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AAM《趨勢觀察2017》:影響博物館未來的五大趨勢(上)

美國博物館聯盟自2012年始,已連續6年發布《趨勢觀察》預測報告,在全球博物館界引起了強烈反響。這些報告基於未來博物館中心的研究成果對博物館界的新趨勢進行預測,介紹了趨勢的發展,給社會和博物館帶來的影響和博物館的應用案例,並對博物館如何應對提供了建議。2017年的《趨勢觀察》報告闡述了包括同理心(Empathy)、刑事司法改革、人工智慧、移民與難民和敏捷設計(Agile Design)在內的影響未來的五大趨勢。

趨勢

換位思考——彌補缺失的同理心

「人們總在談論聯邦赤字。但我認為,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缺失的同理心,一種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的能力;我們需要站在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的立場上去看待世界,比如饑寒交迫的孩子、失業的鋼鐵工人、為您打掃房間的移民婦女等。」 ——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同理心是哺乳動物的本能,這一基本功能在神經化學機製作用下有助於我們建立相互關係。同理心促進社會的聯繫,使我們團結在一起,為人們提供了遵守社會規範、相互建立信任的生物學基礎。在當今人類正迫切需要增進相互理解的時候,全球範圍內的研究人員都記錄了人類的這一重要能力正在弱化的現象,這一消息不免令人沮喪。然而,好消息是,正如身體的創傷可以癒合一樣,我們可以通過心理訓練來增強弱化的同理心。博物館所具有的內在優勢可以讓其成為同理心的有效引擎,幫助人們理解「他者」,從而鞏固社會關係。

對社會和博物館的影響

同理心在公民參與和民主運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諸如流浪人口、貧窮、失業、收入不平等等社會問題的處理,公民與決策者是否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這一點影響極為深遠。對最底層社會成員的同理心可以引導我們擯棄嚴苛的政策,採取基於人的價值與尊嚴的解決措施。

一直以來,博物館力求向社會展示它們貢獻的實際利益,且已有證據顯示,博物館所採用的浸入式講故事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同理心。據美國《綜合社會調查報告》的數據分析顯示,參觀博物館等其他一些藝術活動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公民參與度、容忍度和無私奉獻精神。2013年,研究人員對開館不久的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所接待的校外參觀活動進行了調研。研究發現,即便只參觀過一次博物館,學生們不僅表現出更多的「歷史同理心」,而且容忍度也得到顯著提升。由於包括同理心在內的社交情感能力影響著教育與人生的遠期發展,因此博物館可以利用這點向社會宣傳博物館的重要意義:博物館通過培育同理心增進了社區的情感聯繫,提升了社區的教育效果,促進了社區的經濟發展。

給博物館的建議

除了向公眾提供事實與闡釋原由的能力外,博物館還需評估自身在培育同理心和其他情感技能方面的作為。對於那些深受壓力與暴力摧殘的社區而言,博物館這一優勢顯得尤為重要;對於那些握有權力的觀眾而言,無論他們身為父母、政客、教師或警察,同理心都是一項重要技能。創造和諧的環境以促進陌生人之間的對話,讓背景不同的群體開啟有意義的交流。正如同理心博物館創始人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的觀點,「摒除對別人的偏見和先入為主的想法,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與陌生人聊天。」 請關注最近博物館界發起的「機構同理心」運動。2014年美國博物館聯盟年會上,一群博物館專業人士在一場小組會議中獲得靈感,開啟了「同理心博物館」合作項目,以探討機構行為如何體現同理心。他們認為,「正如一個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對另外一群人或某個人的思想、情感和體驗產生共鳴一樣,一個具有同理心的博物館與社區聯繫非常緊密,它對社區的價值、需求與挑戰十分了解。」博物館案例

同理心博物館的移動裝置「穿上我的鞋步行一英里」

2015年,為了培養觀眾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藝術家Clare Patey和哲學家羅曼•柯茲納里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同理心博物館。博物館的一個開館展覽就只有一個移動裝置「穿上我的鞋步行一英里」。這是一個「互動鞋店」,展覽邀請觀眾穿上其他人的鞋走一英里,同時傾聽鞋的主人講述他們的人生故事。

