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跨界網紅,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當前,「互聯網+科普」的發展方興未艾,生機勃勃,已漸成燎原之勢。分析把握「互聯網+科普」的發展現狀,對於深入理解當代科普事業的發展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科普」新特徵

「互聯網+科普」絕非互聯網與傳統科普模式的簡單組合,而是互聯網與新時期科普規律加成后的升級版,具有如下六大新特徵:

一是載體新。科普的主要傳播載體是網站、微博、微信公眾平台、手機等新媒體,更符合新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可以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了解和閱讀,且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

二是形式新。「形式新」意味著新科普採取更多、更豐富有趣的形式推介科學知識,如漫畫、視頻、網路直播、電影評論、時事評論、科學趣聞、專家辯論、線下課程與互動等。

三是內容新。科普不再局限於類似《十萬個為什麼》中的內容,而是具有更廣闊的容納度和更前沿的敏感度:從《三體》中的物理知識到美國航空航天局最新發回的照片,從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辯論到基因編輯引發的倫理之爭,更能引發民眾的思考與共鳴。此外,傳統科普的形式以「宣講」為主,默認是由「專家」向「群眾」普及,而「新內容」的出現則讓「受眾」不再被動接受,而是可以通過留言、評論等方式發表意見。這使得科普不再自上而下,而是平等的交流。

四是作者新。以往科普從業人員比較固定,不少人脫離研究一線,而科學家反而比較少進行科普。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已經開始在科普領域發出自己的聲音,一些研究院所也創辦了自己的公眾號,讓一線科技工作者真正參與到科普事業中來。

五是受眾新。早期科普讀物的目標對象是中國小生以及廣大農民、市民等,新科普的受眾則大大拓展,如白領、大學生、企業管理者、人文學者等,2016年年初發生的「引力波」刷爆朋友圈事件正說明了網路科普受眾的變化。網民的數量已經突破7億,與傳統科普相比,「互聯網+科普」正以更迅疾的速度普惠更廣闊的人群。

六是模式新。「模式新」是說「互聯網+科普」採用了全新的運作模式和生存手段。的科普事業長期以來主要由國家投入,基本上是不盈利的。而「互聯網+科普」則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雖然目前還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贏利,但是已經摸索並實踐了一些短期贏利的方法。在互聯網時代,影響力可以換取商業價值,一些科普新媒體在擁有了大量的讀者后,憑藉其價值得到了高額的融資。

「互聯網+科普」的主要載體

網站是互聯網科普的最早陣地。據統計,的科普類網站不少於650 個,這些網站中既有政府及下屬機構主辦的公益性科普網站,也有門戶網站建立的商業性網站。

微博作為2009年後才興起的社交新媒體,成長時間較短,但在國內科普領域有著重要影響。微博的科普賬號分為官方和個人兩種。各大科普機構一般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個人微博則是由一些科學工作者、科幻小說作家以及科普愛好者創建的、屬於他們自己的地盤,而對冬粉的吸引也全憑博主的「個人魅力」。

微信是當前最熱門的新媒體,是「互聯網+科普」大有可為的新天地。一些知名科普公眾號每天推送的頭條文章的閱讀量能達到數萬甚至數十萬以上,很多單篇微信科普文章的閱讀量甚至超過了普通科普圖書的總印數。

App是「互聯網+科普」的又一新方向。一般來說,不論是網站還是微博、微信,實現科普的最重要方式是文字,然而國外的一些科普App卻成功跳出了這一窠臼。比如,「星際漫步」(Star Walk)App,旨在幫助天文愛好者探索星空。 「植物圖鑑」(Leaf snap)是一款識別植物的App。「世界野生動物在一起」(WWF Together)是一款動物保護的App,它可以通過3D地圖動態顯示用戶位置以及與頻危物種的實際距離。國內的科普App則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需要強調的是,就「互聯網+科普」的發展而言,網站、微博、微信、App四種形式並無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互聯網+科普」未來的發展將呈現PC與移動端複合發展、多平台分眾傳播的狀態。

「互聯網+科普」新現象

「互聯網+科普」的發展方興未艾,正以其驚人的影響力在社會上帶起了一股新風尚。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 「網紅」科學家的出現

在公眾的傳統視野里,科學家是崇高而神秘的,他們擁有著出眾的智慧,從事著普通人所不能理解、不能勝任的工作。而「互聯網+科普」的出現則使得科學家走到了公眾面前,也改變了公眾對科學家的認知。科學工作變得更易理解,科學家的形象也更為豐滿,更平易近人。比如,近百萬海內外科技界的專家學者都註冊使用了「科學網」的博客、論壇和圈子。其中,以饒毅、施一公為代表的當紅「科學家博主」,開設的博客擁有很高的訪問量。

眼下,網紅「科學家」已不再是個別現象,呈現出「百花齊放」之趨勢。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紅人中,「網紅」科學家是一股股生生不息的清泉。「網紅」科學家現象也說明,公眾對於科技消息具有日益增高的需求度和關注度,科學家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更加真實、飽滿,公眾與科學的距離更近了。「網紅」科學家身上特有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所散發和傳播的正能量,是口號式說教式的傳統科普所難以企及的。

伴隨「互聯網+科普」發展而出現的另一個新現象是科學話語權的解放。在傳統科普的語境里,科學家代表著「正確」,代表著「權威」,科學普及意味著將正確的內容告訴給公眾,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互聯網+科普」的背景下,更多的人開始理解科學家的工作,也逐漸了解科學共同體與科學體制的運行。人們發現,科學家也有犯錯誤的情況,科學共同體中也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科學並不能簡單地分為「正確」和「錯誤」。

比如,關於「人工智慧是否應當大力發展」、「轉基因主糧是否安全,應不應當引進」等爭議性話題,許多非專業人士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一些新科普的公眾平台也同時刊登正、反兩方面的文章,普通讀者可以在文章后評論留言,傾訴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互聯網+科普」的發展使得科學話語權不再被科學權威獨佔,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科學傳播的進步,但也具有不容忽視的弊端。一些關於科學的謠言和有害的養生之道、治病偏方有可能在互聯網時代得到更快速、更廣泛的傳播,從而影響並傷害到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公眾。因此,如何規範「互聯網+科普」的發展,是一個緊迫的重大課題。

黃慶橋,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李月白,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博士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