家庭農場500餘家,輻射帶動農戶6.7萬戶,推動全縣規模土地流轉面積達30萬畝,完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20萬畝。同時,全縣累計建成「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20個,產品年產量近31萬噸。「內鄉核桃」入選農業部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楊溝柑橘、李文華小麥粉、宛西茶葉、越達西瓜、浩林核桃、湍東蓮藕、桃庄河板栗被評為南陽市「知名品牌」。

此外,內鄉縣還依託二龍山地區優質的旅遊資源,著力發展鄉村民宿客棧、農家賓館、鄉村風味餐廳和生態露營地,作為景區的食宿接待服務設施延展區,帶動貧困戶脫貧。

「截至目前,我行已批複河南內鄉旅遊扶貧貸款1億元,可直接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1000人,127家農家樂賓館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760人,300個農特產品攤位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0人,按照月工資2000元/人測算,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2.4萬元左右,直接帶動2300人脫貧,間接帶動人口10000人就業致富。」 農發行河南分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子育村搬遷新樓

而由於貧困地區特色產業自然稟賦各不相同、類型多樣、承貸主體千差萬別,農發行河南分行不斷探索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有效模式,有效推動特色產業扶貧工作開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農發行河南分行產業扶貧貸款餘額221.6億元,一季度投放產業扶貧貸款6.5億元。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政府、農發行河南分行以及農業龍頭企業將持續發揮力量,在盤活了土地,壯大了企業的同時,也讓淺山區貧困戶鼓了腰包、脫了貧,而且保護了生態,涵養了水源,實現了多贏。

蔚藍色的天空下,一望無垠的中原大地上,涌動著金色的麥浪,微風帶著小麥淡淡的清香,農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微笑。農發行河南省分行的金融服務伴隨著農戶的夏收秋忙,伴隨著涉農企業的成長壯大,也伴隨著貧困地區的產業繁榮。中原大地的脫貧攻堅在繼續,農發行的支農扶貧協奏曲也隨之悠遠傳揚。

本期執行主編|馬仁海 編輯製作|張緣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