人類圖書館項目在芝加哥

人類圖書館是一個巡迴項目,它將真實的人暫時租借給「讀者」,讓雙方展開對話從而消除彼此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項目開闢了一個安全的空間,人們可以在此與那些他們在生活中不相識的人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從而促進相互之間的理解。參與交流的人可能是一個單親母親、一位警察、某個流浪漢或遭遇過性侵的人,身份各異。自2000年建立以來,人類圖書館已經巡迴70多個國家,在許多博物館落戶,其中包括芝加哥的美國國家老兵藝術博物館、倫敦的同理心博物館、渥太華的加拿大戰爭博物館、雅典的貝納基博物館(Benaki Museum)和英國的凱文葛羅夫美術館(Kelvingrove Art Gallery)。

◆失戀博物館除了在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和洛杉磯開設分館外,還有一個動態的網站。博物館講述了「你們、我們以及我們如何相愛與分開的故事」。博物館鼓勵公眾捐贈與失戀有關的物品及講述相關的故事,這一全世界人類共有的體驗將不同地點、時代與文化的人們聯繫起來。策展研究人員通過這些講述了相愛與分手故事的收藏,讓觀眾踏上了一次「體驗同理心的世界之旅」。在懺悔區,博物館鼓勵觀眾分享各自的經歷,並對各自失敗的戀愛關係進行反思。博物館利用創新的方法讓人們的傷痛得以治癒。

阿馬爾•巴克斯(Amar C. Bakshi)與共享工作室的藝術家們一起將一些廢棄集裝箱改造成一個個「入口」,利用浸入式視聽設備讓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匯聚一堂。第一個入口將紐約與德黑蘭的市民聯繫起來,利用提示問題引導人們探討他們之間相同的人性,比如「什麼會讓明天變得更好?」等等。自2014年項目發布以來,這些「入口」已經持續為華盛頓特區、古巴哈瓦那和阿富汗赫拉特等地的人們建立了聯繫。眾籌網站平台Kickstarter為他們的想法提供了資金,創始人在訓練營向人們解釋了他們創建「入口」的動機:「如果我們不再與不同的人們進行有意義地交流,我們理解他人的能力就會削弱,階層、種族與身份不同的人群之間的隔閡將會加深。」

趨勢

讓公正傳承——民權的未來

放眼全球,人們正對現有的體制如何製造或不斷延續各種不公平現象產生了質疑,開始重新審視司法制度的意義。比如,美國正反思其刑事司法體系,並嚴格審查美國的法律、執法、量刑、監獄以及針對刑滿人員的政策正如何破壞社會的穩定。人們認為司法體系存在偏見,社會抗議不斷湧現;社交媒體日新月異,使得一切變得更為透明、更加普及;公眾對財富不公平加劇的擔憂,以及社會經濟階層流動性不足,這些力量推動了上述現象的產生。這些變革力量推動了社區的誕生,而社區又被這些力量撕裂。博物館作為社區的服務者,除了幫助社會了解民權未來發展方向,還可以趁機反思他們將如何結合社區的權力、安全與秩序的現狀來運營機構。

對社會和博物館的影響

刑事司法改革是幫助遭遇衝突的社會重建法律秩序的重要手段,受國際社會普遍重視。這些改革必須尊重人權,改變公眾對執法部門的印象,並對警務與監獄工作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現有司法體系的不公所導致的經濟、文化和政治餘波給博物館社區帶來了衝擊。越來越多的人們要求博物館在處理這些緊張關係中發揮作用,為社會公正進行呼籲,充當對話的平台、創傷癒合的場所。

給博物館的建議

博物館舉辦展覽和活動,探討有關刑事司法的議題。為公眾與監獄犯罪人員或刑滿釋放人員建立聯繫,從而促進雙方相互理解以及培育同理心。不再袖手旁觀,對現有體制的負面影響和改革效果表明立場。 博物館需檢查本館的招聘政策,特別是針對僱員的犯罪記錄背景調查。美國聯邦政府和150多個市鎮通過了一項「禁止詢問犯罪記錄(Ban the Box)」的政策和「機會均等」公平就業法,禁止雇傭機構在招聘初期詢問申請人的刑事記錄。即便博物館所在的城市或郡縣沒有採用該政策,那麼博物館可以主動地宣誓,將不會在招聘初期使用以前的犯罪記錄來淘汰某些應聘者。博物館可以選擇主動幫助刑滿釋放人員,為他們提供工作培訓和就業機會,同時鼓勵他們申請博物館的工作崗位。 重新檢查安全措施,了解相關的政策或步驟是否會給某些觀眾造成威脅或排斥部分觀眾。

