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視界丨為什麼一定要去一次內蒙古?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這些才是草原上最炫的民族風。

多少人的眼裡,內蒙古是一輩子一定要去的地方。

或許我們在一首歌中,一幀畫面里曾無限接近它,

但卻從未真正抵達過。

而要真正走近內蒙古,必然是要懂得它的游牧民俗。

游牧民俗是什麼,是生動而倔強的美,是不羈和自由的另一種註解,凝注在馬背民族的生活里,流淌在每個內蒙古人血液里的基因。草原母親對於從天南海北而來的孩子們,都敞開了慈祥包容的懷抱,這個春天,讓我們從非遺民俗出發,來一次穿越內蒙古時光的旅行,去觸摸指尖上的內蒙古、傾聽聲音里的內蒙古、感受顏色里的內蒙古!

蒙綉:一針一線手中生花

也許你聽過蘇綉、粵綉、湘繡、蜀綉 ,卻沒有聽過蒙綉。馬背民族獨特的刺繡技藝蒙綉,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有著與身俱來的自然美。刺繡陪伴著蒙古族姑娘長大,每一個蒙古族姑娘手中或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綉品,在蒙繡的一針一線里,她們演繹著手中生花的熱情故事。

草原上的蒙古族婦女個個能刺繡,這項技能,在很早的年代就已是她們的看家本領。其實,接羔擠奶的牧民婦女,與木閣樓上的江南綉娘在藝術的想象力上是難分上下的,所不同的是因地域不同而造就的文化差異。蒙古族刺繡不但在軟面料上繡花,而且要用駝絨線、牛筋等在羊毛氈、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繡。因此蒙綉雖不如其他綉種精細細緻,卻以凝重質樸而獨具一格,其大面料的貼花方法,粗獷勻稱的針法、鮮明的對比色彩,給人以飽滿充實之感。它有著草原獨有的美,遼闊的壯美,這種美也許不是一眼驚艷的,確是相看兩相宜的慢熱愛。

蒙綉和蒙古族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從蒙古包穹頂到氈壁,從門帘到地上鋪的毛氈,從蓋布到茶鹽袋都要綉上各種圖案,在牧民們的服飾和日用物品上,蒙古袍、蒙古靴、蒙古包門帘、馬鞍墊子、碗帶、褡褳上…都有蒙繡的身影,它不在遙遠的地方靜止,它就活在牧民們的日常生活里。

蒙綉是溫暖的家傳。自古以來,蒙古族就有家家婦女善於刺繡的傳統習慣。在古代,不論蒙古貴族婦女,還是貧苦的婦女,一律學習刺繡。綉品的美與否,常用來衡量姑娘的聰穎程度和能力。因此蒙古族姑娘從小就向自己的母親學習刺繡,掌握家中各種針線活兒的技能,在出嫁前都要給婆家的每一個人做一雙「斯布登高吐拉」,這種「斯布登高吐拉」就是從娘家帶給婆家全家的見面禮,同時還要給新郎精心刺繡八個飄帶的煙荷包,這些充滿愛意的綉品都要在出嫁前趕製出來,帶著溫度陪伴著姑娘們經歷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兒。

蒙綉綉吾心,犄紋、杏花、牡丹、江西蠟、荷花、桃花,魚、馬、鹿、蝴蝶、鳥類、卷草紋等游牧特色濃郁的圖案自然是蒙綉里最常見的元素。 蒙綉演繹著動人的生活故事,也傳承著這個民族的煙火氣。蒙古女人們通過蒙綉來表達生活,而蒙古漢子們又在蒙繡的陪伴下縱馬馳騁。

2008年,蒙綉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呼麥、長調、馬頭琴:草原音樂「活化石」

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里,內蒙古的音樂應該如氣勢磅礴的北疆天地和豪放的草原漢子一般,聽起來有種山呼海嘯的跌宕起伏感,可事實卻恰恰相反,這裡的民族音樂卻是綿遠悠長,捧拾著無限的柔情,聽著會讓人融入這片天地。

遠溯至匈奴時期,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獵和游牧中就虔誠地模仿大自然的聲音,與動物說話,與風聊天,他們認為,這是與自然、宇宙有效溝通、和諧相處的重要途徑,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動物的聲音時可以發出"和聲",於是創作了一種神奇的喉音歌唱藝術——呼麥,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這在各民族民歌中,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來自民族記憶深處的久遠迴音是有魔力的,如若當你的心被現實迷霧所縈繞,不妨來聽一聽呼麥這大自然的聲音,和大自然說說你的悄悄話,也許你就釋然了。

