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香港十大變態奇案告訴你人比鬼更可怕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小編還記得在2016一則新聞, 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殺害了同村的三姐弟,據說因為偷東西被三姐弟看到而將她們殺害。

小編不知道大家對未成年人犯罪有什麼看法,而這些少年犯比成年人更野蠻殘忍,更兇狠可怕。

我可以原諒他們年少無知,可以原諒他們心智不全,但我無法原諒他們毫無人性。

三十多年前同樣發生在香港的一起暴力犯罪案件——寶馬山雙屍案,也是一起毫無人性的殺人案件。

案犯共有五人,其中兩人是未成年人。

1985年4月20日,就讀香港英童學校的一對英籍情侶:肯尼斯及尼歌拉前往北角賽西湖公園后失蹤。

翌日,有晨運客在當時仍是荒地的北角寶馬山配水庫附近發現兩人屍體,死狀恐怖。

經驗屍后證實兩人是被人亂棍打死,而且女死者曾被強姦。

男死者肯尼斯,身上穿藍色牛仔褲,上衣被掀起,雙手反綁,全身共一百多處傷痕。

女死者尼歌拉,上身一件米黃色恤衫鈕扣被解開,幾乎全身赤裸,左眼球跌出,下顎遭打碎。

全身有五百多處受傷,表情痛苦,估計垂死掙扎數小時后才死去。

案發生后,男性受害者的父親所在公司總裁在香港媒體刊登的高額懸紅,香港警方出動上百名探員進行調查。

案發當年11月28日,嚴重罪案調查科在葵涌、深水埗及尖沙嘴等地拘捕了17名可疑人員。

經過對女性死者體內精液以及球鞋的化驗后,警方確定被拘捕的17人中,彭信義、譚士歡、趙偉文、張有恆、尹三龍五人就是寶馬山雙屍案的兇手。

警方對拘捕的5名兇徒,全部控以兩項謀殺罪,當中只有尹三龍承認謀殺,且出庭指證四名同黨。

陪審團於1987年裁定各人罪成,判處死刑,到1992年,香港尚未回歸,判決遵循英國的法律。

港督與行政局按照慣例赦免他們的死刑,改判終身監禁,尹三龍與張有恆由於未成年, 則判處『等候英女皇發落』的刑期。

所謂「等候英女皇發落」,是為了給那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犯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政府沒有給確定的刑期,也就變相成了無限期的坐牢。

香港回歸前6個月,相關的犯人家屬,在議員梁耀忠的帶領下,到港督府示威,要求香港政府為這幫「等候英女皇發落」的少年犯儘早確定實際刑期。

但回歸之初,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仍未赦免這些原被叛「等候英女皇發落」的犯人,也未給他們確定刑期。

於是,「等候英女皇發落」就變成了「等候董建華髮落」。

邱禮濤導演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等候董建華髮落》,是第五十一屆柏林影展開幕電影。

電影內還原了男女受害者在死前所遭受的殘忍傷害,劇情大部分的還原了真實案件。

電影內梁議員的原形,就是真實事件中為少年犯請求確定刑期的議員梁耀忠。

男主張有銘的原形,就是寶馬山雙屍案其中一個未成年犯人張有恆。

電影女主張譽玲,因為從雜誌文章中感受到銘仔的才華,所以經常和小銘通信,後來去監獄里看望小銘。

女主由內地歌手艾敬出演,年紀稍大一些的朋友,肯定聽過她演唱的《我的1997》。

導演挑選她來演這個角色,似乎別有深意。

監獄內和小銘一樣沒有確定刑期的犯人仍有二十多個,其中很多都是從少年時期就被關進監獄無止盡的等待。

此時正是香港將要回歸之際,涉及到回歸后的法律銜接問題,所以政府仍舊沒給出明確的刑期。

譽玲決心幫助小銘等一幫被判「等候英女皇發落」的犯人,爭取確定自己應有的刑期,她找到了梁議員幫忙。

犯人也是有人權的, 無限期的押后判刑是違反人權法,譽玲拿出一個案例, 在87年的一起案件中,主犯和三個少年犯都被判處謀殺罪。

主犯被判死刑,三個少年犯被判等候判決。

到了90年成年犯獲得港督特赦,改判25年,扣除假期等等,成年犯最終的刑期是18年,而少年犯卻還在監獄內遙遙無期的等待。

張有銘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後來雖然回到父親身邊也是被暴打,最終離開家,跟了所謂的老大。

當老大搶劫殺人的時候。威脅未成年的張有銘必須要打幾下受害者,意味著人人有份。

電影中的小銘表現出強烈的悔意,小編不知道是真實案件中的少年犯就是如此,還是導演美化了電影中的主角。

但這部電影並不是討論他們所犯下的罪,他們的罪行是鐵一般的事實。

譽玲集齊了一幫被無限期關押犯人的家屬,找梁議員幫忙,那些家屬一看到梁議員就像看到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一般。

因為那些被判處「等候發落」的犯人大多都是殺人的罪行,所以香港的民眾根本不在乎他們的死活,大多的議員也不願意去做出力不討好的事。

大部分群眾的想法都和電影里的這位一樣,人都是自私的,他們只關心自己切身的利益。

這些無限期等候的犯人天天都在研究法律,講人權,講自由,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受害者家屬的感受。

