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張生:20世紀美國人在上海的片段經歷

上海美童公學原址。資料圖片

美國亞洲協會上海分會1921年表示,上海的美國人尋求「把上海變成一個真正生活的地方」,而不只是一個生存地點。研究顯示,上海美童公學、社區教堂和美國總會這三個機構,是在滬美國人社區活動的主要載體。由傳教士控制的教堂吸納了所有美國人;總會的功能是美國商人的活動中心;學校則是連接這兩個元素的橋樑,且愈發關注在孩子中灌輸美國主義和保持美國的生活方式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自上海入境訪問。毛澤東在對話中對尼克松說:「來自美國方面的侵略,或者來自方面的侵略,這個問題比較小……因為現在不存在我們兩個國家互相打仗的問題。」訪華期間,尼克松一行在周恩來的陪同下參觀上海工業展覽會。在一部開式雙柱冷擠壓機前面,尼克松試著按了一下啟動按鈕。當加工樣品被取出時,周恩來一語雙關地說:你這是按了建設性的一鈕

1972年2月28日,中美兩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史稱《上海公報》。從此,東西兩個大國伸出的友誼之手跨越了太平洋,中美關係開始邁向正常化。今年恰逢《上海公報》發表45周年,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回憶一下近代以來美國人與上海的淵源。

從一般意義的外國人

到「打算在上海呆下去」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人在上海最初的身份只是外國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滬美國人認同西方文化傳統,與上海的其他外國人維繫著鬆散的合作關係。當時的美國人並沒有趕緊在城中建立一個所謂的民族社區,而喜歡加入英國人的社交生活場所,穿梭於酒吧和教堂。他們的這種被動態度,被人嘲諷為「半吊子英國人」。由於英國方式對美國人來說是如此舒服,以至於他們在建立共同體機構方面落後於其他外國人。

美國移民在上海的增加,與中美貿易的增長成正比。1923年,《密勒氏評論報》認為,除了馬尼拉,上海美國人社區是「美國在海外最大的」,共有4000多人。這些美國移民主要是有商業頭腦的年輕人,包括許多大公司的代表、獨立的小商人,其中也有大量的婦女。到1925年,在上海的美國男女人口比例是105.3:100,男性佔總數的51.2%,是性別比例最平衡的外國人社群。這些美國女孩通過出國、來到上海,得以逃避狹隘的家庭生活。毫不稀奇,乾柴與烈火的謀面,讓結婚的幾率隨之倍增。二戰前,美國總會是最重要的社交機構;二戰後,家庭成了在滬美國人的基本生活單元。

隨著數量的急劇增長,美國人從最初一般意義上的外國人和西方人,逐漸成為特定意義的美國人。他們愈加關注國家、民族的存在,頌揚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方式。美國亞洲協會上海分會1921年表示,上海的美國人尋求「把上海變成一個真正生活的地方」,而不只是一個生存地點。1923年,當美國遊客哈里·弗蘭克抵達上海時,他看到一個實實在在的「美國市政中心」:它建在貝當大街和南路易多佛路交界處,在那裡有上海美國人學校和社區教堂,兩處緊挨著,距離許多美國人的住所都很近。

研究顯示,上海美童公學、社區教堂和美國總會這三個機構,是在滬美國人社區活動的主要載體。由傳教士控制的教堂吸納了所有美國人;總會的功能是美國商人的活動中心;學校則是連接這兩個元素的橋樑,且愈發關注在孩子中灌輸美國主義和保持美國的生活方式。伴隨戰時的移民,美國兒童在滬的比例急劇增加,從世紀之交的10%上升到1925年的近25%。1918年,由來滬傳教士建立的美國學校已經人滿為患。

今天衡山路的國際禮拜堂,就是社區教堂,原本叫作「美國唱詩社」,成立於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前兩周,是民族主義勃興的產物。由於英國對美國的批評讓人感到不快,在上海的美國人組建了這一新的團體。這塊土地在上海美童公學的街對面,易於人員造訪。

美國總會是在滬美國人中最為知名的社交場所。歷史上,社交俱樂部是美國社區發展的重要步驟。建在福州路上的美國總會,於1924年11月竣工。它的富麗堂皇,是當時上海社交和俱樂部生活中前所未有的。隨著總會大樓的落成,「美國社區已經清晰和完美,即使對那些最懷疑的人來說,美國社區打算在上海一直呆下去」。

