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先手術or先懷孕?肌瘤、巧囊患者備孕要做好這道選擇題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名醫大講堂微課」推出的「中山醫」生育微課周,第二課筆記來了。子宮肌瘤和朱古力囊腫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有懷孕打算的患者往往會糾結於這些問題:是先做肌瘤或朱古力囊腫的切除手術,還是先懷孕?手術后多久才能懷孕?

我們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歐建平主任醫師來解答。

朱古力囊腫常被簡稱為「巧囊」。歐建平指出,目前國內參考的診療指引認為,當朱古力囊腫大於5厘米時,腹腔鏡手術切除后,根據治療情況再考慮備孕。

在尋求輔助生殖技術幫助時,如果朱古力囊腫已臨近5厘米的手術臨界值,患者正在進行胚胎移植的準備,此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合適的胚胎種植時機,同時避免激素刺激導致囊腫增大。「這種情況建議考慮自然周期方案,避免激素刺激,」歐建平指出,在月經第10天監測內膜變化、卵泡生長再進行移植,移植胚胎後用黃體酮進行黃體支持。

子宮肌瘤在女性中非常普遍,有調查顯示,15%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對高齡女性而言,如果肌瘤直徑不大又有備孕打算,這種情況不需要切除,而因抓緊時間懷孕。若是在懷孕后檢查齣子宮肌瘤或朱古力囊腫,如果不影響妊娠,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手術。」

有做試管嬰兒打算的肌瘤患者常有這樣的擔憂:一旦進行了手術,會不會造成疤痕子宮,影響種植?歐建平表示,可以先做宮腔鏡檢查子宮形態,看肌瘤是否影響了子宮內膜。

子宮肌瘤患者在術後備孕時間,要根據肌瘤大小和位置、以及手術中肌瘤和子宮內膜關係來判斷。如果是長在漿膜下的子宮肌瘤,離粘膜距離遠,一般術後半年就可懷孕,肌壁間肌瘤,與內膜關係很近,手術容易有疤痕,「土壤」受損,至少要一年後才備孕。如果肌瘤較大,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原則上需要一到兩年,要結合患者的手術情況來評估。

知識點 3 :胎停不能都讓肌瘤「背鍋」

今年「健康有約」組織的四輪生育微課中,許多子宮肌瘤患者反映,自己多次受孕但最後胎停,往往懷疑是肌瘤導致了胎停。歐建平指出,其實,導致胎停的原因眾多,多半是由於染色體異常,尤其常見於高齡女性的流產,建議患者做胚胎絨毛染色體檢查,找到胎停的準確原因。

他指出,有10%的自然懷孕會因各種原因胚胎停止發育,最常見的是染色體異常,就好比是生產線上的「次品」,有一定幾率發生,胎停實際是幫助『淘汰』了次品。」歐建平提醒,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營養狀況、卵巢儲備功能、病情進展不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我們常常聽到有這樣的說法:「患子宮肌瘤就不應該吃豆製品等高蛋白的食品,會加重肌瘤。」其實,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依據。歐建平表示,子宮肌瘤主要與女性體內雌激素增高有關係,豆製品、高蛋白沒有明顯關係,正常飲食即可,肌瘤隨懷孕進展也會增大,一般在不壓迫胎兒和產道的情況下,不需要處理肌瘤。「有些女性在剖宮產時,如果剛好發現有容易摘除的肌瘤,可考慮一併摘取,但這種情況並非適用於每個人,因為剖宮產時一併切除肌瘤有引發產後出血的風險,儘可能避免。」

很多人覺得「試管嬰」技術短平快,實際上,歐建平建議,儘可能首選自然懷孕,盡量減少「人工干預」的痕迹。其次是人工授精,最後再考慮試管嬰兒。若滿足人工授精指征,若進程順利,費用為3-5千元左右。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相對高一些,但費用也更高,且要看是否滿足試管嬰兒的指征,如輸卵管堵塞、男方精液質量差等。

那麼在面對不同的輔助生殖醫療中心,該如何選擇?生殖中心的成功率越高就是技術越好嗎?歐建平談到,廣州市目前的十幾家生殖中心裡,有些成立時間長、輔助生殖技術開展時間久,可能接收疑難病患多,對成功率有一定影響,一些年輕的中心由於臨床經驗較少,成功率反而更高。總體來說,廣州市目前已獲批准的正規輔助生殖中心的技術水平相近,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情況進行選擇。

本期微課嘉賓

歐建平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導師。

1992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醫療系,分配至中山一院婦產科工作。1999年獲香港大學醫學院碩士學位,2003年獲中山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98年開始師從著名生殖醫學專家莊廣倫教授,開展人類輔助生殖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

醫療特長:在女性不孕、男性不育的診斷和治療以及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領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內首先報道(47,XXY)克氏征病人通過ICSI技術成功誕生染色體正常健康雙胎。

現為《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版》特約審稿人,《中華男科學》雜誌編委,廣東優生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泌尿生殖協會男性生殖專業委員會常委。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歐建平主任醫師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津、任珊珊 通訊員江瀾

編輯/吳婉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