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產業|「美牛」進口, 加大牛肉市場多元化

5月12日,中方公布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穫》(以下簡稱《早期收穫》),這份經過中美兩國30輪磋商的收穫清單,詳列了雙方達成的10條共識。其中包括儘快允許進口美國牛肉;允許美國全資的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申請許可證,實現全面和及時的市場准入等中美經貿熱點。

這份被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公布的《早期收穫》清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方將在國際食品安全和動物衛生標準相一致的條件下,儘快允許進口美國牛肉,最遲不晚於今年7月16日。

「這是貿易談判。」農業大學教授朱俊峰表示,進口美國牛肉,美國也要進口的熟雞肉,這相當於交換。《早期收穫》的第二條共識是「中美雙方將儘快解決自產熟制禽肉輸美未盡事宜,儘快實現禽肉出口美國」。

朱俊峰表示,開放國內市場,美國也要開放美國國內的市場。這是一個互相妥協的過程,不能把放開美國牛肉禁令視作單方面示好的一個行為,這也是貿易全球化的一種體現,實際上,雙方是站在同一個平台,是相互妥協、相互受益的。

《早期收穫》利好中美合作,進一步擴大對美市場開放,早收成果訴求平衡,並非單方讓利,將發揮經濟槓桿作用,並撬動其他政經議題。諸多貿易成果的達成將有助於緩解長期以來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對改善中美經貿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中美經濟合作農產品貿易打頭陣,追溯牛肉「中美」溯源

實際上,14年前的美國曾是牛肉的主要來源國,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2003年的牛肉進口總額為1500萬美元,其中來自美國的牛肉進口額高達1000萬美元。2003年底,因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被檢測出「瘋牛病」,頒布禁令,停止了絕大部分對美國牛肉的進口。

近年來,牛肉消費量在節節攀升。據商務部數據,2016年,牛肉年消費量已達800萬噸,市場規模高達3600億元。農業部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曹兵海分析,在總的肉類消費量中,牛羊肉所佔比例越來越大,但產量受到自然條件和生長周期等因素影響較大,當前牛羊肉缺口每年約為220萬噸。

在供需矛盾下,陸續開放了對部分國家的牛肉進口。2010年以後牛肉進口開始呈現出井噴狀態,僅2016年的牛肉進口額已經高達23億美元,較12年前增長了15倍以上。在美商會主席蔡瑞德眼中,已成全球牛肉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且仍有巨大提升空間。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牛肉市場約20%的缺口需要進口補給,進口牛肉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巴西、烏拉圭等畜牧業大國。由於禁令原因,讓美國幾乎沒有搶到份額,讓牛肉生產商錯過這場牛肉盛宴。

對於龐大的市場份額,美國肉業表現得充滿熱情。在今年4月的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前,美國三大肉業組織負責人就聯名致信美國總統川普,要求恢復美國對這一「擁有巨大增長潛能的外國市場」銷售牛肉,稱牛肉業是美國農業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美國農村重要的工作崗位來源。

美國牛肉價格為什麼比低那麼多?

原因自然是美國養牛成本明顯低於。首先,規模化飼養導致成本降低是重要原因,而國內的肉牛大多散養在農戶家中,而在國外發達國家中,上千頭牛隻需要幾個人管理的模式非常普遍,在美國,甚至有28人養25萬頭牛的規模化牧場,成本自然很低;其次,飼料成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科爾沁牛業董事長李和先生以牛的主要飼料玉米舉例,美國種植玉米的成本大約每噸摺合人民幣800元,而農戶種植的玉米成本高達2400元。所以,在,一方面要實現肉牛養殖規模化,飼料產值高效化,另一方面要打通從牧草和飼料種植到肉牛養殖再到後端牛肉加工、銷售的整條產業鏈,才能有效降低全過程的生產成本,才能降低牛肉價格。

「美牛」進口,走私牛肉很難再有生存空間

很多民眾並不清楚的一個事實是,市面上的外國走私牛肉,遠遠多於正規途徑進口的牛肉。2013年,牛肉產量640萬噸,合法進口的牛肉只有29.7萬噸,但據工商部門統計,市場上實際流通消費的凍肉交易量接近900萬噸,這意味著可能有超過200萬噸的牛肉來路不明。的走私牛肉市場非常龐大,甚至超過了進口牛肉的總量。開放美國牛肉,受衝擊最大的是走私牛肉,這是件好事。

