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佬爭論IPO:該放緩還是該鼓勵 吳曉求稱不應把重點放在IPO

這幾天被數篇文章刷屏!

從吳曉求、李志林到李迅雷、肖磊、煙村放牛郎。觀點針鋒相對,這可能會是證券史上最激烈,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觀點PK。

5月下旬開始,韓志國在微博上開始拋出一系列觀點如:新股的「堰塞湖」 , 「新股審批不能夾帶私貨」 等,矛頭直指劉士余及監管政策。

5月30日,機構投資微信刊登《偽經濟學家韓志國「碰瓷」劉士余 「韓三點」要將A股逼回老路?》一文,在機構和專業人群內引起較大反響和認同。

節后,吳曉求批評金融監管政策的文章被廣泛傳播。

6月2日,在宣布減持重磅新證后,證監會再次將IPO發行家數減為4家,表現出明顯向市場輿論壓力妥協的姿態。

這讓關於IPO等監管政策的爭論在周末進一步發酵,觀點交鋒更為激烈。

目前基本上兩大陣營:反對當前監管政策一方

吳曉求:《金融監管要有理論邏輯,不應把重點放在IPO》

李志林:《給劉主席上6節課 IPO加速是下跌直接原因》

和韓志國將焦點放在IPO,大小非減持、次新股等相比,吳曉求和李志林都提到「併購重組」這一A股。

根據煙村放牛郎的整理

吳曉求的文章重點:劉士余沒有理論邏輯水平,當前的降風險和去槓桿會阻礙金融進步,IPO不應該是股市的重點,繼續放開併購重組才是股市的重點。

李志林的文章重點:劉士余股市知識太少需要給他上課,外盤不斷新高A股下跌損害國有資產股民財富,ipo不應該是股市重點,繼續放開併購重組才是股市的重點。同時指明去年的重組新規打擊併購是個錯誤需要廢除。

支持監管政策一方:

李迅雷:《勝利者的悲哀》

肖磊:《暫停IPO是最愚蠢的救市》

煙村放牛郎:《證監會正面臨妖言惑眾的時代》

張克亮:《吳曉求怒懟證監會的理論邏輯站得住腳么?》

李迅雷認為,阻擊市場擴容,勝利者沒有因此而改變命運。在A股市場27年的短暫歷史中,居然發生過9次暫停新股發行的情況。

目前,A股市盈率的中位數為70多倍,超過100倍市盈率的股票有1000多家,在全球主流股市中屬於估值水平最高的市場,高估值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行為扭曲。

證券業內朋友圈一直被刷屏,如某原券商研究所所長的貼圖:

如煙村放牛郎所說,A股正面臨妖言惑眾的時代。

輿論影響監管政策早已是司空見慣,股評家惑眾是困擾A股多年的問題,股民一直被各種短期功利觀點誤導,令監管陷於指數漲跌不能自拔。

真理越辯越明,希望討論能讓中小股民覺醒。機構投資同時認為,本次關於IPO和市場發展方向的激烈爭論,有其現實意義,某種程度將影響市場未來的監管政策制定:

一、A股是否要暫停或放緩IPO,放棄對價值投資的引導?

二、順應第一個問題,是否要重回重組、炒作的老路,繼續對殼價值的迷思?

偽經濟學家韓志國「碰瓷」劉士余 「韓三點」要將A股逼回老路?

但凡股市下跌,罵證監會都是獲得關注、喝彩的不二法則,就像足球出不了線,罵足協一樣,不管對錯,不管邏輯是什麼,都不會缺少擁護者。

近期,股市最熱鬧的事情莫過於著名的京城飯局,對於「經濟學家」韓志國的言論不做評價,對其市場影響較大的三點建議,卻不得不一吐為快。

據公開媒體報道的信息,韓志國會面中提出三點:一是停止對個股和板塊的打壓(據媒體報道稱是雄安、次新和高送轉);二是大幅減少新股發行數量;三是儘快推出大小非減持新規。

看到這些,筆者一口鮮血吐在顯示屏上。

第三條,監管層5月27日火速出台重磅大小非減持新規,針對第二條同時宣布IPO發行規模節后一周開始縮小到7隻,飯局的效應是很明顯。

在上證指數接近3000點的時候,罵街很容易得到吃瓜群眾追捧。為迎合散戶,只要股市一跌,股評家們就開始罵娘,一跌就要維穩,以金融安全要挾,一跌就要暫停IPO,搞一堆似是而非的邏輯論調,混淆視聽。

有這樣的經濟學家何愁搞不壞股市。

IPO實則是一個老話題,並無新意,但是此番的大膽言論,罵出了新意。

股市下跌唯一一次不怪罪於IPO是2015年所謂「股災」,因為那時候出了一個新的替罪羊??股指期貨。在一群不知股指期貨為何物的股評家、股民的狂批之下,股指期貨差不多廢了,直到現在。

事實上,股指期貨被蹂躪后,股市並沒有迎來牛市。兩年後,大盤來到3000點附近,於是,這個鍋還得「老同志IPO」來背,暫停了IPO股市就好了嗎,允許炒作題材概念,股市就好了嗎。即使這樣人為製造出一個牛市,到頭來不是還得那來,回哪去嗎?2007年、2015年兩次大牛市的教訓並不遙遠!

