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七夕話科學:你給TA準備的分子料理還有這樣的科學原理

出品:科普

製作:繆子文化 Jessica

監製: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感覺才過了5.20沒多久,又一個情(nue)人(gou)節已悄然而至。逢年過節的買買買,送送送,空的是荷包,傷的是腦細胞。離七夕僅剩不到一周的時間,沒準備好禮物的你該怎麼辦?

俗話說,抓住男(女)人的心,要抓住男(女)人的胃。今年七夕,讓我們換個花樣,做幾道「所吃並非所見,所嘗並非所想」的分子料理,讓你的TA刮目相看。

分子料理——食物科學與烹飪藝術的完美結合

「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科學研究,注重探索食物在烹飪過程中化學及物理上的變化。它屬於食品科學的一個分支,由匈牙利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 和法國物理化學家Hervé This 於 1988 年共同提出。而應用這些研究理論做出來的料理則被叫做「分子料理」 (Molecular Cuisine),俗稱科研創新菜。

它誕生於以美食著稱的西班牙,因其獨特的烹調方式和特殊的口感而引得眾多食客熱捧。雖然從概念提出到現在只有短短的30年,分子料理所開發的設備與概念理論早已融入當代料理之中。傳統與現代碰撞出更多美味。

不同於一般的美食,分子料理通過改變食物的分子結構來製作菜肴。它的烹調方式基於科學原理,在不同物質及儀器的幫助下,解構重組現有食物,令其產生物理與化學變化,從而生成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一道道佳肴。

分子料理的廚師們更像是魔法師,不僅僅使用鍋碗瓢盆,更把針管、水浴箱從實驗室搬到廚房,變出一道道令人瞠目結舌的菜品。所以我們可以說,分子料理是食物科學與烹飪藝術的完美結合。

分子料理界四大天王

中華料理里利用炒、爆、熘、燒、燜、煨、燴、鹵、煎、炸、烹、煮、燉、煲、蒸、烤、腌、淋等十八般武藝來製作各道菜肴。在分子料理界,最常出現的四大天王要算上低溫烹調技術(Sous-vide)、固化球形技術(Spherification)、乳化技術(Emulsification)與液氮速冷技術(Liquid Nitrogen)

1)低溫烹調技術— 時間魔法,萃取原鮮

低溫烹調是將食物(肉類為主)密封在真空袋中,然後放在恆溫的儀器中以低溫(65℃左右)長時間(45分鐘至1小時)烹煮。在這樣低溫烹調的過程中,蛋白質沒有經過最後階段的變形,因此肉色保持粉紅色,肉質軟嫩,水分充分的鎖在了纖維中。某些肉類甚至中心還保留果凍般的口感。與煎、炸、蒸、煮相比,肉類的原汁原味、顏色香氣被完整的保存下來。

圖片素材源於:http://www.molecularrecipes.com/

2)固化球形技術 — 爆漿晶球,其樂無窮

分子料理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口感就是爆漿了,其中利用的就是分子料理技法中的「正向球化技術」和「反向球化技術」。

正向球化技術」的原理是將食材汁液添加到海藻酸鈉(褐色海藻抽取物)攪拌均勻,並把混合物緩緩滴入鈣離子溶液(氯化鈣水溶液)后撈起。這些物質進入到溶液中后,海藻酸鈉會與鈣離子反應形成一層超薄的海藻酸鈣的球膜,包裹著內部的果汁溶液。這層膜對比其它膠體柔韌性更強,同時熱不可逆,不會輕易破碎。

從製作過程上說,「正向球化技術」是褐藻酸鈉浸入鈣質溶液獲得的,而「反向球化技術」則是把添加了乳酸鈣的液體滴入褐藻酸鈉溶液形成的。球形的大小取決於運用儀器大小,而晶體的口感則視浸入液體的時間而定。

圖片素材源於:http://www.molecularrecipes.com/

3)乳化技術—神馬浮雲,輕盈綿密

乳化技術原本是指把水、油混合在一起的過程,最典型的應用就是製作蛋黃醬。然而,現在這一技術被廣泛應用在了製作泡沫上。這也需要提到一個叫作「大豆卵磷脂」物質的乳化作用。

