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別瞎操心了!機器人根本不會搶你的飯碗

李杉 編譯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這是一篇《連線》的深度報道,「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地說明了一件事: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的速度在放緩,我們應該擔心的不是飯碗被機器人搶走,而是機器人不來怎麼辦……

去年,日本軟銀在東京新開了一家手機店,裡面的售貨員名字全都叫Pepper。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實際上,Pepper是一款機器人。

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人形機器人,而軟銀對它的評價是「善良、可愛、驚喜」。每一台Pepper都配備3個萬向輪、一套防碰撞系統、多種感測器、一對胳膊,還有一台固定在胸部的平板電腦,方便用戶查詢信息。Pepper「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還能用一個3D攝像頭兩個HD攝像頭「識別動作,並通過對方的面部判斷其情緒」。

這種對話機器人號稱可以分辨喜悅、悲傷、憤怒和驚喜,還能了解一個人的情緒是好是壞——這些能力使之成為了理想的個人助理和銷售員。事實上,現在大約已經有1萬台Pepper部署在軟銀營業廳、必勝客、郵輪、住宅和其他環境中。

在一個較為樂觀的世界里,Pepper或許會成為一項可愛的科技創新。但在很多專家和預言者看來,它的象徵意義卻非常負面:它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勞動者將會日漸減少。

(在新聞媒體上,與Pepper搭配出現的都是類似於《機器人將取代你的工作》這樣的標題。量子位也發過

類似的報道

過去幾年,人們已經形成一種共識: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進步已經把我們推向了失業這條不歸路。我們身處「第二次機器革命」,這個標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Erik 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合著的一本影響深遠的暢銷書。

在這樣的世界中,包括製造、銷售、圖書保管和食品準備等各種各樣的日常工作都將穩步實現自動化,甚至連複雜的分析工作也將在不久后被機器人取代。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3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被各界廣泛引用,他們發現,美國有接近一半的職業面臨在未來20年被自動化技術徹底取代的風險。很多人認為,最終的結局不可避免:機器人正在全速前進,人類勞動力則在逐步後退。

考慮到各大科技公司最近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領域取得的重大進步,對於自動化的焦慮完全可以理解。這些技術現在已經掌握了各種各樣的技能,可以對抗圍棋大師,能夠打贏德州撲克高手,還會安全駕駛汽車。而這種關於自動化技術即將實現全面躍進的觀念,也與矽谷的普遍感受相符:他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加速創新的空前時代。

包括Y Combinator的Sam Altma和特斯拉的Elon Musk在內的科技領袖,都認為失業將不可避免。正因如此,他們才忙於探討如何為一個工作崗位越來越少的世界構建一張社會安全網。於是,所謂的「全民基本收入」突然之間成為了矽谷流行的理念:按照這番設想,所有公民都將獲得一筆固定薪資,使之在失業后也可以維持生計。

這是一番了不起的設想,甚至是關於自動化和永久性失業的劃時代設想。但這裡卻有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其實沒有多少證據證明這種情況正在發生。

統計數據

試想,如果你是一名老款賽斯納飛機的飛行員,當你在惡劣天氣中駕駛飛機時,看不到地平線,但卻有一個瘋狂失控的乘客大聲喊叫,說你正在朝著地面俯衝。你會怎麼做?毫無疑問,你會相信自己手頭的設備——包括測高儀、指南針和水平儀——利用它們來判斷自己真實的方位,然後繼續飛行。

現在,再把自己設想成地面上的一名經濟學家,突然有一個恐慌的軟體程序員警告稱,他的發明即將把我們帶入一個沒有工作的世界。顯然,你也可以藉助幾個統計工具判斷這番預期是否真實。如果自動化真的正在改變美國經濟,必然在兩件事情上得以體現:第一,整體生產率將會大幅提升;第二,找工作會比以前更加困難。

先來看生產率,這項指標衡量的是每個勞動力每小時的經濟產出。由於自動化可以幫助企業用更少的人實現更多產出,所以自動化浪潮應該可以推動生產率實現更快增長。但實際上,按照歷史標準來看,過去10年的生產率進步反而處於極低的水平。

在1947至1973年的美國經濟全盛時期,勞動生產率保持每年近3%的平均增速。自2007年以來,增速大約僅為1.2%左右,創二戰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過去兩年的增速甚至只略高於0.6%——人們對自動化的擔憂恰恰在這段時間大幅上升。

倘若高效的機器人大舉替代低效的人類,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正如McAfee所說:「生產率的低速增長恰恰發生在我們宣揚了不起的技術進步之際。」

