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重磅丨《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發布!

如何通過7點自測血糖判斷血糖波動?方法終於來了!

整理丨醫學界會議報道組 渝小蘇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血糖波動對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影響,甚至比持續高血糖更為嚴重。而標準的標準的動態血糖監測(CGM)雖然準確,但只有少數患者有條件實施。那麼,不使用CGM,我們是否還有簡易且靠譜的辦法評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最新發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給出了建議:採用常用的指尖血糖(自我血糖監測)數據,通過簡單計算評估血糖波動。

2017年8月24日-26日,第十六次全國內分泌學術會議(CSE 2017)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在24日下午的「糖尿病相關指南解讀」專場上,由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母義明教授牽頭、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制定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首次正式發布。專場中,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李焱教授對該共識進行了深度解讀,共識全文將同步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第8期發表。

圖1.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李焱教授現場解讀最新共識

現在就讓小編帶您一圖讀懂這新鮮出爐的《血糖波動專家共識》吧!

此外,共識還解答了以下問題,由《醫學界》記者現場整理,請大家一睹為快!

問:血糖波動的定義?

答:血糖波動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間變化的不穩定狀態。包括短期血糖波動,即日間血糖波動和日內血糖波動,還包括長期血糖波動,即HbA1c變異性。

問: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任何引起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因素都會引起血糖波動。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主要原因包括胰島素β細胞功能狀態、飲食、運動和藥物等。

首先,糖尿病患者自身β細胞功能減退甚至衰竭,導致血糖調節能力低下,容易造成血糖波動;

其次,日常飲食中的「質」和「量」均可能造成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波動,而應用降糖藥物帶來的低血糖也是重要的誘因;

此外,飲食和運動不規律、情緒應激、睡眠障礙、酗酒、感染等多種因素都可增加血糖波動。

問:哪些患者需要嚴格警惕低血糖的發生風險?

答:以下類型的患者應適當放寬血糖控制目標,避免低血糖發生:

1. 兒童及青年糖尿病患者:

1c

)控制在7%以下,但低血糖風險較高或尚無低血糖風險意識的患兒可適當放寬標準。2. 老年糖尿病患者:

有研究顯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範圍高於男性,另外,糖尿病病程、

HAb

1c水平等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針對老年患者,應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血糖分層管理目標。

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併妊娠、妊娠糖尿病患者主要需關注餐后血糖,低血糖風險通常較低。餐前及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目標分別為≤5.3、6.7 mmol/L,特殊情況下可測定餐后1小時血糖,目標為≤7.8 mmol/L,但夜間血糖不低於3.3 mmol/L。

4. 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慢性腎臟病,尤其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45 ml/min·1.73㎡ 的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標應盡量避免低血糖發生。

5. 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患者:

由於低血糖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卒中、猝死等嚴重事件,本共識建議對於老年、病程長、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低血糖帶來的風險,

HAb

1c控制目標應適當寬鬆(<7.5%-8.0%)。

L.CN.MKT.08.2017.3603

2017年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匯聚了全國各地內分泌領域的專家學者,帶來了一場學術上的饕餮盛宴。《醫學界》記者後續還會為大家呈現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