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幾個觀點,可以幫你清楚了解智能網聯

文 | 張夢華

來自新智駕(AI-Drive)的報道

新智駕按:談智能駕駛,避不開智能網聯。多數人關注智能駕駛的技術推進,關於後者,很多概念則尚未被清晰認知。理解智能網聯,要點有哪些?發展智能網聯的制約因素在哪兒?怎樣突破?未來其形態將是如何?

汽車智能網聯高峰論壇上,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長黎予生,全國工商聯新能源汽車分會會長李金勇,零點集團副總裁李國良,奇點汽車總裁助理董波,文鳳汽車創始人張志勇,在圓桌論壇環節,對智能網聯的許多基礎發展層面問題進行了解答。以下為論壇實錄,新智駕作了不改變原意的刪減:

問:現在「智能網聯汽車」概念還比較模糊,它具體該是什麼樣的?

黎予生:「智能網聯汽車」這個詞應該囊括了所有的概念,第一個是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化不光是要它自己會開,座艙要智能化,人機交互也要智能化。

網聯汽車分成兩個,信息娛樂系統和 V2X 系統,這是基於安全考慮的實時的東西。大家都把它叫網聯汽車,因為汽車在自動駕駛過程中,有的時候可能識別不到紅綠燈信號,需要有一個信號發射裝置,這就把自動駕駛跟網聯結合起來了。比如有時候用導航,如果擁堵需要另外規劃路線,那就要有網路信息。

所以智能網聯汽車相當於「自動+車」,是可以把信息、娛樂、交通安全等所有信息跟自動駕駛整合到一起的完美汽車。

問:當前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存在哪些挑戰?

李金勇:從大的方向上來講,未來要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都是毫無疑問的,但在階段性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從法規上現在國內是不支持的。

第二,未來的自動駕駛體系,除了汽車和交通的智能化,還包括法規的匹配,交通智能化的匹配,做好這些,我們才能有真正安全的駕駛。

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汽車新能源電動化,智能化一定是未來的方向,共享化以及越來越多汽車使用習慣的變革,都會在未來發生。但是目前來講,分步實施,包括自動剎車、自動檢測等系統,可能是比較實際的。

問:技術上的難點,有哪些突破方向?

黎予生:網聯汽車這一塊,實際上原來在各個層面的應用,都是抄襲,現在大家才真真正正在挖掘這個。

自動駕駛的感測器,國內在努力做,還沒有到那個時候。自動剎車、轉向、發動機控制也都是國外的。

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會比傳統汽車好得多。一頭是感知環境,一頭是執行,中間決策這一塊,百度阿波羅給了比較好的例子。確實,阿波羅有程序放在那裡,但只是一個方向,沒法評價。國外一些公司還是做的比我們好,這裡面有一些原因,比如 IT 公司有錢,使勁往裡投,汽車公司相對來說,資源投入不夠多。

通信方面也是一樣,晶元基本是人家的,華為這方面做的不錯,有自己的手機晶元,相當於在汽車裡面裝一個手機,國內也慢慢開始做了。在 V2X 上推行的晶元也是國外的,所以整個稍微基礎一點的技術上,都是國外領先,但是我們國內很多企業,特別是最近兩年的國家項目,也在支撐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的關鍵零部件發展。我們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會看到這些成果出來。

問:現在汽車有很多感測器和監測設備,幾乎是被當作飛機來造。未來企業要一步步實現智能汽車,成本在哪個階段要怎麼控制,有比較明晰的路線圖嗎?

董波:首先,現在汽車跟很多飛機技術確實接近性很強,某些方面,在極大吸收飛機技術。

另外,我們不認為汽車在向飛機的方向發展,而更多是在向機器人方向發展。某種意義上來講,汽車製造成本跟技術進步,並不一定是直接相關的。技術進步可能會降低成本,但這要看每個公司在打造產品的過程中如何運用。

比如車聯網技術,用傳統感測器和控制方法,成本反而比我們現在要高。這跟汽車有很大關聯。各個感測器上面的 VCO,比如控制器大概有七八十個,一些傳統中高級汽車,在整個分散式裡面也是這麼多。隨著技術進步,這些可以變成另外一套預控制方法,進行極大濃縮,在硬體上,它可能會促使成本下降。

問:未來智能網聯汽車成型之後,會對傳統汽車行業帶來多大衝擊?

黎予生:實際上以後的車本身已經很聰明了,它可以隨要隨走,我不要,它自己就走了,這是理想狀態。在這之前,如果車聯網,可以自動駕駛,那麼我可以在車上辦公、娛樂,做很多事情,這是私家擁有的。當然如果是共享的,你也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內用。

總的趨勢就是人的參與越來越少,汽車會越來越安全,在車上的時間會被充分利用。

問:傳統燃油車開展智能網聯的空間在哪兒?