筆者想說,這些論調的基礎混淆了IPO融資和圈錢兩個概念。融資是證券市場的首要功能,也是市場存在基礎意義,融資並不等同於圈錢,上市融資后大股東的種種違規行為才是俗稱的「圈錢」,才應該嚴厲監管。但不能給所有的IPO都扣上圈錢的帽子,更不可劃上等號。

恰恰相反,嚴格限制IPO導致的制度套利,制度尋租,受益最大的才是上市公司股東,受損的才是中小股民。

如韓教授微博中引用的數據,美國2017年一季度GDP增長1.2%,三大股指迭創新高;一季度GDP增長6.9%,兩年之中接連發生四次股災;台灣加權指數已連續16個月上漲,現已站穩一萬點;香港恆生指數連續15個月上升,已站上25600點;日本股市已上漲多年,現在已在兩萬點附近;連印度股市近年來都已接近翻倍,!

需要提醒的是,造成A股與全球市場、與宏觀經濟背離的是什麼,是放開IPO嗎,是價值投資導向嗎?顯然不是,甚至也不是大小非減持!

大多數專業有識之士對監管層價值投資引導的支持,監管層此次改革中承受的壓力和表現的承擔應該得到肯定。打破上市的制度紅利,價值投資導向,筆者不希望剛看到這一趨勢,因個人製造的論調偃旗息鼓,市場長期健康化的曙光再次破滅。

價格和價值的背離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先談一下三點建議中的第三點:大小非減持新規

嚴格監管限制大小非減持,客觀的說,這點筆者很贊同,在目前A股估值體系混亂的前提下,不加限制的減持,是在目前市場制度缺陷情況下的制度套利。筆者也贊同韓志國教授關於證券市場制度缺陷,嚴厲打擊造假的觀點。

尤其是大股東的減持,企業上市的根本目標是獲得資金支持更好的發展,實現資金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不應該淪為股東套現的平台。當然,單純的限制減持是否有利於市場的長期發展有待商榷。

同時,應該看到導致大股東不計點位減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二級市場價格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背離,說白了,上市公司根本不值這麼多錢,即使到了3000點,部分公司大股東依然選擇不計點位拋售走人,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根本不值這麼多錢,這很現實。

這也是後面要提到的,為什麼筆者支持監管層放開IPO,讓A股上市公司殼價值降低的大方向,去看看香港垃圾股是什麼價格就不難明白這個道理。A股上市公司中部分股票市值隱含的是上市殼價值,說白了就是制度給予上市公司的紅利,放開IPO就是打破這種制度紅利,讓其價格更向價值接近。

否則,部分公司二級市場價格一直遠高於其投資價值,除非一直禁止減持,否則套現走人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更不用說市場化。

動輒以國內市場散戶為主,歷史問題多為由拒絕面對現實,這麼多年了,靠鴕鳥政策能保護散戶嗎,在價格和價值背離的大背景下,每次牛市都是漲一次虧一次,漲得越多,後來虧得越多。

創業板的市盈率依然超過50倍,中小板的估值接近40倍。更不用說純粹垃圾股,題材股的估值了。

再來看看全球市場,美股、港股年後都有一番漲幅,尤其是美股、納斯達克屢創新高,但即使這樣,其市盈率仍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截止5月5日,道瓊斯工業不到20倍,標普500剛剛超過20倍,納斯達克也是20多倍。恒生指數,恆生國企指數都在10倍附近。其他歐洲成熟市場除英國富時基本不超過20倍。

而國內股市估值較低的板塊上證A股,上證50,上證180 均在10倍附近。但這一現象恰被韓志國教授抨擊。

筆者重新申明一點,支持對大小非減持特別是大股東減持的嚴格監管,特別是目前二級市場價格遠高於其投資價值的時候,防止大股東套現走路。在這一階段,保護二級市場的利益很有必要。

