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走過十年

十年的時光,

可以改變許多人,

可以發生很多事。

而我這十年的時間,

只為了完成了這一件。

十年

前言

國內讀完醫學院,拿到全獎赴美讀博,幾乎是不需要思考的選擇,中規中矩,毫無懸念。美國寬鬆自由的環境里,開始思考並尋找著自己......嘗試著以前想過沒想過的一些行業。很多東西看似美好,其實不然。職業也像鞋子,試過才知道是否合適。

理想的職業應該同時滿足兩點,缺一不可: 其一,興趣所在,未必是最喜歡的,但是至少是有興趣的。沒有這一點,工作就沒有樂趣。其二,可以讓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沒有這一點,工作就沒有意義。至於想要的生活, 因人而異。當年的我,已經對自己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社會的尊重和物質的寬裕缺一不可。在美國做醫生似乎是我最佳的選擇。

這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路。對外國醫學生來講,先要考過美國醫學執照考試(USMLE)、step1、step2-臨床知識、step2-臨床技能、step3。每一個考試都是至少八個小時的考試。我必須上班來保持合法的身份,只能業餘時間來複習,一年考一個就不錯了。然後3-5年的住院醫培訓, 再加1-3年的專科培訓。如果一切順利,大約七八年,可以拿到獨立行醫執照,成為真正在美行醫的醫生。很難,但不是不可能。

有人說過: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

第一次是你出生的那一天,

第二次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那一天。

第一部 選擇與堅持

十年前的我掙扎在人生的最低谷。在糾結了很久,很久之後,我辭掉了雞肋一樣的工作,結束了雞肋一樣的感情,獨自從西岸來到東岸的這座城市。只有一輛車和可以裝在車裡的全部家當,租了一戶人家的閣樓,找到一份工作。很多人不知道我的行蹤,很多人不明白我的選擇。我一向懶得解釋也不在乎。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

新的工作,朝九晚五,不出差,下班就不再想工作的事,正是我當時需要的。每天下班要麼去醫院圖書館,要麼回家看書。開始的幾個月,天天背著一本醫學字典。雖然國內上過醫學院,雖然我的英文一向還算好,仍然吃力。幾乎每一頁書上都有不認識的單詞,查過的還會忘。有一次美國同事居然問我:「你天天翻的那本厚書,是你們的聖經嗎?」

不同於典型的留學生,我強於動手操作卻不擅長標準化考試。每天學習備考的日子枯燥,無聊。 我常常懷疑自己當年國內醫學院都學了什麼,很多東西只有模糊的概念,全然不知所以,只好再去讀英文教科書。一次又一次,看過忘了,再看,又忘了,令人無比沮喪。 多少次,深夜裡獨自痛哭,冷水洗洗臉,繼續。 上班和看書幾乎是生活的全部,其餘的時間休息,鍛煉。

USMLE第一步考過了,但成績平平。在很多醫學生考90多分,甚至99分的情況下,我的成績委實可憐。而USMLE一旦及格,是不允許重考的。成績的好壞跟能否申請到住院醫直接相關,高分往往是醫學生最大的優勢,也是拿到面試的敲門磚。我顯然是個例外。很鬱悶,想過要不要就此放棄,在沒有投入很多的時候知難而退。糾結了大約一個星期,與其說是糾結要不要繼續,不如說是在給自己向前的勇氣,因為我知道自己並不想放棄。於是,繼續。

後來陸續考完了step 2 CS and CK,step3。 所有考試一次通過。比起那些反覆考多次的人,我沒有失敗的記錄。但是,比起那些高分的人,我所有的分數都沒有競爭力。

選擇是最痛苦的過程。人們往往患得患失,瞻前顧後。其實選擇了這一條路,也就選擇了一路的荊棘和坎坷,雖然遠方可能鮮花盛開。行走的過程中,會一次次動搖,會懷疑,會軟弱……我都有過,但從未後悔。

這一程,最難的是孤寂。是的,寂寞,你可以一天都不說一句母語;孤獨,因為任何人都幫不到你。沒錯,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衣食無憂。但綠卡,前途,感情,所有的事情都懸在空中。憂慮和不安,隱隱地無時不在地壓在心頭,在靜謐的夜晚跳出來,侵蝕本已脆弱的心。戰勝脆弱,擋住誘惑,堅守自己,並不容易。除了學習。每周3到5次去健身房。運動不僅是為健康,更是放鬆和激勵。那時的運動也極無聊,就是定好時間的跑步機,或者一個小時的健身操。既不需同伴也無所謂天氣。每每累到想要放棄時再堅持一會兒就完成了。相信每一個長期運動的人都有體會,體力上的堅持可以帶給你更強的意志,也可以累到讓人沒時間去憂鬱。

