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出路在哪裡?

有「聯考工廠」之譽的衡水中學進入浙江,引發眾議。楊東平、熊丙奇等諸多教育專家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浙江省有教育官員也對這種引進表達質疑。

這一點都不奇怪,沒有一個研究教育的人,受得了這種一切為了考試,不顧人成長的教育方式。然而在一片質疑聲中,這種學校反高歌猛進,走向全國。這些超級中學以「掐尖」的方式奪走其他學校的優質生源。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現象是,小型學校,尤其是農村中國小,則面臨倒閉潮。

這些變化,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從歷史上看,規模經營並非教育常態。孔子、耶穌、蘇格拉底的時代,小而美才是常態。遠古的教育「大咖」不是收不到學生,學生多了束脩多,並非無利可圖。可教育這事常常是「隊伍大了不好帶」。無論是根據常識還是研究,小班教學才是更好的。小班也是很多學校吸引人的一個招牌。

我女兒由於現在在上高中,經常收到一些大學的招生簡章。從中我看到,越是那些「好」學校,越強調班級規模小,師生比例低。普林斯頓大學宣稱其師生比為1:5.加州理工更是1:3. 野雞大學們倒是一個老師教一大批。班級多了,就外聘兼職教授,利用助教。學生上完四年大學,都未必有幾個老師認識自己。

誠然,小型學校的撤併有客觀原因。英國環境與發展專家弗萊德·皮爾斯(Fred Pearce) 2010年著有《未來的人口崩潰》(The Coming Population Crash) 一書[1]。書中通過翔實的數據,雄辯地預言世界人口面臨崩潰。他的一些說法正在實現:在全世界範圍內,生育率降低,生源不足,繼而導致老師缺乏職業安全感, 不願久留小地方。

撤併也有主觀原因:決策者常認為合併學校可以提高效率。衡水中學的擴張,是因測評手段單一,大家認為這樣的學校管理模式,更能讓學生出成績。但這都是工業化思維範式,已經不符合未來人才的需要。

不合適的類比,也左右了大眾的思維:教育被視為一次短跑,大家都不肯輸在起跑線上,而習慣於讓孩子全都去百米衝刺。學習應該做的是長線而非短線。教育不只是升學,而是我們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可以得到更好的滋養,日後做事有能力,對人有教養,充分在知識、技能和態度上做好預備,經營有效且幸福的人生。

為追求效率而合併的趨勢,在美國被強烈批評。我正好認識小型學校的積極倡導者,曾經寫過多部倡導小規模學校著作的克萊格·霍利博士(Dr. Craig Howley) ,並書面對他進行了採訪。對於美國向合併學校或者學區,向其要效率的做法,他認為很「資本主義」,也未必合理。1917年之前,美國50%以上人口住在美國農村地區。到了今年,這個比例下降到了15%。霍利認為,合併的經濟紅利早已領完。而今的合併之後,只會增加管理成本。說句不好聽的話,合併會砍掉教學人員,增加行政人員和機構[2][3]。這樣的一加一減,其實是買櫝還珠,稀釋了學生可能得到的教育。

霍利、保羅·提俄巴德(Paul Theobald) 等學者積極倡導返回到小規模學校的模式。「國小校運動」引起了卡耐基基金會、比爾·蓋茨基金會的濃厚興趣和大筆投資。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多為城市地區「設計的國小校」(small school by design),而非農村地區自然形成的國小校(small school by accident)。比爾·蓋茨希望找到藉助國小校改進教學的「魔法子彈」,希望用錢砸出效果來。一些城區學校和學區為了拿到他的投資,什麼承諾都可以給,結果當然以失望告終。

小本身不是什麼問題,也不是解決方案,靠錢也未必都能解決問題。關鍵是教育機構和人員要在小規模中前提下對教學法加以調整,激發出師生比低、互動頻繁、關注密切、個性化教學和反饋諸方面的優勢。

霍利認為應該扶持自然形成的小規模學校,他本人對小規模學校的興趣主要是在學術方面。他在多個研究中發現,國小校更有利於學習和進步。他的研究夥伴之一、教育專家艾德維納·彭達維斯 (Dr. Edwina Pendarvis) 則認為,學校規模大了,會造成教育不公。國小校有利於弱勢群體家庭子弟孩子的學習。在的情況也一樣,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都是市場化辦學。對考取清華北大有重獎,但入學存在學費門檻。這些教育機構對改進招生名額分配等問題並無助益,它們的存在,只不過是換種方式,切同一塊蛋糕。讓這些大麥克多吃一點,讓他人少吃一點。放任這種做法,會加劇而非緩解教育不公。

