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貝聿銘最全圖集!活了整整一個世紀留下百幢經典建築!這位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100歲的貝聿銘 《紐約》雜誌攝影師Bobby Doherty2017年4月7日攝於紐約

在現代建築的歷史上,貝聿銘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他始終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在將建築人格化的同時為其注入東方的詩意。今天,2017年4月26日,是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100歲的生辰。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無疑是建築界一個特殊的存在。從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肯尼迪圖書館,再到盧浮宮改造工程、美秀美術館,貝聿銘這個名字,幾乎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建築。

貝聿銘 Ieoh Ming Pei,

美籍華人建築師,

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廣州,祖籍蘇州。



貝聿銘的建築生涯,可以說是進擊的一生,帶有他個人的英雄主義色彩。在過去的一百年裡,他求學期間輾轉多次最終師從格羅皮烏斯門下;曾經因為「房屋建築師」的身份被美國主流建築師協會排除在外;贏得肯尼迪圖書館競賽揚名之時卻因漢考克大廈玻璃的脫落而跌入低谷;頂住輿論壓力在批評聲浪中建造的盧浮宮金字塔最終贏得了高盧人的讚賞;僅與拙政園一牆之隔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則是傾注了貝聿銘對東方故土的無限情感。

少年時光

貝聿銘的第一代祖先在蘇州行醫賣葯,至18世紀,貝氏家族在蘇州居住了已有六百餘年,是擁有大片土地的望族,以行善和助人享譽蘇州。1917年,貝聿銘在廣州誕生,貝氏家族也於同年買下了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1920年,貝聿銘的父親到上海工作。10歲時,貝聿銘隨家人遷往上海。從那時起,幾乎每年寒暑假,貝聿銘都會回蘇州,他在獅子林里度過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時光。

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為貝聿銘)

貝聿銘年少時與家人的合影

小時候貝聿銘在獅子林

求學之路

貝聿銘的中學是在上海讀的,他在這裡接觸到了新的建築、藝術和生活方式,電影成了他獲得信息和啟發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影片中輕鬆、愉悅的美國校園生活令他十分嚮往。1935年,18歲的貝聿銘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最開始時,貝聿銘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築學院學習。然而,貝聿銘對當時過於傳統保守的賓大建築系頗為失望,僅僅兩周之後轉到麻省理工學院,轉專業改學工程。在此期間,1935年柯布西耶在MIT的演講,被貝聿銘稱為「我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天」。

貝聿銘與陸書華的結婚照

1938年,貝聿銘遇到在事業跟生活上相伴一生的陸書華。1940年,貝聿銘於麻省理工大學畢業,並在1942年到哈佛大學追隨格羅皮烏斯學習,之後又進入哈佛研究所設計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哈佛大學,貝聿銘有兩位良師益友,其一便是格羅皮烏斯,他將建築與相關學科融合的包豪斯教育理念,以及注重合理性的觀念深深影響了貝聿銘;另一位則是馬塞爾·布勞耶,他對光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使貝聿銘對光有了了解,也認識到了光在建築中的重要性。從那以後,貝聿銘將光視為設計建築時最先考慮的問題之一,也因此獲得了「光線魔術師」的美譽。

上海藝術博物館

在1946年,貝聿銘決定設計一座位於上海的博物館作為自己的畢業作品。在此期間他融合了東西方的設計——上海藝術博物館,格羅皮烏斯稱之為「我見過的最精緻的學生作品。」

格羅皮烏斯

然而,他並不知道,在60年後,他終於有機會在故鄉的土地上,將中式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技藝相結合,將當年的設想付諸實踐。

人生轉折

1948年,31歲的哈佛大學建築系助教貝聿銘,離開安靜的校園,從他居住的波士頓劍橋小鎮(Cambridge)來到大城市紐約。對這位東方青年而言,這個決定不僅僅意味著自此從安靜的學術界投身到一個喧囂的商業界,也是他人生軌跡就此轉變的一個節點。

