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書法》:最後的手札——龍榆生友朋手札淺釋

龍榆生

龍榆生,名沐勛,晚年以字行,號忍寒、籜公。1902年4月26日出生於江西萬載,1966年11月18日病逝於上海,系當代著名學者、詞人。龍榆生一生經歷豐富,年輕時代與朱彊村四方遊學,中年後又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學執掌教鞭。同時,創作詩詞,編輯學術雜誌,選編詩詞讀本。擁有詩詞界的朋友圈、新聞出版界的朋友圈,還有學術界的朋友圈,讓他的生活有十足的縱深感和優越感。與陳三立、張元濟、葉恭綽、陳寅恪、馬一浮、謝無量、郭沫若、周作人、俞平伯、黃賓虹、趙朴初、沈尹默、錢鍾書、徐悲鴻、夏承燾、豐子愷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2017年3月9日,「字響調圓:龍榆生藏現當代文化名人手札展」在現代文學館開幕。本次陳列的一百餘件手札,是龍榆生教學、研究、編輯、寫作過程中,與彼時碩學通儒之士的往來信函,討論社會問題、交流吟誦詩詞、切磋讀書體會、言述離別思念。這些手札顯然不是單純的書信,其中複合著書法、文學、禮儀等多重意義,體現著寫信者的素質、風度,最後才是世俗目的。此次展覽手札的作者是理性的飽學之士,更是名聞遐邇的書法家。甚至可以說,他們留下的手札也是現當代優秀的書法作品。在現代文學館與觀眾見面的手札,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最後的手札——龍榆生友朋手札淺釋

張瑞田

由現代文學館、作家書畫院主辦的「字響調圓:龍榆生藏現當代文化名人手札展」,甫一亮相,就引起讀者和觀眾的共鳴。歷時二十天的展覽,觀眾絡繹不絕,他們對龍榆生的坎坷命運唏噓不已,對龍榆生的友朋手札嘆為觀止。2017年的春天,這個極具人格化、個性化的展覽,讓北京的學者、文化人回味悠長,藝術研究院的一位年輕學者感嘆道:「這個展覽是文化史上一段優美的樂章。」

這句話讓我陷入沉思。何以是「文化史上一段優美的樂章」?龍榆生的友朋手札,具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我為《人民日報》所寫的「策展手記」中說出了我的感受:「承載學界、詞壇盛名的龍榆生,以手札與那一時代的同人聯繫,延續著一個綿長而堅硬的傳統。學士、文人,與士大夫的身份轉換,豐富了社會文化信息,因此,手札往複,陳述的不僅是私誼,也是一個階層,一種眼光的認知。」

「延續著一個綿長而堅硬的傳統」,有一點籠統,也令人費解。至此,需要筆墨詳述。傳統手札不同於現代信函。前者有複合型意義,後者的功能相對單一。既然存在著複合型意義,那麼,對手札的認識與理解,就有社會屬性,就有文化內涵。手札,也稱書札、尺牘,稱謂繁多,預示著手札外延的寬闊性和多義性。民國時期的教育,設有「尺牘」科目,這堂課有尺牘結構分析,尺牘寫作訓練,對尺牘作品的學習。於此可以確定,手札是抒情散文的源頭。記事陳情,言文述史,風花雪夜,手札一一佔盡。漢魏六朝,手札的實用性較強,也許是國政飄搖,文人手札直言俗務,難見閑情,理性大於感性。唐宋以後,手札的天地格外寬闊,文人手札形而上的趣味濃郁,既談「江山」,也談「美人」,豐富的情感,典雅的文辭,飄逸的書法,面對大自然的激動情緒,凝視歷史的生命感喟,予手札以新的文化分量。唐宋期間的手札,形成了實用文體與審美旨趣的全面銜接,每一位文人的手札,都滲透著濃郁的人文馨香。

在文學史家的眼睛里,手札文辭是一個時代散文創作的表現。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說:「觀史遷之《報任安》,東方朔之《難公孫》,楊惲之《酬會宗》,子云之《答劉歆》,志氣盤桓,各含殊采;並杼軸乎尺素,抑揚乎寸心。逮後漢書記,則崔瑗尤善。魏之元瑜,號稱翩翩;文舉屬章,半簡必錄;休璉好事,留意詞翰;抑其次也。嵇康《絕交》,實志高而文偉矣;趙至《敘離》,乃少年之激切也。至如陳遵占辭,百封各意;禰衡代書,親疏得宜:斯又尺牘之偏才也。」劉勰在手札中所看到的就是文學價值。此後的文論家,基本沿用劉勰的視點論述手札。