小規模學校的學生,一般會得到更好的教育。英國聖公會資助或控制大量英國國小,很多屬很小規模的學校,但是教學質量卻更優秀[5]。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廣人稀的國家,小規模學校大量存在。他們通過教學革新的方法,解決編製、生源、培訓等問題。美國很多人口稀少的州,如猶他州、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或立法,或撥款,保障小規模學校的生存權,這些國小校有些被歸類為「必要生存的國小校」(Necessary Existing Small Schools)[6]。

如果某些國小校到了不撤不可的境地,事先應公示,透明決策,對於即將失去學校的學生妥善安置。失去學校的學生應作為失學災民對待,理應給予交通、住宿、飲食的補貼。這是對憲法所含受教育權的基本保障,也是減輕他們家庭負擔的現實舉措。撤併學校會給家庭、社區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孩子撤校後到城鎮讀書,家長往往要隨著去陪讀。如果不能給予適當補償,會擴大貧富差距,更是讓教育機遇的鴻溝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尚且存在的小規模學校和鄉鎮,應力圖激發制度創新。這包括鼓勵教師和校長參與小規模學校的培訓。針對師資不足的現實,學校可以實施網上教學、本地輔導的複合模式,讓本地師資負責教學設備的操作、材料和作業收發、答疑解惑之類任務,讓更具教學水平的專家負責教學內容。國務院參事、《幕課革命》一書作者湯敏先生,就在不同場合,積極呼籲利用技術手段,把最一流的教學資源,帶向最落後的地區。也有部分地區試驗成功,其經驗值得進一步推廣。

除了技術之外,小規模學校也有教學方法上革故鼎新的機遇。霍利認為小規模學校能提供「真實」教育(REAL education),亦即行動學習型農村創業教育(rural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action learning) 。這方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和我們知識分子回首往事空談鄉愁的做法不同,在喬治亞鄉村教書的艾略特·維根頓(Eliot Wigginton),真的紮根鄉下,鑽研鄉風民俗,將包括殺豬、造木屋、打獵等鄉風民俗,做成了「狐火」系列暢銷叢書,成了一個現象[2]。在幾年前卡達多哈舉辦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上,我見識過西班牙一基金會在秘魯所做的有趣試驗:研究者讓秘魯農村的孩子通過養豚鼠等方法,邊學邊工作,效果良好[7]。

我的家鄉盛產茶葉,可是農民摘茶,找不到銷路而賤賣。如果老師有心,開展這種「真實教育」。比如設計、製作茶葉包裝、開網店,等等,這裡面的學問很大,估計語文數學什麼知識都得用上。這關鍵是家長要有耐心,不急於求成。老師要有實施的想法和操作的方法。教育主管部門應找人提供培訓,並給予資源支持。基於本鄉本土的真實學習,也是密切教育和社區關係,增強家鄉榮譽感的好辦法。霍利在其著作中指出,撤掉一個鄉村學校,就是社區的一個器官被切除,社區往往會隨之凋敝。他和約翰遜、派特里為國家教育政策中心合寫的一份政策參考資料中,甚至因為「學校膨脹」(school inflation) 的原因,提出「分拆」部分大學校[3]。

的教育部門,有必要淡定對待小規模學校的生存。不要遇到一點問題就去撤併,挑容易做的事情去做。盲目撤校,造成的社會問題,一時不會看到,但是遲早會爆發,這罪過必將由決策者承擔。比如幾年前的撤校潮之後,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私人校車翻車,發生過車毀人亡事故。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撤一個學校很容易,把膠囊型學校做成精品,這才是本事。世界各地小規模學校大量存在,希望教育界多參考別人的做法,不再盲目撤併,搞教育大躍進。否則,將來大家會悔之莫及。

本文為教育思想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參考資料

[1] Pearce, F. (2011). The coming population crash: And our planet』s surprising futur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2] Howley, C. B., & Eckman, J. M. (Eds.). (1997). Sustainable small schools: a handbook for rural communities. Charleston, W. Va: ERIC Clearinghouse on 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3] Howley, C. B., Johnson, J., & Petrie, J. (2011). Consolidation of schools and districts: what the research says and what it means. Boulder,CO: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enter.

[4]Stewart, C., & Matthews, J. (2015). The Lone Ranger in Rural Education: The Small Rural School Princip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ural Educator, 36(3), 49-60.

[5] Rolph, P., & Rolph, J. (2012). Small in size, high in 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or retaining small rural Church of England primary schools. Rural Theology, 10(2), 109-124. doi:10.1558/ruth.v10i2.109

[6] Claire de la, V., Julie, K., & Matthew J., I. (2010). Enhancing online distance education in small rural US schools: a hybrid, learner-centred model. Research In Learning Technology, Vol 18, Iss 3 (2010), (3), doi:10.3402/rlt.v18i3.10763

[7] 南橋著,從秘魯農村教育改革說起,《教師月刊》2015年第五期, 85–87頁。

教育思想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體

讀者交流QQ群:299487468

一起分享教育的點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