我本來就不是呼朋喚友的人,那段時間更是獨行俠一樣,住的地方沒有人,鄰居們都是忙碌的職場中人,幾乎碰不到。獨居一處,獨來獨往,按時出門按時回家,規律得像鐘錶。既沒時間也不想招惹是非,日子單調得似乎每天都一樣。 我曾經不止一次想,如果我在自己的公寓里死了,過多久會被人發現?聽起來似乎不可能發生什麼意外,直到有一天我在上班的時候接到公寓管理員的電話。她要我下班后別回家,先去警局。到了警局,我被告知,我的公寓被人破門而入。警察問了些問題后陪我回家,新的門已經裝好,但屋裡一片狼籍。

我每天大約六點半離家。公寓的經理其實就跟我住同一層。她八點多去上班時發現我的門敞著,幾乎要掉下來,裡面顯然被洗劫過。所以,作案人肯定知道我的作息時間。要通過兩道門才進得到我的樓里,作案人顯然通行無阻。也就是說,是同一個樓里至少同一個小區的人。警察要我清點一下丟了什麼。我原本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證件和學位證書都在,丟了要補會很麻煩。跟隨我輾轉遷移的老照片也在,這對我是無比珍貴的東西。其它,真的是身外之物了。幾件喜歡的首飾丟了,可惜但不影響生活。一塊手錶,不常帶,因為送的人而珍貴,也丟了,有點難過。其它,衣服傢具之類,真的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警察和公寓經理看我情緒穩定,走了,說他們會加強巡邏,這裡不曾發生過這樣的事。 我一個人看著滿地狼藉發獃,倒不是心疼東西,而是感到了恐懼。一直有人在關注著我的,如此了解我的作息想必也知道我獨居獨行。如果他們來的時候我在家裡會是什麼後果?如果他們要的不僅僅是財物呢?我沒有辦法再呆在這裡。當晚就去了朋友家裡。上帝其實從來不曾忘記我,在我找到工作的這座城市,有兩家好朋友,都是早年在美國讀書時就認識的至交,知根知底。每兩周我就會去他們家吃飯,輪流著。他們給了我家人一樣的關心和溫暖。車壞了我會打電話給他們,逢年過節我有地方可去。這一次,我哭著去了他們家裡。一個星期內,我找好了新的住址,帶著一車都裝不滿的家當,回到了人群里。

考完所有USMLE,拿到ECFMG證書,下一步是申請住院醫。

第二部 申請住院醫

這一步是整個過程中最最關鍵的。因為之前的所有都是為了能夠進入住院醫。而之後的培訓,按部就班,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完成。所以這一步有點鯉魚跳龍門的感覺。

有兩三年的時間沒有真正休過一天假。所有可以不上班的日子都用來積累美國臨床經歷。我在國內沒有工作過,在美國更沒有臨床經驗。另外一點,行醫其實不僅僅是簡單的看病開藥,還有文化倫理管理方面的學問。這些東西我從來沒有在學校里學到過。在私人診所和社區醫院裡,前前後後,斷斷續續,三個月的時間跟著家庭醫生,內科醫生和婦產科醫生學習。 我用自己的假期,還要付費,換取了這段經歷,值得。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只要你用心走過。這句話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了印證。十年後回首,所有的彎路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住院醫申請都在網上完成,美國醫學生一般申請二十多個醫院,外國醫學生大多需要要申請一百多個醫院。準備的材料主要包括醫學院學位證書,學校證明,USMLE考試成績,ECFMG證書,學習工作履歷,自述材料,3-4封推薦信。收集齊了,掃描,上傳,繳費,發給想去的醫院。 有些事情你沒有掌控,比如國內醫學院的證明,推薦人的信,需要至少提前幾個月動手。整個過程繁瑣又耗時。

