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牛融觀察 | 機器人產業未來5年將有80%的企業倒閉

導讀

近幾年,產業整體發展比較迅速,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市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並大力推進發展,許多行業人士的擔憂:機器人產業在受到資本和政府的熱捧之後,如今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局面。

來源:

工人日報

「5年之後,國內的機器人企業能剩下五分之一就不錯了,特別是那些沒有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廠家將基本沒有生存空間。」近日,國內一家機器人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如此斷言。

這位企業家的觀點代表了許多行業人士的擔憂:機器人產業在受到資本和政府的熱捧之後,如今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局面,而且這一局面還在進一步惡化之中。

低端產能過剩漸顯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公開表示:「關於機器人產業存在重複建設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近些年在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制訂了諸多規劃,也出台了諸多政策,支持和扶持這一行業的振興。機器人產業甚至成為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各省市也紛紛將機器人產業發展納入重點項目。

毫無疑問,的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從一個冷門行業到如今的備受關注,與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密不可分。

如今,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市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並大力推進發展。近幾年,產業整體發展比較迅速,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了40個,短短几年時間,機器人企業的數量超過了800個。

但是在這一快速增長的背後,卻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自主研發能力依然孱弱、政府補貼政策不夠完善,更為突出的問題是,由於投資的盲目性,以及個別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偏差,這一行業低端產能過剩的局面已經出現,需要儘快化解。

市場潛力巨大

機器人行業的快速增長也有其現實的需求。

作為新興市場中最為活躍的經濟體,經濟在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也面臨著勞動力逐漸減少和老齡化加劇的現象,因此對機器人的需求倍增。

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已經達到了7.24萬台,同比增長34.3%,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近幾年,工業機器人擴張迅猛,尤其自2013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市場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2014年全國銷售工業機器人數量超過了5.7萬台,佔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2015年銷量更是達到6.8萬台。據工信部預測,到2020年,僅自主品牌生產的機器人產量就會超過10萬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目標很可能會提前達到。

據新松機器人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介紹,機器人市場的潛力依然巨大,「每萬名工人對應的機器人保有量僅31台」,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不到德國和日本的十分之一。

根據工程院近日所做市場調研,被調查企業中,近65%的企業具有強烈「機器換人」意願,14.5%的企業正在做「機器換人」準備。

記者從浙江、廣東、江蘇等省經信部門獲悉,這些省正在努力推動「機器換人」在企業的普及。以浙江為例,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裡,該省採用機器換人,已經替代了200多萬低端勞動崗位。

從國際市場來看,「機器換人」也已經成為大的趨勢。

在日本,機器人產業的擴大更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尤其是因其勞動力日益短缺,讓日本不得不加大機器人產業的研發力度。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日本總人口不斷減少,而且老齡人口佔比是世界最高的。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勞動力人口從2010年的6632萬,減少到2015年的6598萬,共減少了34萬人。

由於起步較早,日本如今在國際機器人產業中處於領先位置,尤其在伺服機、減速器等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研發領域,日本遠遠走在前面。

在歐洲發達國家,機器人產業同樣受到高度重視。不久前,歐盟發布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研究報告認為,通過正確的引導,機器人可以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整個社會發展水平。報告建議建立一個「歐洲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機構」,為各國政府提供指導。報告還鼓勵投入更多資金,研究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投入使用后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據悉,歐盟的部分國家目前正在規劃關於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管理標準。毫無疑問,機器人領域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扶持政策需要完善

相比較而言,雖然在機器人領域發展較快,但這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扶持下實現的,並不能掩蓋技術落後和研發薄弱等問題。

許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機器人產業普通存在「缺少核心技術、缺少關鍵零部件、缺少高端產品」的現象。曲道奎也坦言,供給側企業還無法提供更加適用的產品,「真正的機器人要像人一樣,心靈手巧、耳聰目明、能說會道。但機器人發展到目前,大多數只有一個機械臂,嚴格來講連手都沒有。」

尤其是近兩年,由於不合理的財政補貼等政策的存在,讓「高端產業低端化」「低端產能過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賽迪智庫分析人員告訴記者,在2015年,僅廣東、浙江兩省在機器人領域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就超過20億元。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補貼行為進一步加劇了行業低水平重複建設、甚至出現騙補現象。部分企業通過貼牌銷售、技改和組裝,以獲得地方財政補貼。

同時,地方政府追逐機器人產業出現跟風傾向,通過大量的財稅補貼和優惠條件吸引機器人企業落戶,但只追求規模和效應,忽略了機器人產業自身發展規律,導致部分產業園區只能吸引零星企業,很難形成規模集聚,浪費了有限的財政資源。

據了解,目前一些地方的補貼環節並不太合理,多集中於製造和銷售領域,對於研發環節的補貼力度較小。而研發領域恰恰是機器人產業發展最為薄弱的環節。尤其在基礎研發領域,如果不能解決基礎材料、感測器等問題,將限制整個行業的突破。

如今工信部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著手解決這一問題。

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就指出,要充分依託企業,聯合國內高校和研究院所,加快機器人等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設,指導和推動省級創新中心的建設工作,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示範,破解行業的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等難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