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舌尖上的大宋朝(連載二)

《舌尖上的》熱播,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味覺的記憶,讓這個飲食大國沸騰起來。自燧人氏鑽木取火以後,古人便採用烤煲焙炒的方式,開始了各種美食之旅,直至宋朝獲得空前繁榮。1998年,美國《生活》雜誌評選一千年來深度影響人類生活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和小吃名列其中,排在第56位。以食物為窗口,讀懂大宋朝——通過美食,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一千多年前的古老王朝。

名人的偏好

花樣不斷翻新,是為了適應人們日益挑剔的味覺,而食材的豐富、菜品的繁多,也讓人們在口味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宋朝的許多官員都有自己飲食上的偏好,比如北宋哲宗時的宰相韓縝喜歡吃烤乳鴿,而且一定要吃白色羽毛的那種,如有人故意烤灰色的給他吃,他一下就能辨別出來。

韓縝還愛吃驢腸,每次宴客,驢腸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烹調驢腸需要很高的技藝,腸入湯鍋,時間短了煮不熟,咀嚼不動;時間長了又會糜爛,變得寡淡無味。而且驢腸必須新鮮才行,過夜就會變質。廚師擔心做不好,便想了一個點子:每逢宴會,事先準備一頭驢子拴在廚房旁邊,待賓客入座,斟酒傳杯時,即提刀豁開驢肚,抽出驢腸,洗凈切碎后立刻下鍋,如此便可保證驢腸味美而新鮮。

宰相呂蒙正喜歡喝雞舌湯,每天早晨都要喝。一日晚飯後,呂到後花園游賞,朦朧中看見牆角處有一堆凸起,以為是假山,問左右:這山是什麼時候弄的?回答說:這不是山,是殺雞時褪下來的雞毛。足見其用量之巨。

徽宗朝宰相王黼喜歡吃黃雀鮓(「鮓」即腌制,將黃雀肉放在扁平的瓦罐內,鋪上酒糟、醋、鹽、香料,再蓋上箬葉,封嚴罐口,放置數天可食),家中專門有三棟房子堆滿了盛黃雀鮓的瓦罐,堆積直至房梁。南宋宰相賈似道喜歡吃苕溪的鯿魚,為此專門建造了一個大池塘,養了一千多條鯿魚,用大盤絞水灌溉,魚游自得,如在湖中,有好幾條船穿梭往來,遞運不絕。

蔡京愛吃鵪鶉,徽宗大觀年間,天降瑞雪,為了慶祝好兆頭,徽宗特賜蔡京府第。蔡京於是大擺筵席,命廚師宰殺了一千多隻鵪鶉。當天夜裡,蔡京夢到鵪鶉給他念了一首詩:「啄君一粒粟,為君羹內肉。所殺知幾多,下箸嫌不足。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轉轂。勸君慎勿食,禍福相倚伏。」蔡京諱莫如深,自此再也不吃鵪鶉了。

經營各色小吃的攤販

以畫馬聞名的趙霖喜歡吃鵝掌,家中存有製作好的鵝掌一千餘壇。這燒鵝掌本是女真人虐食動物的一種手段,方法是:在地上支起一塊鐵板,用火燒熱,把活鵝放在上面,用鐵籠子罩住,鵝被燙得不停跳躍,不一會兒鵝掌便被烙熟,之後取出活鵝生割鵝掌來食,調以佐料,味道鮮美無比。《說岳全傳》中說,金人把徽欽二帝俘虜后,老狼主下令把銀安殿的地面燒熱,讓二帝脫去鞋襪穿上青衣,戴上狗皮帽子,身後掛一條狗尾巴,腰間掛上銅鼓,衣帶上掛六個鈴鐺,手上綁兩根細柳枝,站在燒燙的地上。二帝燙得雙腳亂跳,柳枝隨之揮舞,銅鼓和鈴鐺也一齊奏響,老狼主們則在一旁飲酒觀賞。這是把人當鵝來燒了。

