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周一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博物館標準參照物資料庫必備歡迎分享、關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baoji Bronze Ware Museum)為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地處「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社火之鄉」陝西省寶雞市。全院由青銅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智慧之光等部分組成。館藏有何尊、折觥、厲王胡簋、牆盤、秦公鎛、衛鼎等一千多件青銅器。

館藏精品:何尊、折觥、厲王胡簋、牆盤、秦公鎛、衛鼎等

展區構成:青銅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

主題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

建築寓意:平台五鼎

寶雞是周秦文明的發祥地,自漢代以來,青銅器在寶雞不斷出土,數量之巨,精品之多,銘刻內容之重要,均居全國之首,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數萬件青銅器從這裡出土,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等聞名於世。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籌建於1990年,199898日建成對外開放。2010928日新館落成,並更改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主樓的設計,在造型上把石鼓與銅鏡巧妙結合——以石鼓為基座,以銅鏡為頂面,飾以典型的西周鳳鳥紋,其用意旨在突出周秦之風、金石之韻。在石鼓山巔,這面巨大的銅鏡迎接寶雞每一天第一縷曙光。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主體建築分為五層,建築形象運用了高台門闕、青銅後土的建築語言,寓意著寶雞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時也完美地結合了石鼓文化與青銅文化。

展廳介紹

青銅之鄉

核心看點:楊家村窖藏復原

展品數量:260

展廳面積:606平方米

展示內容:通過大量窖藏出土青銅器的展示,展現寶雞青銅器之盛。

踏入第一個展廳,首先進入眼帘的是按比例定製的寶雞地形沙盤,沙盤上標明了寶雞的三區九縣及重要遺迹遺址。吊頂上設置有「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出土地點分布圖」及「寶雞青銅器主要出土地點分布圖」。歷史上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不計其數,青銅器有上萬件,這些青銅器包括新成立之前出土的傳世品和公安部門收繳的盜掘品,以及新成立后的考古發掘出土文物。青銅器博物院展出的主要是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文物。

新成立以後,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重視,考古事業的發展和考古科技手段的進步,使埋藏在地下數千年的青銅器有了一個良好的社會保護環境,也使得世人可以一睹這些國寶的風采。窖藏是構成「青銅器之鄉」青銅文化的一大特點,特別值得一提。在眾多窖藏中,眉縣楊家村青銅器窖藏則是重中之重。2003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在眉縣楊家村通過搶救清理,共出土鼎、盤、盉、盂、壺、鬲、匜等27件大型青銅禮器,這27件青銅器上都有銘文,其中逨盤的銘文長達372字。這個青銅窖藏所在地楊家村自1955年以來屢出青銅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總體上來看,第一展廳以楊家村窖藏復原為展示核心,從而引出「楊家村出土文物陳展區」、「寶雞其他重要青銅器文物展區」、「青銅器之鄉主題陳列區」以及「周之溯源版塊」四大展區。

周禮之邦

核心看點:厲王胡簋、牆盤、何尊

展品數量:688

展廳面積:947平方米

展示內容:通過對文物信息的闡述,描繪出興於周朝禮制下的輝煌盛世。

第二展廳以對周禮的追溯和闡釋為線索,重點展現厲王胡簋,解讀一個民族情結的緣起;通過對牆盤的重點解讀,以及相關文物的配套陳列,追頌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以國寶重器何尊作為本單元的收官之作,重點呈現「營建洛邑,宅茲」的銘文特寫,追溯「」二字的由來。通過對文物信息的闡述,描繪出一幅興於周朝禮制下的輝煌盛世。

在這一展廳展出的胡簋屬於周厲王,因其是西周唯一的王器,所以它也被稱為「王簋」。與此同時,它又是目前出土的歷代「簋」中器形最大的,所以又被稱為「簋王」。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銘文,完全顛覆了《史記》中周厲王暴君的形象,待博物院正式開放之後,遊客可親自詳讀這些銘文。