大豆卵磷脂同時具有親水與親油分子,能將水與空氣打出的泡沫維持在穩定的狀態。通常,廚師會在食材汁液中加入大豆卵磷脂,用攪拌器打勻,灌入氮氣瓶中,打出泡沫。攪拌的過程中拌入越多的空氣,越能得到綿密堅挺的泡沫。這個技巧被廣泛運用在醬汁的製作,達到奇幻的視覺效果。

圖片素材源於:http://www.molecularrecipes.com/

4)液氮速冷技術—冰點之下,霧裡探花

液氮速冷技術利用液態氮氣的超低溫(沸點在負一百九十六度左右)特性,瞬間冷凍食物。在這種超低溫環境下,食材中的水並不會凝結為大顆粒的冰晶,而是形成細小的顆粒。在極短的時間內分子重組,因此產生特殊的口感和質地。同時,液氮在常溫下會氣化,能夠製造一種雲霧繚繞的特效,宛如魔術大秀。

圖片素材源:http://www.salon.com/2010/07/17/cooking_with_liquid_nitrogen/

分子料理也「接地氣

縱觀各個米其林三星餐廳,都會用上三兩個分子料理的小技巧。雖然我們去品嘗那些高大上菜肴的機會不多,但是殊不知,不少接地氣的食物也算是和分子料理沾親帶故。

比如,承載著我們童年回憶的街邊棉花糖。一勺勺的白砂糖投入機器中,竟然能夠噴出棉絮狀的絲線。纏繞一起,像是蓬蓬白雪,又似朵朵浮雲。其實,這是由於機器中心的加熱腔釋放出來的熱量打破蔗糖的晶體排列,使其變為糖漿。再通過離心力將糖漿從小孔噴射到周圍凝固成糖絲。從顆粒狀到絲狀,這一物理性狀的改變,也改變了食物的風味。

說到另一道菜肴,滷水點豆腐,則是通過改變原材料的化學性質,來得到不一樣的口感。豆腐的原料——黃豆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質,占約36%~40%。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所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質的表面,帶有自由的羧基和氨基。由於這些基對水的作用,使蛋白質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帶有相同電荷的水膜的膠體物質,它讓顆粒相互隔離,並且不會因碰撞而粘結下沉。

而鹽滷是結晶氯化鎂的水溶液,屬電解質溶液,它們在水裡會分成許多帶電的小顆粒——正離子與負離子,由於這些離子的水化作用而奪取了蛋白質的水膜,以致沒有足夠的水來溶解蛋白質。

另外,鹽的正負離子抑制了由於蛋白質表面所帶電荷而引起的斥力,這樣使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而顆粒相互凝聚成沉澱得到豆腐。

分子料理,在家也可以嘗試

說了這麼多,這種充滿科學色彩的分子料理到底怎麼做呢?如果你是廚房小白,也不用怕,這裡給大家精心推薦三道典型的家常分子菜:鱷梨慕斯佐醬油果凍,番茄瓊脂意粉,球形芒果味義大利餛飩具體做法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鱷梨慕斯佐醬油果凍

番茄瓊脂意粉

球形芒果味義大利餛飩

燭光搖曳,在傳統手法烹飪的美食中,不妨穿插幾道充滿奇特口感的分子料理。相信這一定會給你的TA留下一個難忘的七夕記憶。

參考文獻

[1] http://www.molecularrecipes.com/

[2] 陳元慈 廚藝科學 開啟後分子料理時代 http://www.kindom.org.tw

[3] 分子料理全方位透析知識集合 壹讀 https://read01.com/AE6J3N.html

[4] http://www.foodcouture.net/vegetarian/avocadomousse.html

[5] http://www.molecularrecipes.com/spherification-1/spherical-mango-ravioli-recipe/

[6] http://www.molecularrecipes.com/gelification/tomato-agar-spaghetti/

「科普」是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