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假如歷史上沒有慈禧

文|陳事美

眾多周知,慈禧是晚清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還是最重要的部分。這個女人真是不尋常,你佩服她的沉著鎮靜有膽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槍。若無有抗洋救國的好思想,焉能垂簾聽政不慌張。

假如晚清歷史沒有慈禧會怎樣?沒有了慈禧的晚清會怎樣發展呢?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有人總是認為,任何人物的出現都是歷史的必然。尤其是對於偉大人物登上歷史舞台,人們都認為是歷史的選擇。貌似偉大人物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到了時間就會自動登場一樣。其實,歷史沒有那麼多必然,必然與偶然總是相互共生,偉大人物也不能例外。

另外,還有一種認識也要破除,那就是沒有XXX,也會出現XXX。這也是一種歷史必然的觀念。沒有慈禧,也會出現雄禧,張禧、李禧。這意思就是說,不管是誰,都會走一樣的道路。這種邏輯根本說不通。

歷史沒有假設,但假設一下有助於我們換個視角。假如沒有慈禧,這裡的「沒有」不是歷史上從沒有慈禧這個人,而是指沒有慈禧的掌權。沒有慈禧的掌權,首先辛酉政變的歷史就會改寫。因為慈禧的崛起,緣於辛酉政變。1861年,30歲的咸豐駕崩於承德,慈禧攜手慈安、奕訢悍然發動政變,一舉粉碎了載垣等贊襄政務八大臣並成功奪權。此時,慈禧26歲。

慈禧發動政變奪權,是因為意識到了危險。宮廷權斗,你死我活。假如沒有慈禧,那也就意味著辛酉政變的歷史要改寫。很簡單,反轉一下就可以了。慈禧不殺八大臣,八大臣就會殺慈禧。八大臣回到北京后,會立即抓捕慈禧等人,不殺慈禧,也會殺掉奕訢。那時的宣傳就是,徹底粉碎以慈禧為首的反革命集團。

打掉慈禧、奕訢等勢力,八大臣就完全控制了朝廷。接下來,歷史又會按套路重演,八大臣之間內鬥不止,強勢的大臣,如載垣等人就會愈加擅權專政,獨攬朝綱,出現類似鰲拜那樣的人物。但年幼的同治又不同於當年的康熙,8歲的康熙可以智擒鰲拜,同治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

此時,清軍鎮壓太平天國正處在關鍵時期。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肱骨之臣正在各戰場與太平軍奮力搏殺。假如沒有慈禧,會對戰局有重大影響嗎?應該不會。因為到了1862年或1863年初,形勢已經逐漸明朗,太平天國的氣數已盡。不管有沒有慈禧,清廷剿滅太平天國的決心不會改變。不管有沒有慈禧,太平天國逆轉局勢的可能性都很小。

剿滅太平天國后,曾國藩等人會謀反、實行清君側嗎?肯定不會。因為當年慈禧掌權時根基也不是很穩,曾國藩等人同樣沒有謀反,那時慈禧一個女人家,還不到30歲。八大臣都是一幫老臣,重要的是,肅順對曾國藩、左宗棠等人有大恩,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只會知恩圖報。

假如沒有慈禧,假如皇帝還是同治、光緒繼續即位的話,同治沒有作為是肯定的。一方面是自己年幼,身體不好,一方面又被輔政大臣死死控制住,很難有發揮的空間。4歲的光緒登基后,十年內的命運也會與同治差不多。

假如沒有慈禧的崛起,而八大臣又殺了奕訢,那麼,後面出現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會大打折扣。因為慈禧是洋務運動的最高決策者,奕訢是最高執行者,也可看作是總設計師。慈禧雖然保守頑固,但奕訢畢竟還是個開明派,洋務運動正是在他的推動下展開的。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慈禧也是認可的。沒有了奕訢,光憑曾國藩等人會行嗎?

作為第一次改革開放,洋務運動的宗旨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可謂意義重大。無數開天闢地的「第一個」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第一條鐵路、第一艘輪船、第一艘軍艦、第一所大學、第一家銀行、第一支現代化軍隊……

假如沒有慈禧,就沒有奕訢,如果讓那八個輔政大臣執政,以他們八旗權貴的身份與視野,斷然沒有奕訢的遠見與魄力。也就是說,沒有了慈禧,洋務運動至少打一半的折扣,第一次工業化與近現代化的進程被大大拖延。

洋務運動畢竟是一次積極的自救運動,如果洋務運動程度減半,那的形勢就相當可怕了。因為此時的日本正在大踏步前進,明治維新,全盤西化,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讓日本從上到下脫胎換骨。反觀沒有了慈禧的,仍在閉關鎖國,裹步不前,拒絕一切現代文明。這就相當於閨蜜在減肥、仇人在磨刀、隔壁老王在練腰。

