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很痛苦,被迫生活壓力,常常壓的人喘不過氣,對於經常失眠人來說,有較好的辦法,簡單的按摩就能治療失眠,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失眠,中醫稱「不寐」。長期失眠多與心理因素相關。或工作生活壓力大,急躁易怒;或情志不暢,憂慮過多;或驚恐過度,心神不寧等。另外,不良的睡眠習慣及脾胃疾病也是造成失眠的一大原因。因此,治療失眠,首先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熬夜,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看情節激烈的書籍和電視;晚飯不宜食過多過晚,否則影響夜間休息。其次,多參加戶外運動,開敞心胸,調節心情,忌憂慮生氣。失眠較重者可找中醫師求診,服用中藥或針灸對症治療。另外,睡前進行穴位按摩,也可起到放鬆心情,安神定志,促進睡眠的作用。
推薦穴位按摩助眠
攢竹穴
位置:兩眉頭凹陷處。操作: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湧泉穴
此穴位於人體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內經》:「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做前後反復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可補腎安神。經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的功效。
太溪穴
腎虛或陰虛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腎經的原穴。經常按摩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效。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處。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神門穴
心氣虛或心血虛者選神門。此穴位於手腕部位,手腕關節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是心經的原穴。按摩神門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可補益心氣,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印堂穴
心虛膽怯者加按印堂。此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即是,為經外奇穴。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壓印堂穴,並作輕柔和緩的揉動,以局部感覺發麻、發脹為宜。一般輕揉2分鐘。有安神定志之功。
安眠穴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助眠的作用。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以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方法: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緩解由失眠引起之頭痛。
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1.5寸。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除煩鎮靜的作用。
失眠穴
最後要按摩失眠穴,此穴位於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為經外奇穴。以雙手拇指指面按揉失眠穴,其餘四指輕扶頭部作支撐,力度輕柔適中。按揉失眠穴有良好的安眠作用,無論分型,均有奇效。
除了按摩穴位外,採取中藥調理
中醫診治失眠,尤其是頑固性失眠。
首先,重視五臟功能的調理。在臟腑方面,更重視臟,依次是脾、肝、心、腎,最少是肺,在腑方面,主要為胃、膽。從臟腑相連表裡考慮,首先重視脾胃,其次是肝膽,再其次是心腎。
其次,重視氣、陰、血精微物質的顧護,長期的失眠會耗傷氣陰血,導致氣陰血虛衰,氣陰血虛損可致陽不入陰、陰陽失和而導致失眠或使失眠加重,所以多以益氣養血(陰)為治法。
其三,考慮到很多長期的、頑固性失眠患者都伴有一種或幾種疾病,病情複雜,病機多出,一種治法難以控制病情,往往以兩三種治法並用而取效,辨證論治,靈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