文墨兼優,是手札複合型意義的體現。書法史中的手札,則有另一番隆重的「禮遇」。手札,是書法的一個起點。流布至今的經典書法作品,庶幾是古人的手札。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之稱的陸機《平復帖》就是一通手札。作為章草名作,一直是後人學習的範本。被乾隆皇帝視為拱璧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均是手札。在乾隆書房「三希堂」里,「三帖」不僅是歷史文物,更是有著無限審美魅力的藝術珍品。《平復帖》《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伯遠帖》,相隔的時間很近,它們以自身無與倫比的高貴,穿越了時間壁壘,成為書法藝術的策源地和制高點。陸機、王氏父子、王珣,與政權關係密切,但,他們文章蓋世,也是文人群體中的代表人物。書法有這樣的策源地和制高點,便確定了書法一以貫之的傳統——文墨兼優,生命意義、精神需求、責任擔當。

謝無量致龍榆生札

此後的文人,賡續著這種傳統,從意氣風發,到自我反省;從悲吊歲月,到憧憬未來;從豪情萬丈,到痛不欲生;從批評時政,到干謁書的流行,手札文章,儼然是文人的人格史和精神史。波譎雲詭的命運,起伏跌宕的情感,左右了毛筆的書寫。「先文後書」的結果,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情緒對書寫的影響。陸機《平復帖》的滯澀,王羲之《蘭亭序》的神與物游,顏真卿《祭侄稿》的激烈,是理解書法美學的最佳讀本。

科舉考試的終結,新文化運動的開展,白話文章的普及,新的書寫工具的使用,手札壽終正寢。從新時代的立場上回眸手札,會有一萬條可以控訴的理由——形式感曲高和寡,箋紙過於考究,文辭不無虛偽的成分,書法必須合轍……手札即信函,如此繁縟,影響信息傳達。革命就是硬道理,一個新社會賴以存在的理由,就是對舊式生活方式的清算,當「德先生」和「賽先生」成為新的意識形態,手札一類「舊物」,就可有可無了。因此,把「字響調圓:龍榆生藏現當代文化名人手札展」中的作品定位為「最後的手札」,是合乎情理的。

「最後的手札」依然是手札,它保持了手札最初的形態。儘管這批手札寫於二十世紀中期,所陳述的依然是十九世紀的手札語言——傳統形式依存,箋紙戮力講究,文辭還是古雅。現代信函時髦且簡陋的詞語,離這裡很遠。相比較而言,這是一塊凈土,是傳統文人最後的家園,當然狹小,不過,從厚厚雲層瀉下的一縷陽光,讓這裡無比明媚。看得出來,這些懷有文化理想的人,用他們的毛筆,頑強守護著這個家園。面臨破產的家園,是他們永恆的精神財富。

沈尹默致龍榆生札

陳三立(1853—1937),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寶箴之子,陳寅恪、陳衡恪之父,滿腹經綸,風流倜儻。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陳三立詩書兼擅,詩名尤重,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戊戌政變后,與父親陳寶箴雙雙革職。1937年,日寇侵佔北平,陳三立絕食五日,憤憤而死。

龍榆生是現當代著名學者、詩人,1902年4月26日出生於江西萬載,1966年11月18日病逝於上海。系現當代著名學者、詞人。其詞學研究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龍榆生的先生朱彊村病重,把自己用慣的硃墨二硯授予龍榆生,希望弟子繼續自己未了的校詞之業,還托夏吷庵先生替龍榆生畫一幅《上彊村授硯圖》。朱彊村辭世,龍榆生以不同方式紀念自己的恩師,並請恩師的友朋寫詩題跋。陳三立致龍榆生手札,其中寫道「亦以此,彊邨同年題籤寫上,恐不可用。其銘幽之文,他日當勉為之」。顯然,龍榆生所請寫詩題跋的恩師友朋中,陳三立名在其列。推論陳三立致龍榆生手札的時間,為1932年。張暉著《龍榆生先生年譜》記載:「是年(1932),先生仍任教於上海暨南大學及國立音樂專科學校。1月,仍為朱彊村後事忙亂。『擬輯其遺事為一卷,年譜一卷,附遺著刊行。又擬組織刊印先生遺書會。』十四日,夏承燾赴暨大訪先生於寓所,先生言彊村『身後傳布之事,欲勉任之。』並示新刻印章『受硯樓記』。」這年冬天,陳三立為《受硯圖》題寫引首,同時撰寫題記,云:「榆生受詞學於彊村侍郎。而侍郎病垂危,以平昔校詞雙硯授之,期待甚至。吳君湖帆因為作圖志其遇。余以侍郎詞冠絕一代,蓋與其懷抱行誼風節相表裡。榆生探本而求之,他日所樹立,衍其緒而契其微者,必益有合也。壬申冬日,散原老人陳三立題記。」

