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之那產之戰

1945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法國還沒洗去戰爭的征塵,為了重新在越南、寮國、柬埔寨組成的印度支那半島建立起殖民地統治,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勞動黨和武元甲大將領導的越南人民軍在印度支那半島廣闊的大地上進行了長達8年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最終,越南人民軍在1954313日到58日的奠邊府(Dien Bien Phu)會戰中擊敗了法國遠征軍,從而在1954721日結束了這場戰爭。而引出這場大會戰的,卻是一個此前默默無聞的盆地——那產(Na San)。

印度支那總體態勢圖

195210月,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大將率由幫助裝備並訓練的3個大團——308大團、312大團和316大團發起越西北戰役,兵鋒直指泰族聚居的越西北地區和寮國北部。經過1951年在紅河三角洲的4場拉鋸戰(紅河中游戰役、東北戰役和寧平戰役、和平戰役),武元甲意識到在平原地區與空炮優勢的法軍糾纏既無法打開戰局,又削弱了越南人民軍的戰鬥力,於是,在1951年雨季整訓階段,在和軍事顧問團商議后,武元甲大將決定兵鋒移指越西北地區,解放少數民族聚居區,然後以此為依託,進軍寮國,南下迂迴西原戰場,控制越南中部,切斷越北法軍集團和湄公河三角洲的法軍集團的陸上聯繫,這樣就能決定性地贏得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勝利。

不過,越西北聚居的泰族人在感情上與京族人不和,對越盟更是不感冒,倒是比較親法。但越南西北地區山高林密,只有幾條公路可供機械化部隊行動,因此,自1017日越軍對義路發起攻擊,法國遠征軍只能以傘兵空投方式阻擊。這點兵力杯水車薪,根本擋不住越軍3個大團的衝擊。

奠邊府的泰族人

在武元甲強大的攻勢下,當地泰族武裝和法軍傘兵節節敗退,最終往一個叫那產的盆地收縮形成集團防禦。與此同時,法國遠東空軍利用那產盆地緊急擴建的機場向這裡不斷運送兵力物資,使守軍很快達到了12 個營的規模,並構築集團據點。駐那產的法軍集團稱為「中部沱江作戰集團」。那產集團據點由一系列由帶刺鐵絲網和雷區掩護的據點組成,每個據點由1 個連或加強連把守。為了確保盆地中心機場安全,法軍還在佔據距機場4830 米的一系列環形山頭,形成外層防線。為了防止外層防線某個據點被攻破后越軍直撲機場,守軍司令吉爾斯上校又在機場外圍建了一條內層防線,將機場、指揮部群、救護站、倉庫、榴彈炮和重迫擊炮群置於內層防線中心。

把守內層防線北部的PA8 據點的是第5 外籍軍團步兵團3 11 連(共110 人),連長是勒泰斯蒂中尉。勒泰斯蒂中尉年輕時曾在馬奇諾防線服役過,對防禦部署很有一套。在他的指揮下,11 連在據點內修築了多個機槍火力點,封鎖了所有通往鐵絲網的通道。11 23 日夜到24日凌晨,在沒有任何警告也沒有任何炮火準備的情況下,晚8 點左右, 308 大團一個連利用泰族巡邏隊的間隙穿了過去,對PA8 據點北面鐵絲網發起衝擊。11 連措手不及,越軍迅速剪開鐵絲網衝進了法軍戰壕。在越軍急風豪雨般的衝鋒槍掃射和密集的手榴彈爆炸下,11 連一名排長——迪羅中尉戰死,連長勒泰斯蒂中尉立即率全連反擊,和衝進戰壕的2 個排越軍肉搏。晚9 30 分,11 連在付出戰死和失蹤15 人,負傷多人的情況下勉強打退了308 大團這次試探性進攻。

第一次敗退的越軍並沒有放棄,他們又用迫擊炮對PA8 據點南部轟擊,做進攻前的準備。當時,那產法軍並無榴彈炮群,勒泰斯蒂中尉只得呼叫那產中心區的外籍兵團重迫擊炮連(10 120 毫米重迫擊炮)給PA8 據點提供火力支援,可重迫擊炮連連長巴爾(Bart)中尉卻玩忽職守,戰前根本就沒有做出火力支援計劃(即測好防線上各個據點周圍的目標諸元,以備據點守備隊呼叫時按先前測定坐標提供準確的炮火支援)。勒泰斯蒂沒等來自己的迫擊炮火支援,卻迎來了308 大團第二次進攻(2 個連)。與此同時,那產守軍司令吉爾斯上校也意識到PA8 據點的危機,趕緊命令作為總預備隊的第3 殖民地傘兵營抽調1 個連去增援PA8。晚11 00 分,增援的傘兵連趕到PA8,協助11 連打退了越軍。308 大團第三次進攻始於凌晨00 30 分,但也被擊退。