被日本定為敵國僑民

因反戰而遭遇非法拘禁

1937年,淞滬抗戰的大炮轟炸聲、空襲警報聲所引發的恐懼,穿透了上海這座國際都市的心臟地帶。起先,大部分美國人並未預見到這場戰爭的可怕後果,還只是將其劃歸為無數次「東方人」之間打鬥的一次。但很快,這種情緒在「黑色星期天」(1937年8月14日)那天急轉直下。日本對上海市區的轟炸,造成上千平民死亡,其中就包括《教務雜誌》主編、美國傳教士樂靈生以及日本問題研究學者、普林斯頓大學的羅伯特·賴肖爾等多個美國僑民。

危急時刻,滬上美國人熱切希望自己的政府能夠出面保護僑民,譴責日本的野蠻行徑,但得到的迴音是「綏靖」。美國政府勸導國民如無必需立即離開上海,由此在滬美國人的數量開始銳減,最終只有不到2000人堅持到上海「孤島」時期的終結。

1941年12月7日清晨,太平洋戰爭拉開序幕。日本軍隊隨即正式宣布美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僑民為「敵性國」僑民。1942年1月20日,日軍宣布對在上海的英美等國僑民進行人口登記。此時,上海有美國人1369名。日本佔領當局規定,從10月1日起,敵國僑民凡滿13歲者均須佩戴紅色臂章,臂章寬10厘米,上以一個英文字母代表國籍,美國為A。同時規定,凡佩戴這類臂章者,不得進入戲院、電影院、舞廳、夜總會、回力球場、跑馬廳等公共娛樂場所。有反日、反戰傾向的美國人更是受到了日本憲兵的非法拘禁,備受折磨,其中包括美國記者、《密勒氏評論報》主編鮑威爾,他因嚴刑拷打而致雙腿殘疾。1943年年初,還有約700名美國人被關押在閘北、浦東等地為寓滬外僑專設的集中營里。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不少美國僑民已經在集中營內經歷了兩年半的監禁生涯。原來衣食無憂的他們為繼續生存下去,而不得不承擔繁重的體力勞作,還必須忍受日本士兵的毆打、威脅與恐嚇。到了1945年春天,困於閘北集中營的美國人一般每天只能得到一頓飯。生存的艱辛、不確定性和過度擁擠使得同獄人充滿恐懼、變得貪婪,不時發生衝突。但總的來看,煉獄般的生活中湧現了不少勇士。餐館老闆吉米·詹姆士在閘北集中營的廚房誠實而不知疲倦地工作,直到病魔把他打垮;埃里克·施密特和其他一些人為孩子和成人開辦學校,並舉辦了各種展覽,還秘密舉行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以鼓舞人們的鬥志。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約有4000多名美國人返回上海,打算重建諸如總會、學校和社團機構等,意欲重溫舊夢。但此時的上海已不是1937年前的那個上海了,「美軍打死臧大咬子事件」一出,美國在華聲望跌入低谷,全國各地出現了大規模抗議美軍暴行的遊行。

1948年年底,隨著人民解放軍開始南進,美國領事館建議本國公民立即撤出上海。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炮轟英國護衛艦「紫石英號」之後,更多的美國人離開了上海。5月25日,當解放軍到達上海時,美國總領事約翰·摩爾斯·卡伯特估計,在這座城市裡,還有1200名美國人。

《上海公報》字斟句酌

昭示中美兩國關係未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美國政府對於新生的共產黨政權抱有強烈的敵意,兩國外交中斷,進入長達20多年的「大偏離」時期。1950年3月,美國輪船公司「戈登將軍號」來華撤僑。1950年年底,按上海市公安局發布的《上海市外國僑民登記辦法》辦理的在滬外僑中,美國人僅剩236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美兩國的關係進入冰點。

冷戰時期,國際局勢斗轉星移。1971年3月,在日本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隊,受邀來華進行友誼比賽。在小小銀球帶來的契機下,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自上海入境訪問。毛澤東在對話中對尼克松說:「來自美國方面的侵略,或者來自方面的侵略,這個問題比較小,也可以說不是大問題,因為現在不存在我們兩個國家互相打仗的問題。」

訪華期間,尼克松一行在周恩來的陪同下參觀上海工業展覽會。在一部開式雙柱冷擠壓機前面,尼克松試著按了一下啟動按鈕。當加工樣品被取出時,周恩來一語雙關地說:你這是按了建設性的一鈕。尼克松高興地回應:對,我按的鈕是建設性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