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主要以基本的口感分類。配方部分顧慮到一般讀者可以從原料想想口味,所以只列原料,調製手法和使用杯具從略。
一、含奶製品類。
這類雞尾酒最大特點就是口感順滑,酒精濃度不會太高,而且都有著像是吃蛋糕、雪糕、糖果一樣的甜味,口味絕對的大眾化,平時不喝酒的人也都能很輕鬆地入口,一般都是非常討女性喜歡的選擇。當然也不是男性就不喝,我自己和遇到的一些酒友也很喜歡奶製品調酒。使用的奶製品以淡奶油多見,因為口感順滑而不至於像鮮奶一樣會導致成品過稀。
1、Grasshopper(綠色蚱蜢)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我自己最喜歡的女性向雞尾酒,不知道為啥之前都沒人提到。雖然是Alexander的衍生,但我還是根據喜好列在第一位了。這是我心目中的必喝酒,也是我拉女朋友入坑的第一杯。
配方是淡奶油、薄荷利口酒和白可可利口酒。口感順滑,關鍵是調酒師沒有在搖蕩時讓冰塊釋出過多的水,我對這款酒的審美是寧可不夠冰也不能太多水。味道就是薄荷朱古力的味道,基本沒什麼區別,酒精的感覺很弱,但因為多數酒吧白可可利口酒的選擇有限,很容易朱古力味不夠濃,不過一般敢做這一杯的酒吧調酒都不會太難喝。
順便一提,不同的雞尾酒都會有些變種或者衍生的雞尾酒的,在這裡也提一下,對於記憶力好且好奇心強的人,可以要求調酒師幫忙調。Grasshopper的變種主要是更改利口酒的種類,像是我喝過用綠茶利口酒做的,搭配薄荷朱古力感覺不錯。另外就是男性化版的,酒友曾經分享過Flying Grasshopper的酒譜,把奶油換成伏特加,對於薄荷朱古力加烈酒愛好者的我,簡直爽到飛起!
2、Alexander / Brandy Alexander(亞歷山大)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這個才是奶油調酒中知名度最高的,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一款(煩請專業人士指正)。最早於1915年的版本是使用Gin、奶油(或者half and half的鮮奶加奶油)、可可利口酒調製,後來再出現了使用白蘭地調製的Brandy Alexander,現在基本上都是使用白蘭地的了。口感順滑,像是融化的雪糕,味道也極像融化的雪糕,帶有朱古力香和白蘭地高貴的香味,香甜容易入口,並且香味比Grashopper略微複雜一些。配合豆蔻粉,整杯的口感都非常女性向。背景故事方面不得不提Days of Wine and Roses (1962)這部電影,描寫酒精成癮的經典電影之一,講述如何把滴酒不沾的女人拉入坑(好像哪裡不對)。
衍生方面,我覺得Grasshopper應該也算,此外除了歷史上的Gin和現在王道的Brandy,理論上其他的基酒都會很搭配。陳年朗姆和香料朗姆如Zacapa、Bacardi Oakheart等應該也不錯,下次我自己試試。另外Silk Stocking和Barbara也是經典。
3、White Russian(白色俄羅斯)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為了視覺效果選用攪拌前的圖,攪拌后就是拿鐵的感覺。之所以推薦這款不是完全女性向的是因為口味大眾化,不討厭咖啡的人一般也不會討厭這一杯,尤其是White Russian比Black Russian的酒精度數低多了。做法是伏特加加上咖啡利口酒以後再加入鮮奶(同樣也有Half and half的做法),攪拌即可,在家也很容易調。有咖啡的香味、奶香和一定的酒精作底,跟冰咖啡差不多的咖啡香氣強度,略甜(雞尾酒的世界里缺乏沒甜味的咖啡酒)。不加奶的做法就是Black Russian,但因為一般酒吧都選KAHLUA作咖啡利口酒,其甜味濃烈也算得上「惡名昭著」,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White Russian多點。
二、透明汽水類