博物館案例

東州監獄博物館的展覽「今日監獄:大監禁時代產生的問題」,摒棄了以往對監獄改革中立的歷史立場。展覽開篇是400號字體印刷的一句總結——「大規模監禁收效甚微」,接著播放了兩黨對改革的立場聲明。在展覽中,觀眾被詢問他們是否有過違法行為,如果有,留下一份筆供。員工們認為這個展覽呼喚人們的同理心,讓觀眾意識到他們將如何影響美國的刑事司法體系。

1877年至1950年間,美國南方12州的4000多名非洲裔美國人曾遭受私刑,「公正司法倡議」行動正在尋找他們遭受私刑的所在地,並把這些地址記錄下來,設為紀念地。該倡議計劃創建一個紀念博物館,館名叫做「從奴隸制到大規模監禁」,將於2017年開館。4000多位遇難者的姓名將被刻在多個水泥石柱上,每個石柱代表了美國曾經動用私刑的小鎮。全美各縣都可以獲得並展出代表本縣水泥石柱的複製品。這些裝置將揭示私刑、死刑現在的量刑情況和大規模監禁之間的歷史聯繫。

位於南非約翰內斯堡的憲法山博物館曾是一座監獄,監獄里曾關押過許多著名的犯人,包括民權活動家納爾遜•曼德拉、英雄甘地、喬•斯洛沃(Joe Slovo)、艾伯蒂娜•西蘇魯(Albertina Sisulu)和曼德拉前妻溫妮•曼德拉。博物館講述的故事提醒觀眾,司法體系如何被用來壓迫群眾、維持現狀,展覽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維權行動的力量。這座博物館如今仍發揮著功能,也是南非憲法法院所在地,這所當地的最高法院負責捍衛所有公民的權利。

「提高關注項目」中,學生們正在完成克拉克藝術研究所布置的寫作任務

馬薩諸塞州威廉斯鎮的斯特林與弗朗斯•克拉克藝術研究所(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與伯克希爾縣少年法庭合作,推出了為高中學生提供替代性處罰方案的「提高關註:回應藝術需要自我表達」項目。在5周多的時間裡,參加活動的青年人參與不同的小組活動,包括寫作、自我意識覺醒訓練、展廳參觀和討論,將藝術作為檢查他們人生和提高潛力的催化劑。自2006年該項目誕生以來,該項目已經為120多位青年人提供了服務,記錄顯示這些學生行為表現出較大改觀,他們對自身和藝術的態度都得到了改善。

趨勢

智能機器的興起

「有人擔心人工智慧會讓人類相形見絀,但是,對存有這類想法的人來說,即便只是凝視一朵花,也會自嘆不如。」——阿蘭•凱,計算機科學家

3D列印畫作《未來的倫勃朗》運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和面部識別技術從346幅倫勃朗畫作中提取數據製作完成。該項目由ING銀行和廣告代理公司J Walter Thompson發起。

如今的計算機系統可以處理不確定的內容,可以從經驗中學習、做預測、完成複雜語境下的語言翻譯,而人們過去認為這些工作只有藉助人類大腦才能完成。有些神經網路系統甚至可以模仿人腦。各種新興的人工智慧形式飛速發展,未來可能超越人的能力,讓我們不斷生產的海量數據釋放巨大的潛力。和任何技術革命一樣,人工智慧不僅預示著美好的未來,也伴隨著危險。人工智慧演算法發展迅猛,有可能從根本上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但是智能機器可以比人思考得更快、成本更低廉,在許多情況下效能更卓越,因此,人工智慧有望取代許多專業工作。博物館可以利用人工智慧處理越來越龐大的數據,並為博物館創新提供新方向。

對社會和博物館的影響

人工智慧可以從多方面推動經濟增長,讓世界變得更好。人工智慧汽車對公共交通將產生巨大影響,可以減少交通堵塞和尾氣污染,還可以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提供便利。人工智慧可以提高醫療水平,提供人性化的醫療服務,並提升診斷水平。人工智慧還可以應用於解決那些單靠人類無法去除的社會頑疾;研究人員正在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繪製全球貧困人口地圖,精確性前所未有;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大學生正在設計一個聊天機器人,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人獲得幫助。但是人工智慧最令人興奮的領域可能還是教育領域。IBM公司的Watson家族正在將這種學習變為可能。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虛構小說《鑽石時代》描述一個反烏托邦社會。面對文化與經濟的巨大裂痕,人工智慧機器人開始擔任兒童導師,他們充滿人性,並積極響應需求,可以為所有人提供高質量教育,從而引發了社會變革。如果上述案例聽起來太像科幻場景,那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發起的「教育優勢」項目已開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數字導師」加快對海軍新兵的培訓進程。