國寶重器何尊也在這一展廳展出,它於1965年出土自寶雞境內,是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的不得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何尊為周成王五年名何者所制,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紀年銘的銅器。何尊內膽底部刻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銘文,其中「宅茲」更是「」二字最早的文字記載。

周天子向來注重禮法,制定了嚴格的《周禮》,而青銅器的使用,在「周禮」中也有嚴格的規範。隨著青銅工藝的進步,青銅器與禮制的結合愈發緊密。

在西周時代,簋也是重要的禮器之一,與西周禮器的核心銅鼎配合使用。簋相當於現代的飯碗,在祭祀和宴會場合,簋和鼎的多寡與組合形式顯示著古人的不同地位和身份。一般是四簋五鼎,六簋七鼎,八簋九鼎相配,標誌身份地位的高低。在展館,周天子宴饗諸侯的盛景也以實景再現的形式出現,參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周王朝嚴格的等級制度和禮儀規定。

帝國之路

核心看點:秦公鎛

展品數量:360

展廳面積:947平方米

展示內容:展現非子養馬、始皇加冕等歷史節點,遊客在此可體驗一場民族歷史的興衰之旅。

第三展廳以周王室的衰敗和東遷為背景,以秦帝國的崛起之路為線索,展現出曲折流轉的歷史脈絡。以西周的尾聲作為展覽的開篇,逐次展現非子養馬、襄公立國、文公東獵、武公創縣、宣公刻石、穆公稱霸以及始皇加冕的歷史節點。在兩個族群發展的此消彼長間,展現了一場宏大的民族歷史的興衰之旅。

雖然周衰秦興的歷史藉助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得以全方位展示,但精美而神秘的青銅器同樣不可或缺,秦公鎛將會是這間展廳的主角。鎛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與編鐘、罄組合使用,形體特大的鎛用以指揮樂隊節奏性強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常用於貴族在祭祀或宴饗等禮儀場合。

1978年寶雞市楊家溝鄉太公廟村村民在取土時意外發現一個窖藏,經專家發掘清理,共出土8件青銅器,其中秦公鍾5件、秦公鎛3件。3件鎛造型別緻、形體宏大、鑄造精美,外觀裝飾有透雕的蟠龍和鳳鳥,輕靈有致,紋飾細緻活潑,呈現出清新自然的風格。

秦公鎛上有銘文135字,從銘文得知秦公鎛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禮器,銘文中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靜公、秦憲公四代世系,著重講了秦襄公被賞宅受國之事,這是一件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第三展廳通過重點展示秦公鎛,以描述秦王族的興盛,突出秦世族的逐漸強大,展現了秦「帝國之路」的重要場面。

智慧之光

核心看點:折觥

展品數量:160

展廳面積:606平方米

展示內容:以復原西周青銅作坊的形式,詮釋了青銅器從制模翻范到鑄造成器的完整工藝。

第四展廳面積606平方米,共展出文物160件。以單元敘說為邏輯構成,結合器物圖文的靜態展陳,漫畫語言呈現的電子互動桌面,視覺衝擊力強的寬幅多媒體系統,生動有趣的作坊體驗,多層面、多角度詮釋了青銅器從制模翻范到鑄造成器的完整工藝。重點展示國寶折觥,展現青銅器造型及紋飾的獨特藝術神韻,突出青銅文化的藝術特色。

折觥於19761215日出土於扶風,它通高28.3厘米,重7.6公斤,是西周昭王時鑄造的盛酒器,器物主人名折。它的造型酷似一隻又肥又大的綿羊,整個器物造型精美,紋飾設計獨特,由十幾種動物組合而成,四層花紋顯得富麗堂皇,是一件十分精美的青銅藝術珍品。

館藏精品欣賞

青銅器

夨伯鬲

歷史價值:該器內壁鑄有銘文25字「夨伯作旅鼎」,銘文中有「夨」字,因而專家斷定其可能為古夨國器物。周武王滅商后,為了鞏固西周政權,分封諸侯,在寶雞分封的諸侯國有魚國、散國、夨國、微國、井國、虢國等,夨國位於今天寶雞北部的隴縣、千陽一帶。