會面的時候譽玲想和小銘握手,卻被打斷。

即使如此,能不隔著玻璃見面,已經讓譽玲十分高興。

之後譽玲在網上查閱了寶馬山雙屍案的資料,血淋淋女死者的照片震撼了她。

是的,從一開始,她只是被小銘的文采吸引,卻從未了解他真正的過去。

真相總是那麼讓人難以接受,他們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簡直禽獸不如。

當梁議員為了少年犯爭取合法刑期在街上遊行時,譽玲沒有出現。

面對幫助殺人犯,普通民眾也難以接受,紛紛表示不支持,少年犯的家屬情緒激動,甚至與不同意見的普通群眾發生了衝突,爭取刑期的遊行活動陷入僵局。

譽玲在街上看到一個父親當街毆打自己的孩子,想到了小銘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的說著自己的童年悲慘。

上前阻止這位父親, 不希望這個孩子長大和小銘一樣,一步踏錯,步步錯。

梁議員的壓力不僅僅是來源於外部群眾的不理解,甚至自己的屬下也不贊成自己幫助那些少年犯,在回歸這麼敏感的時刻,處理這樣的事情是得不償失。

也許正是本片導演想表達的觀點,做事不能光計較後果,應該做的就要去做。

這部電影的題材很敏感,不單單講述未成年犯,還涉及了一些遊行,示威,罷工,甚至香港回歸等事件。

當年導演拍攝的時候,沒有投資人願意投資,最後是一個投資人頂住壓力投資了三百萬拍攝了這部電影,他就是——向華強。

譽玲經過上次的事情,深思熟慮還是決定幫助小銘,繼續參加遊行集會。

有記者問到梁議員,最近很多的犯罪都是青少年犯案, 你覺得他們值得被幫助么?

接下來的話小編是完整的轉述電影中梁議員的回答:我個人認為問題青少年是問題社會的產物。

遊行中少年犯的家屬痛哭流涕,看到這裡小編的心理卻想到那個時候,被犯人殺死的死者家屬心情如何。

立法會是梁議員據理力爭,為少年犯爭取應有的刑期,指責在場的其他議員麻木不仁,最終立法會仍未通過梁議員的動議。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事情經過媒體報道之後,當年男死者的父母親竟然通過媒體表示願意原諒小銘,替他求情確定刑期。

小銘蜷縮在床上的一角痛哭不已,世界上最難的就是學會原諒,截止香港回歸之後電影上映時,仍有17名尚未確定刑期的犯人。

2005年4月,香港高院判決寶馬山雙屍案案發時尚未成年的案犯張有恆監禁35年,從1985年入獄算起,扣除三分之一的假期,於2008年9月獲釋出獄。

而同案犯中年紀最小的尹三龍卻比張有恆早了4年出獄,可能跟他的認罪態度較好有關。

雖然死者的父母已經寬恕了兩個少年犯,但死者的老師依然對當年學生遇害一事未能釋懷,同樣未能對釋放重案犯釋懷的,還有不少香港市民。

當我們回顧案情的時候,看到的是當年殘忍行兇的現場、泯滅人性的暴行,當年犯下如此罪行的少年,經過十九年的牢獄生活,真的有洗心革面的可能?

青春叛逆期少年的犯罪,到底又是誰造成的呢,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慘案再度發生?

令人唏噓的,當我們看到電影中梁議員為了素不相識的少年犯來回奔波,處處碰壁而感動的時候。

他自己的兒子卻因為疏於父母的管教變得頑皮,妻子也因為忙於自己的事業與自己疏遠。

少年犯的形成絕不是自己單方面的原因,家庭和社會佔有很大的因素,再好的一個孩子,沒有正確的引導也很有可能會走向錯誤的方向。

而女主小時候從內地來到香港,什麼也不懂。

她根本不懂得年老的姑父對自己所作所為意味著什麼,只是覺得這樣姑父會給自己買吃的,買衣服。

最後被母親和姑母發現了自己與姑父有染,為了不被人趕出去。

小小年紀的她選擇把姑母推出了馬路,從此之後她再也沒回過家,沒見過母親一面。

長大的她在街頭遇見了姑父姑母,姑母殘疾坐在輪椅上,她何嘗不是一個少年犯!!

只是她逃走了,躲避了法律的制裁,我想她後來那麼積極幫助小銘,何嘗不是為了替自己贖罪。

這樣一部電影,很難不帶有自己的主觀印象去看,特別是看了前面真實案件的介紹更是無法想象當年兩位死者遭受了怎樣的痛苦。

電影並不是以雙屍案為切入點,而是描述了少年犯爭取合理合法的刑期,就像電影里說的,犯人也有人權,只要是公平的審判,哪怕是立即死刑也無話可說。

但因為回歸前法律遺留的問題,無限期的押后審判,對這些少年犯在同樣的法律下是不公平的。

就算他們是十惡不赦的殺人犯,這依舊是他們所應該享有的權利。

戳「鏈接」就可看本片圖解嚕~

http://h5.graphmovie.com/gmspanel/olr/rw.shu.php?m=87X7S3IZ&p=web&c=rss&cc=me&v=0&n=x

最後,小編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圖解電影,觀看和支持更多作品~

或者下載圖解電影APP,看圖解更暢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