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五月初五,我認識的端午節——端午由來、端午習俗

最近朋友圈都流行一張圖片,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到過,那就是屈大夫跳河的一張圖,大意是「我不跳河,你們還沒有3天假呢」,自問不是衛道者,但是卻也不喜歡這樣的調侃,這是對歷史人物的不尊重,對傳統節日的不尊重。所以今天想說說這端午,當然可能我說的也不準確,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

端午是各地最重要的傳統歲時節日之一。早在南北朝時期,著錄風俗事象的文獻作者,就曾努力對端午節的某些習俗進行解釋,它們主要集中在:對端午傳說各種異文的記載;對端午名稱的由來和起源的推斷:對端午某些重要事象諸如吃粽子和划龍舟等的解釋。儘管古代文獻對於端午節記錄和描述得較多,解釋和研究得較少,但是這些記載具有綿長的連續性,自漢、魏晉,經唐宋,到明清幾千年來一直沒有間斷,這就為後續的研究留下了寶貴的信息和資料。本文主要通過對端午節的別稱,端午節的起源以及端午的主要習俗吃粽子和賽龍舟的描述來再一次展示這古老的傳統節日的魅力。同時希望藉助這篇文章來表達淺淺對端午的濃濃深情,為2016的端午獻上一份賀禮。祝端午安康!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夏季最大的傳統節日。「端」之意與「初」同,端午亦稱「初五」。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端午》云:「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午》」。

八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八大傳統節日之一,這八大節日分別是:正月初一辭舊迎新——春節,一月十五火樹銀花——元宵佳節,四月五日(或者是四月四日)慎終追遠——清明節,五月五龍舟競渡——端午節,七月初七牛郎織女——七夕節,八月十五人圓月圓——中秋節,九月九登高望遠——重陽節,臘月初八佳粥濃情——臘八節。這八個傳統的節日中要數端午節的別稱最多了,它的起源也頗有傳奇性和爭議。

端午節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 、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

端午節起源

端午節的別稱如此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起源的歧出。端午節起源於何時,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關於端午起源的說法主要有六種:一是紀念屈原;二是源於吳越民族圖騰祭;三是紀念介子推;四是紀念伍子胥;五是紀念孝女曹娥;六是惡月惡日驅避。「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幅員遼闊,而古代交通不便,各地相對封閉,因而在這傳統的節日上各地都有自己地方上的說法。

不管端午節別稱有多少起源有幾種,總之它是實實在在的流傳下來了,並為我們所共同擁有,而龍舟競渡就是這個節日中最主要的節目之一。龍翔碧水競飛舟,賽龍舟是端午節流傳至今的主要節俗活動之一。相傳賽龍舟也是因屈原而起《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江日,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3)。不管賽龍舟是起源於何時,因何而賽,他都實實在在的流傳下來了,並且曾盛極一時。

端午龍舟競渡

唐代競渡之風尤其興盛。有詩為證「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彩旂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唐·劉禹錫《競渡曲》)唐代不愧為詩歌的時代,張建鋒封的《競渡歌》對大唐盛世賽龍舟的狀況描繪的更加生動「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競渡之時,兩岸仕女雲集,花圖錦簇,羅衣溢香;銀釵映日,如雪刃雪鋒,閃亮耀目。棹影翻飛,浪花四濺,鼓聲振振,好壯觀的景象。

宋繼唐風,競渡也十分強勁,請看:「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宋·黃裳《減字木蘭花》。

明清之時,龍舟競渡不但雄風不減,反而更加興盛。《清嘉錄》所記載的蘇州端午風俗,其在「划龍船煙囪洞」的條目下記有:「龍船,間骨兩門,南北兩壕,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各佔一色。四角仿柱,揚族拽旗,中艙伏鼓吹手。兩旁划槳十六,俗呼其人為划手。篙師執長鉤立船頭者日擋頭篙。頭亭之上,選端好小兒,扮台閣故事,俗呼龍頭太子。尾高丈許,牽彩繩,令小兒水嬉,有獨佔鰲頭、童子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諸戲,謂之鴻梢。舵為刀式,執之者謂之擋舵。畫訪遊客,爭買土罐擲諸河,視龍舟中人執戈競鬥,入水相奪,以為娛樂,……多者受上賞,號為做勝會。勝會之時,先有葛袍纓帽之人,鞠躬聲諾於前艙,手執五珠,金鼓之聲與水聲相激。出龍之前數日,祀神演試,曰下水。上岸送神,謂之拔龍頭。當頭之人,率皆里巷游手。隔歲先以帶葉竹竿豎橋上,為來年出龍認色,其名曰鑽五。月朔,互相往來,曰拜客。余則日駐塘河,交午曼衍,集如織錦。男女曹稚,傾城出遊,高樓邃閣,羅綺如雲,山塘七里,幾無駐足之地。河中畫揖櫛比如魚鱗,亦無行舟之路。歡呼笑語之聲,遐邇振動。土人供買耍貨食品,所在成市,凡十日而罷,俗呼划龍船市。入夜,燃燈萬盞,燭星吐丹,波月搖白,尤為奇觀,俗稱燈划龍船。郡中踏布坊人操小舟,亦鳴金伐鼓,划槳如飛,俗呼煙囪洞,」(5)。