紐約地產大亨威廉·齊肯多夫

向貝聿銘伸出橄欖枝的,是作風張揚、嗜抽雪茄的紐約開發商威廉·齊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其實接受齊肯多夫的工作邀約非常冒險,因為在那個時候,受尊敬的建築師從不與開發商一起工作。」在貝聿銘事務所工作了18年的珍妮特·斯特朗博士說。儘管爭議頗多,但齊肯多夫是對貝聿銘一生有極大影響的一位人物。貝聿銘評價齊肯多夫是「最有想象力的開發商」。

在這一時期,貝聿銘完成了許多設計項目,但在建築上的品質大多平庸不出彩,其被建築師協會所不啻的「標籤」,讓貝聿銘對前途開始新的思考。雖然齊肯多夫對貝聿銘非常肯定,貝聿銘最終還是選擇離開齊肯多夫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I.M.Pei&Associates)而齊肯多夫給貝聿銘和他的合伙人寫了一份很動感情,也很傷感的告別信。貝聿銘後來說,30年後重讀這封信,依然潸然淚下。

貝聿銘向齊肯多夫介紹紐約四季酒店

生命波瀾

1960-1980年的這二十年,對於貝聿銘來說可謂跌宕起伏。貝聿銘完成了許多出色的作品。它們為貝聿銘帶來名聲的同時亦讓他飽受爭議。1964年,在肯尼迪圖書館的競賽中擊敗路易斯·康跟密斯的貝聿銘,頓時成為鎂光燈下聚焦的寵兒;然而1973年,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立面玻璃的脫落讓貝聿銘的事務所一度陷入困境。

路思義教堂,台灣東海大學,1956-1963年

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961-1967年

1967年,美國大氣研究中心是貝聿銘公共建築設計的開端。整個建築群雄踞科羅拉多州山頂,簡樸渾厚的外形、塔樓樣式的屋頂讓建築與山峰融為一體。為使得建築融於自然,貝聿銘採用當地石材為建築原料,將砂石加入混凝土中,再用鑿石錘進行加工,讓其表面露出深粉色。整個建築看起來,就像是從一個巨大岩石中開鑿而成。也正是這次機會,貝聿銘「建築應該和它腳下的土地融為一體」的建築美學開始逐漸清晰。

與傑奎琳·肯尼迪出席新聞發布會,1964年

貝聿銘與Oklahoma City市區規劃

美國紐約州雪城埃弗森藝術館,1968年

珍妮特·斯特朗說:「國家大氣中心項目,使貝聿銘第一次有機會探索建築的藝術。儘管從近處看,還有一些細節顯得不甚完美,但他獨特的風格和建築語言仍然熠熠生輝。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貝聿銘不斷琢磨自己的建築美學,做出更加自信和流暢的作品。」貝聿銘又一鼓作氣,完成了艾佛森美術館的設計。

艾佛森美術館外觀

1969年,他因得梅因藝術中心和艾佛森美術館項目,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的國家榮譽獎。這是協會第一次同時頒獎給同一個建築師的兩個博物館作品。艾佛森美術館建成之後,貝聿銘邀約不斷。

在建築史學家珍妮特·斯特朗看來,貝聿銘建造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最重要的一些建築,但他最大的成就還是他創建的公司。「半個世紀以來,在設計、規劃和技術方面他建立了豐富的內部專業知識。他總是非常慷慨邀請年輕建築師,允許他們從頭到尾參與整個建築進程。」

克萊奧羅傑斯紀念圖書館,1969年

保羅·梅隆藝術中心,1972年

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館,1973年

羅徹斯特大學Wilson Commons學生活動中心,1976年

新加坡OCBC Centre,1976年

漢考克大廈,1977年

將貝聿銘從困局裡拯救出來,從而也把他職業生涯「穩穩地推到了建築界的大師」上的,是國家美術館項目。上世紀60年代,保羅·梅隆決定籌擴建國家美術館。貝聿銘又一次與路易·康成為競爭對手。一位同行評價說:「康和貝許多地方很相似,但康是局外人,貝是貴族。」

