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中醫心裡話:這個字你做到了,很多病就都沒啦!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可是有些方面我感覺反倒不如以前。比如說,現在吃的、喝的是比以前好了,但是食物的味道卻沒有了。

以前吃的黃瓜有一股清香味兒,現在沒有了。以前柿子雖然個頭不大,但是酸酸甜甜特別好吃,現在這種味道也大大減退了。在超市裡、市場里販售的食物雖然品種多,但都是人工的,或者反季的食物,來自食物的後天之精質量不高,人體的先天之精得不到很好的補充,於是身體的根本就弱了。

這些年來的生活方式變化也非常明顯。網路發達了,電腦智能手機普及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很多年輕人白天坐著上班,晚上坐著娛樂,身體缺少適當的運動,長此以往,氣怎麼能在身體里正常地運行呢?一旦氣的運行不順暢,不是這兒瘀了,就是那兒阻了,身體怎麼能好呢?

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問題,與飲食、運動相比,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就不容易意識到了,這就是情志,或者說情緒。情志就是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七種情緒。《金匱要略方論》中將六淫(欲)、七情、飲食勞傷看成是導致人生病的三大主因,認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可見我們的先輩很早就注意到了情志致病這個問題。

生活中經歷七情就像餐桌上品嘗五味,是很自然的事情。《黃帝內經》中說:「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翻譯成白話就是說,一個人有時高興,有時發怒,有時憂愁,有時悲傷,好像自然界氣候的變化一樣是正常現象。

但是,如果七情太過就會傷身。《養性延命錄》中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很多人熟知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是七情太過而傷身的典型例子。現實生活中,大家也一定聽聞過有人大怒大喜之後突發腦卒中的案例。

七情對身體的傷害是多方面的。從臟腑的角度來說,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不過,通過對臨床病例的觀察,我發現情志太過對臟腑的傷害並非是一一對應的,因為人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一個臟腑受到影響,其他臟腑也難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所以,《黃帝內經》中也提出了「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的觀點。

從氣的運行的角度,情志也會擾亂氣機,具體來說有「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的關係,所以說「百病生於氣」。

從陰陽平衡的角度,《黃帝內經》有「暴喜傷陽,暴怒傷陰」和「大驚卒恐,則氣血分離,陰陽破散」之說。人的健康離不開陰陽調和,只有「陰平陽秘」,才能「精神乃活」;一旦「陰陽離決」,則「精氣乃絕」。

情志致病通過不同角度的機制,先傷人神、氣、神,再傷人形體。這和六淫多傷人形體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情志失衡有時不會很快在形體上反映出來,所以我們常常忽略了它。

如何調節好情志呢?中醫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是「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最為核心的就是一個字——靜。

對於「靜」的認識,自古便有很多。老子主張「致虛極、安靜篤」,莊子認為「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而我認為這個「靜」更是一種平衡的狀態。

七情是我們精神活動的一部分,喜怒哀樂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七情中的一種或幾種,而是要避免大喜大悲的波動,以及經常情緒低靡、壓抑、躁動的狀態。要讓我們的情志維持在平靜、知足、喜樂的狀態,才能像《黃帝內經》里說的那樣「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專家介紹:石學敏,1936年生人,國醫大師,工程院院士,針灸學會高級顧問、BTV《養生堂》、CCTV《中華醫藥》重要嘉賓,本文出自石老最新著作《大國醫——經穴養生就是特效藥》,一書說透穴位養生的奧秘。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