大致每年九月初開放申請,一月初底關閉申請。各個醫院一邊查看申請材料一邊給出面試,所以申請絕對是能早就早。外國醫學生能不能拿到住院醫面試,有幾點很關鍵:考試成績,推薦信,畢業時間,美國臨床經歷還有身份。很難講哪個更重要一些,都重要,看的是綜合實力而且不能有明顯短板。有些醫院有明確的最低成績和畢業年限的要求,而且第一步是電腦篩選。也就是說,有這些硬傷的話,你的申請材料在電腦篩選時就淘汰出局了,根本不會有人看到。考試成績和畢業年限是可以量化的硬體,它們的重要性彰顯出來了。我從考完step 1 就有的擔心殘酷地擺在了面前,而且無法改善。但是既然要做,只能全力以赴。細節上的東西,我儘力做到了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好。準備過程焦頭爛額,但完成了。

每一家申請的醫院都要電話或郵件跟進,既要讓人家知道你又不能讓人生厭。有些如石沉大海,等待中焦慮不安;有些是冰冷生硬的拒絕,令人無比沮喪;有些拒絕婉轉一些,語氣中的些許溫和都讓人感激涕零。一個面試都沒有。每天都是一個或者多個或冷或熱的拒絕。每一個拒絕都是對自信的捶打和心靈的煎熬,這樣的日子,度日如年大抵如此吧。至今記得一份拒絕的郵件,附近一家小醫院的系主任寫給我的,我的推薦人之一Dr. B是他的至交,親自給他打過電話。 信中他解釋了為什麼不會看我的申請,對我破例就是對其他申請人的不公平。但是根據Dr.B的描述,他相信我會是很優秀的醫生,理解外國醫學生的不易,祝我好運。簡單一封信,我看到落淚,只因為字裡行間的點滴善意。

面試季節大約在一月底結束。申請人會把面試過的醫院按喜好排序,類似第一第二志願,醫院也會把想招申請人排序。然後電腦配對,英文謂之「Match」,大約三月中公布結果,所以有Match Day 一說,猶如聯考放榜之日。沒有面試自然榜上無名。那些沒招夠人的醫院在match day 之後往往急著要人,還有一線希望。

心灰意冷中忽然得到消息:附近一家小醫院沒招夠人,有一個空缺。一個相熟的醫生跟那邊系主任是好友,已經幫我打過電話。電話面試后,他們告訴我下周二正式面試,只有我和另外一個附近的申請人,周五最後決定。彷彿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很小很一般的醫院,但對我來說是唯一的希望。二取一,比起百里挑一的常規住院醫面試,機會大太多了。 面試很順利。夢想的東西彷彿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周五等來的卻是他們要了另一個美國人的消息。優先錄取美國人根本不是潛規則,是明的。站在美國人的角度順理成章,無可厚非。本來外國醫生就是補充本國醫生數量上的不足,不可能也不應該讓一個美國醫學生畢業后沒有地方做住院醫。何況,美國醫學生也是千里挑一招的,你如何證明你更優秀?幾年後我才明白,關了這一扇窗,是因為上帝有更好的安排。

鏡花水月一場,我沒有絲毫的怨恨,但是有滿滿的無望。考試成績是無法改變的硬傷,再申請一次,我也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提高的地方了。而生活原本可以很輕鬆的。這時的我已經嫁給一名出色的醫生。在美國,很多醫生的太太要麼不工作要麼做一份輕鬆的工作照顧家庭。周圍很多人都覺得我大可不必這麼折騰, 聽到最多的是「女人太強了不好」。 我都一笑了之,懶得解釋。 我要的不是「強」,是能夠選擇我想要的生活的能力,這個能力無法假手他人。他對我無條件支持,不論再試一次還是就此罷手。相信他很明白:我可能會最終無奈地接受找不到住院醫的現實,絕不會淺嘗輒止主動地放棄哪怕很小的一線希望。

所以,重整旗鼓,再來一次。真的沒什麼可以明顯改善的地方,該做的第一次就差不多了。這一次,時間從容,完善了一些細節,多申請了一個專業,早早寄出了申請。陸陸續續,拿到六個面試邀請,從東部到中部,六個不同的城市。拿到面試,等於通過了初篩。 成績,履歷等紙上的東西就不那麼重要了。面試看的是人,相貌氣質,脾氣性格,工作態度,溝通能力,團隊精神....... 我之前的種種彎路,在這個時候,開始閃閃發光:

因為有了那些孤寂到一天不講一句中文的日子,我的口語好過很多人。令許多國人鎩羽而歸的臨床技能考試,考的是跟患者的溝通交流,我幾乎不需要複習,一次通過。儘管面試前依然需要仔細考慮說什麼怎麼說,但不需要再練習口語。