法國總統密特朗因為這座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而喜歡上了貝聿銘的設計

國家美術館東館,1978年

1978年,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貝聿銘完成了其設計生涯中最得心應手的項目。東館的展覽室可以根據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圖調整平面形狀和尺寸,有些房間還可以調整天花板,這樣的設計極大程度地保證了空間的靈活性。不僅展品如此,對普通觀眾更是如此,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空間內自由地感受藝術,不會為藝術所「累」。

貝聿銘在國家美術館東館的開幕式上

紐約市賈維茨會展中心,1979年

為故土設計

1980年代,有著許多出色作品陸續建成的貝聿銘,此時早已被建築圈認可。1983年時,普利茲克建築評審團將獎項頒給了這一位華人建築師。這一時期的貝聿銘,開始有了在闊別已久的故土上實踐設計的機會。在這期間,有著許多缺憾的北京香山飯店建成,但人身處其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東西方的韻味;當時香港第一高樓的中銀大廈的設計,更是成為維多利亞港邊的經典地標。在盧浮宮金字塔的設計上,貝聿銘用出色的設計再一次在國際舞台上證明了自己。

波士頓美術館(MFA),1981年

1978年,副總理谷牧邀請貝聿銘來,希望他為城市規劃和建設提供諮詢,借大興土木邁入現代化。他建議不要在故宮附近建高樓,以保護紫禁城金黃色琉璃瓦屋頂上的開闊遠景。他想另選一址,北京的旅遊機構——第一服務局提議在他們管理的某一座城郊公園裡中建一座底層飯店。他們將貝聿銘和他的兒子貝建中帶到北京西北郊的香山,那裡給人一種寬廣的森林野趣之感,是遠離鬧市喧囂的另一個世界。在貝聿銘眼中,這個皇家園林遺址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雪,涼亭、寶塔分佈得錯落有致,儼然一副古代畫卷。他不再猶豫:「我們就在這兒建吧。」

香山飯店項目組的曹凱文回憶說,貝聿銘當時已經功成名就,大部分項目都是出個想法,讓助手們去執行,但香山飯店卻不同。他驚訝地看到,貝聿銘常常手握鉛筆在設計桌上冥思苦想。「在兩三年的實踐中,這是他自己的項目。」

香山飯店,1982年

移交香山飯店之後,貝聿銘搬到香港,他即將在這裡為維多利亞港的天際線增添一座塔樓——銀行香港分行。這又是一項他無法拒絕的項目,無論是出於建築上的挑戰,還是情感上的衡量。

新的銀行香港分行與滙豐銀行毗鄰,而隨著1997年香港即將回歸,這座新大廈所擔負的使命不言而喻,它必須使作為殖民統治標誌的滙豐銀行相形見絀。

香港中銀大廈,1982-1990年

威斯納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1985年

貝聿銘曾說過,「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驕傲,那就是盧浮宮新館的創作。」

1989年,盧浮宮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完工,包括金字塔、周邊的廣場和地下空間。為了讓盧浮宮的新入口與原址建築和諧統一,貝聿銘在原本的中軸線上放置了同樣對稱的金字塔。參觀者可以通過開放式電梯從庭院下行至新的主入口,可以從四、五個方向任意選擇一個開始參觀。金字塔實際上是為整個盧浮宮提供了一個入口,讓幾個獨立的宮殿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建築群,成為這棟建築的主要入口,也分擔了大量的人流。

在盧浮宮金字塔各個版本的故事裡,1984年1月23日舉行的歷史古迹最高委員會(Commission Supérieure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會議,永遠是故事的最高潮。整個會議十分吵鬧,氛圍充滿了敵意。委員們瘋狂地批評著貝聿銘的設計,不懂法語的貝聿銘並不知道對方說了什麼,但他身旁的女翻譯卻已經含著淚水哽咽著沒有再翻譯下去。

