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蘇35戰機讓解放軍打亂世界空軍戰力排行榜

圖為空軍即將引進的蘇-35戰鬥機

採購蘇-35戰鬥機殲的傳聞隨著中俄採購合同的敲定,已經不再被稱為傳聞。現在我們要想的是,蘇35戰鬥力究竟如何?能給空軍帶來何種影響:

給各國軍機按照戰鬥實力做戰力排行是各大媒體最喜歡跟風的內容素材,然而大多數排名都是新瓶裝舊酒大同小異。這些排名無一例外地戴上了有色眼鏡看解放軍,彷彿空軍就一直是老舊落後的面貌,殊不知進入21世紀以來空軍已經實現了代際換裝,眾多高精尖軍機批量入役,大大改變了空軍的戰力結構。

我們回過頭來看,空軍確實還有很多短板,但是我們要看到時間是站在我們這邊的,通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軍工已經掌握了製造世界先進戰機的法門!尤其是在突破太行發動機製造難關之後。

根據最新的各國空中力量的表現,我們得出了一個新的世界戰機排名,大家不妨看看:

第十名:殲10B

殲10B戰鬥機屬於三代戰機的大改型號,國際上稱之為三代半戰機。殲10B具備全向信息感知能力,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新一代光電探測系統,信息傳輸速率呈幾何級倍增!

同時,該型機還優化了氣動布局,蚌式DIS進氣道遮擋了發動機葉片,飛行員座艙也貼上了吸收雷達波束的隱身薄膜。整機雷達反射截面積大幅下降,堪稱准隱形戰鬥機。

殲10B最讓人激動人心的亮點莫過於是換裝了太行發動機,太行發動機對比此前殲10A戰機的俄制AL-31FN發動機,推力更大。因此可最大程度保障殲10B的隱身修形,氣動不足推力補,那怕是塊板磚也能上天,這就是美軍戰機設計的終極信條!

武器裝備這塊,殲10B配備了空軍第四代空空導彈,不論是遠距截擊還是近距空戰,都是殺氣十足的佩劍。霹靂-15空空導彈具備超遠距離截擊的能力,射程高達400公里,這意味著在台灣海峽我軍戰機剛起飛升空,導彈就可以直接跨越海峽命中敵軍戰機!

第九名:歐洲颱風戰鬥機

歐洲颱風戰鬥機,曾命名為EF-2000,是一款由歐洲戰機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國合作)設計的雙發、三角翼、鴨式布局、高機動性的多用途第三代半戰鬥機。

歐洲颱風戰鬥機和法國達索陣風戰鬥機以及瑞典薩博JAS-39戰鬥機因為其優異的性能表現,並稱為歐洲「三雄」。

該機採用了鴨式三角翼無尾式布局,矩形進氣口位於機身下。這一布局使得其具有優秀的機動性,但是隱身能力則相應被削弱。操縱系統為全權4餘度主動控制數字式電傳系統,具有任務自動配置能力。廣泛採用碳素纖維複合材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鋁鋰合金、鈦合金和鋁合金等材料製造,複合材料佔全機比例約40%。採用一些隱形技術,包括低雷達橫截面和被動感測器。

前置鴨式三角翼構造空氣動力學不穩定設計提供高度的敏捷性(特別在超音速)、低空氣阻力和可提高升力,機翼使用無縫隙襟翼。飛行員通過每秒自動控制40次的飛行控制計算機和全權4餘度主動控制數字式電傳系統控制飛機去提供好的飛行控制特性。

在不使用矢量發動機的情況下就具有優異的超機動性能,得益於良好的機身設計,不但維持高速優異操縱性、也具有很好的纏鬥能力,特別是高速高過載纏鬥。為增加航程,還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第八名:殲16

20世紀90年代以來,空軍開始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變的轉型,要求新型作戰飛機具備多用途能力,為此空軍裝備了國產的殲轟-7A,缺點就是空戰自衛能力差,難以達到空軍要求的多用途作戰的要求。

針對殲轟-7A存在的問題,空軍又從俄羅斯引進了蘇-30MKK殲擊轟炸機,不過在使用過程之中,空軍發現蘇-30MKK存在較多的缺點,需要彌補。殲16戰鬥轟炸機就此應運而生! 2014年5月新一批殲16戰機交付空軍使用。新款殲16將採用部分四代機技術。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具有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並可以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據稱,這一項目是獨立創新設計、開發製造先進戰機,在技術上超過蘇-34,甚至是最終趕上美國的一個重要步驟。