不過再好吃的東西總吃也有厭煩的時候,比如陝西豪士劉易,在做狄青(北宋大將)幕僚時,喜歡吃苦馬菜,而且每頓必吃,如沒有便吵鬧不停,誰勸也不行。狄青於是派人採買了大量苦馬菜,變著法兒做,讓劉易天天吃。沒多久劉易便吃膩了,以至於看到都想吐。

王安石對吃則完全不以為意。有朋友在王安石家做客,王夫人向其抱怨,說搞不清王安石究竟喜歡吃什麼菜,朋友很奇怪,說王大人喜歡吃鹿肉絲啊,剛才進餐時,便見其將一盤鹿肉絲吃了個精光。王夫人問道:那盤鹿肉絲放在什麼位置?朋友答:就在王大人眼前。王夫人說:你們明天把鹿肉絲放得遠一點試試。翌日再聚,朋友故意將鹿肉絲放得遠一些,而將昨日王安石一筷未動的一樣菜擺在其面前,結果王安石又將眼前那盤菜吃了個乾乾淨淨。飯後朋友詢問,王安石竟不知餐桌上還有一盤鹿肉絲。

早市、夜市和三餐

飲食業的發展,也催生了宋朝服務業的興起,比如「四司六局」,便是專門為官府或權貴之家負責飲食招待的,其分工精細,職責明確:帳設司負責桌幃、搭席、簾幕、屏風、綉額、書畫等場面布置;廚司負責備料、烹飪;茶酒司負責賓客茶水、盪篩酒、招呼客人入席、迎來送往;台盤司負責端盤子、勸酒、收桌;果子局負責裝果盤、上果品,兼勸酒;蜜煎局負責糖蜜花果、咸酸勸酒;菜蔬局負責器皿和菜蔬的採購準備;油燭局負責燈火照耀、立台剪燭、壁燈燭籠、裝香簇炭;香藥局負責葯碟、香球、火箱、香餅及醒酒湯藥;排辦局負責掛畫、插花、掃灑、打渲(用水洗滌)、拭抹等。一切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此外還有專門為富貴人家操辦酒席的生意,服務快捷,熱情周到。如有人家裡請客,來了十幾位親友,需一二十道菜肴,這裡頃刻便可備齊。北宋宰相晏殊幾乎無一天不在家中設宴,飯菜卻從來不提前置辦,而是到飯店中叫,一會一大桌子菜就齊了。

宋徽宗趙佶《文會圖》中士大夫的「舌尖盛宴」

這些以飲食而生的服務業,既擴大了百姓的就業,又反過來促進了飲食業的進一步繁榮。不過說到老百姓的飲食,則更多地體現在市場上,熱鬧的街市中,有著數不清的針對尋常百姓的飯店、小吃和茶館。彼時的茶館不只賣茶,還兼營吃食,類似今天的茶餐廳,熙來攘往,每每爆棚。

夜市和早市是宋朝的一大特色。汴京的御街鋪店「聞鍾而起」,大約四更天便開始張羅各種早點,一直到早飯前才能稍作歇息。清涼的早上,店家們生起紅通通的灶火,各種熱騰騰、香噴噴的美味擺上桌案,趕早的人們三五成群,吃得渾身冒汗,攢足了精氣神兒,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夜幕降臨時,這些人又三兩人相聚,用一份可口中意的美餐來驅散一天的疲倦。

汴京的夜市非常熱鬧,子夜時分還能聽見水果販子的叫賣聲,各種小吃、從食應有盡有,任人挑選,且價格便宜。據《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說,一個壯漢在瓦舍的熟食豬肉店裡,只須花三十八文錢便可吃飽吃好。一隻熟鵪鶉才賣兩文錢,一些時鮮的水果也不過十文錢一斤,像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等,均不超過十五文錢。此外還有煎羊白腸、鮓脯、抹臟紅絲、批切羊頭、辣角子、姜辣蘿蔔、夏月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砂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葯木瓜、甘草冰雪、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角子、豬臟之類,價錢都在老百姓可承受範圍之內。