現在的生產率增速放緩很可能是因為人們離開工廠,轉行從事服務業所致——服務業的生產率歷來低於製造業。但即便是在自動化和機器人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確立地位的製造業,近期的生產率增長也很有限。「我確信在這裡或那裡有一些工廠因為自動化而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經濟學家Dean Baker說,「但整體數據的確沒有出現這種變化。」

就業市場也沒有表現出「機器人啟示錄」的跡象。失業率低於5%,很多州的僱主仍然抱怨勞動力短缺,而非勞動力過剩。雖然數以百萬的美國人在大蕭條之後退出了勞動力市場,但他們目前卻在逐步回歸。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普通勞動者的工資也因為勞動力市場的改善而增加。誠然,按照歷史標準來看,工資漲幅顯得有些遜色,但增速的確超過通貨膨脹和生產率的提升。如果人類勞動者真的步入了消亡的快速通道,這種情況同樣不可能發生。

倘若自動化真的在改造就業市場,我們也有望看到經濟學家所謂的「職業攪動」(job churn),因為人們會在自己的職業消失后從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甚至從一個行業跳槽到另一個行業。

但實際情況卻剛好相反。根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的Robert Atkinson和John Wu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的職業攪動水平目前處在歷史低位。」2000年以來——這段時間剛好是互聯網走入主流、人工智慧走上歷史舞台的時期——流失的崗位僅為1950至2000年的38%。

與此同時,2000年以來的美國的工作任期中位數非但沒有縮短,反而延長了。換句話說,這段時間的美國就業市場並沒有遭到大舉顛覆,反而異常穩定。如今的工作任期中位數類似於1950年代——那段時間創下了職場穩定的高峰。

歷史經驗

但這並不表示自動化和人工智慧並沒有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遠低於世界末日式的悲觀預期。例如,對17個國家的製造業、農業和公用事業展開的嚴謹研究顯示,機器人的確減少了低技能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但並沒有減少人類的總體工作時間,而且還對工資起到了促進作用。

換句話說,自動化可能影響人類從事的工作,但它目前很難催生一個沒有工作的世界。事實上,McAfee提到他早期的公開聲明時說:「如果我必須重新做一遍的話,我會更加重視科技給經濟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對就業的關注則會降低。核心並不是就業總量的減少,而是可用的就業種類轉變。」

McAfee指出,零售和交通領域可能受到自動化的重大影響。然而,即便是在這些行業,就業數據的實際萎縮也不像很多媒體描述得那麼可怕。高盛剛剛發布報告,預計無人駕駛汽車最終會每年蠶食30萬司機崗位。但該公司認為,這在25年內不會發生,所以經濟有足夠的時間適應這種變化。

與此同時,根據經合組織(OECD)最近對21個國家展開的調查,有9%的就業崗位面臨自動化的嚴重威脅。這個數字的確很大,但還不算恐怖。

誠然,還有一些更加可怕的預測,就像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一樣。但細緻研究就會發現,這些預測往往都會秉承一個相同的假設:一個職業如果能夠自動化,就會很快實現全面自動化——這高估了自動化普及的速度和程度。

歷史經驗表明,這一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例如,ATM就是一種意在取代人工的典型設備。這種產品大約在1970年左右推出,但直到1990年代末才廣泛普及。全美目前有超過40萬台ATM。但正如經濟學家James Bessen所說,2000至2010年間的銀行櫃員人數不降反增。

原因在於,儘管每家支行的平均櫃員人數減少,但ATM卻降低了支行的設立成本,使得支行數量增加。誠然,勞工部預測銀行櫃員數量將在未來10年減少8%,但也只是8%而已,並沒有達到50%之巨。更何況,這是在這種意在取代人類櫃員的設備誕生45年後才發生的。(以更加寬廣的視野來看,Bessen發現1950年列舉的271個可能被自動化消滅的職業中,只有1個真正消失——那就是電梯操作員。)

當然,如果當今的自動化技術發展速度超過以往,那麼針對ATM這種簡單機器總結出來的歷史數據就很難預測未來。Ray Kurzweil所著的《奇點降至》(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一書描述了這樣一個時刻:科技社會實現指數級增長,使得各種新的技術得以相互促進,從而引爆趨勢。

科技行業的傳統智慧認為,我們目前就處在這樣一個時刻——正如未來學家Peter Nowak所說,「創新的速度正在大幅加快。」

但還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經濟證據卻呈現出不同的景象。事實上,正如經濟政策研究所的Lawrence Mishel和Josh Bivens所說:「從廣義來看,自動化的發展速度已經在過去10年左右放緩。」而微處理器近期的發展速度也開始落後於「摩爾定律」。

