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光輝的歷程 偉大的實踐——寫在內蒙古成立70周年之際

原標題:光輝的歷程 偉大的實踐——寫在內蒙古成立70周年之際

民生改善是百姓的最大福祉

「現在,大家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喝上乾淨的自來水,買東西村裡就有超市,看病有衛生室,新農合還給咱報銷,學習有文化室,跳舞有廣場,各方面條件都跟城裡差不多了。」赤峰市林西縣十二吐鄉蘇灑汰村村民李國偉看著這麼多年來的變化,不禁感慨。據了解,截至目前,內蒙古城市人均居住面積達31.39平方米,是1990年人均居住面積的3.5倍。農村牧區人均居住面積達26.07平方米,是1990年人均居住面積的2.2倍……

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塔拉蘇木古力台嘎查村民用「好來寶」的曲藝形式傳唱農牧民生活的新變化。

這些年來,內蒙古始終堅持富民與強區並重、富民優先的原則,加大包括促進就業增收、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辦好教育等在內的民生工作力度。據介紹,全區財政民生支出常年維持在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六成以上。2016年,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自治區千方百計增加民生領域投入,各級財政民生支出297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5.8%。

「現階段,在內蒙古扶貧就是最大的民生。」自治區扶貧辦主任劉忠誠告訴記者,「十二五」時期,全區著力實施扶貧開發、百姓安居和創業就業工程,178萬農牧民擺脫了貧困。去年,21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12個區貧旗縣摘帽。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 年末的1437元增加到目前的3100元,年均增幅高於全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平均水平。他說,現有的56萬貧困人口大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眼下要做好的是一定要把精準扶貧的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位,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資料脫貧」。

今年春節期間,錫林郭勒草原牧民斯琴圖在他溫暖的家裡告訴記者,前年,當地政府幫助他蓋起了106平方米的新住宅,還配套建設了240平方米牛羊暖棚和200平方米的儲草棚等生產設施。2012年的那次雪災讓他家損失了20多隻母羊,因沒暖棚,母羊接羔率和成活率都降低了,與往年相比,當年一年就少接羔羊近100隻。他說:「現在下多大的雪都不用擔心了。」在牧區牛羊不再怕風雪,而在農區也是灌溉設施現代化,這些故事的背後是農牧民生產設施的現代化。

醫療下鄉常態化

民生工作正在走向深層次、精細化,不留死角。「我年紀大了,腿腳也不方便,給社區醫生打個電話,他們來了就給我看病、量血壓,很讓人滿意。」82歲的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濱河街道社區居民彭鳳蘭告訴記者,偏遠分散的農牧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從去年開始建立家庭醫生責任制,讓醫務人員主動下村入戶為牧民提供醫療服務。醫生曉明告訴記者,他把每次診斷治療的情況都記在《牧民健康檔案》里。

社會的長期安定、生活的大幅改善、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使得各民族人口興旺,家庭幸福。自治區建立前,草原上疾病橫行,窮苦百姓缺醫少葯,人口日益減少,至1947年時蒙古族人口已經不到80萬。去年底,內蒙古的蒙古族人口已達460萬,比那時增加了5.7倍多。內蒙古境內的滿族、回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數量,也都有大幅增長。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由自治區成立前的不到35歲上升到目前的75.8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