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敦煌飛天,在敦煌莫高窟浩瀚的壁畫中,佔有十分重要的藝術地位和研究價值。她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藝術形象。從十六國開始至宋元止,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的壁畫中,衣裙飄曳,巾帶飛舞,姿態各異的飛天形象,栩栩如生,又很鮮活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成為現當代藝術家們研究與臨摹的一門專業課程。
莫高窟305 窟 隋代飛天
莫高窟3 窟 元代凈瓶飛天
繪畫藝術的傳承延續與發展,離不開心追手摹最初的入門技巧——臨摹。敦煌莫高窟生動有趣極富感染力的壁畫,給畫家們提供了大量可臨摹的學習素材。歷史上有許多大家的繪畫作品,因為戰爭或保存條件有限,遺留下來的作品極其罕見。至今我們所看到的宋元以前的名家繪畫,大多是皇家宮廷畫師們的高仿品,在古代以這樣的方式才使得一些名畫能夠流傳下來,當然也一樣彌足珍貴。唯有敦煌壁畫在西北地區特有的地理環境中,被原質原貌地保存著,鳴沙山崖壁上洞窟里的藝術瑰寶,在千年以後被人發現。特別是一百年前藏經洞的發現,隨著大批珍貴文物流失國外,引起了全世界藝術家們的驚嘆,敦煌——也成為全世界藝術家們所矚目嚮往的地方。特別是敦煌學的興起,讓這座沉睡了千年的藝術宮殿復活了,一大批國內外學者、藝術家來到敦煌,學習、研究、臨摹。
莫高窟419 窟 隋代龕頂飛天
范興儒先生1941 年出生於河西走廊的重鎮——張掖。他從幼年就受到西域文化的影響,1958 年考入常書鴻先生任院長的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1962 年併入西北師範大學),先後受教於常書鴻、韓天眷、汪岳雲諸先生,學習傳統繪畫技法——工筆重彩。從此,他的藝術生涯,從臨摹敦煌壁畫開始。畢業后被分配到核工業基地,歷任美術教師、宣傳幹事、工會副主席,甘肅礦區宣傳部副部長兼文化局副局長等多種職業。熱愛敦煌藝術的范先生,從來沒有離棄過對敦煌壁畫的臨摹、研究、再創作。
莫高窟407 窟 隋代飛天
范興儒先生所繪製的敦煌飛天形象,高雅靈動,姿態與意境相融,風格和情趣相輔。他在人物造形、面容、姿態、色彩、繪畫技巧上下功夫,使其衣裙飄帶的暈染和線條十分清晰,姿勢自如優美:一個個脖系瓔珞,腰系長裙,肩披彩帶,眉目疏朗,嘴角上翹,微含笑意,身材修長,雲氣飄流,橫空而飛,天花飄落,涉筆成趣的飛天神女躍然紙上。觀之怦然心動,有誰不被這樣著迷的藝術技巧所折服?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窺見范先生對敦煌壁畫藝術的毅力和認真的執著精神。他是美術界值得尊敬的師長,也是藝術界德藝雙馨的畫家!
莫高窟321 窟 初唐雙飛天
本次出版的《敦煌飛天》范興儒臨摹作品精選,是范先生在他幾十年的臨摹生涯中精挑細選的繪畫作品。這次成書採用工筆重彩原作搭配白描線稿的形式呈現給讀者。讀其作品能更清晰地看到作者的繪畫墨跡,造型之嚴謹,色彩之豐富,嫻熟的線條和考究的敷色搭配,填補了敦煌壁畫專題研究的一項空白。使其形成了一個具有不同時代特點的系列飛天藝術形象。亦可作為專業美術、藝術院校的工筆重彩教學輔助教材;為美術界朋友學習民族傳統繪畫技法提供了臨摹範本。這本畫冊的出版,有利於廣大讀者了解敦煌,感受敦煌壁畫藝術的魅力,有利於發揮普及敦煌壁畫藝術知識的宣傳作用,也為敦煌藝術專題的對外交流提供了方便。
莫高窟329 窟 初唐伎樂飛天
莫高窟329 窟 初唐琵琶飛天
敦煌藝術是全人類共享的不可再生的藝術瑰寶,我們通過這樣的藝術形式來傳承發揚民族文化,也是作者奉獻給所有尊重文化藝術的美術愛好者及專家學者的一份厚禮!
最後,祝願敦煌飛天藝術,飛出石窟,飛遍全國,飛向全世界。
丁酉年仲春 水中天寫於粟齋
(本文作者:詩人、作家、美術評論家)
《敦煌飛天》范興儒臨摹作品精
定價:12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范先生在他幾十年的臨摹生涯中精挑細選的繪畫作品。這次成書採用工筆重彩原作搭配白描線稿的形式呈現給讀者。讀其作品能更清晰地看到作者的繪畫墨跡,造型之嚴謹,色彩之豐富,嫻熟的線條和考究的敷色搭配,填補了敦煌壁畫專題研究的一項空白。使其形成了一個具有不同時代特點的系列飛天藝術形象。
作者簡介
范興儒,1941 年8 月出生於甘肅張掖,現為美術家協會會員。1964 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在校期間受業於常書鴻、汪岳雲、韓天眷等著名教授。四十多年來專題研究、整理、臨摹敦煌飛天,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自1992 年至今,先後在敦煌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深圳大劇院、甘肅美術館和美術館等舉辦個人畫展。與此同時,作品還在日本、新加坡、美國及台灣地區展出。先後出版有《敦煌飛天》《敦煌菩薩》畫冊。其藝術成就被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作品欣賞
莫高窟249 窟 北魏飛天
莫高窟172 窟 盛唐執花飛天
莫高窟158 窟 中唐吹笛飛天
榆林窟25 窟 中唐祥雲飛天
進行關注
書美坊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美術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