虢仲鬲

歷史價值:鬲(讀立),是古人常用的炊煮器,類似於現在煮稀飯的鍋。大多器形為乳袋狀三足,既可以擴大容積又可擴大受熱面積。「虢」為封國名,西周時曾將虢分為西虢和東虢,西虢是位於今天寶雞虢鎮一帶,東虢在河南三門峽一帶。

銅鉞一組

歷史價值:鉞(讀越),是古代武器及禮器的一種,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中,已發現玉制的鉞,在當時具有神聖的象徵作用。后因形制沉重,靈活不足,終退為儀仗用途,常作為持有者權力的表現之用。

王盂圈足

歷史價值:盂,是古代盛水或盛飯器。該器時代為西周早期,出土時殘缺嚴重,僅剩底座部分,若整器還在,體積應十分龐大。

鳳鳥紋方座簋

歷史價值:簋,為古代盛放黍稷稻梁等食器。該器時代為西周早期,器型華麗,紋飾精美,兩耳飾浮雕獸頭,腹和底座周圍均飾有華麗羽冠的鳳鳥紋。相傳,周文王元年,鳳凰聚集在岐山之巔,引頸長鳴,預示著周族的強盛。「周之將興,鳳鳴岐山」的典故即由此而來。這種鳥身舒展修長,羽冠飄逸的紋飾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鳳鳥紋也就成為西周時期非常流行的紋飾之一,顯示了西周高超的鑄造工藝。

銅斧、銅鑿、銅錛一組

在周原遺址里還發現了多處手工作坊遺址,如雲塘村南的制骨作坊、齊家村東的制陶作坊、齊鎮東的制銅作坊等,都是大型的手工業作坊,其中雲塘村制骨作坊規模最大,以專制骨器為主。遺址中發現有豐富的石、骨料和半成品遺物,還出土銅斧、銅鑿、銅錛等各種工具,斧是砍木工具,鑿是手工用具,錛則是削平木頭的平頭斧。時,農具是與農耕工序配合,例如,墾荒時有斧、錛;耕地時有鍤(讀插,鐵杴);播種時有耒(讀磊,翻土工具)、耜(讀寺,手犁);除草時有斧、鏟等耕除草的農具;收割時用刀、鐮割取禾穗。青銅農具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反映出了西周當時系統而龐大的生產規模,由此可以看到周原不僅貴族雲集,還有很多手工業作坊為貴族服務。

伯公父勺

歷史價值:1976年出土於寶雞市扶風縣雲塘窖藏,勺,舀酒器,由一個小杯連鑄一條直柄,自銘為爵,器形獨特。

興簋一組

歷史價值:簋(讀鬼),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飯食的器具,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常以偶數的簋與奇數的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該器共出土8件,均由器身和器座構成,裝飾有直棱紋,造型古樸典雅。

折斝

歷史價值:斝是古代用於溫酒的酒器,通常造型為三足,一鋬,兩柱,圓口呈喇叭形。折斝銘文記載了器物主人叫折,為了紀念受王賞賜的榮耀之事,特做此器。

商尊

歷史價值:尊,為古代盛酒器,往往與卣(讀有)或方彝(讀夷)相配合使用,流行於商代至西周中期的中原及關中地區。該器莊嚴雄奇,華美富麗,整體造型呈筒狀三段式,通體均勻分佈四條扉棱,大敞口,飾獸面紋,器形莊嚴,厚重,十分精美。

三年興壺一組

朝代:西周中期

出土地點:寶雞市扶風縣庄白村一號窖藏

歷史價值:在庄白一號窖藏中發現了大量精美青銅酒器,其中就有體積巨大的三年興壺,該器形體龐大,造型莊重,紋飾古樸,在其腹、腰、頸用兩條素帶相隔,裝飾波曲紋,寬疏有序,線條流暢,是西周中期青銅壺器的典型作品。