臨安的早晨,賣蔬菜的商販站滿街市,用各種方言、方式叫賣,此起彼伏,呈現一派熱鬧的景象。宋朝的蔬菜腌漬加工技術也很了得,像辣仔姜、辣蘿蔔、鹹菜、辣瓜兒、姜油多、糟黃芽、糟瓜齏、淡鹽齏、醋姜、脂麻辣菜、拌生菜,諸般糟淹、鹽芥等製作精良的蔬菜美味,在市場上均有出售。

臨安的夜市更是大行其道,尤以清河坊、三橋址、眾安橋、觀橋、官巷口一帶最為熱鬧。《夢粱錄》上說:「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已是一種應接不暇的熱鬧景觀。

宋朝人鍾情飲食,還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食品全用「新潔精巧」的器皿盛裝,不敢馬虎大意。那些走賣吃食的,車子裝點「奇巧可愛」,讓人眼前一亮,增添了購物樂趣。臨安的生意人和經紀人每天在城市中穿梭往來,為的是獲取一份養活全家的收入。沒有時間回家吃飯,便找個館子細細品嘗美食,他們一日三餐全在市面上買著吃。

值得一提的是,宋時已有藥物飲食,如決明子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宋人用它來做五羹決明、決明四鮮羹等,既可吃又可保健治病。又如栝樓有潤肺祛痰、利氣寬胸作用,做成栝樓煎,再調以清粥,可治小兒咳嗽。瓜蔞清熱生津,主治熱病,可做瓜萎煎。

湯在宋代很普及,大多都有藥物功效,其種類繁多,有二陳湯、薄荷湯、木星湯、無塵湯、木香湯、香蘇湯、鹽豉湯、干木瓜湯、縮砂湯、豆蔻湯、破氣湯、玉真湯、益智湯、檀湯、杏霜湯、胡椒湯、紫蘇湯、洞庭湯等。二陳湯主治頭眩心悸、寒熱、嘔吐噁心,以及因食生冷引發的脾胃不和等症,每天早上喝上一盅,大有提神養身之效。

美食的落寞

華麗的宋朝,在各種美食和美味的點綴中,富態雍容,盡顯奢華,英國史學家湯因比就曾無比嚮往地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的宋朝。」遺憾的是,這種奢華並未維持多久,美食的香味四處飄搖,在北疆遼闊的草原上空逗留,引來諸多游牧民族的饞涎,他們精神抖擻地騎上戰馬,揮刀南下。在美食享受中養尊處優的宋人驚慌失措,再也顧不上飲食的講究了。

即至北宋南遷,高宗趙構剛剛偏安稱帝,金軍大舉進攻臨安,趙構只得入海暫避,一漂就是4個月。由於衣食物資無法正常供給,將士們飢餓難當,趙構也餓得夠嗆,便冒險下令停船靠岸,步行前往一家寺院索食。僧人因無準備,只好先以5個炊餅進獻,趙構一口氣吃了三個半,咀嚼有力、吞咽有聲,似乎這幾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炊餅,勝過以往吃過的任何珍饈美味。

後來趙構再次入海,某日君臣萎靡之際,突然發現遠處有兩艘海船,經盤問得知是販橘子的商船,趙構精神一震,即刻下令將橘子悉數買下,分給屬下吃。其時正值正月十五,當天夜裡風息浪靜,水波不興,趙構讓將士們把火油灌到橘子皮里,點燃了放到海上,一時「數萬點火珠,熒熒出沒滄溟間」,景象甚是壯觀。這種根植於骨子裡的美食享受,已然是一種強顏歡笑般的落寞。

宋朝的美食,以及因美食而生的美食文化,終究在蒙古旋風的肆虐中趨於暗淡,那些被打碎了的華麗的食盒器具,盛裝的不再是精緻的食物,而是沉甸甸的民族憂傷。

或許,彼時落魄的皇室貴族們也早已深有感悟:食物再美,也只需一日三餐,而一日三餐中的五味陳雜與酸甜苦辣,以其獨有的方式提醒他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