透明汽水包括蘇打水、湯力水、薑汁啤酒/薑汁汽水等,其實代表的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類別的雞尾酒,幾乎全部基酒和汽水都能兩兩搭配,單這樣已經是有很多專門的種類了,根據不同的輔助材料和比例、調製方法的差別又有非常多的變種,有限篇幅不可能窮舉。這一類一般酒精濃度不高,基本都是長飲,可以慢慢地邊聊邊喝,並且很適合在家自製。
1、Gin Fizz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配方很簡單,Gin加檸檬汁加糖加蘇打水即成,也有很多地方採用加蛋白的做法,口感順滑且口味的協調性更佳,稱之為Silver Fizz。口味就如同材料所示,但變化極大。
這杯酒放在第一,並不是因為最流行,也不是因為最好喝,同樣也不是我最喜歡的一杯。但這杯絕對是到了一個新的酒吧后對調酒師最佳的測試選擇。口味之所以我沒詳細描述,是因為受調酒師的水平影響太大了——包含酸甜平衡、Shaking、檸檬的處理、汽水的處理、糖的選用、最後的酒體強度,加上蛋白就更複雜,是個非常理想的開始試探調酒師的一杯酒。並且不貴,喝到不滿意馬上就走也不算花費太多。如果一看這調酒師就覺得沒信心的……點Gin Rickey吧,自己擠檸檬調酸度。
剛開始喝雞尾酒不建議喝這杯,萬一遇到不好的調酒師,會對雞尾酒失去信心的。
2、Gin Tonic(金湯力)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Gin Tonic是高度推薦的一杯。最砸很難,做完美也有很大的空間,從酒的選用到很多細節的處理都會影響最終感覺。配方極簡,Gin加湯力水,檸檬角(檸檬汁擠到gin里),即成。檸檬的清香、平衡的苦甜味道、舒服的氣泡感、冰涼簡單的入口感覺,加上經過溫度、檸檬和碳酸氣息修飾過的杜松子香氣,足以讓這杯酒成為永恆。任何一種Gin幾乎都能做,而且都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順便最後我還是回歸到Gordon's的懷抱中)。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能很容易地接受這一杯。
強烈推薦,沒喝過Gin Tonic是人生的一種遺憾。《調酒師》(王牌酒保-豆瓣 )這漫畫里說到這酒能振奮人心重新灌注活力,我的個人感覺還是很支持這論斷的。
3、Mojito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現代酒吧的幾大俗之中,Mojito絕對能榜上有名。大多數酒吧在夏天每晚都有一成以上的人點Mojito,多的時候會見到吧台里全部人都在調Mojito的景象。由搗碎的薄荷葉、白朗姆、檸檬混合后加蘇打水而成,也算簡單。口味是清新的酸甜味道當中包含薄荷葉的香氣,至於朗姆的味道本身能保留多少還真得看調酒師了。雖然大俗,但對於沒喝過的人我還是比較推薦的,的確相當好喝。
也有些人像我女朋友一樣連Mojito那一點澀味都不喜歡的(跟檸檬的處理方式和薄荷葉有關,我就喜歡偏澀的),這時候Mojito還有各種加水果的變種,包括草莓、奇異果等,期望大眾化口感的話,應該總有一款水果Mojito能滿足要求的。
4、Moscow Mule(莫斯科騾子)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對於初嘗雞尾酒的人,Moscow Mule首先吸引注意力的絕對是杯具——這是少數指定使用銅馬克杯來裝的雞尾酒,的確也很符合戰鬥種族毛子給人的感覺。基本配方是伏特加、檸檬汁、薑汁啤酒混合,同樣也適合在家喝。最突出的味道是薑汁啤酒當中的姜味,配合檸檬的酸味和碳酸口感,喜歡姜味的人會欲罷不能,討厭姜味的人不一定會很喜歡這一杯。不同酒吧的處理方式不一樣,主要影響還是酸味的強度和姜味的持久性,同樣有很大的變化空間。
在家從簡時如果使用薑汁汽水,甜味會變得很突出,檸檬的用量需要好好斟酌才行。同樣在銅馬克杯中,調整碳酸汽水的種類會有其他選擇,但是比較少見。
三、大量果汁類型
雞尾酒當中用到果汁幾乎不可避免,尤其是在現代以酸甜口感最流行、檸檬汁使用率極高的背景下。但果汁的比例、種類就決定了酒精度數,跟僅用檸檬汁點綴調酸味相比,大量果汁類的雞尾酒明顯酒精度數更低,而且味道更接近普通果汁,但是又不失酒精的存在感以及口味的複雜性,算得上入門之選。