盧浮宮改建,1989年

而在1989年3月29日剪綵的時候,人們為貝聿銘鼓掌,全世界的媒體都為他的作品叫好。第二天,公眾蜂擁而至,以前的爭議和羞辱被人遺忘了。

盧浮宮改造項目的整個過程中,貝聿銘做了很多建築設計以外的事情。面對法國的悠久文化傳統、行政體系和社會輿論,他始終知道自己應該站在歷史與現代、藝術與政治的平衡點。

貝聿銘與盧浮宮

熱血依舊

1990年,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從這一時期開始,貝聿銘在世界各地做了許多博物館設計,比如1997年落成的日本美秀美術館,2006年完工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貝聿銘在故土蘇州這片土地上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更是讓更多人走近他的東西方建築美學。卡特·懷斯曼如此評價這一階段的貝聿銘:「在年逾九十的貝聿銘,證明了一個人也許可以實現年輕時的夢想,而仍保有割捨不斷的根。」

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1990年

貝聿銘在講解銀行總行大廈模型

這是一個人類永恆的夢境,西方人叫:伊甸園,東方人稱:桃花源,哲學家說是烏托邦,這,便是貝聿銘向我們展現的理想景觀——日本美秀美術館。」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沿著種有鬱鬱蔥蔥樹木的坡道向上走,通過隧道,穿過橋后,眼前一亮。像「桃花源」中的漁人一樣,尋尋覓覓,找到「世外桃源」。

1997年竣工的美秀美術館,正是貝聿銘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得到啟發,創造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博物館入口。進入美術館的入口只有一條路,必須乘坐電瓶車或是步行穿過山中隧道,隧道另一頭連接著一條橫跨深谷的弔橋。進入隧道,就能遠遠地看到美術館,似乎走進了武陵漁人無意發現的那個入口。

第一次參觀場地時,設計師就被這裡的美麗景色所震撼,稱這是一處世外桃源。由於地上是自然保護區,這裡80%的建築都埋藏在地下。謙虛地隱蔽在萬綠叢中,與自然之間本來應有的比例和諧調。

滿山遍植蒼松與香楓,散布著多處人文古迹。古代文人山水畫高古幽遠的意境,在這裡得到最完美的詮釋。貝聿銘說 「你只有不斷的去探索它,你才能感受到僅僅屬於這片山谷的光、風和萬物生長的聲音,直到走近它時,你便會發覺,這裡就是世外桃源。

日本美秀博物館,1996-1997年

蘇州是貝聿銘的故鄉,他喜歡在傍晚時分陪著摯友賓朋在曾經是貝家花園的獅子林曲徑漫步,他喜歡老屋中聽曲,細細品味四垂的暮靄中家園的溫馨。他從蘇州貝氏家族走出,博物館周邊的忠王府、拙政園、獅子林就是他從小熟悉的生長的環境,儘管此後浪跡天涯,但他對故鄉的眷戀卻始終縈繞心頭。

在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之初,貝聿銘就仔細翻閱過蘇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分類資料,他希望為每一件展品的陳列量體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蘇州、符合蘇州博物館的設計。蘇作玉器、文房用品、象牙製品等藝術品以精細聞名,體積普遍偏小,因而人們更希望在較小的空間內欣賞它們。為此,貝聿銘設計了多寶閣式的展櫃,將不同大小的展品各自放入初步制定的展櫃中,整體考量,反覆調整展櫃的黑色框架線的粗細,以實現最佳的展陳效果。

貝聿銘為蘇州博物館新館屋頂上設計了立體幾何形體的玻璃天窗,窗戶開在屋頂正中,與斜坡屋頂形成折角,使自然光以折射的方式更好地進入博物館。同時,為了保護展品在展覽過程中免受光線傷害,他還在玻璃下面加以木貼面的金屬遮光條進行調節和過濾,充分體現了他「讓光線來作設計」的精髓。

在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中,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是讓貝聿銘最為煞費苦心的。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為藍本,「藉以粉壁為紙,以石為繪也」,將巨石劈切成片,通過燃燒,製造出陰影,做出立體的效果,進而調整每一塊石頭的位置,使石片顏色由深入淺、高低錯落地排砌於牆前,形成了一幅別具一格的山水畫。在朦朧的江南煙雨籠罩中,營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畫的意境。

