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選擇恐懼症」?讓它見鬼去吧!

從前有一隻驢,它站在兩堆看起來一模一樣的乾草中間,它本可以在兩堆乾草中自由選擇哪一堆乾草成為自己的美餐,但最後,驢子因為無法決定到底應該吃哪一堆草而活活餓死了。

這頭驢子有一個著名的名字——布里丹之驢(Buridan』s Ass),源於十四世紀哲學家Jean Buridan. 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有時自由意志反而會導致「無法作為」,即一種由「不確定性」和「過量的選擇」造成的「選擇決策能力的喪失」。

「選擇決策能力的喪失」在今天有個流行的說法叫選擇恐懼症。

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時刻都在充滿選擇:

午飯去哪家店?喝拿鐵還是熱可可?

第一次約會穿哪件衣服合適?

是接受父母托關係幫我找的工作還是去北上廣拼一把?

要和他分手還是繼續磨合再試試看?

……

Columbia大學教授 Sheena Iyengar 以研究「選擇」而聞名,據 Sheena統計,成年人每天大約要作70 個大大小小的選擇。

"生活就是不斷地做選擇題」這句話不假,諷刺的是,我們時刻都需要決定一個選擇,但「選擇」本身卻讓很多人充滿了恐懼。

為什麼我們會懼怕選擇?源頭可能來自三方面。

一、與生長的環境有關

患有選擇恐懼症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內心缺乏安全感。

通常他們成長環境習慣了被權威控制,壓力和否定與之伴隨成長,他們更習慣被動和順從,害怕在心理上位選擇的結果負責,因為有「權威」一直在幫他「做出正確選擇」。他們習慣了執行,卻鮮少思考目標和自己的意願。所以,當他們突然要面臨自主選擇時,就會不知所措、擔心後果,導致難以做出決策。

二、高估了「選擇」的意義

「選專業真的很重要!」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太重要了!」

「選對結婚伴侶是件終身大事!」

類似這樣的話我們沒少聽過。因為我們習慣認為很多選擇是重大的、甚至決定一生的,所以不敢輕易做出決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選擇是高瞻遠矚、萬無一失的。可惜科學研究證明在做選擇時,我們常常犯錯。

因為我們無法準確預估未來的體驗。絕大多數決策,其實都由腦海中對未來的描繪所決定,這種構建依靠的往往是基於過往經驗所做的迅速情緒反應、有意識的回憶和評估,以及勾畫出的未來願景的享樂程度。

當人們過度關注眼前的事件,就會高估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無論是從強度或是時長。例如一場比賽的勝利,或是考試的成功,可能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決定自己一生幸福」,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多少會質疑自己當初選擇付出的時間精力是否用錯了地方。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世事難料」。即便你很看重某次選擇、為它做好了萬全之策,但你心裡明白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萬全之策」,任何時候都可能會有意外發生。

三、選擇太多

關於「選擇」Sheena做過一個很經典的實驗:在超市的桌子上給顧客提供6種或者24種果醬讓大家免費試吃,然後統計他們試吃的種類數目以及試吃后的購買意願。

結果顯示:面對6種選擇時,有30%的人真的購買了其中的一種果醬;而面對24種選擇時,卻幾乎沒有人願意掏錢購買。

太多的選擇,反倒讓我們無力、不知所措。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社會科學家Schwartz在其著作《選擇悖論》中把這種現象稱為「認知負擔」——過多的選擇造成了對認知過大的需求,使我們感受到認知的負擔,從而降低了去做選擇的能力。

而且隨著選擇增多,人們的期望值也在增高。根據心理學家 Barry Schwartz 的看法,后工業化時代,臨床抑鬱症發病率甚至自殺率的增長也與這種「高期望」有關。因為,當世界給了你非常多的選擇,而你仍然不富有、不成功、不快樂。其實關於選擇恐懼症各學科的科學家們已經分析的比較透徹了,而我的看法則比較簡單粗暴:之所以選擇困難是因為要麼沒錢、要麼沒種。

試想一下,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自由,還會糾結到底是買CHANELH還是LV么?還會糾結到底是去歐洲游還是馬爾地夫么?

統統來一份啊!

我們選擇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錢才會去糾結,希望選出性價比最高的那一個。

另一種懼怕與錢無關,而是我們太害怕冒險、不敢承擔風險、想到失敗的可能性就退縮、把頭埋在沙子里,所以才在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中躊躇。

可在這個世上,有誰的人生是經歷過一次錯誤的選擇就會再無翻身的機會呢?錯過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除非你拒絕move on.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你這兩種結論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實是我們沒有花不完的錢、也的確想規避最大風險。

這要如何破除選擇中產生的恐懼呢?

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 Schwartz 的著作The Paradox of Choice中他提到了三種人:滿足者、完美主義者和最大化者。

最大化者追求最極致的好,並且只接受最極致的好;完美主義者也追求高標準,但並不期望一定達到,如果沒達到,他們並不會像最大化者那樣憂鬱、懊惱、痛苦;而滿足者們,只要「足夠好」就行了,哪怕他們知道有更棒的結果存在,也不擔憂。所以,試著去追求「足夠好」而非「最好」,以滿足需求為目標,可以減輕焦慮和壓力。

其次,減少選擇。

過多類似的選擇,除了令當事人混亂之外,其實很多時候並無實際需要。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著作《Off 學》一書中提出,與其多花時間在購物的選擇上,不如花心思尋找屬於自己「標準」物品。一旦尋獲,只需不斷重複購買相同的物品,便不會有購物的煩惱和時間的浪費。

再次,儘可能通過可靠的信息源去了解每一個選擇的信息,評估它可能帶來的後果。

我們可以嘗試分門別類去「甄別」選項,讓自己更有效率地做決定;然後由淺入深地去分析。不妨先由較容易做決定的選擇開始,由淺入深慢慢推進,可以大幅減低當事人中途放棄的比率。

複次,轉變思維,不要陷入非A即B的選擇怪圈。

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反脆弱》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杠鈴策略」——你不應該去接受中等的選項,而是應該同時去選擇兩個端。

一方面你可以接受很廉價的東西,另一方面你應該去追求最好的東西。因為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可以是時間、金錢、精力,甚至是你的熱情,你只有在有些事件上接受一般甚至糟糕的結果,你才有足夠的資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東西。

知乎大V采銅老師舉過一個很恰當例子。比如,你一個人連吃兩星期蘭州拉麵,然後請一位心儀已久的大美女或者小鮮肉去一家人均一千的高級餐廳大吃一頓然後順便談談人生理想,那體驗絕對比你一年到頭下館子都只在人均100以下級別的店裡吃要好。吃蘭州拉麵的那兩個星期,你也是幸福的,因為你不需要選擇,你盯著最便宜的吃就可以。

在你最糾結的勢均力敵的A和B這兩個選項之外,在你被自己框死被別人繞暈的視線之外,還有很簡單的選擇的,那就是很屌絲的C,和很美好的D.

最後,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以及把目光收攏到我們自身身上,減少對周圍人正在做什麼、得到了什麼的關注。

有時候我們難以做出選擇,是因為對選擇后的結果充滿了過分的期待或過於悲觀,事實上很少有選擇能讓我們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有時候我們難以做出選擇,純粹是因為太關注別人做了什麼、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其實關於「選擇」的真相《決斷力》中的一句話說的很真切:當你沒有選擇餘地的時候,努力是唯一的變數。當你有選擇餘地的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