完全可以想象,當清軍還在使用火神槍的時候,當海軍只有幾艘小破軍艦的時候,日軍已經開始建設現代化國防軍隊,先進的各種軍艦、炮艇陸續武裝到位。此時,「甲午戰爭」就會提前爆發。

假如「甲午戰爭」提前10-15年爆發,以清廷當時的軍事實力,賠款求和的可行性估計要比慈禧時大得多。「甲午戰爭」失敗后,國內危機提前爆發,清廷迫於壓力,不得不實行變法,可能同樣會有「戊戌變法」,只不過,此時的光緒年齡還小,沒辦法參與其中。這樣的變法,沒有皇帝的強力支持,中途夭折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朝廷各種勢力互相纏鬥,說好聽是互相制衡,說不好是互相拆台。清廷若亂作一團,變法又何以能正常進行?

「戊戌變法」失敗后,國內上下哀聲一片。沒有慈禧這樣強勢人物的控制,局勢估計就失控了,各地督撫不會聽命於清廷,各種革命勢力會相繼崛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辛亥革命」可能也會提前爆發。

或許還沒等「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等強權人物就會舉起反叛的大旗。雖然沒有洋務運動,但不等於「袁世凱」不會強軍。即使光緒正常即位,也只有4歲,依然需要輔政大臣。相信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清廷與民間對幾個輔政大臣早已怨聲載道。此時,「袁世凱」可能就會發動政變,一舉廢掉幾個輔政大臣。當然,這也存在一個激烈的博弈過程,也有可能被殺的是「袁世凱」。我們以「袁世凱」得勢為前提。

有皇帝在,「袁世凱」自然不敢稱帝,或許會親自輔政,或是指派親近之人輔政,總之,朝綱會牢牢控制在「袁世凱」手中。進入袁氏時間,接下來可能就會有一番比較大的改革。

無論怎樣改革,皇帝的地位無可撼動。當慢慢長大的光緒開始親政后,積極推動變革的可能性更大。相信「袁世凱」不會像慈禧那樣對待光緒,否則,僅國內外的輿論就會讓「袁世凱」招架不住。光緒有進步的思想,「袁世凱」也有遠見卓識,二人相信會取得最大公約數,那就是實行改革,或實行君主立憲,或進行洋務運動。

歷史如果走到這一步,貌似步入了正軌。但別忘了,還有各路革命黨在,他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這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清廷想實行君主立憲,但革命黨就想推倒重來。年富力強的光緒能對付得了革命黨嗎?很難說,即使有「袁世凱」也難說。或許,能將革命集中爆發的時間推遲一些,為變法改革留出足夠的時間。

假如沒有慈禧,幾乎可以肯定,八國聯軍不會侵華,因為沒有一個傻缺會同時向十一國宣戰。但沒有慈禧,義和團也會出現,因為甲午戰爭提前爆發后,國內的危機與有沒有慈禧差不多。義和團運動爆發,相信清廷內鎮壓的力量會佔上風,因為改革當前,不容義和團攪局添亂。

君主立憲的改革無論是否正常推進,都是在與革命賽跑。也就是說,「辛亥革命」幾乎一定會到來。大勢所趨,任何力量都無法抵擋。辮子逐漸都剪掉了,意識已經覺醒,清廷的統治很難再維持下去。

沒有了慈禧,沒有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提前爆發,辛亥革命也會提前發生。即使有光緒或是「袁世凱」力量的加持,「辛亥革命」有所推遲,或許也超不過1911年。原本可能在1900年發生的「辛亥革命」,推遲十年後,還是會在1910年發生。

還是那句話,歷史沒有假設。一切假設都是意淫,歷史的發展並不會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以上各種假設都是大概率的假設,偶然一個小概率或許就改變了歷史,我們無法想象,也想象不過來。比如,有人說,也許君主立憲真的可能會成功。若真的成功,君主肯定還是滿清皇帝的概率最高,以當時全國上下的反滿情緒,誰能接受?滿清皇帝一代又一代,這讓以漢族為主體的情何以堪?假如漢人做了皇帝,說不定還會蹦出一個野心家,開歷史倒車。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開倒車的野心家確實出現了。

歷史的發展是環環相扣,但不是每發展一步都是必然。慈禧的出現,或許就是一個偶然。一個女人掌握了權力,野心膨脹,權欲熏天,再加上有些手腕,不知不覺就操控了47年。

如果慈禧在辛酉政變中只是被廢,沒有被殺,會不會在某個合適的機會,毅然發動政變奪權呢?或許有,這種機會很小。真實的辛酉政變是慈禧絕地反擊,是背水一戰,慈禧是保命。若僅僅為了奪權,被廢后的慈禧就不會多少力量可以發動政變。

假如慈禧沒有被殺,假如被廢的慈禧還是按正常壽命而活下去,那她就是一個清廷內普通的退休老幹部。那時的慈禧,沒有幾個人注意。

眾里尋她千百度,老年的慈禧跳著廣場舞在燈火闌珊處。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