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看見大盤美食就控幾不住你寄己?都怪大腦的本能反應!

你面前有一盤香噴噴的披薩,而我面前則是寥寥幾根小胡蘿蔔。我們的大腦開始迅速處理得到的信息——然後我們會得出「很好吃的樣子呢」和「這個好倒胃口」的印象。大腦同時也會讓我們做出「大快朵頤」或者「小咬一口」的決定。一項新發現指出,以上兩個問題對應著大腦的不同區域,而其答案可能會影響進食者的自控能力。

研究表明,盤子里裝的食物越多,食客吃得就越多,營養學家稱之為「食物分量效應」(portion size effect)。 這種效應和食物本身是什麼毫無關係,並且不管食客性別如何,年紀多大,單獨吃飯還是聚餐,盤子里的分量越大,食客的胃口就越好。

一個人孩提時代養成的進食習慣會一直保持到長大成人。賓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的營養學家Laural English和她的同事想知道,孩子看到大分量食物時,他們的大腦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因為了解孩子飲食習慣的形成機制,可以幫助整個家庭建立更健康的,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食物能量的度量單位是卡路里。English的研究組想了解食物分量很大時,其卡路里的高低會對食客產生什麼影響(如對比披薩和胡蘿蔔)。

「你坐在桌前享受美食時,不會注意到不同因素造成的差異。」共同完成這項研究的Kathleen Keller說道,「大腦會從食物分量的大小,氣味,口感各方面綜合感知你正在吃的東西。」這個項目是第一個將大腦對分量和卡路里的反應分開看待的研究。

你看到食物時,

大腦感知到了什麼?

研究小組請來了36位7至10歲的兒童志願者,男女各半,基本上所有志願者的體重都在正常範圍內。研究人員囑咐孩子們在開始前兩小時內不要進食,以保證他們所有人都處於飢餓狀態。

在腦成像掃描時,給孩子們看高/低熱量,大/小分量的食物

受試的兒童們按要求安靜地躺在磁共振成像儀中,看研究組準備好的150張照片。磁共振成像儀通過磁電波描繪人體內的血液流動。在磁共振掃描時,大腦這個活躍區域中,血流速度最快的地方能被成像儀捕捉到。研究人員的目的是找出孩子們看到分量不同的食物照片時,某些特定區域的活躍程度是否不同,以及熱量不同的食物照片是否刺激到大腦的不同區域。

這些照片有的是高熱量食物,比如披薩和曲奇餅乾,有的則是低熱量食物,如胡蘿蔔和豆子。每種食物出現兩次,一次超大量,一次超小量。食物的照片被混在傢具之類的非食物照片中,這可以幫助研究者確定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和「看見食物」相關的。

研究人員在分析掃描圖時發現,兒童的大腦對食物熱量和其分量的信息會做不同的處理。

與看到小分量同種食物相比,看到大分量食物時,大腦額下回(JY-rus)活躍度下降。以往的研究指出該區域和自我控制有關。「額下回跟做決定,讓自己停止已經發生的行為有關。」Keller解釋說。如果看到大分量食物的照片會抑制該區域的活躍度,那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面對大份爆米花或者一大盒藍莓時,總是停不下這張嘴了。

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組還發現,大腦有幾個不同區域均對食物的熱量有感知反應。看到高熱量食物的照片會激活大腦中處理味覺和感受快樂的區域。因此許多人看到高熱量食物總覺得十分美味誘人,而看低熱量食物則相對平淡。這一結果跟之前對成年人所做的研究結果相符。

拉伯克德州理工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Martin Binks曾研究過大腦和行為與肥胖的聯繫。他雖未參與現在這項新研究,但對之表達了支持的態度。他說,研究進食體驗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但僅將食物分量與大腦特定區域關聯起來遠遠不夠。因為或許有別的因素,如食物顏色影響了大腦的反應。「在下任何肯定性結論前,我們還需要探索更多,考慮更多。」Binks說。

並非所有人

都受分量效應影響

English的研究小組在對孩子們進行腦成像掃描前,先請他們來實驗室做了幾次前置測驗。每次到訪時,都讓孩子們吃一頓飯,每頓飯熱量和分量都不同,於是研究人員就可以記錄每次孩子吃了多少東西。此時他們並不知道大腦看到食物圖片和他們的進食行為之間的聯繫。

當研究人員以新的視角審視這些進食量數據時,他們將觀察重點放在了大腦額下回。當孩子們看見大分量食物時,該區域活躍性應該下降。

但對比數據發現,有的孩子「似乎對食物分量效應有抗性」Keller說。當給這些孩子們上大分量食物時,他們並不想吃太多。他們的腦成像掃描圖也略有不同。和大多數受試者不同的是,這些孩子們看到大分量食物時,他們大腦關聯自控能力的區域並沒有被激活。這一部分發現還沒有發表到同行評議的期刊上,該結果還需要其他科學家審閱與複核。

目前,醫生和營養學家們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採用的是一刀切的治療方法。如果我們能找出孩子們過量飲食的原因,那就更方便幫助他們建立一生受益的健康習慣了,Keller說。但如果孩子們有多重不同的過量飲食原因,我們就應綜合考慮。研究患者的大腦可以幫研究人員為每個人定製專屬的治療方案。

研究大腦對食物的反應,或許也可以幫助我們研發對抗肥胖的新葯,Binks說。

Keller希望食品業界能重視她們研究組的發現成果。希望食品業界在發展新包裝時考慮這一現象,她說,讓人們可以選擇健康的食物跟合理的分量。

一個AI

「瘦不下來怪基因!」

「停不下嘴怪大腦!」

「不愛運動怪壞境!」

「總吃太多怪盤子!」

……

話雖如此,胖的可還是你啊。

胖都胖了,吃點好的。請關注——

吃貨研究所

ID:Food_Lab

有沒有肉味的水果?

怎麼煎出汁水豐厚的牛排?

木瓜到底能不能豐胸?

關注所長,試試看~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