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確診丨經典病例126】 乳腺腺病 1例,附診斷分析思路及專家點評!#醫學影像#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45歲。

主訴 : 發現右乳包塊4月。

現病史: 4+月前發現右乳包塊,位於內上象限,單個,約2cm×1.5cm,無壓痛,無進行性長大,表面皮膚正常,乳頭無溢液,不伴畏寒發熱及上肢水腫。患病以來,精神食慾可,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減輕。

既往史: 既往體健,否認肝炎、結核、糖尿病等病史,否認外傷、手術、輸血史。

月經及生育史:15 2013.7.28,月經周期規律,血量中等,顏色正常,無血塊、無痛經。G2P2。

實驗室檢查: 無特殊。

專科檢查:右側乳房內上象限可捫及包塊,單個,大小約2cm×1.5cm,質硬,邊界欠清楚,無壓痛。包塊表面皮膚正常,乳頭未見凹陷及溢液。左側乳房未捫及明顯包塊。區域淋巴結未捫及腫大。患側上肢活動自如。

超聲: 乳腺超聲:右乳實性結節,擬BI-BRADS 4c級。

CT/MRI掃描: 乳腺X線攝片:採用 GE Senographe DS數字乳腺X線機,患者取立位,常規頭尾位、內外斜位攝片,全自動曝光條件。如圖1,2。

二、病例問答挑戰

答案分割線

問題一解讀

答案:C

該病例為中量腺體型乳腺,病灶位於右乳內上象限,首先排除E答案;病灶表現為不規則結節,排除答案A;再仔細觀察病灶的形態特點,可見該病灶邊界不清,周圍可見毛刺征,密度較均勻,未見任何形狀的鈣化灶,因此應排除B、D,正確答案為C。

問題2:該病例在X線基礎上,下列哪項檢查和技術更能提供定位、定性信息?(單選)

問題二解讀

答案:B

乳腺MRI檢查:MRI檢查設備為美國 GE 公司DISCOVERY 750 3.0T MR掃描儀及乳腺專用表面線圈。患者取俯卧位,雙側乳腺自然下垂於線圈內,乳頭居中,使用加壓器,使胸壁及乳腺緊貼線圈,同時囑患者制動並保持平靜呼吸。掃描參數:橫斷位T1WI壓脂序列,TR 4.2ms,TE 1.8ms,層厚1.8mm,間隔 0.5mm,Fov 34cm×34cm;橫斷位 T2WI STIR壓脂序列,TR 6800ms,TE 102ms,層厚3.0mm,間隔 0.5mm,NEX 2,Fov 34cm×34cm;雙側乳房矢狀位T2WI FSE壓脂序列,TR 5000ms,TE 102ms,層厚3mm,間隔0.5mm,NEX 2,FOV 22cm×22cm。經肘靜脈團注造影劑后運用三維快速梯度回波序列(VIBRANT 3D)加脂肪抑制行T1WI動態增強掃描。對比劑採用釓噴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用量為0.1mmol/kg,注射速度為2.5ml/s,注射完畢後用20ml 等滲生理鹽水靜脈衝洗。 掃描參數:TR 4.5ms,TE 2.1ms,層厚 1.2mm,間隔0mm,Filp 10°,Matrix 384×256,NEX 1,Fov 34cm×34cm。如圖3~8。

在MR圖像上,右乳內上象限可見一直徑約1.2cm的類圓形結節影,邊界較清楚,周圍可見毛刺征,信號均勻,T1WI呈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強化方式為平台型。

圖3~7 分別為MR 橫斷位T1WI, 橫斷位T2WI,矢狀位T2WI,T1WI增強掃描動脈期及靜脈期圖像。

問題三解讀

答案:B

手術所見

術中見包塊位於右乳內上象限,一枚,大小約1.5cm×1.0cm,質地硬性,表面不光滑,形態不規則,基底寬,與周圍腺體無界限,無胸大肌筋膜無粘連,表面皮膚正常。沿包膜外完整切除瘤體送檢。

病理所見

冰凍后石蠟切片顯示(右乳)腺病,伴普通型導管上皮增生;免疫組化:CK5/6(+), SMA多數導管周圍(+), P63多數導管周圍(+), CD10間質及部分導管周圍(+), PR(+, 約50%), ki-67極低表達(圖2-8,9)。病理診斷:(右乳)腺病伴普通型導管上皮增生。