殲16的電光瞄準系統(EOTS)這是一個高性能的、輕型多功能系統。它包括一個第3代凝視型前視紅外(FLIR)。這個FLIR可以在更遠的防區外距離上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探測和識別。EOTS還具有高解析度成像、自動跟蹤、紅外搜索和跟蹤、激光指示;測距和激光點跟蹤功能。

該型戰機的研發主要是配備給空軍,用於加強利用反艦導彈打擊水面艦隻的能力。俄羅斯媒體稱,與殲轟7相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導彈。此外,從網上流傳的照片可以看出,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a發動機。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可與多目標作戰,性能類似韓國F-15K戰鬥轟炸機。

殲16戰鬥轟炸機使用的是太行渦扇發動機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具有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殲16使用了更能適應粗暴起降的雙輪主起落架。垂尾尖部有所修形。

對於殲-16來說,還有兩種武器至關重要,一個是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從目前來看,隨著預警機和作戰飛機的雷達升級為有源相控陣,攻擊機憑藉低空突防可能也很難對對方縱深目標進行打擊了,所以就需要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這也是為什麼新世紀這種武器成為空地武器發展熱點的主要原因,在2012年珠海航展曾經展出過無動和的天雷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它在無動力投放條件下的打擊距離可以達到120公里,如果配備發動機,那麼可以超過200公里,那麼殲-16可以在對方防區範圍之外,發射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對其重要目標進行打擊。

另外一個目標是鑽地炸彈,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面,展出了1000公斤天戈激光制導炸彈,它的彈體細長,顯然有提高鑽地能力的考慮,實際上它的介紹也包括侵砌和深侵侵砌,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各國地下工事和具備堅固防護能力的目標增多,所以需要作戰飛機具備較高侵砌能力的鑽地彈來對付這些目標,由於這些炸彈的體積和炸彈都較大,因此一般戰鬥機都難以掛載,甚至第四代戰鬥機因為彈艙的限制,也難以掛載,所以需要第三代重型殲擊轟炸機來使用,如重量高達2.3噸的GBU-28激光制導鑽地彈在美國空軍之中只有F-15E才能掛載。對於來說,還缺少B-2這樣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轟-6K的突防能力弱,所以未來投放激光制導鑽地彈可能要交給殲-16來執行。

第七名:F-15

F-15鷹式戰鬥機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雙引擎、全天候、高機動性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

F-15是由1962年展開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計劃發展出來,1969年由麥道(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標,1972年7月首次試飛,1974年首架量產機交付美國空軍使用,直到現在。

是世界上第一種成熟的第四代戰鬥機(根據蘇聯傳統分類和美國2009年後分類方式兩者已統一,所以以上就是唯一的國際第四代戰鬥機標準)

F-15戰鬥機動力強勁,充分貫徹美軍的能量機動優勢理論

F-15的設計思想是替換在越南戰場上問題層出的F-4戰鬥機,並要求新F-15對1975年之後出現的任何敵方戰鬥機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針對奪取和維持空中優勢而誕生的F-15戰鬥機,設計之初要求其「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但1986年誕生的F-15E鷹式戰鬥機也證明了F-15在對地作戰中也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總的來說,F-15是一款極為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

F-15服役至今近40年,總生產數量1,200餘架,各種改型數十種,外銷六個國家。參加大小戰爭100餘場,擊落敵機100餘架,沒有一架在戰場上被擊落的記錄。美國空軍的主力空優戰鬥機,並且還要繼續服役下去。

俄羅斯蘇35戰鬥機在珠海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

第六名:蘇-35

蘇霍伊蘇-35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Flanker-E、Super Flanker)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在戰鬥機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鬥機。

2014年2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空軍總司令邦達列夫、蘇霍伊公司總裁波戈相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廠參加向俄空軍交付12架量產型蘇-35S殲擊機的正式儀式。

這批戰機編入東部軍區第3空防司令部第303近衛混成航空兵師第23殲擊航空兵團第1大隊,部署在東北當面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捷姆吉機場。