隨著人工智慧效率不斷提高,成本更加低廉,它將成為博物館提升運營能力的標準工具。人工智慧不僅可以替代員工,還可以讓那些無法負擔資深專家薪酬的較小型博物館享受人工智慧提供的服務,內容涉及法律諮詢、營銷、通訊、數據分析等方面。若我們開發了該技術的插件程序,即便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本身也並不一定需要專業人士加入。布魯克林博物館開發的獲獎軟體——「提問」可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幫助幕後員工回答觀眾的提問。想象一下,在未來,任何博物館的觀眾都可以向人工智慧專家提問,人工智慧專家可以挖掘自己博物館的藏品信息,也可以獲取互聯網上大量的學術資源。

給博物館的建議

可以和兒童展開趣味對話的人工智慧玩具

利用新工具讓人工智慧變得更加可及、費用更加低廉,從而替代現有員工,提高博物館的運營效率。博物館可以利用認知會話技術,比如由IBM公司開發的Watson虛擬代理,它可以被用來幫助初創企業、小型公司及大型公司,還可幫助觀眾規劃參觀、預定票務和探索線上資源。人工智慧私人數字助理,比如蘋果公司的Siri、谷歌助理、微軟的Cortana、Facebook的M和亞馬遜的Alexa(或者是更強大的後起之秀),都可以安排會議、檢索文件和提供提醒服務,它們讓員工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創意工作上。越來越多的開放資源或價格實惠的平台和應用編程介面(比如IBM的項目Intu)將幫助技術員工為博物館量身定製人工智慧,無需從頭開始編碼。 博物館需預測包括圖片和文檔在內的數據的增長速度,從而估計人工智慧工具將在何時會成為唯一的實用管理工具。結合博物館自身的資源,確定外部數據的範圍和規模,讓人工智慧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意義與聯繫。讓公眾了解技術進展,這樣他們可以就新興技術的使用和界限做決策。在一篇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報道中,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員指出,「如果社會帶著恐怖和懷疑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技術,這可能會阻礙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或使它們轉入地下發展,將嚴重妨礙人工智慧技術的安全與可靠性。」通常,公眾對人工智慧的了解來自於一些著名人士,比如埃倫•馬斯克和史蒂芬•霍金,兩人認為這項技術將會對人類帶來威脅。博物館可以讓人們更多地了解人工智慧,鼓勵公眾展開討論:為了管理人工智慧的應用,我們將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道德中賦予什麼樣的價值觀念,以及我們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失業和收入減少的問題。

博物館案例

挪威國家博物館正在試驗如何將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路技術應用於藏品研究。他們利用機器視覺來識別和標記圖像。基於機器的「無情境凝視技術」(context free gaze),該博物館還利用該程序來統計藏品信息,並創建意想不到的聯繫。

泰特美術館的人工智慧項目——「識別」

2016年的泰特美術館數字創新IK獎重點關注了人工智慧。獲獎作品「識別」是一個人工智慧項目,它將真實的新聞攝影與泰特收藏的英國藝術圖像之間的相似性進行比較和配對。「識別」演算法在3個月內完成了路透社新聞圖片的掃描,然後分析時事新聞快照和博物館收藏與檔案圖像之間的共同點。「識別」採用了包括物體識別、面部識別、色彩和構圖分析的機器視覺能力,以及文本和圖像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內的多項人工智慧技術。依靠這些技術,該程序可以分析文本和主題,然後撰寫圖像對比的分析意見。人類會對新聞圖像與藝術作品配對的結果產生相應的反應,而「識別」的開發者還在測試該程序是否可以從人類的反應中學習。

機器人藝術評論家貝瑞森

巴黎的凱•布朗利博物館給展覽「人物:奇怪的人類」配備了一台機器人,它是一個人工智慧的藝術批評家;在這個2016年舉辦的展覽中,人類學家探討了無生命體如何通過與人類的互動變成了「有生命體」。本著這種探究精神,機器人貝瑞森(以已故藝術評論家貝納德•貝瑞森的名字命名)跟蹤人類參觀者對展廳的藏品做出的反應,通過分析觀眾的面部表情,從而形成自己的意見:看見喜歡的藏品時會面露微笑,身體前傾;持負面看法時則會皺眉和後退。

未完待續

本文內容來自湖南省博物館

伊麗莎白•梅里特/著,謝穎/編譯

編輯:木子

美國博物館聯盟暢想來自未來世界的文物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是如何運作的?

本周四,我們在首都師範大學等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