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研究生學歷不值錢?看專家怎麼說!

今年研究所招生考試報名人數大幅增長,共有201萬考生參加了考試。

近十年來,每年考研的報名人數均在120萬以上,但同時專家也指出,今年是因為把在職的研究所納入統考之後出現的大幅的反彈,而非考研報考實際人數增加。

事實上,2014年以前的20年,碩士研究所招生考試熱度一直升溫,報名人數平均每年增加10萬-15萬人。但從2014年起,研究所考試報名人數出現下滑,保持多年的考研熱持續兩年「降溫」。

雖然因經濟增長乏力,就業形勢嚴峻等導致2016年度研究所報名人數出現明顯反彈。有關人士依然分析稱,考研熱降溫將成為「新常態」,學歷貶值或是生源危機主因。現在的研究所真的不「值錢」了嗎?

1

研究所就業率不如大學部?

研究所就業率竟不如本專科生,這樣的新聞自2009年起就從未間斷,儘管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注水」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每年類似的報道還是將研究所教育推到社會的風口浪尖。

2009年至2011年,曾經出現研究所連續三年就業率低於大學部生的狀況,這讓很多研究所覺得很心塞,「找工作時,我還沒大學部生搶手,這研究所讀的真鬧心。」

然而,就業率的統計數字是一組容易被誤讀的數據.。

一方面,大學部生和研究所的求職檔位不同。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除了發布工作職位、薪資待遇、等信息外,還附帶了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大專、大學部、研究所……不同的工作,對應的學歷要求各不相同,這充分說明大學部生和研究所二者的求職檔位有所不同。

據業內人士透露,如果研究所放棄同檔競爭,選擇「降檔求職」時,研究所更有優勢。換言之,研究所降檔競爭優勢巨大,大學部生升檔競爭幾乎沒有勝算。

此外,「就業率」包括繼續深造人數。在就業率統計中,繼續升學深造被視為已就業,考研升學可以說已成為當下大學部生畢業后的重要「出路」,乃至造就了大學部生較高的就業率。

與此相對的是研究所讀博的比例要遠遠小於大學部讀研比例,人們對此並非不了解,而一旦談及具體的就業率時,更多地只看整體,卻很少細究其中工作簽約的比率。

以上海市某所高校2011年的就業數據為例,研究所總數為3487人,其中升學和出國人數分別為118人和187人,簽約人數為2428人,佔總數的69.63%。

反觀大學部生,總數為3044人,其中升學和出國人數分別是852人和760人,簽約人數則僅有1149人,僅佔總數的37.74%。

這意味著,從傳統意義上的就業指標即與第三方法人簽約的數量來看,研究所的就業率可以達到69.63%,大學部生僅有37.74%,而超過50%的大學部生都要通過在國內或者國外讀研深造來完成「就業」。

1

本碩的求職期長度不同

一般大學部生學制4年,碩士研究所學制2至3年。通常來說,大學部生的畢業壓力相對小於研究所,這導致許多大學部生很早就開始找工作,有些甚至大四上學期就步入職場;而研究所論文壓力較大,特別是臨近畢業時,根本無心求職。總的來說,研究所的求職期只有半年,而大學部生的求職期則將近一年。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不斷擴招,研究所教育摻水,其學歷「含金量」確實有所下降。

研究所擴招始於2003年,當年全國高校共招收研究所26萬人。2016年,全國共招收51.7萬名研究所,13年間研究所招生規模翻了一番。

有專家表示,在研究所招生規模擴大的同時,高校的教育資源卻沒有同步增長和提高,一名導師帶數十名研究所的實例屢見不鮮,論文抄襲等問題層出,研究所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很多不盡如人意,用人單位常常發出質疑。

不時傳出的「研究所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可能暴露出研究所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培養模式卻存在很多問題,但不必大而化之地全盤否定研究所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1

研究所比本專科生薪資高?

儘管讀研,在經濟上也增加了不少的成本,但是大學部生和碩士生在就業薪資上比較起來,依然是碩士生更具有競爭力。

以2015年數據為例,第三方教育數據諮詢和評估機構麥可思公布的薪酬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大學部生的平均薪資在4364元,碩士生平均薪資為6503元;二線城市,大學部生平均薪資為3692元,碩士生為5436元;其他城市,大學部生平均薪資為3162元,碩士生為4821元。

在不同起薪的崗位上,碩士生和大學部生的薪資優勢也有所差異。

在起薪超過一萬的崗位上,碩士生的薪酬優勢更為明顯,但是起薪處在5000-8000元的範圍之間時,碩士生的優勢並不明顯,相反企業更願意選擇讓大學部生來完成崗位工作。

以時下熱門的金融行業為例,將2014年大學部生起薪和碩士生起薪進行了對比可見,處在尾端的,5000元以下的起薪,大學部生(9.1%)和碩士生(8.7%)的比例相差不大。

但是,起薪10000元以上的比例,碩士生(21.7%)的比例明顯高於大學部生(13.6%)。

起薪處於中間段的5000-8000元,大學部生更具有優勢,大學部生比例(40.9%)要高於碩士生(34.8%)。8000-10000元的起薪中,大學部(36.4%)和碩士生(34.8%)的比例比較接近,但大學部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薪酬優勢。

綜合分析來看,碩士生的薪資在整體上是要比大學部生多一些,但是也要根據行業和崗位來進行區分。但是如果算上兩年讀研的「時間成本」,總體差距並不明顯。

所以,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考研,也不是所有專業研究所都比本專科生有薪資優勢,考研必須要和自己攻讀專業的知識特點以及今後應用和發展前景聯繫在一起。有些碩士畢業生之所以感到就業難或與大學部生工資待遇無差別,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並不適合考研。

1

研究所的隱性優勢

除就業率和薪金待遇外,讀研究所還有三大隱性優勢。

1.找工作起點高一點

隨著高校擴招研究所越來越多,大學部生找工作的壓力變得很大。雖說國家嚴厲禁止在招聘公告中寫出985或211的硬性門檻要求,但是現實中它還是隱形的存在著。

同時,現在很多的招聘信息都明確寫出,即使是實習研究所的工資也比大學部生多。因此對於一些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考上研究所是增加自己競爭力的一個有 效途徑。此外,很多人擔心讀研究所期間沒有工作機會,其實不然。

很多大公司都願意招收一些正在讀研一、研二的學生當實習生,由於研究所的起點高一點,你會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習或兼職。

2.考公務員或編製底子厚一點

每年的國考或是省考都是應屆畢業生的首選,即使現在國家政策有一些改變但是報名的熱情依舊不減。而對於研究所們來說,報考此類考試應該更加有競爭力。

查看一下歷年考試職位表,很多好的職位其硬性條件都是要求研究所學歷。此外,研究所的應試能力較強。你在研究所期間所鍛鍊出 來的考試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在公務員考試中是絕對加分的。

3.新的起點,開闊眼界

人們都說到了一個什麼環境,就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圈子。而我們考研的目的就是能夠開闊視野,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氛圍。

有什麼樣的環境培養什麼樣的性格和習慣。研究所和大學部生本身沒有什麼可比性。如果上了研究所以後,懶散,不自律等等,那就會白白浪費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如果好好學習,努力奮進,兩三年的學習時間,會沉澱很多,得到很多,鍛煉很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