因為有了那些每天奔波在路上出差的日子,有過獨自開車八個小時見客戶的經歷,兩個星期六個城市的面試對我來講根本不算什麼。給我一張地圖一輛車,我找得到美國任何一家醫院。

因為有了那些利用假期做美國臨床實習的日子,我熟悉美國醫學文化,可以用大家慣用的術語來交流,自然能夠沉著應對比較難的面試問題。

最重要的,因為有了幾年在醫院的工作經歷,我拿到了很好很好的推薦信。寫信的人全是業內大拿,而且是沒有任何保留的強烈推薦。我相信那一年裡, 我的推薦信是所有申請這個專業的外國醫學生里最好的。 是這些信幫我拿到面試,不止一家醫院告訴過我「 我們看了Dr. H的信,決定要見見你......」 ,「如果Dr. T說他想要你這樣的住院醫,我們也想」,「我們相信你很優秀,因為你拿到了 Dr . X這麼好的信」。這些無私幫助過我的人生導師們,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的今天。

面試結束。 三家醫院給了很明確的暗示,如果我想去應該沒問題。Match時的排序還是有些技巧的,跟相親一樣,兩廂情願最重要。排在前面的不是最好最牛的那家醫院,而應該是你想去人家也想要你的醫院。三月放榜之日, 沒有太多懸念,我match上了。連滾帶爬地進入了美國住院醫的行列,一身泥巴,但我知道,爬過這個門檻,我終究會站著出去。

第三部 住院醫規培和專科訓練

磕磕絆絆爬過住院醫的門檻,短暫休整后,面對的是長達四年的住院醫訓練。有人說它是煉獄,有人說是集中營......總之離天堂很遠很遠。

對住院醫這個階段,

官方的描述用詞慎重而精準:

醫學教育是個連續的過程,從醫學生到獨立執業醫生的轉換中,住院醫培訓是極重要的一程。它在體力上,情感上和智力上都要求很高,並且需要長期專註的努力。

「Residency is an essential dimen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cal student to the independent practitioner along the continuum of medical education. It is physically,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demanding, and requires longitudinally‐concentrated effort on the part of the resident. 」

在我開始的那一年,經過幾年的調查和試點,ACGME正式開始施行兩項新政:1), 一年級住院醫不得連續工作超過18個小時(二年級以上不超過2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80個小時(外科總住院不超過88小時)。因為之前幾年發生過住院醫過度疲勞導致誤診和事故。新政旨在確保病人的安全和住院醫生的健康。2), 一年級住院醫不得獨自值班。值班面對的往往是危重的住院病人或者需要及時處理的急症,讓最沒有經驗的醫生單獨應對顯然不妥,必須有高年住院醫在場。

可以想像新政以前住院醫們過著怎樣的日子,比起前輩們,我們很幸運。然而,住院醫培訓註定是艱辛的,尤其是第一年。

早早就得到忠告:第一年(PGY-1, post graduation year 1),最重要的是生存下來。 超長工作時間是住院醫生活的標配。 周末補覺,鍛煉,念書,休整。 長時間工作根本不算什麼,工作強度和精神壓力才是真正的考驗。 其實難的並不是有多忙有多大的責任,而是由於這個階段知識有限,經驗不足而帶來的恐慌,低效和不自信。菜鳥PGY-1 們總是干著最臟最累最底層的活,要對病人負責,要替高年級住院醫跑腿,要看主管醫生的臉色,要處理日常工作還要看書學習......日子真的跟飛一樣。每天早飯總是儘可能多吃一點,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吃午飯。中午根本沒有午休這一說,自己抽空吃飯。 白大褂兜里常備著朱古力和幾塊餅乾。 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你的不慎會直接影響到另一個人的健康甚至性命。所以,工作中的每一個決定都要慎重。儘管如此,還是會出錯,有時因為無知,有時因為疏忽,有時因為疲勞......有些錯誤可以糾正,有些無法重來。你不可能把切下來的器官安回去也不可能把輸進去的葯取出來。所以,還有另一個警告:千萬不要犯重大失誤,讓大家一提起你就想到它。這樣的過失會像幽靈一樣跟著你的職業生涯,甚至失去同行的信任。

