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歷史專業的本科專業課都是怎麼上的?

編者:當年也跨考,而且讀研之後也沒聽過大學部生的課到底咋上的。所以看到這個題目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分享一下。

Q:

syaki從來沒有讀過歷史專業的大學部,雖然跨專業考上了985的歷史專業,但研究所的課還是圍繞學術研究為主,而且討論課的成分大,跟大學部的專業課區別相比還是有的。過去專註於研究學習,沒有聽過大學部的專業課程。我比較好奇的是,專業課的大學部課程都以講述基本史事(概括教材)為主?還是類似於史學研究的基本成果的介紹(類似於以研究動態概述)?另外,我讀過的研究所的學校的歷史專業大學部教學由於沒有師範生,只有大部分直接保研的歷史學基地班,所以老師教學基本上是為了學生的研究所階段打下研究的基礎,基本不講教材和基本史事,喜歡講自己熟悉的專題史和研究動態,但應該不至於所有的學校都是這樣的。如果是師範生的課,是不是更強調貼近基礎教育內容的史事說明?
雖然不同的的老師必然有不同的教學習慣,還請科班生能不吝賜教。

A:

PWF307902521:主要講歷史事實為主。如果是專業內選修課,那就主講某個專題。

木慕林:二本歷史師範生,大三。
確實是更強調貼近基礎教育內容的史事說明,有時捎帶對學生師範技能的培養。
基本按教材順下來(時間和國別),然後涉及到學術有爭議的地方,會提一下,點到為止。
有時會按專題講,不過較少。
還有討論課,給出一個具體的題目,讓學生準備,類似小論文的形式(沒那麼規範),然後上講台發表自己的觀點。

he12345678926我是普通本一學校歷史師範生,我們學校通史課程主要是講基本事實+學術觀點,專門史課程就主要是學術觀點+研究動態,此外還有史學史+史學導論+史學方法論這些課程,主要是教歷史已經方法和一些史學思想,當然還有專門歷史師範生技能訓練。

長海傾墨:其實根據老師個人風格,感覺上的課風格特別多,年紀大的老師可能講的史實比較多,中青年老師會在講史實的基礎上補充很多內容,印象最深的某個世界史老師帶著我們讀了一個學期的原始文獻純英文版,某個史老師讓我們手抄了好多繁體版的史書。

司馬兩遷:恭喜兄台高就!
兩種學校我都待過。研究所培養各校差不多,大學部生區別還挺大的,簡單說就是師範大學更偏史學基礎知識講授。一是因為師範大學培養方向主要是中學教師,師範生的任務不是做深入研究,而是把學界公認的成果傳授給中學生。二是因為師範專業一般學生多,小型討論班式教學有難度,比重不會有綜合大學那麼大。教學技能方面有專門的課程,專業課老師一般不會特意關注這些。
其實在網路時代,我們史學專業有種危機,無論是大學老師教大學部生,還是中學歷史老師講課,我們講的東西,若大部分都能用手機搜出來,學生為什麼還要聽課呢?這樣豈不是可以躺著念個史學大學部?可是,別人同樣也能搜到,科班畢業的優勢何在呢?所以兩種類型的課裡面都應該有意識教點背不來的東西,讓學生有點別人做不來、我們明顯勝出的東西。具體是什麼、怎麼教,只能在每次備課時具體體現了,我只是建議應該一直抱持這樣一種意識。

吳大蝦w:我們歷史學老師通史一般按教材念,專題史分專題講解和分小組討論再老師評價補充,文獻主要是疏通意思和講解背景,史學概論那些基本也按書本來,最主要的是期末划重點。

szbyArchaeology基本上都是講基本史實,大部分老師照自己做的課件講,有些會穿插一些課本之外的東西,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共和國史的老師,五十多歲了,經常給我們說一些當時他的親身經歷或聽說的事,毫無違和感,把建國后這段本來沒有什麼意思的歷史講的特別生動,也對現在批評很多的問題做了客觀的講述和評價,還總是拿出當時的原始文獻(他最喜歡舊書攤就淘舊書)讀給我們聽,那一學期還組織了兩次針對某一問題讓我們一個個去講台上發表看法,作為平時分,這個老師是全部挨個講,而我們古代史的老師是先秦史的博士畢業,只講某些重要史實,偶爾穿插一些研究動態,比如他講了夏商周斷代工程,我是從他那才知道有這個研究。