蘇-35的航電系統則在各個層面均趕上美四代半水平,甚至率先引入信息整合系統與專家界面等美四代水平,或許說它介於美規三代半與四代水平會更貼切些。

蘇-35戰鬥機配備了117S矢量發動機 。按照蘇聯時期的計劃,蘇-35約在1995年前後投產,當時已服役的飛機均非其對手,這意味著歐美必然會因此加快新戰機或改型戰機的服役進度,而原本也預計同期投產的歐洲四代機就當時的技術條件而言亦無法完全壓制。

因此或許可以說,倘若蘇聯沒有解體,那麼約自1995年開始蘇聯空軍便擁有技術上的優勢或是說至少與歐美齊頭直至F-22服役為止,這種現象在蘇-27S服役時尚不存在。

第五名:殲31

殲-31(代號:鶻鷹)戰鬥機,是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簡稱:沈飛)研製的第四代(俄國標準第五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

殲-31鶻鷹飛機,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鶻鷹飛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式布局,兩側布置大S彎進氣道,配置內埋武器艙。

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高性價比。

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時32分,殲-31成功首飛。成為世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四代機原型機的國家。

殲-31與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擬推出隱形戰機出口型號,還有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

第四名:F35

F-35起源自美國聯合攻擊戰鬥機(Joint Strike Fighter JSF)計劃,該計劃是20世紀最後一個重大的軍用飛機研製和採購項目,亦為全世界進行中的最龐大戰鬥機研發計劃,設計目的是為了替代美國空軍、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F-16、F/A-18C/D、AV-8等各種軍機。

計劃被定位為低成本的武器系統,這是因為現代先進戰鬥機,如F-22戰鬥機的成本不斷高漲,美國及其他國家均感到,單純依靠這樣的高性能且高價格的戰鬥機組成戰鬥機部隊,在財政上難以承受。因此美國各軍種改變以往各自研製戰鬥機的傳統,聯合起來,共同研製一種用途廣泛、性能先進而價格可承受的低檔戰鬥機。

F-35的隱身設計借鑒了F-22的很多技術與經驗,其RCS(雷達反射面積)分析和計算,採用整機計算機模擬(綜合了進氣道、吸波材料/結構等的影響),比F-117A的分段模擬后合成更先進、全面和精確,同時可以保證機體表面採用連續曲面設計。

該機的頭向RCS約為0.065平方米,比蘇-27、F-15(空機前向RCS均超過10平方米)低兩個數量級。由於F-35武器採用內掛方式,不會引起RCS增大,隱身優勢將更明顯。

在紅外隱身方面,從一些資料可推斷出該機在推力損失僅有2%-3%的情況下,將尾噴管3-5微米中波波段的紅外輻射強度減弱了80%-90%,同時使紅外輻射波瓣的寬度變窄,減小了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的可攻擊區。

F-35的隱身設計,不僅減小了被發現的距離,還使全機雷達散射及紅外輻射中心發生改變,導致來襲導彈的脫靶率增大。這樣該機的主動干擾機、光纖拖曳式雷達誘餌、先進的紅外誘餌彈等對抗設備也更容易奏效。

根據有關模型進行計算,取F-35的前向RCS為0.1平方米,與10平方米的情況比較,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前者的超視距空戰效能比後者高出5倍左右。

第三名:T-50

正式名稱為:「蘇霍伊航空多用途前線戰機(ПАК ФА)」

該機試驗機代號為Т-50,出口型印度方編號為I-21,是俄羅斯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戰鬥機,屬於替代SU-27的第五代戰鬥機。

2010年首飛,早期量產型將於2016年交付部隊。 2015年6月,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企業領導宣布,俄將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開始接收首批第五代戰鬥機。

據俄羅斯媒體2014年3月24日報道,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總裁波戈祥通報了公司的宏偉計劃:將生產外國夥伴們很感興趣的第五代殲擊機T-50,數量多達600架,佔領亞洲市場。

俄羅斯將在2016年之前於蘇霍伊設計院新平台為本國空軍批量生產T-50,而在2020年之前將為印度空軍(Fifth generation fighter aircraft)生產。

除印度之外,俄國還將供應巴西、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等有能力改裝自己空軍的國家生產將近150架。T-50的價格大概不會低於一億美元。表現良好的Су-30, Су-35、教練機Як-130、改進了的殲擊機МиГ-29在國外市場也仍然很受歡迎。