第一年住院醫生幾乎都是受氣包。因為無知,所以容易犯錯。因為摸不著頭緒,所以瞎忙乎還搞不定事情。別說主管醫生或者高年住院醫,一個秘書,護士,技術員都可以隨時給你一隻小鞋穿穿。當時系裡,大多數人都很好, 但是,有一個頗為邪惡的資深男醫生,專業過硬也最擅長抓住院醫生的小辮子,對男生尤其狠毒。幾乎所有女生都被罵哭過。 每次排班我跟他一起,頭天晚上我都睡不著。 有一個很霸道的女醫生,曾經直接告訴我有她在的地方不許我用紫顏色的筆…… 總有一次,你會崩潰到想哭。住院醫都在一個辦公室,有人哭根本不稀奇。我自己也哭過兩次,不過,是在沒人的角落。大哭一場,情緒平復后,冷水洗洗臉,回去接著幹活,沒人知道,因為我不想讓人知道。 後來我做專科培訓的時候,一個住院醫當著幾個人的面情緒失控哭了。我被派去安撫她。帶她喝了杯熱朱古力后,我告訴她,哭沒什麼,很多住院醫包括我自己都哭過。但是,下次,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哭,因為你不希望自己被人貼上軟弱的標籤。冷靜,理智,情緒穩定是醫生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醫學浩渺無邊,太多要學習的東西。同級的住院醫們不僅聰明而且勤奮。我總是擔心自己會不會是最差的那個。 曾經的一幕,歷歷在目。一個下午,因為有什麼沒做好而很沮喪的我獨自坐在餐廳一角。離我不遠是一個年輕的男住院醫和坐在他對面的主管醫生。那個住院醫貌似比我更沮喪,低頭不語,一臉嚴肅。我看不到他的眼裡是否有淚水,但我能真切感到他的難過。 年長的醫生只是默默看著那個的住院醫,良久,無語。終於,他開口說話了,清晰而緩慢地告訴那個住院醫:「 Don』t kill yourself over this. Learn from it and move on. We have patients waiting for you out there」. 然後兩人離開。是的,吸取教訓,繼續,還有病人在等著。無數次的失誤,糾正,沮喪,學習,成長的輪迴中體力,學識和情緒都在經歷捶打。

經歷過第一年之後,我對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習以為常,對偶爾的不公和委屈安之若素。 住院醫第三年懷孕,一直工作到生孩子的那一天。休了五個星期的產假,然後回去上班同時備考最後的獨立行醫執照。暗無天日的幾個月的複習,孩子跟沒有媽媽差不多……所有這些辛苦和汗水,掙扎和努力,我只有一個感受:無怨無悔。 這幾年不間斷的錘鍊,日積月累的熏陶,點點滴滴的積累,專業之外,我學會了如何做一名真正有職業素養的醫生,自信但也謙遜,溫和但有原則,善良卻有鋒芒。

之後一年的專科訓練,依然辛苦但少了掙扎。尤其是順利拿到獨立行醫執照后,不再做還在考試的噩夢,彷彿海上漂流很久終於看到了陸地。褪去了當年的沮喪和焦慮,開始有了氣定神閑的感覺。行走在殿堂級的醫院裡,同行者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名醫們,心靜下來,只有謙卑的感覺。

完成全部訓練后,在一家很好的醫院開始獨立行醫,算是給我並不完美的這十年劃了一個漂亮的句號。

後記

不久前,一位認識整整十年卻初次見面的朋友帶我去看海。他說:「我欽佩你,不僅因為你的現在,更因為我知道你曾經在怎樣的低谷」。

走過十年,回首時心靜如水, 那些曾經的低谷,清晰得歷歷在目卻又遙遠到彷彿不曾走過。

再回首,心中卻有波瀾,因為那些陪伴過我幫助過我的人們。 其實,我從來不曾獨自走過。想訴說時,總找得到一雙願意傾聽的耳朵;想逃離時,總有人給我鼓勵的話語......親人和朋友們,或遠或近,一直都在那裡。,養育了我;美國,歷練了我。 而上帝,從未忘記我,而且青睞有加。每一個挫折都是為了預備更堅強的我,每一個失望都是因為有更好的安排。

每一個在美行醫的人,甚至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個努力奮鬥過的人,都會有自己的這十年。也許並不輝煌,甚至算不上成功,但是,我們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美國華人執業醫師協會(SCAPE)

The Society of Chinese American Physician Entrepreneurs

網址:www.scapeusa.org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公告文字與設計受美國版權法保護

歡迎在徵得書面同意后全文轉發

請勿擅自改編、摘錄、轉載

違者 SCAPE 保留追究法律責任權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