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趙孟頫 !詩書畫三絕第一人

如果真的要說「詩書畫三絕」第一個在作品上集大成的人物,應該是趙孟頫。

趙孟頫確立了蘇軾以降文人畫的提倡與發展,他在四十二歲到四十九歲創作的《鵲華秋色》與《水村圖》,可以說是「文人畫」最早的典範。畫面以荒疏蕭散的筆法,像寫字一樣留下重重墨跡。

山的皴法,水的波紋,不刻意求工,只是一種風景的紀念,只是和知己朋友分享山水的心情。因此少不掉畫面留白處的題跋,以秀潤的小楷行書,寫不能忘懷的心事。

「詩」「書」「畫」三者合而為一,組成不可分的美學意境,開創了世界美學史上獨一無二的文學與視覺藝術結合的先例。

趙孟頫之後元明清的美學發展,繪畫、文學、書法三者已經無法分割。

畫家不可能沒有詩文底蘊,文學的追求從主題喻意,到詩文題字內容,都不是傳統只講求技術的畫匠所能應付的。在文人畫美學主導下,「匠氣」反而成為最低劣的品質,成為文人嘲笑的對象。

趙孟頫 秋深帖

書法對文人而言,是從小鍛煉自己的基本功。「橫

平」、「豎」、「點」、「捺」、「撇」、「磔」,是書法線條,也是繪畫元素。「書畫同源」又再一次被賦予新的結合意義。

趙孟頫 窠木竹石圖

趙孟頫畫「枯木竹石」,常常在畫上題詩——

石如飛白木如榴,寫竹還應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

趙孟頫具體說出:畫奇石用了書法上的「飛白」皴擦,畫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筆觸,畫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寫字的「永字八法」。

趙孟頫重新界定了「書畫同源」這一古老成語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學以書法主導繪畫的精神實質。

書畫不分家的情況下,趙孟頫究竟應該歸屬於繪畫來討論,還是歸屬於書法,變成有趣的課題。

以作品來看,趙孟頫的書法量多而質精,書風一直影響到元明諸家,在董其昌身上做了總結。到清代金石派興起,傳承了幾百年的趙孟頫帖學風格才受到批判與懷疑。

趙孟頫把魏晉文人——特別是王羲之,特別是唐摹本蘭亭的精神——發展到了極致。趙孟頫臨的《蘭亭》(藏於北京故宮)筆畫工整妍媚,已經把魏晉文人不刻意求工的瀟洒變成了一種形式美。

趙孟頫在書法上用功極勤,不斷從類似《蘭亭》的古帖中鍛煉筆法,練就一種線條上驚人的準確的技巧。

「準確」、「形式美」為趙孟頫贏得了書史上不朽的地位,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也正是這種對「 準確」、「形式美」過度的在意,常常使人在閱讀趙孟頫的字時有一種說不出的遺憾,彷彿反而懷念起顏真卿《祭侄文稿》,或蘇軾《寒食帖》那些草稿中的率性,脫漏,甚至塗抹修改。

趙孟頫顯然嚮往魏晉文人的洒脫放逸,他一次一次地臨摹《蘭亭》,書寫曹植的《洛神賦》,劉伶的《酒德頌》,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都看得出他內心世界對魏晉文人的放達佯狂有多知深的「心嚮往之」。但是在現實世界,趙孟頫似乎一生不得不跟世俗委屈妥協。作為趙宋皇室後裔,他逃不過蒙古新政權必然要籠絡利用他的命運。趙孟頫以前朝皇族身份入仕元朝,一路官至翰林院承旨、榮祿大夫,位極人臣,榮華富貴,也如他的書法,雍容華美如盛放之花。

如果趙孟頫的繪畫透露了他嚮往隱居,嚮往放逸于山水的心愿,開創了元代漢族士人「逸筆草草」山水的最早格局;那麼,他的書法卻相對之下有及多拘謹,有太多「優雅」、「唯美」、「姿態」的講究。

或許,趙孟頫代表了一種心靈與外在現實兩相矛盾妥協的圓融。喜歡他的書法,稱讚這「圓融」;不喜歡他的書法,也常以這「圓融」解釋他一路委曲求全的「姿媚」。書法美學已無法把「字」與「人」做完全的切割。「書品」也就是「人品」。



趙孟頫 二羊圖



趙孟頫 疏林秀石

趙孟頫 吹蕭仕女圖



趙孟頫 滾塵馬圖卷



趙孟頫 人騎圖卷



趙孟頫 調良圖

趙孟頫 洞庭東山圖

請橫屏觀看

趙孟頫 水村圖

趙孟頫 惠書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