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段祺瑞葬禮:入殮時披袈裟,舉行國葬時的悼令,至今讀之令人感慨

段祺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1936年11月2日,病逝於上海宏恩醫院,享年72歲。

段祺瑞去世后,當局表決通過國葬決議,並發表關於國葬命令。全文如下:「前臨時執政段祺瑞,持躬廉介,謀國公忠。辛亥倡率各軍贊助共和,功在民國。及袁氏僭號,潔身引退,力維正義,節概凜然。嗣值復辟變作,誓師馬廠,迅遏逆氛,卒能重奠邦基,鞏固政體,殊功碩望,薄海同欽。茲聞在滬溘逝,老成凋謝,惋悼實深,應即予以國葬,併發給治喪費一萬元。生平事迹,存備宣付史館。用示國家篤念耆勛之至意。此令!」

段祺瑞死後4天才入殮,因生前信奉佛教,其後人遵囑,以僧衣、僧帽、僧鞋,作為給他送終的裝裹,還加披了紅底金線綉著福田紋的袈裟。按當時,滬上的風俗,遺體放入棺內,算是「小殮」(初殮),必須等到封上棺蓋,舉行了殮禮,才算「大殮」。

大殮儀式是在當日下午2時舉行的,場面相當隆重。

大殮前,段氏夫人,及長子宏業,次子宏范,女兒五人,長侄宏綱,還有如夫人及孫昌世、昌岱、昌華,孫女、珏、珍,侄宏程、宏綸、宏炳,曾孫希曾,剛於昨晨7時40分乘平滬通車,由津趕到。全體家屬親視含殮。禮用佛教儀式,孝子、孝孫等匍匐靈前,叩首如儀,上祭菜,焚冥紙、往生錢等。然後,便由上海龍華寺高僧圍繞棺柩念經轉咒。念罷,乃由孝子等親手插上「子蓋」,然後再由杠房工人將大蓋封上。

殮罷,於是一干弔唁人員齊入靈堂舉行公祭,各界代表300人之多。

后運至北平公祭,各界紛紛悼念,其中有一篇祭文如下:

「惟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冀察綏靖主任公署主任宋哲元,謹以玄醴庶羞,致祭於前執政段公之靈曰:嗚呼!昊天不弔,竟不茲遺一老。惟公生平四主樞政,三造共和,成遜讓之美。奠民國之基,身系天下安危,蒼生仰望者蓋四十年。故國人於公之薨也,入表震驚,薄海同悼。況當此萬方多難之日,更當有大廈梁棟之思,不禁同聲悲慟者矣。綜公生平,勛業彪炳。光宣之交,首創軍制,強國事效。立國防之基本,整尚武之精神,此公有大功於國者一也。辛亥之役,公憫念生靈,促成國體,清室遜位,遂定共和,此公有大功於國者二也。盈廷勸進,更號改朔,公則正色立朝,不忍以私交陷元首於正義,謀國竭忠,愛友竭誠,於是民國將危而復安,法統將新而復續。此公有大功於國家者三也。徐州難作,公則誓師馬廠,昭大義於天下,三日之間,克平其難,華夏重光,此公有大功於國家者四也。歐戰既起,公獨高瞻遠矚,力排眾議,實行參戰,公理戰勝之後,我乃能出席巴黎之會,遂使青島全區、膠濟一路,收回主權,德奧俄三國取消租界,國際地位,由此增高,此公有大功於國家者五也。關稅夙受條約不平等之約束,公於民國十三年邀及友邦,開誠共議,政制自主,由此肇端,此公有大功於國家者六也。至於領事裁判之權,公尤痛心積慮宵旰憂勤,使非內亂挫折,歲月蹉跎,必可早見成功,豈尚待今日當局者憂勞籌劃也哉!嗚呼!公有救國之大功,而不矜其織,不伐其德,誠既照於百世,節復抗於千秋,國事危墜,微公誰挽。我志澄清,微公誰師?望高山而仰止,薦馨而陳辭。肅英光於千載,永呵護於來茲。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在卜尋墳塋,等待國葬期間,由宋哲元將軍代為籌款兩千多元,在香山卧佛寺附近,蓋了幾間房,又將段氏遺櫬從卧佛寺遷入此處。

未料,「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爆發,北平淪陷,日偽當局當然不會承認關於國葬段祺瑞的決定。段氏家族不忍廢棄乃父在歷史上既得的身後榮譽,於是只好等待勝利后再議。

不期「八·一五」后,由於抗日耗盡元氣,政府財政拮据,無力顧此。段氏家族更無力置地發喪。又因聽靈柩的卧佛寺被徵用,段家無奈將其靈柩移到北平西郊段氏三弟段子猷的墳地南邊,就靠在大道旁邊挖了個坑,草草將其埋葬了。

直至28年後的1964年,才由章士釗等人出面。將段祺瑞遺櫬悄悄葬於京西萬安公墓的水字區。章士釗先生還在段氏墓前的漢白玉石墓碑正面題寫了銘文:「段公芝泉、母張佩衡之墓男宏業、宏范及諸孫敬立。」

段祺瑞的墓地很小,墓壙也沒有護欄,前來墓地的除了他的後人及研究近代歷史者、文管機構的人外,知之者已經不多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