獸面紋帶鈴簋

朝代:商代晚期

出土地點:寶雞縣硤石

歷史價值:簋(讀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飯食的器具,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常以偶數的簋與奇數的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這件獸面紋帶鈴簋樣式凝重精美,方形座上裝飾有古代的饕餮紋,傳說饕餮是貪吃的凶獸,龍生九子之一。饕餮紋兇猛莊嚴,結構嚴謹,製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銅器裝飾圖案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

編鐘、編鎛一組

朝代:西周晚期

出土地點:眉縣楊家村窖藏

歷史價值:早在1985年,眉縣楊家村還曾出土窖藏青銅樂器十三件,分別為逨鍾4件、雲雷文鍾2件竊曲紋鍾4件,編鎛3件。編鐘一般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懸挂起來,斜掛的鐘稱之為甬鍾,直懸的鐘稱之為紐鍾。編鐘不僅是西周時期祭祀、朝聘、宴饗的主要樂器,也是區別貴族等級身份高低的標誌。

逨盤

規格:通高20.4厘米、口徑53.6厘米、重18.5公斤

歷史價值:盤為水器,一般與匜配套使用,用於古人行沃盥之禮。該器造型優美,腹部及圈足處裝飾竊曲紋,鋪首為獸首銜環,盤外部布滿翠綠色銅銹。它是楊家村窖藏出土青銅器中史學價值最高的一件。盤內鑄銘文21372字,詳細記述了單氏家族8代人輔佐西周從文王到宣王共12代天子征戰、理政、管治林澤的歷史。銘文大意為:「逨說,我的赫赫有名的皇高祖單父,威武英明,知人善任,是一個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輔弼文王、武王,討伐殷商,接受皇天大命,撫佑四方的諸侯國,建立了周王朝,操勞國家,順應天意。我的皇高祖公叔,能輔佐成王,為王所使,接受大命。(當時)北方的戎狄不來奉獻天子,(成王)安定了四邊萬國。我的皇高祖新室仲,沉穩英明,安遠善近,四方諸侯都來朝見康王。但是鬼方背叛朝廷。我的皇高祖惠仲盠父,善和於政,成於謀略,奉侍昭王、穆王、經營四方,討伐楚荊。我的皇高祖零伯,耳聰心明,盡職心責,侍奉龔王、懿王。我的皇亞祖懿仲,直言規勸(四方左右庶民),(協助)孝王、夷王治理國家,有成就於周邦。我的已故父親龔叔,端莊恭敬,嚴肅謹慎,和詢於政,德行顯著,輔佐厲王。逨繼承我的祖父、父親的職事,夙夕恭敬自己的職責,故天子多賜逨休。天子萬年長壽無疆,保佑周邦,治理四方」。

逨盤銘文巧妙的以單氏家族的8代祖先為主線,穿插對應了西周十二位天子,如文王、武王興周滅商,成王、康王開拓疆土,昭王討伐楚荊,穆王征伐四方等,將天子的豐功偉績與單氏家族的功勞結合在一起,既歌頌了周王的豐功,又昭示了家族的偉績和榮耀,同時,它還印證了《史記•》中西周諸王世系,證實了《史記》的真實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青銅史書。

單五父壺一組

朝代:西周晚期

規格:通高59厘米、重25公斤

歷史價值:壺為古代盛酒器,出土共兩件,造型、紋飾及銘文均相同。該壺在器蓋、器腹、圈足處,以數條造型各異的龍紋裝飾,表現出變化多端的龍的形態。這對銅壺造型優美,紋飾縟麗,鑄工精湛,堪稱精品。

