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王衛國 攜手幫扶,快樂前行

攜手幫扶,快樂前行

——我的扶貧故事

渭南市臨渭區北塘實驗國小 王衛國

每天開車去上班,我都要打開收音機收聽新聞,總能聽到:「幫助貧困群眾儘快脫貧,為貧困家庭尋找合適的致富路子,消除貧困村,減少貧困人口數」等新聞評論,感覺到現在政府的工作真正做到了「接地氣」「不怕露醜」和「為人民服務」,脫貧幫扶應該得到大家的真切理解和配合支持。

從上學期開始,教師也開始光榮的加入到精準扶貧的幫扶大軍之中。為了不影響學校教學活動,我們的幫扶活動主要集中在周末開展。6月10日上午一大早,我們47名黨員教師帶著勞動工具和洗滌用品,走進豐原鎮閔家村,和教育局領導一起深入21戶貧困家庭,幫助農戶打掃衛生,縫洗被褥,整理庭院,下地幹活等,將勞動和溫暖送給貧困家庭。

我和幾位老師走進貧困戶閔進平家,只見院子里到處是樹葉、雜草,房間里農具雜物隨地擺放,桌子上窗台上堆積著厚厚的塵土。經了解,原來閔進平以前是村上很能幹的中年人,建築房屋、種植奇異果是一把好手,但是三年前閔進平身患腦梗,左腳走路不穩,左手動作不靈,治病花去了一大筆錢,導致家庭貧困。閔進平手腳不靈便,他妻子經常到外縣、外村趕農忙時間打工賺錢,所以家裡到處是亂糟糟的。

我們二話不說,挽起袖子,捲起褲管,擦桌子,掃窗檯,抹鍋台,拆被罩,洗床單,整理庭院,收拾雜物。兩名老師走進廚房,洗菜,操刀,燒火,為主人做了三道菜,煮了一鍋稀飯,捧上一頓熱騰騰的午餐。三名老師動手將房間里堆積的雜物分類:木頭抬出來架到空中去,磚塊撿出來堆積到牆角里,裝化肥的編織袋整理出來捲成好幾捆,柴火壘起來用木板隔離好,勞動工具收拾到一起,地面垃圾清掃到一起用車子送到村外。經過一個上午的忙碌,院子里寬敞了,窗台上乾淨了,房間里整齊了。剛洗過的衣服掛滿了整整一繩,土炕上早已換上了嶄新的被罩床單,屋子裡亮堂了許多。看到乾淨整潔的庭院,吃著可口豐盛的飯菜,閔進平禁不住淚流滿面,哭出聲來激動地說:「你們真好,謝謝。」

走進貧困戶,把他們當親人當朋友,我們沒有感覺累,沒有感覺臟,只希望真正把關心送給他們,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

從7月1日起,我們全校171名老師組成7個小組,到官路鎮開展幫扶工作。我帶領第4幫扶小組共45名老師,走進南志道村與45戶貧困戶建立了一對一幫扶關係。在南志道村黨支部范玉生書記的指導下,我們每個老師明確了幫扶任務,強化了責任意識,帶著幫扶手冊,分別走進自己的幫扶戶。

我的幫扶戶是住在南志道村一組的一位名叫王更田的老人。從幫扶手冊中看出老人今年67歲,和老伴住一起,種植4畝地,飼養1頭羊,屬於「健康扶貧」那一批。幾經打聽後來到幫扶戶門口,門上掛著鎖,門前水泥地面上晾曬著半乾的黃花菜,幾棵年輕的核桃樹已經掛果。我坐在樹下的石頭上一邊休息一邊等主任歸來。大約20分鐘,一輛電動三輪停靠路邊,走下來一雙華髮老人,相互問候確認就是王更田老人夫婦倆。老人一大早就下地摘黃花菜去了。

幫助老人卸下黃花菜,等老人洗掉汗水和灰塵坐靜后,我作自我介紹,打開扶貧記錄冊開始與老人聊起家常。今年老人麥子收成2000多斤,還種了3畝多玉米,5分黃花菜,4分油葵。按照往年價格推算黃花菜可以收入5000元,油葵可榨油100餘斤自己用,玉米可收入3000餘元。王更田老人說:「咱是農民,勤勞吃苦是咱的本分,一年收入數千元不成問題。」他老伴補充說:「現在社會好,不愁吃不愁穿,農民有這樣的生活就知足了,只可惜他害了花錢的病。」老人開始指丈夫的腳,只見王更田老人雙腳腫脹,腳脖子歪到一邊,感覺像是骨折了一樣。

王更田老人開始回憶自己得病的經歷。六年前,他開始出現雙腿雙腳腫脹,以為是勞累所致,一直沒有在意。一天晚上村子里放電影,正在觀看時他不知不覺倒在後邊村民的身上。大家及時將他送到醫院,診斷他患有慢性腎炎。每月老人必須乘車到西京醫院接受複查,花費3000多元錢購買藥品,雖然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可以減輕老人很大部分醫療負擔,幾年下來家裡的錢還是花光了,兒女能拿出的錢也花光了。老人病情得到控制但是兩條腿一直是腫脹的。農村有句古話:「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老人幾乎絕望了。近幾年,精準扶貧政策來了,官路鎮政府領導親自到老人家裡,通過大病救治政策,又基本報銷了老人看病剩餘的醫藥費。兩位老人對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非常感謝,一再表示,沒有國家政策,早沒有他倆如今的自由幸福生活。

我為王更田老人身患疾病表示同情,為他能趕上好政策遇到好領導感到高興,更為老人熱愛勞動自力更生的精神而感動。這天臨走,我掏出100元錢給老人,他再三推辭。我趕緊說:「叔,是國家幫扶政策讓咱兩走在了一起,我到你家來是認了一門親戚,這就是年輕人給長輩的一份見面禮,以後我還會常來。」老人勉強接受。

整個暑假,我到王更田老人家裡10次,向他宣傳產業扶貧政策,裝訂懸挂政府扶貧宣傳資料,幫助打掃庭院衛生,收割晾晒成熟的油葵,最多的是關懷老人身體健康情況。老人始終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堅持中午上床休息,堅持定時吃藥,堅持到田間地頭勞動。每次老人都熱情接待我,泡茶讓座殺西瓜削蘋果。我兩次送給老人幾身夏季秋季的衣服,老人送給我一包晒乾的黃花菜,還有幾次要送我西瓜蘋果。我們真正成為了相互關懷心靈想通的好親戚。

精準扶貧,已經深入民心,正在為全社會需要幫助的人帶來福祉。回想改革開放之初,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曾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大部分地區,然後達到共同富裕。」30多年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個百年夢想,將每年10月17日定為國家扶貧日,並莊嚴提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事業中,一個貧困群眾都不能掉隊。」這難道不是社會主義建設戰略中的政策接力嗎?

讓我們在扶貧的道路上,攜手連心,快樂前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