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何立偉:從讀書中找到自己,才是最好方式

最是書香能致遠。在這個高速運轉、信息爆炸的時代,科技的發展為今天的閱讀提供了更多方式和選擇。不論是青燈黃卷式的經典閱讀,還是手指觸屏的電子閱讀,讀書的本質與意義都不應該被冷落和遺忘。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兩位愛書人如何講述自己的閱讀故事。

溫馨提示:明日推出:省政協委員、吉首大學圖書館館長谷遇春:「青少年時光得益於書籍的陪伴」,聽他分享一晚上看完《林海雪原》、半夜排隊買《李自成》等讀書故事。

何立偉:

從讀書中找到自己,才是最好方式

講述人

何立偉,現為長沙市文聯主席,曾任第九、十屆省政協委員。

讀書不可太功利

閱讀永遠是獲取人生經驗的途徑。一個人的閱歷總有限,借別人的眼同筆,或許我們就進入了另一種人生的洞穴,得窺了不同的生命的風景。通常,世界名著之所以為世界名著,除了寫得好,更重要的就是提供了這樣的風景。

我的文學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那個時代的文學氛圍非常好,彷彿全民都在熱愛文學,愛文學也幾乎是每一個知識青年的共同愛好。受此影響,我開始寫作,先是詩歌,后是小說。我一直保持閱讀,雖然算不上一個勤奮讀書的人。有許多的書,給了我智慧,給了我人生和寫作的啟發。不讀書,我不會成為今天的自己。

對於讀書,我向來無計劃。到書店裡逛,要買什麼書,亦是無主題,碰到與當時心情合拍的,就買下。若心情還在,又有閑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煙,蹺個二郎腿,把手指頭一行行移著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買來的書竟束之高閣亦未可料。總之,我是個由興趣的鞭子抽著向前走的人,在讀書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當然興趣有高有低,有雅有俗。我天性里多少還懂得要講一點品位。好書如同好茶,不只是解渴,還要細品其中的意韻,讓思想有一點余香,讓情緒有一點繾綣,這才是讀書的樂趣。我以為讀書也似做人,斷不可太功利。缺什麼補什麼,固是一種讀法,但憑著興味來讀書,似乎於我更相契。所以我讀的書,很雜,很亂,然而於我的人生卻大有裨益。

喜歡的書,亦可一讀再讀。有一年過年,閑暇頗多,於是翻出《紅樓夢》,再來讀一遍,只覺得曹雪芹把他那個時代的生活人物,樣樣寫得細緻,活活如在眼前,細細的精彩無處不在,佩服他一枝筆寫得開,濃詞艷賦亦是把人往情緒裡帶去。想起市場上那些暢銷書,哪一本當得它。心裡就說,有些經典一經成了絕對標準,你看了它,看什麼於是皆看不順眼了。

但是實話說,並不是世界名著就那麼好讀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喧囂與騷動》還有《罪與罰》,我就沒有讀得完。讀書也如交朋友,有些人甚好,但就是不與你投契,有什麼辦法呢?那就只有敬而遠之。但是有些書,你一讀便放不下手,且還不願意讀得那麼快,要好好享受,慢慢過癮。讀完了,嘆一口氣,說:唉,怎麼就完了!這樣的書,我讀過的就有好幾本:《你好,憂愁》《逃跑》《絕望》《夏夜十點半》,還有《老殘遊記》。

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是沈從文寫的《邊城》。我認為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可以去讀一讀,不但要讀裡面的故事,更應學著去領會作者那種追求人與人之間至誠至愛、善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境界,這樣人的心靈就會沉澱,會受到洗禮,會遠離浮躁。

最愉快的讀書在旅途

我認識當代許多優秀的作家,並與他們成為好友。我們都是以文會友,聲氣相通的人,自然走到一起,聊起來,會有許多共通的話題。

的當代作家,有幾位的書,我見著總是要買來讀。比方韓少功、史鐵生、阿城,還有王朔。除王朔外,其餘幾位的書並不怎麼流行,但顯見得,他們的書比流行的書要好得多。因這幾位有智慧、有才情、有趣味,且字裡行間又秉有人格魅力。還有一條:真正的好東西,差不多流行不起來。總的來說,當代作家依然是乏善可陳。有虛名的多,有水準的少。

早些年,我讀完了美國作家杜魯門的長篇《冷血》,雖然也算是暢銷書,但那種水準,及杜魯門所具備的那種學養、思想、視野同境界,包括駕馭語言同題材的能力,目前國內恐怕尚無一位作家可以望其項背。何況他還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呢。但的作家少有悲哀,多有得意。這是令人感喟的。

讀書的方式,古人總結為「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其實每個人不同,我以為最愉快的方式是在旅途上。前些年去麗江,同行有五六個人,邀約了逛古城,我說你們去吧,我一個人亂走。其實是一個人跑到山頂上一家客棧里,那客棧可以鳥瞰全城,也有茶喝,從袋子里摸出一本書,把半部書一氣讀完。又叫了飯菜,邊吃邊回味書里的種種妙處好處,這快活別人不知道,唯我自己知道,是所謂的「偷著樂」。另一回是在大理,住在一個帶後院的客棧里,客棧有書吧,後院里有花草,就抽一把竹靠椅,躺下來,把一本書舉得高高的來讀。讀得倦了,又把書蓋在眼睛上,懶懶困上一覺,有蝴蝶在腦殼邊上飛來飛去,那情形極是有詩意。人生得著這樣的閑暇,有陽光山水同一冊好書相伴,真是幸甚至哉。

我喜歡各處走動。看看不同的世界同人生,聽到不同的口音,望到不同的面孔,這是幹甚麼?這就是沈從文公說的,讀社會這本大書。其實最難讀的書,亦是最有益的書,便是社會這本大書。

碎片閱讀方便卻無營養

現在,人們習慣用電腦、手機碎片化閱讀,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標誌。讀書介質在悄然發生變化,人的閱讀也在發生變化,尤其現在的90后、00后,只要靜下心來進行閱讀,翻卷有益,我們不能苛求他們還天天端著一本書。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人的生存壓力加大,大量的時間被工作佔據,閱讀的空間被擠壓,上下班期間的公車上、捷運上,一天可能要浪費兩三個小時,那麼手機、平板電腦這種媒介就給了人們更多的讀書選擇,這裡面有更多可選擇的書可以讀。當下,微信、微博就很好地適應了人們這一閱讀習慣,也為短篇小說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平台。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這種短平快的閱讀,逼著人們變得膚淺,因為沒有完整的閱讀時間,沒有完整的閱讀,只是看到隻言片語的小段子、小網文、微文章,其思想含量是非常低的,就如西方的肯德基一樣,雖然好吃,但是沒有「營養」的。

閱讀將生命個體跟廣大的世界聯繫起來,這是閱讀的好處。任何人,都不能放棄閱讀。從讀書中找到自己,這才是讀書最好的方式。

湘聲報記者尋曉燕 整理

湘聲報由湖南省政協主管主辦,創刊於1987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