三、診斷分析思路

1本病例影像學表現提示的診斷線索

右乳X線及MR圖像顯示右乳內上象限小結節影,邊界較清,T1WI呈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強化方式為平台型,其內未見鈣化,周圍可見毛刺征;乳后間隙清晰,鄰近皮膚未見增厚等鈣化,乳頭無內陷;提示該病灶為實性佔位,血供較豐富,未侵及鄰近皮膚等。

2本病例的讀片思路

(1)發現病變與認證

本病例病灶雖小,但在X線圖像上相對周圍正常腺體組織密度稍高,在MR T2WI圖像上表現為高信號,故均容易發現病灶;同時,MR增強掃描病灶強化,明顯高於周圍正常腺體組織,更利於發現病灶,同時有助於判定病灶的血液供應情況。

(2)定位診斷

對於本病例來說,病灶較小,位於右側乳腺內上象限,呈實性,其來源可能為乳腺上皮細胞或非上皮細胞等。

(3)定性診斷

本病例為中年女性,查體發現右乳內上象限結節,形態欠規則,邊界欠清,活動度欠佳,影像學檢查證實其為實性結節,呈類圓形,直徑較小(1.2cm),初步考慮纖維腺瘤、小乳腺癌及觸診為腫塊的乳腺腺病。再仔細觀察該結節的具體徵象,可見其邊緣見毛刺征,與乳腺纖維腺瘤邊緣光滑銳利不符,故首先排除纖維腺瘤;而乳腺癌和乳腺腺病邊緣均可不規整,且強化方式均可呈平台型,因此鑒別困難,極易誤診,最終確診仍需組織病理學檢查。

病例提供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周海鷹

專家點評

1診斷要點

本病例的特點為中年女性患者,臨床觸及乳腺包塊就診,乳腺鉬靶及MRI圖像均提示右乳內上象限小結節,邊緣較清楚,呈類圓形,周圍見毛刺,密度/信號均勻,增強掃描呈強化欠均勻,強化方式呈平台型。根據腫瘤的影像學表現,可初步排除纖維腺瘤,但要鑒別乳腺癌和乳腺腺病難度較大,故術前容易誤診。

2鑒別診斷

(1)乳腺癌

表現為孤立腫塊的乳腺腺病病灶通常體積較小,直徑一般<1.5cm,多呈圓形或卵圓形,強化程度低,動態增強掃描表現為良性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而乳腺癌體積一般大於腺病瘤的不規則毛刺狀腫塊,強化程度較高,多呈環形強化,早期快速流入,延遲期呈平台型或流出型。但本例病灶雖為類圓形,但周圍可見毛刺,強化方式呈平台型,與乳腺癌類似,難以鑒別。

(2)乳腺纖維腺瘤

表現為孤立腫塊的乳腺腺病與小的纖維腺瘤鑒別困難,但可以認為腺病瘤是纖維腺瘤的早期發展階段之一。有研究認為二者可以根據大小和邊緣適當區分,但無嚴格分界線。通常體積較大,邊緣光滑或分葉狀的可以考慮為纖維腺瘤,典型的纖維腺瘤還會有其他表現,如內部低信號分隔等。

(3)乳腺乳頭狀瘤

乳頭狀瘤臨床上通常有乳頭溢液病史,中央(乳暈下)導管內好發,易伴導管擴張且乳頭狀瘤血供豐富,強化更為明顯,而腺病好發於終末導管和腺泡,強化不及乳頭狀瘤明顯。

點評專家: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周海鷹

參考文獻:

1.楊麗, 時高峰, 劉輝, 等. 乳腺腺病的磁共振影像學特點[J]. 臨床放射學雜誌, 2014, 33 (2): 190-193.

2.於艷妮, 董光, 李明志, 等. 觸診為腫塊的乳腺腺病的動態增強MRI診斷[J]. 臨床放射學雜誌, 2013, 32 (6): 798-801.

3.Taskin , Koseoglu K, Unsal A, et al. sclerosing adenosis of the breast: radiologic appearance and efficiency of core needle biopsy [J]. Diagn Interv Radiol, 2011, 17 (4): 311-316.

快掃碼關注醫侃(yikantime),就差你啦!▼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醫看」醫生問答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