逨盉

歷史價值:盉,為古代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該器造型獨特,構思奇妙,從銘文得知,是西周單氏家族第八代逨為祭祀皇高祖單公而做的一件禮器。器身呈扁圓形,兩面以龍紋裝飾,蓋首為鳳鳥,鳳首高昂,展翅欲飛,形象逼真。蓋與器身連接處,是一隻老虎,它歪著頭向上攀爬,悠閑自得的樣子卻不失獸中之王的威嚴。盉的鋬手是吞雲吐霧的龍首,好像在空中遨遊,呼風喚雨。12厘米長而直的管狀流,像是一條舞動身軀的長龍,正張著嘴準備吐出美酒。整個器身由四個龍首支撐而起,靈動穩健。逨盉以威風凜凜的老虎連接著剛強雄健的龍與柔美仁善的鳳,烘托出一種龍騰虎躍鳳呈祥,吉祥畫面。龍與鳳、剛與柔、動與靜相互烘托,彼此呼應,和諧統一。

四十三年逨鼎一組

歷史價值:43年逨鼎共十件,該組器形、紋飾與四十二逨鼎相同。因第九、第十號兩件器形較小,不能通篇記鑄,而將全文分為兩部分,分鑄於兩件器物內壁,其餘8件內壁均通篇鑄錄全文,銘文31行,計316字,記載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六月中旬丁亥這一天,逨因治理林澤,供應王室山澤物產有功,周王室冊封其為官司歷人(類似於監察部長一職),訓導其如何施政,及受到獎賞的情況。文中年、月、干支、月相俱全,為研究西周曆法提供了新的資料。

四十二年逨鼎一組

歷史價值:42年逨鼎共兩件,紋飾、銘文均相同,唯大小有別。鼎自夏代開始出現后,一直沿用至漢魏時期,主要用於祭祀和宴饗,烹煮肉食的炊具。相傳大禹平定水患后,鑄九鼎象徵九州,九鼎遂成為傳國重器,是王權的象徵。

器內鑄銘文共25281字,記述了在周宣王42年(公元前786年),司工散導引逨入中門,立中庭,北向而接受冊命。王說:「逨,我的顯赫高貴的文王、武王,從皇天那裡接受大命,撫佑四方的諸侯方國。從前,你的先人輔佐先王,盡心操勞大命。因此,我沒有疏遠、忘記聖賢的子孫們。你要效仿你的先輩,助我攻打戎狄,你沒有懈怠征戰之事,在弓谷徹底打敗了戎狄,抓獲了俘虜,繳獲了器械和車馬,你勤勉於徵戰之事,戰鬥很順利,我親自賞賜給你一壺黑黍釀造的酒和土地。」逨拜首,接受了天子的冊命,感激天子的賞賜,作了此鼎,用來追念有文德的先人。銘文詳細記述了周王命逨輔佐長父,征伐戎狄有功,受到周王室冊封、獎勵之事,將逨受到冊封的時間、地點、原因及獎勵內容記載的十分清楚。

其他青銅器欣賞

陶瓷器

唐彩繪人面獸身四目鎮墓獸


唐彩繪力士俑

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小陶屋

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龜形壺

金玉器

漢玉辟邪

西周串飾

西周鳳鳥紋玉璜

西周鳳鳥紋柄形器

西周玉魚

西周玉獸面

西周玉戈

西周玉虎

西周圓雕玉牛

西周玉兔

西周鳳鳥紋圓形玉飾

-15西周片雕回首玉鹿

西周玉鹿

西周龍形佩

西周玉牛首

西周玉龜

佛造像

銅鏡

佛造像

佛造像

佛造像

佛造像

此博物館為唯一一家以青銅器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收藏了豐富的青銅器藏品,是愛好者學習研究非常好的場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對了解青銅歷史、文化、青銅器器形、寶雞地區青銅器特徵等更方面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參觀信息:

地點:寶雞市渭濱區濱河大道

竣工時間:2010928

開放時間:夏上午8:0012:00 下午2:3018:00

8:0012:00 2:0017:30

電話:0917-2769016

交通路線:途經本院的公車有81017285161路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