蘇州博物館作為貝老先生的封山之作,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里,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蘇州博物館也不再因為其中的藏品珍惜程度而吸引人,這座博物館的藝術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值得遊客去觀賞的藝術大作。

蘇州博物館,2002年

貝聿銘在蘇州

駐美大使館,2004年

澳門科學館,2006年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最初是由卡達國王和他26歲的女兒Sheikha al Mayassa公主提出設想。建立博物館不止是為了收藏和展示,並且要重塑人們對於穆斯林世界曾經作為全球開放寬容的科技文化中心的回憶。所以設計師貝聿銘力圖將較久遠時代的價值觀融入當今的文化之中。

博物館外牆用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折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形成一種懾人的宏偉力量。而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幾何圖案和阿拉伯傳統拱形窗,又為這座龐然大物增添幾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氣。

和建築外觀的簡約現代感不同,博物館的內部充滿了複雜的伊斯蘭元素,銀色穹頂,玻璃幕牆、圓拱形的窗戶與門帘,都是傳統伊斯蘭建築的標誌性元素。

博物館中庭偌大的銀色穹頂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牆裝飾四壁,人們可以透過它望見碧海金沙。夜幕下,燈光裝扮下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璀璨奪目,猶如海中的一顆夜明珠珠。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6年

建築特點

貝老所設計的建築特色鮮明,

界內人士普遍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光線特點

光是建築的色彩,「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線引入死氣沉沉的博物館,讓過去的歷史晒晒今天的太陽。「光很重要。沒有了光的變幻,形態便失去了生氣,空間便顯得無力。」光是貝聿銘在開始一項建築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玻璃與鋼材

由於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並且玻璃透明不至於遮擋減損原建築物的立面,不僅符合貝氏對陽光的追求,更能夠從視覺上以及空間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築群不會被削弱,並且能使設計者的建築思想得到充分表現,加上光線和人的運動,整個空間被賦予了活力。

混凝土

貝氏注重於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徵與視覺表現力, 在建築設計中將結構與裝飾融為一體, 忠實於材料的質感表現力, 從而將對混凝土的應用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術館內庭的螺旋梯,我們完全可以將之視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幾何

貝聿銘在發展現代主義建築的幾何構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貝老以他豐富多彩的建築作品,向人們表明:現代主義仍是有活力的,它決不是一種機械主義, 而是同樣可以呈現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

不止於建築

貝聿銘之於,許多人的認知僅為他在建築方面的代表作——香山飯店以及蘇州博物館。事實上,當下北京故宮實行的限制高度與視野政策,離不開1978年時貝聿銘受邀來京時對北京城市發展和規劃提出的建議,而如今處處小橋流水的蘇州古城的保護,有著他的一份力量。

這位百歲老人一生的故事,數不盡道不完……

貝聿銘與家人

貝聿銘與兒子

貝聿銘與員工黃慧生

貝聿銘回蘇時與貝氏親友的合影,1989年

貝聿銘與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6年

貝聿銘與妻子陸書華

貝聿銘 在白宮與羅納德.里根總統及夫人南希合影

貝聿銘獲Leonore and Walter Annenberg Award,2012年

貝聿銘於紐約獲頒終身成就獎

今年3月26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貝聿銘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回顧貝老先生走過的100年,他不僅僅把震驚世界的偉大建築帶給人類,更深深的影響了無數人,在貝老先生的第100個生日來臨之際,讓我們向大師致敬。

生日快樂。

資料來源:貝律銘設計公司網站

● E n d ●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試試回復這些詞

不知道會發現什麼奇怪的東西

涉毒 紅色 偷窺欲 陳忠實 上帝視角 狂吐

無人問津 奧斯卡 裸身 硬色情 自殺 IKEA

包豪斯 公開認錯 搞死藝術 妓女 蜷川幸雄 世外桃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