正常對進口牛肉的檢驗檢疫包括多項內容,包括對常見病大腸桿菌、口蹄疫的檢測,而走私牛肉會漏掉這些常規檢測,會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問題。今年5月,牛(腿)肉的價格為每斤34元,反觀美國,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2017年美國優質肉牛的均價將繼續下跌,摺合成人民幣大概每公斤17-19元,價格非常誘人,而一般走私牛肉的均價是40元/公斤,還是比美國牛肉價格高。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失去價格優勢后,品質低劣的走私牛肉很難再有生存空間。

「美牛」進口,民眾選擇餘地更大

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明利指出,2-3年內我們國家牛肉進口總量應該能達到100萬噸,這意味著消費者未來消費牛肉很大程度上為進口牛肉,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口牛肉早已經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常客。

隨著對美國牛肉解禁,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物美價廉的牛肉的同時,國產牛肉會不會受到衝擊影響呢?專家指出,牛肉市場近幾年迎來巴西、烏拉圭、澳大利亞等多個世界級牛肉大國的進口高潮,並沒有對國內牛肉企業帶來顛覆性影響,所以美國牛肉的到來也沒那麼可怕。

但是,美國牛肉解禁的同時,使牛肉承受來自美國的巨大競爭壓力。朱俊峰表示,美國的牛肉成本比較低,會整體拉低國內市場價格,這樣養殖戶的利益肯定會受一定損失,但對消費者而言是有好處的,最大的贏家一定屬於消費者們。

應對:「冷鮮肉」將是牛肉最大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冷鮮肉將是牛肉與國外凍牛肉競爭的最大優勢。

盡人皆知的常識是,冷鮮肉無論是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上都優於凍肉,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對冷鮮肉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但其劣勢就是價格要比凍肉高,只能滿足一部分消費者需求,能消化掉一部分牛肉。

李和介紹,如果美國冷鮮肉向出口的話,就要走空運,美國牛肉運到的成本至少要280元/斤,顯然在價格上已無法與國內冷鮮肉進行競爭。如果美國牛肉運送到走最經濟的海運,至少要45天才能到達,因此只能採取凍肉的形式,這樣登錄市場的價格應該不到40元/公斤,才具備價格優勢。所以,牛肉應該發揮物流周期短的優勢,大力發展生鮮肉,不要以凍肉形式與低成本的國外凍牛肉「硬碰硬」。

預期:牛肉「冷鮮化」仍需加強建設

冷鮮肉必須在非冷凍狀態下儘可能延長保險周期,減少損耗,這需要從包裝技術和渠道冷鏈上加以完善。在包裝上,對於冷鮮肉有真空、氣條、貼體等形式的包裝,保鮮性能依次提升,目前國際最先進的貼體包裝可以做到在0-4℃下對肉類保鮮45-60天,但這種包裝對設備要求較高,很多國內供應商難以承擔。而另一方面,即使採用先進的貼體包裝,是否能夠保證產品在未來銷售期間始終保持0-4℃的完整冷鏈也很重要,一旦在期間脫離冷鏈,一定會造成肉類變質。

京東在去年涉及生鮮產品銷售時開始打造京東冷鏈,專門設立了各級冷倉,還包括飛機、汽車、電動三輪車和手提保溫箱在內的全套冷藏冷凍設備,目前京東預計搭建起整個冷鏈投資將超過百億,顯然目前具備此等物流實力的企業還太少。

展望:進口牛肉市場競爭激烈

牛肉消費市場一直是世界幾大牛肉出口國緊盯的目標,而且競爭激烈。

巴西和澳大利亞是目前進口牛肉的兩個最大來源國,澳大利亞向的牛肉出口在2015年曾達到峰值,年交易額達到10億澳元,後續因澳大利亞出口供應下滑,巴西對的出口份額一度上升至第一。然而好景不長,因巴西肉類質量安全問題,今年3月商務部表示已臨時採取措施暫停進口巴西牛肉。在這種形勢下,如果美國牛肉進入,進口牛肉市場格局又要發生變化,之前「雙雄爭霸」局面必將打破,演變成「三國演義」。

目前,一些美國肉類出口商已經開始積極與中糧等國內進口商進行交流,他們正通過調研的形式了解消費者的喜好。美國肉類出口協會區首席代表何嘉德(JoelHaggard)則認為,目前還存在許多未知數,只有公布了相關細節才能決定美國向賣多少牛肉、什麼樣的牛肉、有哪些企業參與。

中糧肉食控股有限公司多年進口國外牛肉,並在流通、加工、餐飲、批發等渠道進行銷售。該公司品牌部楊帆對記者表示,目前對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還沒有完全放開,要等到質檢總局公布的輸華肉類名單上更新之後才可以正式進口。如果確認美國牛肉可以進口了,中糧肉食才會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採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