而今天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端午節的節日味道似乎越來越淡了,龍舟競渡更是難得一見,反而是西方的什麼聖誕節情人節過的更有滋有味,向西方學習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也不能本末倒置,忽視了我們傳統的節日。

粽子濃情

龍舟競渡在今天雖然少見,然而端午節的另一大主要習俗活動卻是隨處可見——吃粽子。端午節幾乎家家戶戶都保粽子,就算自己不包,在端午也會情不自禁的買回粽子來過節。

據學者考證,粽子最初是先民們祭神和祭祖的祭品。粽子成角形,源民盛行用牛或牛角來祭祀天地社神和穀神的習俗,因為牛是大牲畜,對農耕重要,以宰殺大牲「牛」來做祭品,是表示人們對天地之神和穀神的尊重和企求得天地之神和穀神的佑護,祈求五穀豐登,祈保豐收。粽子不但用以祭神,還用以祭祖,各地地方志風俗篇中經常可以見到端黍即粽子祭祀祖先的記載。「以蘆箬裹米熟之,俗名「粽子」,即古之角黍祀灶祀先。」(6)少數民族水族和畲族等依舊保留著端午節祀先的風俗。水族 「借端」(又稱「瓜節」),「借」在水語中是吃的意思,「端」含有「開端首」之意,也有水語「祭祀祖先」、「共慶豐收」的內涵。端午節這天,水把各家包好的粽子擺上供桌,祭祀先輩,祈求得到先輩的庇護,保佑一年平畲族人家五月初四包粽子,初五才吃。有的地方端午節中午不吃粽子,而是相傳其祖先在白天忙碌於開荒闢地,中午不便回家,因此改為早上吃。此習今。作為祭品的菅粽,多以菅草葉裹製成圓柱狀,扎以粽葉絲,通常是五節月節得五福,或言此是「龍首師杖」,或言以此象徵先祖征番有功所得的皇畲家人以菅粽祭祖,表達了對先輩的崇拜和敬仰。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小小的粽子,在國人心中似乎已經凝結成了傳統的象徵,端午節吃粽子就像中秋節吃月餅一樣,已經是一種固定在人們心中的風俗,寄寓著人們美好的願望,已從紀念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逐漸擴大為一種民族精神,愛國,渴望風調雨順,安居樂業,希望家人團圓,朋友相聚等等。

總之,端午節別名眾多,起源也是眾說紛紜並都能言之成理。而賽龍舟,吃粽子,這兩項端午節的最主要的習俗都流傳到至今,吃粽子更是長久不衰。

端午節不管她還有哪些別名,不管她的起源如何複雜無法弄清,她都流傳下來了,實實在在的流傳至今,在人心中永遠有她的一個位置,這就足夠了。她是我們傳統文化的象徵,是我們心中的美好願望。無論在哪裡,只有到了端午節,只要想起那濃濃香味的粽子,心中就有一份溫暖,那是家的味道,那是一份鄉土情結,端午節是一個情感的寄託,寄託著每個人都祖國家鄉深深的愛。

註釋:

(1) 張海英編著《傳統節日與文化》 書海出版社2006 6 第60頁

(2) 轉引自韓光澤 李岩齡《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39頁

(3) 轉引自 雲中天 《節俗》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第119頁

(4) 轉引自韓光澤 李岩齡《古代詩歌與習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62頁

(5) 宋穎 《端午節研究:傳統、國家與文化表達》

(6) 黃珍《端午節俗與吉祥文化——以江南為考察中心》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 《史記》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

(2) 顧祿 來新夏 《清嘉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

(3) 陳元靚《歲時廣記》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 張海英編著《傳統節日與文化》 太原:書海出版社

(5) 韓光澤 李岩齡《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6) 雲中天 《節俗》南昌: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7) 傅德岷 韋濟木 馬培汶《八大傳統節日》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5 .9

(8) 李少兵 齊麗華 郭艷梅 《節日節慶》 北京:文史出版社 2005 .1

(9) 宋穎 《端午節研究:傳統、國家與文化表達》中央人民大學博士論文 超星讀秀學術搜索

(10) 黃珍《端午節俗與吉祥文化——以江南為考察中心》蘇州大學碩士論文 超星讀秀學術搜索

(11) 網際網路 百度 百度百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