陳三立與龍榆生手札言及的「銘幽之文」,應該就是這則題記。

陳三立的兒子陳寅恪,與龍榆生交情頗深。家學影響,陳寅恪對手札文化記憶猶新。他雋秀的字跡,手札文辭與詩句的合璧,是學人修養與文人趣味的體現。傳統學人的詩詞造詣較高,手札往複,詩詞唱和是一種常態。如果說手札文辭多俗務,詩詞中的言志寄情,則是一個人的精神向度。馬一浮、俞平伯、趙朴初、錢鍾書等人的手札,常常附有詩箋,有時,手札書法與詩箋書法為同一書體,有時,手札書法為行草書,詩箋書法為楷書。書體的區分,強調手札與詩箋不同的形態,前者著眼現實,後者在意精神。

寫詩是精神活動,需要靈感。唱和的心情不是隨時可以生髮,為此婉謝,也是常情。馬一浮與龍榆生經常唱和,一次婉拒,也見詩情——「榆生仁兄:先生前荷寄示悼毅成詞,頃又獲讀詠蘭二闕,興寄彌深,但有讚歎。湖上一春多雨,花時已闌,頹老閉門,無復吟興,恕不能屢和。嗇庵亦久竟書,浮病目益昏眊,並筆札亦廢矣。屬寫冒君扇面,率爾塗鴉,直不成字,今以附還。春盡猶寒,諸唯珍衛。不宣。浮白。己亥三月十六日。」

馬一浮(1883—1967),當代著名學者、書法家。劉夢溪說,馬一浮是唯一一位讀完《四庫全書》的人。可見學問之深。馬一浮書法平實中隱現倔強,含蓄中蘊含放達,對當代書法構成重要影響。馬一浮諳熟書法史,對碑帖有獨到的見解。他把學問、文章、書法有機結合起來,恰到好處,遂成一代書法巨匠。他與龍榆生往來手札數十通,談學論詩,筆法紛飛,線條靈動,可謂書法傑作。郭沫若、葉恭綽、謝無量、葉聖陶、趙朴初、沈尹默、潘伯鷹等人的手札,與馬一浮手札一樣,具有高度的審美價值。研讀他們的手札作品,會看到當代書法創作的薄弱,也會為當代書法家文化修養不足而抱憾。

葉公綽致龍榆生札

我們抱怨當代畫家寫不好毛筆字,因而對當代國畫創作總會有保守的評價。龍榆生友朋手札,有一些出自畫家之手,如黃賓虹、徐悲鴻、傅抱石、吳湖帆等人,讓我們驚喜的是,這幾位畫家,分明也是書法家。黃賓虹的凝重,徐悲鴻的鬆弛,傅抱石的謹嚴,吳湖帆的練達,切中手札肯綮,展現手札魅力。龍榆生友朋手札,是漫長歷史中最後一批恪守傳統規則的手札了。龍榆生友朋,歷經清末、民國、新。飽讀詩書的一代文化精英,輕易不肯放下青少年時代養成的習慣,在詩書文章中追問歷史,在時空轉換中憂思現實。隨著現代化的大步前進,信息化對人們生活的全面控制,手札,以及與手札相行的箋紙、駢體文辭、獨有的禮儀,漸漸消失了。最後以史料的身份變成靜態的學術,冰冷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這是遺憾,這是我們無奈的選擇。

郭沫若致龍榆生札

傅抱石致龍榆生札

吳湖帆致龍榆生札

吳湖帆致龍榆生札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書法·書學》2017年第6期。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書法》(上、下半月刊)已被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

或者點擊本頁面底端「閱讀原文」進入書法雜誌社官方微店購買本期雜誌。

歡迎購買《書法》《書法·翰墨天下》年度合集。

2.郵購訂閱:

郵購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書法》雜誌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潘女士 張女士

聯繫電話:010-67322341

銀行匯款戶名:《書法》雜誌社

開戶銀行:工商銀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賬號:0200 0007 0901 4416 048

1.郵局訂閱:全國郵局均可訂閱

郵發代號:1-237

每期定價:3.00元

全年定價:150.00元

2.郵購訂閱:

郵購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書法報》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陳英嘉 朱化傑

聯繫電話:

010-64060749

010-65012624

銀行匯款戶名:《書法報》社

開戶銀行:工商銀行北京團結湖支行

賬號:0200 2068 0900 0012 936

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書法》雜誌官方

1.在微信「添加朋友」狀態下搜索公眾賬號「書法雜誌」或「zgsfzz」,點擊搜索結果並「關注」即可;

2.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書法》雜誌官方。

通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

《書法》雜誌社 新媒體部

電話:010-64916670

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