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東亞視野中的唐詩

資料圖片

唐詩的編集起於唐代,主要是為了保存詩作;而後世搜輯、整理唐人詩集時,所進行的爬梳、補正和辨偽等工作,就進入了唐詩接受的範圍。東亞各國自古至今,輯佚、編校唐人詩集者不乏其人,日本的成果尤為突出。當年遣唐使和留學生攜歸大量唐人詩集,有的為後世稀見。如江戶時代的河世寧所編《全唐詩逸》三卷,即從其時日本留存的十多種文獻中搜羅考校,輯錄清修《全唐詩》未收72首佚詩,279佚句。而查屏球先生髮現,韓國高麗時代的《十抄詩》竟有百餘首律詩不見於《全唐詩》和《全唐詩補編》。東亞各國還出現大量唐人詩集的重刻本、抄本、寫本或活字本,有的在輯佚和校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選唐詩是東亞「選學」中最為發達的分支,選詩的品種繁富,有通選唐詩的,如竺顯常的《唐詩解頤》;有專選某人的,如朝鮮摛文院輯《杜律分韻》;有選某一時期、某一體類的,如僅管機就有《晚唐百家絕句》等五個中晚唐絕句選本。而選編宗旨或出於實用示以「教人之法」(朝川鼎《中唐二十家絕句序》),或緣自愛好「以資諷詠」(賴襄《唐絕新選序》)。晚明鍾惺選《詩歸》時,曾視選古人詩為自著一書,揭示了選本的審美價值;即便純然白文,其所選作品亦可呈現藝術宗趣;而當選家就選本進行箋注評釋,通過文字將自己對本文的理解直觀地表達出來,則無疑強化了其「自著書之道」。因此,每一唐詩選本或選集,都貫穿著選家的美學趣味和詩學觀念,包括對唐詩的質性、功能、體式、流變、宗主等問題的認識與態度,從而構成其選詩的價值取向。這些,既體現於選詩的相對範圍、數量比例以及風格面貌等客觀展示之中,也表露在選本的序跋凡例、圈點批註及其他相關主觀論說里。而一個選本流播的範圍和時間,很能說明它所代表的詩學思想在社會上產生影響的程度。蔣寅先生考證,李攀龍《唐詩選》在日刊行的版本多達93種,僅江戶小林氏嵩山房梓行的服部南郭校訂本就有43版,估計印數超20萬部。而所有這一切,又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折射出不同時期哲學思潮和人文精神的消長與更迭,為我們了解和認識東亞文學與文化思想的嬗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在初級閱讀經驗的直接理解階段,對本文的註解是接受活動的重要基礎,是閱讀和研究唐詩的必要組成。如朝鮮李植《纂注杜詩澤風堂批解》、柳允謙《分類杜工部詩諺解》,日本橋本大路箋注《李白詩》、大江忠囿撰《唐詩句解》,都堪為代表。註釋最簡單的是名物訓詁,而一字一句的解說往往涉及整體文意。也有將唐詩進行翻譯並進行解說,如服部南郭《唐詩選國字解》、久保天隨《李太白詩集、韓退之詩集》;而對唐詩按日語法則調整原文語序並予以注音,則是日本特有的漢文訓讀法,如淀上菊隱訓點《王昌齡詩集》、日芥川煥訓點《王勃集》,就記錄了訓點者對唐詩的初步理解。

二級閱讀階段則由感覺閱讀的期待視野進入反思性闡釋,主要體現於唐詩評論。相關評論或附著於詩歌文本,集中體現了接受者對詩作的理解和欣賞,如森槐南的《唐詩選評釋》;或獨立於文本之外,更多地指向詩歌整體藝術風貌,如目加田成的《唐詩散論》。這部分內容亦存留於日本詩話中,如虎關師煉所著日本首部詩話《濟北詩話》,即評論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10多位唐代詩人及其作品。江戶時期詩話創作尤盛,超過百部,多論及唐詩,像鈴木松江的《唐詩平仄考》、河世寧的《談唐詩選》專門研究唐詩聲律和評論唐詩選本,體現了獨特的眼光。即便以評論本土或明清詩人詩作為核心的詩話,也往往涉及對唐詩的評價,體現了接受者的審美觀念。

大凡用漢文創作的詩人,經過仔細研磨唐詩,無論詩歌寫作時有意模仿,還是潛移默化中影響詩歌寫作,都難免帶有明顯的詩學接受的痕迹。日本文壇形成漢文學之初,多仿唐詩模式,經長期受容,開始致力於詩文的日本化。平安時代對日本文學影響最大者莫過於《白氏文集》。其時菅原道真在日本享有「文道之祖」的美譽,他倡導文學創作「和魂漢才」,希望藉此實現漢文學本土化。據日本學者統計,在其《菅家文草》中引用、化用《白氏文集》者多達500多首。可見長期受唐詩熏陶的詩人,擺脫不了對唐詩經典自覺或不自覺的承襲。

立足於總體性探究唐詩在東亞的接受,或可從目錄學、史料學和理論總結三個方面有序地展開。首先當是目錄學研究,即通過對東亞各國相關書目文獻的廣泛調查與考證,掌握從事唐詩學建設所需涉及的資料範圍,並對一些重要書籍、版本形成基本的概念。應該包括各個時期刊刻的唐詩總集、別集在東亞各國收藏情況,東亞各國刊刻、整理、選編的唐人詩集以及研究唐詩的論著。由此前進一步,就可進行東亞唐詩接受史料學編纂,廣泛搜采歷代有關唐詩的各種論評和研究資料,遵循內在邏輯編排成帙。這類資料散見於詩文集、選本、詩話、筆記、序跋、書信、志傳、目錄等各類文獻,涉及選編、訓解、評論、仿作等多樣形式的接受活動,關聯到許多方面的文化現象和審美情趣,但零散而不成體系。從搜訪到鑒別,從爬羅剔抉到梳理條貫,需要注重來源的廣泛性、文本的真實性、形式的多樣性以及內容的代表性。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礎上,便可進行理論性總結,就東亞唐詩學的基本內容、結構體系、演進脈絡等作出論析,以形成能初步體現當今東亞文明的唐詩學研究和接受範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