國航和中石油的啟示

除了大小非減持規範略有道理以外,韓志國三點建議中對市場制度建設傷害最大,也是市場喊得最多的是對IPO的質疑。

自證券市場成立以來IPO圈錢這個話題從未停息。

根據韓志國微博的觀點,IPO表面上是在消除新股排隊的「堰塞湖」,但實際上是把「堰塞湖」由場外轉移到了場內:三年內這批新股將產生10萬億的解禁股,股市面臨的是更大的風險。數據顯示,從2017年1月1日至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合計被重要股東減持49.08億股,合計減持金額為750.96億元;有103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東清倉式減持,有3家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金額超過10億元。

所謂IPO造成10萬億堰塞湖純屬混淆概念,且不說10萬億中有多少諸如國有大股東,減持可能性並不高,其次解禁股是市場的一個正常現象,成熟市場亦然,決定二級市場買與賣的,還是價格預期和價值判斷。

即便如文中提到,今年到5月22日為止,750億的大小非減持金額,相對目前40多萬億的流通市值佔比也並非太誇張,是否因為大小非減持導致的市場下跌?

市場下跌就放緩叫停IPO,這可能是一個誤導了散戶二十多年的論調。目前,韓志國的言論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支持陣營,一方面散戶股民鼎力支持,以各類股吧、微博評論區為例,基本被支持者佔據,一方面專業人士對其觀點的嗤之以鼻,在微信朋友圈,雪球上,嘆其觀點業餘,膚淺不在少數。

筆者整理2006年國航(10.230, -0.07, -0.68%)和2007年石油(7.710, -0.02,-0.26%)兩個典型的超級IPO為例,告訴大家,事實與股評家的言論,散戶們的觀點恰恰相反。

上市日期 上市時上證指數 開盤價格 最新價格

國航 2006.8.18 1598 2.16 9.99

石油 2007.11.5 5748 48 7.8

2006年8月18日,A股仍在漫漫熊市之中,國航發行遭遇冷場,最後艱難登陸A股,當天,上證指數1598點開盤,國航開盤價2.16元,2017年5月26日最新的交易收盤價格是9.99元。

最低迷期上市的國航,上市后一路上揚的表現,最高達到29元

筆者依稀記得國航IPO上市時的慘狀,甚至險些遭遇發行失敗,但此時入場的投資者後來獲利可觀,實現數倍甚至十倍收益。上證指數也從此開始了一路上揚,最後走出2006、2007年的大牛市。

上證指數從2016年8月18日1598點開盤,此後進入2007年大牛市

石油是一個正好相反的例證:2007年11月5日,石油上市受到資金的熱烈追捧,發行價16.7元,開盤價直接飆到48元,最新的收盤價是7.8元,當初進場的投資者解套也許只能在夢裡了!

上證指數從2007年11月開始的表現,5日5748點開盤

牛市頂端上市的石油,上市即最高48元到最低跌至6.39元

據韓志國微博,自新主席上任以來,證監會已核發新股455隻,一級市場籌資近3000億元。

截止2017年4月,滬深兩市A股的總市值是54萬億,流通市值是42萬億, 2017年一季度,僅公募基金的總規模是9.21萬億,而私募基金的總規模更是超過公募,在2月底就已經在11萬億以上。而據某研究報告,2016年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的規模穩居世界第二,達到126萬億元,約為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7倍。

3000億籌資額占流通市值1%都不到,何以得出IPO導致市場下跌。在筆者看來,所謂IPO的衝擊更多是心理層面,這心理層面何嘗不是股評家鼓吹出來的。

其實不管IPO還是大小非減持,核心問題還是價格與價值兩者的偏離和市場投資者對此的判斷。在目前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百萬億以上的大背景下,還在拿資金說事顯得可笑而又荒謬。

IPO該放緩還是該鼓勵?不要混淆融資與圈錢

坦率的說,股評家們碰瓷IPO不是第一次,因為監管部門在股市下跌后承受巨大壓力,這時候拋出類似「圈錢」的論調很容易迎合股民的泄憤心理,但這樣只會對誤導股民的投資,對長期制度建設造成干擾。

筆者認為,市場、股民痛恨的是圈錢行為,不能將圈錢和IPO劃上等號,更不應該混淆這兩者的概念。監管層應該嚴格監管的圈錢,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用途,上市過程中的造假和企業經營行為中的不盡責等,對正常的IPO,特別是優秀企業的融資,不但不應該放緩,還要大力鼓勵扶持。

據韓志國微博分析,5月27日宣布的最新IPO有四個變化:1、今年以來第一次核發新股低於10家;2、每周兩次的發審會這周只開了一次,取消了一次;3、今年每周核發新股的籌資額平均在60億元左右,而這周只有23億,降低幅度較大;4、核發企業上創業板的,破天荒地由三家變為一家。

目前來看,IPO至少是放緩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