哪裡有草原,哪裡就有長調,哪裡有牧人,哪裡就有長調。長調是草原上的歌,是馬背上的歌。長調是一種內蒙古獨有的歌唱形式,在蒙語中,長調稱為「烏蘭圖道」,意為長歌,相對於簡單的短調而言,除指曲調悠長外,還有歷史悠久之意。早在兩千多年以前,長調或長調的早期形態,就已經在匈奴人中存在了,一些有名的長調曲目從成吉思汗時代傳下來,至今已經被誦唱了800年。

很多人不知道長調是什麼,卻在聽到它的聲音后陷入沉思,因為他有撫慰心靈的魔力。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在婚禮、喬遷新居、嬰兒降生、馬駒標記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動和宗教節慶儀式上,都能聽到長調的聲音,它貫穿著草原人的一生,記錄著他們的歡喜與悲愁,同時也刻畫著草原上日升日落的每一個生活瞬間。

千百年來,草原人用一種獨特的歌唱方式——長調歌唱著心中的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駿馬、候鳥鴻雁、明月繁星、自然冰雪、游牧風情……長調歌王哈布扎終其一生都在歌唱,直到80歲視力幾乎為零的情況下,也堅持唱長調,那已經成為他生命的支柱力量。長調歌后寶音德力格爾的畢生都在努力將長調從牧場帶進劇場,從內蒙古帶向世界,書寫了可歌可泣的長調人生。一直以來,長調的傳承主要靠一代代歌手們口傳心授,在牧民的心裡,長調在,草原就在,游牧生活就在,自己也在了。

提到長調,就不能不說馬頭琴,馬頭琴是長調最好的伴奏樂器,也是蒙古族獨有的民族樂器。馬兒是內蒙古人生活中的好夥伴,而馬頭琴確是他們精神世界里的好陪伴。馬頭琴是草原人與自然完美的結合,也是草原人內心情感的表達方式。關於馬頭琴的起源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有一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馬頭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碼、琴弦和琴弓構成,音色圓潤,低回宛轉,悠揚醇厚。

馬頭琴在它的傳說和最初的形制、構造中,蘊含了游牧民族與駿馬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是牧民日常生活和節日慶典中,必不可少的一件樂器。馬頭琴是草原人民生命與情感傾訴宣洩的一種樂器化形式,它那獨具特色的音色,悠揚、深沉、寬廣、抒情的旋律,正是草原人內心世界的表達方式。

草原民族的音樂中慣用人情體察鳥獸、草木的境遇,用人意描摹山川風雲的狀貌,在草原音樂中對景色的敏感、對駿馬的盛讚、對湖泊的厚愛、對故鄉的眷戀,使人類情感豐富到驚人的程度。我們只能通過馬頭琴這件獨一無二的樂器深刻音樂形象,去感受民族審美情感的心理。

有人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內蒙古民樂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這話十分貼切,當原生態的呼麥、動人的長調、悠揚的馬頭琴在人們耳邊奏響時,你就隨著那旋律閉目冥思吧……

2006年,「蒙古族呼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蒙古族呼麥」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6年5月,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古袍:穿在身上的景色

草原上有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它是游牧文明和草原文化的縮影,它就是與草原人朝夕相伴的蒙古族服飾。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蒙古族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因為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袍服便於鞍馬騎乘。

蒙古族特別地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愉。蒙古族也崇尚白色、天藍色,這樣一些純凈、明快的色彩,藍天白雲、綠草紅衣,一種天然的和諧,從蒙古民族服飾的款式看,褒衣博帶,既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蒙古牧人寬厚大度、粗獷坦蕩的性格。

長袍其實是草原牧人勇敢、直爽的性格和開闊心靈世界的物化呈現。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一般的蒙古袍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晒,行可當衣,卧可作被。

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做工精細, 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根據季節的變化,有皮靴、布靴、氈靴幾種。

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蒙古族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獸皮製作帽子的,後來逐漸有了棉、麻、絲等製作材料,蒙古人最珍惜和尊重的就是帽子,它代表著主人的人氣、人格以及尊嚴。

用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做成的蒙古族首飾,精彩絕倫,華美多姿,蒙古族的頭飾十分講究,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的婦女使用的頭飾不一樣。

把內蒙古文化和故事,穿在身上,是每個蒙古族人心中歡喜的事情,也是每個來到這裡的遊人,必須要體驗的一次穿越。也許上輩子的你,就在這裡,穿著長袍,策馬紅塵。

2014年,「蒙古族服飾」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蒙綉、呼麥、長調、馬頭琴、蒙古族服飾,這些活著的內蒙古非遺民俗,生動、無聲地向你訴說著這個馬背民族的前世與今生。

【編輯 趙林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