第一次那產之戰規模很小,武元甲只投入了308 大團1 個營,想順手牽羊在行進間攻佔,結果以失敗告終。在探明那產法軍守備力量十分強大后,武元甲決定把3 個大團的兵力全部投入,經過一周的準備時間,全力攻取那產。這一周的時間對吉爾斯上校來說也是寶貴的。105 毫米榴彈炮群和他最後1 個傘兵營通過空運源源不斷地抵達那產盆地。為了守住那產,法國遠征軍統帥沙朗中將還特意給他配備了1 名副手——有著豐富泰族聚居區工作經驗的沃德雷少校。在那產集團據點構築階段,C-47 以每分鐘10 架次的速度在那產著陸,1 天運輸6 小時(因為大霧,機場從清晨到中午11 點都是關閉的,直到11 點以後才開放)。一周內,那產守軍就得到了約3000 噸物資,包括300 噸鐵絲網,超過100 輛卡車和吉普車,以及約1930 立方米的原木(用於加蓋頂)。吉爾斯上校堅持這些據點必須深挖,以便在越軍從據點間的空隙滲透進來時,各個據點可以任意掃射而不必擔心誤傷友軍。3 日份口糧被發給各個據點,另在中心區倉庫存放5 日份口糧。往山頭據點的補給運送由驢子和矮種馬完成。此外,那產對武器彈藥也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各據點備有3 個基數的彈藥,2 個基數的炮兵,中心區倉庫也備有3 個基數。在指揮部,吉爾斯上校也擬訂了詳細的榴彈炮和重迫擊炮對據點群的火力支援計劃。

11 30 日夜到12 1 日凌晨,經過一周準備的越軍308大團、312 大團和316 大團借著滿月皎潔的月光向那產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又稱第二次那產之戰。首先遭到進攻的是外層防線西梢的PA22 據點(越軍稱為班亥據點),由第2 泰族步兵營1 個連據守。儘管得到外籍兵團重迫擊炮支援,但泰族兵還是在越軍1 個營的進攻下打了不到20 分鐘就放棄據點,朝機場狼狽潰逃。論單兵和射擊精度,泰族兵都稱得上優秀,可他們從未受到過堅守據點的防禦戰訓練,在越軍120毫米重迫擊炮和57 毫米無後坐力炮、75 毫米山炮的打擊下,只能作鳥獸散。這個據點由312 大團165 團攻打,其位置非常重要,站在山頭俯瞰機場可一覽無餘,因此,第2 泰族步兵營剛一丟失據點,預備隊第2 外籍兵團傘兵營立即備戰,準備奪回PA22 據點,但吉爾斯上校沒有下令出擊,轉而命令炮兵對該據點實施覆蓋射擊。在夜間臨空的C-47 投下的傘降照明彈強光照耀下,守軍可以清楚看到據守班亥據點的165 團痛苦地承受著105 毫米榴彈炮的轟擊。凌晨3 30 分到6 點,外籍兵團重迫擊炮群也加入射擊行列。日出后,2 外籍兵團傘兵營1 個連迎著陽光反擊,165 團趕下高地,輕鬆奪回據點。

在外層防線北梢的P24 據點(越軍稱為布紅據點)戰況完全不同,它由泰族兵和摩洛哥兵各1個連把守,308 大團主力團—— 102 團(別號首都團)在重迫擊炮火力掩護下連續兩次衝擊班亥據點,但都被泰族兵和摩洛哥兵打退。凌晨3 點,102 團又發起第三次衝鋒,終於突破了守軍防線,打下了布紅據點。鑒於進攻之敵兵力強大,吉爾斯上校準備投入第3 殖民地傘兵營、第2外籍兵團傘兵營2 個連和第6 摩洛哥步兵團2 1 個連在清晨反擊布紅據點。面對傘兵的集團反撲, 102 團利用反斜面構築的工事進行了極為頑強的抵抗。傘兵們屢次衝擊失敗,最終還是在空軍和榴彈炮火支援下才在中午攻上山頂。下午4 點,經過了10 小時激戰,傘兵終於奪回了布紅據點。根據12 2 日從1 名越軍幹部身上搜出的武元甲大將下達的進攻那產的指示,布紅和班亥據點極為重要,武元甲嚴令308 大團和312 大團必須打下並守住這兩個據點,以備高射炮部隊的進駐,攔截敵空運飛機和支援迫擊炮火打擊機場。

12 1日夜到2日凌晨,武元甲重施故伎,再以312大團和308 大團各一個團打另2 個據點。PA21 據點,位於外層防線西南梢,由第5 外籍兵團步兵團3 10 連(連長:博內中尉)據守。和11 連一樣,10 連也在3 周的防守期間把PA21 據點修建成了一個難以攻破的堡壘。