美國顯然不認可沒有工作的未來。如果自動化帶來的效益果真像預測的那麼巨大,企業便會將資金投入到新技術之中。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軟體和IT投資在過去10年的增長速度落後於上一個10年。而Mishel和Bivens表示,2002年以來的資本投資增速甚至創下二戰以來的新低。

這與你所預期的快速自動化的世界截然相反。具體到Pepper這樣的設備,美國去年花在所有機器人上的總開支也只有113億美元,而美國人每年花在寵物身上的開支達到這個數字的6倍。

因素

如果數據不支持機器人取代人類的觀點,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矽谷之外的人認為這的確在發生?至少在美國,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源自兩個廣為人知的趨勢。2000至2009年間,約有600萬美國製造業崗位消失,整體的工資增速停滯不前。就在同一時期,工業機器人開始越發普及,互聯網似乎要改變一切,而人工智慧也第一次開始發揮實際作用。

所以,把這些現象串聯起來似乎就在情理之中:機器人消滅了薪水不俗的製造業崗位,接下來就該輪到我們了。

然而,2000年左右,世界經濟還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加入世貿組織並大力發展製造業。事實上,這才是摧毀美國製造業的真正原因。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和Pascual Restrepo最近發表的一篇題為《機器人與就業》(Robots and Jobs)的論文吸引了很多關注,因為他們聲稱工業自動化應該為1990年以來損失的多達67萬工作崗位負責。但就在1999至2011年間,對華貿易導致美國損失240萬就業崗位,幾乎是自動化的4倍。

「如果你想知道2000以後的製造業發生了什麼,答案顯然不是製造業,而是。」Dean Backer說,「我們一直在經受大幅貿易赤字,主要是因為製造業,而製造業崗位也在大幅減少。如果說這二者之間沒有沒有關係,那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換句話說,美國總統川普針對美國製造業崗位發表的看法並非完全錯誤。)

然而,自動化的確會在未來幾十年破壞現有的很多崗位。McAfee說:「提到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以及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目前還處在早期。它們的真正影響幾年內還無法感受到。」但目前無法確定的是,這些創新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是否會超過之前的科技進步。

畢竟,把工作交給機器來做並非新生事物——這是過去200年經濟發展史的主基調。從軋棉機到洗衣機,再到汽車,無不體現了這一主題。隨著大量工作崗位消失,新的工作崗位也在不斷湧現。與此同時,我們也一直在滿懷憂慮地設想人類最終將會從事哪些新工作。

就連我們對自動化和計算機化的擔憂也並非剛剛出現:這與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的焦慮非常相似。當時的觀察人士也言之鑿鑿地認為,自動化將導致永久性失業。當時有很多對「自動控制」(cybernation)滿懷憂慮的科學家和思想者組成了一個名叫Triple Revolution的團體,他們的特別委員會認為,「機器的能力增長太快,導致很多人無法跟上。」

事實上,如果把當時各種論調中的「自動控制」改成「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放在當今的輿論背景下也完全適用。

自相矛盾

當今時代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擔憂的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未來。一方面,有人告訴我們機器人將會取代我們的工作,它們一流的生產率將會改變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倘若如此,經濟增長將會十分迅猛,整個社會也會比現在富裕得多。

但與此同時,還有人告訴我們那將成為一個長期停滯的時代,無論是經濟增速還是工資水平都將止步不前。在這樣一個世界里,我們需要擔憂應該如何支持老齡化社會,如何支付不斷增加的醫療費用,因為未來的我們不會比今天更加富裕。

這兩種未來都有可能,但卻不會同時出現。完全不必擔心機器人崛起和經濟停滯同時發生。然而,這恰恰是很多有識之士所做的事情。

我們對自動化的擔憂頗具諷刺意味,原因在於:倘若未來真的由機器人主導,其他的很多經濟擔憂都會消失。例如,埃森哲最近的一項調查認為,廣義的人工智慧可以將美國的年度GDP增幅提升2個百分點,達到4.6%。這樣的增速可以輕易解決社會和醫療保險成本,以及醫療價格的上漲。

這還將帶來廣泛的工資上漲。雖然如何分配由此產生的經濟蛋糕是個複雜的問題,但越來越大的蛋糕總歸要比不斷縮小的蛋糕容易分配。

可惜,這項研究所暢想的未來似乎還很遙遠。需要強調的是,以往對於自動化的恐懼雖然都是錯誤的,但並不代表未來依然如此。而這些預言已久的正反饋迴路的爆炸式增長有朝一日也可能突然實現。

但短時間內恐怕不會達到那種狀態,畢竟,真正投資新技術的公司並不多,而經濟增長速度也很緩慢。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真正要擔心的並不是機器人來了,而是機器人不來該怎麼辦。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7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2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