俄國在飛機製造方面不僅發展軍用飛機,還將發展民航機。俄羅斯在民航方面對兩種主要飛機:2010年已開始批量生產的支線飛機SSJ-100和2017年開始批量生產的前瞻中程飛機МС-21寄予特別大的希望。現在SSJ-100的最大買主是墨西哥的Interjet航空公司,俄國已為之供應了五架,總共將供應二十架。在東南亞也已在使用SSJ-100飛機。它還將在北非出現。俄羅斯的這種民航機很有成果,它的主要技術和經濟數據都優於主要的競爭對手。這使俄羅斯有可能在最近幾年增加這種飛機的出口。

第二名:殲20

殲-20(英文:J-20,北約代號威龍)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第五代(俄羅斯和美國2009年後分類方式已統一,所以以上就是唯一分代標準)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四代空中優勢戰機,首架工程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實現首飛。該機未來將擔負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預計該機將於2017~2019年左右進入部隊服役,並在2020年後逐步形成戰鬥力。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深黑色塗裝,而殲20(2011號及以後)採用類似於F22的高亮銀灰色塗裝。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同時配備國內最先進的新型空空導彈。

殲20將執行的作戰任務:

遠程/持續攔截任務:就這個任務而言,殲-20戰機會負責封鎖進入第二島鏈的空中路徑,攻擊來襲攻擊機及其護航戰機;

遠程空戰和護航任務:殲-20戰機會通過破壞防禦戰機、巡邏機、預警機等資產,在敵軍空中防禦中打開缺口,並為空中加油作業提供支持。

戰區攻擊任務:殲-20戰機會像F/FB-111、F-15E和未來FB-22一樣,利用制導常規彈藥或自由落體核彈,攻擊攻擊水面目標;戰機體積使之足可攜帶重達3000磅的彈藥 遠程戰區監視任務:殲-20戰機會像RF-111C/D、RA-5C和F-14/TARPS戰機一樣,收集雷達、圖像和電子情報,但殲-20戰機具備以上戰區偵察機所不具備的隱身性能;

電子攻擊任務:殲-20戰機會用來反制敵軍雷達和通訊,利用機上武器倉攜帶干擾設備,像EF-111A渡鴉電子對抗機一樣;

反衛星武器發射平台:殲-20戰機會被用於運載併發射反衛星導彈,與上世紀80年代美國空軍利用F-15戰機發射由路特公司研製的ASM-135A相同。

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

第一名:F22

具體來講,F-22在機載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配置方面整體領先於世界其他各種先進戰機,而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隱身性能則是多數戰鬥機尚未能實現的能力,在指標統計上甚至根本無法量化對比。蘇-27/蘇-30系列在機動性能上可以勉強和F-22一拼,歐洲颱風戰鬥機和陣風戰鬥機在更換相控陣雷達后在電子設備上可以勉強達到F-22的水準(尚未實現),但這些飛機在其他性能方面則都要有所欠缺。尤其是F-22先進的隱身能力,足夠將蘇-27等四代戰機的雷達探測距離降低到10~20千米的誇張程度,完全能夠抵銷四代機和四代半機的大半全部作戰能力。

F-22更加具有優勢的是其未來發展的潛力,隨著新型空空導彈和火控軟硬體的不斷升級,再加上機體側面相控陣部件的加裝,F-22的發展僅僅是剛剛開始。

不過,造成F-22最大的缺陷也是其高性能導致的價格高昂,接近2億美元的單機報價令美國人自己也望而卻步。2007年裡,美國空軍為了爭取增加F-22的訂購數量,不斷發起宣傳攻勢,甚至利用F-15事故造成全體F-15罷飛的「空防危機」。

儘管F-22價格高昂,還是有些國家不滿足於「低檔」的F-35,希望採購F-22獲得局部地區的絕對空中優勢,日本就是典型。

但美國決策部隊並沒有考慮增加出口以降低F-22成本,由此提高空軍裝備數量,至今仍拒絕對外出售F-22。

深度分析各種高科技武器裝備的自媒體,作者長期供稿《兵器》和《現代艦船》,為您解讀軍事動態,擅長寫航空航天、彈道導彈。微信:WQ15588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