121日晚830分,在滿天繁星照耀下,越軍第209 團在沒有任何炮火準備的情況下悄悄逼近PA21 據點,警惕心極強的博內中尉剛聽到腳步聲,就馬上呼叫105 毫米榴彈炮群朝防線外圍各條接近路線射擊,但越軍繼續不動聲色地朝鐵絲網地帶緩慢運動。當第一名越軍踩到鐵絲網前地雷引爆時,10 連意識到大戰來了。博內中尉一聲令下,全連輕重機槍和6081 毫米迫擊炮一齊開火,密集的彈群劈頭蓋臉地砸向越軍。法軍的105 毫米榴彈炮群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攔住了越軍第二梯隊的增援道路,第一波衝進據點的越軍也在10 連的死戰和不斷反擊下漸漸失去衝擊力,被迫後退。接著,他們又進行了第二次衝擊,給10 連造成巨大傷亡

凌晨4 點,312 大團209 團徹底停止進攻,但對10 連的炮火襲擾仍不間斷,以掩護越軍的撤退。7 點,太陽升起,照亮了戰場。PA21 據點總算是守住了,1 個地堡被越軍迫擊炮8 次命中都沒有坍塌。9 連趕往支援。外派的巡邏隊繳獲了大量被遺棄的越軍步兵武器。和往常不一樣,209 團沒有帶走傷亡人員,他們在PA21 據點周圍遺棄了大約350 具屍體和大約50 名傷員。雖然越軍3 個營佔據至少10 1 的兵力優勢,但卻無法攻克一個在強大炮火支援下僅1 個外籍兵連據守的陣地。

同一夜,308 大團88 團也對PA26 據點展開強攻。這個據點由第13 外籍兵團步兵團3 營(營長:法夫羅少校——一名突尼西亞和敘利亞戰役的老兵)把守,他們在12 1 日夜扛住了越軍3個整營多達4 個波次的衝鋒。激烈的戰鬥從凌晨1 20 分一直打到5 30 分,越軍先是爆破鐵絲網,然後在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和75 毫米無後坐力炮掩護下波波衝鋒,期間無後坐力炮擊毀了2 個地堡。法夫羅少校報告,敵人撤退後據點周圍留下大約260 具敵屍,自己傷亡輕微:死620

這次戰鬥是那產戰役中最後一戰。在102 團(監視封鎖那產之敵)和迫擊炮、75 毫米山炮掩護下,參戰的308 大團主力和312大團撤圍。守軍向幾個方向派出巡邏隊搜索,但已無敵蹤。戰後,辛普森聽到法軍軍官抱怨說沒能追上撤退之敵猛擊是他們最大的遺憾。吉爾斯上校也因為那產防禦戰的勝利而榮升准將。法國遠征軍統帥部更是因為這次戰鬥勝利而大鬆一口氣。

那產之戰的教訓讓武元甲明白,在遇到法軍集團據點防守時,要是沒有控制可以俯瞰法軍空地基地周圍的山頭,也沒有獲得強大的支援炮火,就不要貿然打集團據點。要打這種據點,首先要以優勢兵力圍困,然後切斷據點的補給線(也就是部署高射炮榴彈炮封鎖機場,迫使法國空軍不能在機場低飛和著陸)。為此,他打算做好準備再打那產,而不重蹈一打那產的覆轍。具體措施:調上重炮兵封鎖機場,壓製法軍炮兵和據點,部署高射炮兵切斷法軍的「空橋」,在集中優勢兵力的同時也要動用一支幾萬人的民工搬運物資,囤積可打幾個月的糧彈儲備,然後再行進攻。

在越軍認真總結那產經驗教訓的同時,法國遠征軍認為發現了在幾乎所有地形下克制越軍的絕招——「空- 地基地」。法國遠征軍妄下斷言,在他們看來,那產戰鬥是個巨大的勝利,其作戰方法是對付越軍的不二法則。無論在印度支那什麼地方,只要有效運用那產模式就可以克敵制勝。但他們忘了,那產勝利是因地利、自身優勢乃至武元甲的輕敵而贏得的,其中武元甲的輕敵是個重要的因素。一旦越軍擁有了重炮兵和高射炮兵,那產模式也就不再奏效了。不知道當時法國遠征軍中的有識之士有沒有意識到這點,如果沒有,只能說是法軍的悲哀,那奠邊府的悲劇就是註定的。如果說有人意識到,那也只能是少數,在大多數人認定「那產模式」(對越盟)無敵論的情況下,他們的意見完全淹沒在大多數人的狂囂中,其結果也導致了法軍的奠邊府之敗。有句俗語,禍兮福所致,從這個方面來講,奠邊府的慘敗恰恰始於法軍成功的那產之戰。

本文摘自《奠邊府戰役》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