黎予生:新能源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傳統汽車還會生存很長時間。智能駕駛、智能化,是裝在汽車上的技術,而不是綁定在傳統汽車或新能源汽車上的,哪邊都可以應用。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傳統車上做自動駕駛,首先是要量,沒有量成本下不來。傳統汽車量大,新能源汽車量小。

再一個是執行機構。傳統汽車上所有的執行機構都已經成熟了。新能源汽車更複雜一點,它通過信號來控制制動,現在成熟的產品還不多。

另外,在開發階段,傳統車很便宜,新能源車很貴,但技術開發不依賴車,我寧願在其它地方多投入一些資金,而不是去買貴的電動車,因為我們不關心哪個車型。

問:智能駕駛的推進過程中,車內操作系統的安全隱患如何解決?

黎予生:做智能駕駛,我們第一個出發點是人會犯錯,程序不犯錯,它首先解決的是安全問題。

自動駕駛的開發中,寫程序也會出錯,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現在有一個新的領域出來,叫功能安全。就是說各個車,允許它犯某方面的錯誤,但另外方面的錯誤不能犯。

現在攝像頭識別車輛的準確率已經接近百分之百,比如,這個車往前走,它可以看到前方有一輛車。曾經發生過這種案例,攝像頭看到陰影,認為是個車,就剎車了。在高速公路上急剎車,雖然它自己不會產生傷害,但錯誤程序會造成後車追尾,這種事情我們是絕對避免的,這是功能安全的例子。

另外,如果這輛車是自動駕駛,哪天命令不能執行了,剎車壞了,怎麼辦呢?我認為要提前監控各種剎車狀態,如果它不對了,我能拉手剎就拉手剎。

功能安全涵蓋了用戶擔心的所有安全方面,但是聽音樂這些就不關心了,壞掉重啟一下就好,聽不了音樂跟安全無關。換句話說,電子件多了,出錯的地方肯定會多,但是安全方面我們一點沒有放鬆。

問:智能網聯車標準是如何制定的,和世界標準對比,還有多大差距?

黎予生:實際上在智能網聯汽車這一塊,真正的標準很難說,它就是我們講的車與車的通信,V2X。長安造一個車,福特造一個車,這兩個車要講話,你得在同一個頻率上用同樣的通信技術。

首先我們要互相接受,互相傳速度、傳距離、傳地點。大家先傳什麼,後傳什麼,代碼格式和編碼等等,這些都達成一致以後,長安造的車、吉利造的車、福特造的車、賓士造的車,大家在路上開的時候才能互相談話、互相理解。

對於整個大數據方面的標準,我倒覺得完全在創新階段。但是有一條是必須的,就是保護隱私的標準,這一塊國家應該有法律政策,而且要嚴格執行,這樣才能真正推動行業進展。大家按標準來做,企業之間才可以放心共享數據。

我認為在大的層面,標準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創新的東西還沒有達到這一步。

李金勇:之前的邏輯只是說,我們需要大數據,但從客戶的角度,願不願意給你大數據,我覺得這個也是未來要探討的。從營銷端和整個產品端,不能單純從主機廠或者運營商的角度考慮。我們當然要大數據,我希望未來了解用戶駕駛習慣,知道你去哪兒消費。但是很多消費者不願意給出這些信息,未來國家立法要如何規範這件事,就像我們的手機每天收到很多騷擾電話,未來會不會成為大數據污染,這個也是值得探討的。

張志勇:剛才黎總講了,整個世界智能網聯市場應該是在不斷成熟階段,它在成長期。這個階段,我覺得標準應該是由強者來制定的,誰領先,誰占的市場份額大,會有它自己的標準,比如看特斯拉做了什麼。各個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市場,可能會從自己的產業角度,來制定符合自己國情的標準。

所以我覺得,我們這麼多的智能互聯企業介入其中,其實最重要的不是要標準,而是要市場,我們如何做得更大,這個就是標準。

問:智能網聯要如何打造新的產業集群?

李國良:我太愛用「產業集群」這個詞。以往汽車行業,大家講駕駛鏈,無論在設計階段、生產階段,還是銷售階段、使用階段、維修階段,都在跟消費者產生交互,這意味著未來會是一個生態圈的概念,而不是鏈條或集群的概念。

剛才黎院長也講到了,走在路上,車需要跟道路、行人、設施交互,需要跟前面車裡面的朋友交互。未來可以想像,所有的人機、車機,車跟手機或其它移動內容的交互。

未來汽車會是你生活、工作、辦公的一個空間,在這裡,你可以娛樂,工作,跟其他人交互,這意味著,我們未來需要拓展的交互體是各行各業的,這裡面有一個核心概念,就是及時、快速響應。

第二個概念是迭代。蘋果第八代馬上要出來了,由於我們產生了新需求,交互發生了新變化,所以它的功能在不斷植入新內容,產品硬體、軟體和服務都在不斷迭代。但汽車現在還是偏封閉式的製造,還沒能跟電影娛樂公司,出行、酒店這些東西結合。

現代車機涉及到機械的部分,產品開發大概有五六年、七八年時間,但是電池是三年時間,網路相關的電器部分可能是一年時間,它有不同周期,怎麼打造成果和快速迭代,這裡面需要做很多工作。

未來新的汽車應該是在迭代中產生,能夠使不同系統更好地形成周期化的快速迭代生產,滿足消費者需求,我覺得這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完】

推薦閱讀:

關注新智駕,後台回復「未來汽車」獲取報名信息

本次直播將免費,登陸AI慕課網站即可觀看。

更多課程信息,點擊「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