學長客氣了,我們這門課用的是高教版的歷史要籍選讀,因為我們這門課安排的時間不多且老師講得慢,只是重點講了二十四史和一些重要的地方史志,都是先把這個史書的作者經歷,成書背景過程講一下,然後通過目錄大概講內容,比如漢書後漢書老師把帝紀和每個皇帝對應了下,再然後就是帶著我們讀節選文獻了,都是教材上的,教我們釋義斷句,有的還會講關於文獻的辨偽,比如周書逸周書。我們的教材是正常編排的簡體字,我認為這門課就應該那種繁體豎排的,看著更有感覺,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文獻閱讀能力,但學生不容易接受,教學難度也大,當然學長若不怕麻煩覺得教材上的不好用也可以自己節選做成PPT讓學生讀。

ps:syaki還談了一些關於考研複試會觸及到的問題,以及考博的選擇與讀博的一些注意,具體可以點閱讀原文查看~

考研複試:

1.自我介紹(有時候會被問為什麼考研,為什麼考他們學校他們專業,跨考的考生尤其準備好這個)
2.看過什麼書,對研究動態、研究史的了解程度(具體可分為備考看的書、報考專業相關學術專著、報考專業之外的學術專著)
3.個人經歷(與學習、專業相關的某些活動,比如在研究興趣所在地的實習、工作、旅遊、調研等經歷會有利)
4.如果沒有拿到獎學金怎樣?全自費讀研是否有經濟困難?(一部分導師反感學生業餘打工)
5.是否願意配合導師或所在研究所的科研項目相關活動?(就是問你願不願跟他打雜或配合項目寫學位論文)
6.將來的大致打算。(工作或考博)
7.如果考不上的打算(明年再考、調劑、找工作、不知道)
8.其他可能的跟研究無關的個人情況(有沒有對象、家境如何、興趣愛好)

考博:

考博與考碩不同,考博與其說是考學校,不如說是考哪個導師。現在博導基本都在做項目,帶的博士生基本上也加入項目,給導師打工,所以自身在考博的時候,不光是準備外語(考博外語難於考研外語,掛在外語的考生很多),更是要準備迎合導師的項目做自己的研究準備。什麼樣的人考博容易上?自身的專業素質、碩士階段的學位論文等科研成果能夠迎合導師的科研需求的人容易上,其次是出身的碩士學校牌子也還是有影響力,再次就是個人溝通問題了,有些人聯繫導師不善溝通也不行。但是迎合導師科研需求也是看運氣的。比如某導師近些年正在做一個研究,但是項目準備結項了,將來他的預想的研究可能跟現在方向有所不同。總而言之,在外語過線的前提下,更多的是考生個人和導師個人的學術上的契合程度的問題。博士比碩士不一定容易。另外樓上「傾盆大臉」童鞋講的也是對的,博士考上難,畢業更難,一般都要求發表兩篇CSSCI期刊論文,其實大多數現在的刊物發文章都是看項目、看職稱的,沒有掛省部級以上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文章很難發,多數歷史學博士生在近兩三年發兩篇獨作的、不掛靠項目的CSSCI期刊論文已經很難,多數是掛導師為第一作者,要不就最多是自己第一作者導師第二作者,然後掛導師的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來投稿才能發表。當然不掛導師名字並且不掛任何項目的博士生也不是完全不能發表CSSCI論文,我自己就發過,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所以還是那句話,看個人和導師個人的學術上的契合程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