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暴雨中,用一張圖告訴你中國為何應該重視氣候變化

豪雨、洪澇、泥石流...牛津大學和北師大聯合研究勾勒出各省基礎設施所面臨的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

本文於2016年4月在中外對話網站刊登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代表著已建成了大量的基礎設施。自1992年以來,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已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5%。如今,基礎設施總量已達到GDP的71%,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大部分基礎設施都極易受到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影響(自古以來就旱澇災害頻繁)。據水利部稱,僅2011年一年,受洪澇災害影響,就有28條鐵路線路中斷,21961條道路癱瘓,49個機場停飛,此外還有8516條輸電線路中止供電。

2012年的旱災使大部分地區的水資源供應受到影響——湖北、雲南、黑龍江等省數以千計的水庫蓄水量「紛紛告急」,導致城市供水短缺。

有一些基礎設施網路堪稱世界之最。譬如,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居世界第二,並且自2000年以來一直以每年20%的平均速度增長。鐵路目前佔世界鐵路總營業里程的6%(仍在上升),完成運輸量佔世界鐵路總運輸量的25%,成為世界第三大鐵路體系。

截至2013年,已超過美國和歐洲,成為世界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國。由於氣候變化對自然災害的分佈和頻率有著雙重影響,目前的工程項目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極端天氣將要來臨

在洪澇災害和旱災方面,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顯示,北方乾旱地區的年平均徑流量將減少2%到10%,而洪澇災害頻發的南方地區,平均徑流量增幅將超過20%。

這就意味著,氣候已然非常乾燥的北方今後將變得更為乾燥,而潮濕的南方將更為潮濕。

氣候變化不僅將對現有的基礎設施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大量即將承建的基礎設施工程。

「西部大開發」戰略除了其他內容之外,還提出了四大基礎設施項目:「西電東送項目」 、「南水北調項目」、「西氣東輸項目」(以及「青藏鐵路項目」)。2001年到2010年,「西-東」項目總投資在5265億人民幣(750億美元)以上,還不包括三峽大壩。

儘管近年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據預測,經濟仍將趕超美國,在2020年以前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從1952年開始,資本積累就為基礎設施投資提供了資金支持,此外接近70%的GDP增長都是資本積累帶動的。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資本積累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確定基礎設施熱點區域

作為世界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國,在規劃和落實2015年年底達成的巴黎氣候協議的相關適應性措施上,做了大量工作。其《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也的確將基礎設施部門放在了首位,並呼籲建立一個更系統的風險評估體系。

然而,這並非易事。基礎設施體系非常龐大複雜,很難釐清。此外,氣候變化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即使有可能確切地獲知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和分佈範圍的變化情況,這個過程中也將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

牛津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邁出了探尋答案的第一步。為了了解氣候變化將對的基礎設施造成哪些潛在影響,兩校合作開展了一個研究項目,建立了一套包括能源、交通、水利、垃圾管理、信息與通訊技術(ICT)等基礎設施的模型。

他們引入了一個叫做「基礎設施臨界熱點」的概念,這個概念表示一個關鍵基礎設施富集的地理地帶,其界定是由直接或間接使用基礎設施的用戶人數決定的。

圖表顯示了基礎設施熱點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江蘇、上海和浙江。這些地區很大程度上將受到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

基礎設施受氣候變化潛在影響的脆弱地區,紅色區域表示最脆弱地區。圖片來源:科研論文《受洪澇災害和旱災影響的基礎設施體系空間分佈》 ,發表於《自然災害》雜誌,

點擊查看大圖。

風險波及廣泛

以上基礎設施熱點區域通過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體現了面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潛在脆弱性。

通過應用先進的水文模型,研究人員研究了,由於氣候變化,這些地區受洪澇災害和旱災影響的程度。

在洪澇方面,他們發現安徽、北京、廣東、河北、河南、江蘇、遼寧、山東、上海、天津、浙江以及這些地區的66個城市的基礎設施資產都極易受到洪水衝擊。這些基礎設施受洪水影響而被迫中斷服務將導致1.03億人口受到波及。

另一方面,乾旱導致的水資源供應短缺或將導致能源生產中斷,將有六百萬居民用電受到影響。從分佈上看,內蒙古南部、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北部、北京、天津、江蘇西南部以及這些地區的99個城市面臨的風險最大。

這對人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對居住在其中某個「基礎設施熱點地區」的人們來說,由於氣候變化加劇了自然災害,其所在地區的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服務將面臨危機。這就意味著,停電、交通擁堵、供水緊張等情況將更加嚴峻。水電價格上漲,出行將受到限制。

認識到這些危機后,政府堅定不移地採取措施緩解與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不僅在其國家自主貢獻預案中制定了嚴格的減排政策及措施,還制定了強有力的適應策略,其中包括提升災情預警機制,對新的基礎設施項目設定更高工程標準並要求建立全面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體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