不過,大量果汁類的酒當中也是有隱藏的刺客的,例如Zombie就能無聲無息地放倒酒量不好的人,這放在其他類別再說。
1、Piña Colada (椰林飄香?)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我見過好幾種翻譯但沒有太滿意的,在西班牙語中,Piña意為鳳梨,Colada意為過濾,台灣有譯作鳳梨可樂達,感覺也能接受。(Coloda亦有漂白的意思,與這款雞尾酒的顏色也相當搭配,應該是更貼切的翻譯)這也是一款火得不行的雞尾酒,但是在小清新圈子當中又不至於到達Mojito那種俗爛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跟酒吧對配方的還原度如何有很大關係。配方就是朗姆、鳳梨汁加椰漿,酒精濃度極低。此外也有用Malibu椰香酒的,而且很多見,個人覺得從顏色和椰子味上都沒法替代。必備的是椰子香氣和鳳梨味,理想的是酸甜而不失椰香風情,酒精濃度低,容易入口。但是各酒吧根據用的鳳梨汁不同、比例不同而差別很大,甚至有用椰樹牌椰汁來湊數的……雖然對客人來說很容易入口,但是要找到一杯好喝的還不算容易,要做好的話除了根據手頭材料調整最佳比例,鳳梨汁和椰漿的質量也很重要,但偏偏用得到椰漿的又銷量大的雞尾酒幾乎沒有其他,所以很難抱極大期望。
我對這杯酒的印象是易找、易入口、完全不沾酒的人喝起來也不會有壓力,但找到一杯很好喝的還有點難度,所以不像Mojito那麼流行。也可能與我對酒精度數有要求有關。
2、Singapore Sling (新加坡司令)
常見程度★★☆(跟配方關係很大)
口味親和度★★★☆(跟配方的關係也很大)
品質穩定度★★(跟配方的關係還是很大)
推薦程度★★★★
同樣也是極度流行的一杯,並且在大量果汁調酒中也是我的最愛之一。亮點是配方的複雜性,原始配方已經很難還原,現在要找個接近原始配方那麼複雜的也很難。Sling是一整類……呃,算是雞尾酒的前身吧,由基酒調甜而成,不帶苦精;新加坡司令則是新加坡Raffles Hotel里Long Bar的原創。現在雖然很多地方簡化得不像樣,例如只剩gin、櫻桃白蘭地(甚至都沒有)、紅石榴糖漿、鳳梨汁、檸檬汁、蘇打水的長飲,或者Savoy里記載的只剩下Dry Gin、檸檬汁和櫻桃白蘭地的極簡版,但也有很多地方是採用更高還原度的配方的,就是不加或者極少加蘇打水,並加入Benedictine(國內也叫廊酒,一種藥草香甜酒)、Angostura Bitters(苦酒或苦精中的標配,調動雞尾酒的香氣)、以Cointreau(君度,最常用的橙皮酒)來調甜味。因為用料很多,口感具有一定的複雜度,並且因為有大量果汁,酸甜口感非常討喜,即使不計較背後的複雜度也能很好地享受這一杯酒。如果計較的話……Gin本身的杜松子味(被嚴重掩蓋)、DOM的帶立體感的藥草味、櫻桃和橙皮酒的香氣、苦精的氣味在這樣的高度混合加果汁掩蓋當中,一一分辨出來還是有點難度的,並且還原版酒譜因為材料很多,一旦比例失衡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我有個朋友曾經說在裡面喝出過鹹魚味,調酒師說曾經有個客人說在裡面喝出燒鴨的味道……各位姑且理解為這杯酒的味道容易入口又非常有趣吧。
至於這杯酒有多流行?淘寶上有大量的現成品買,我曾經還買到過易拉罐的,不過口感就跟普通的Sling差不多了。據說新加坡航空的班機上任點,求證實!
3、Cosmopolitan (大都會)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比起雞尾酒皇后Manhattan,大都會這杯酒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女性向短飲,同樣名聲在外,但實際上點的人並不多。由伏特加、君度、檸檬汁、蔓越莓汁調配而成,嚴格來說也不算大量果汁,並且仍然有一定的酒精濃度,但因為充足的甜味、酸味來源以及充分的水果氣息,這杯酒絕對算是容易接受,標準的裝飾品是紅櫻桃,算是裝飾中我比較愛吃的(好像不太對)。味道是現代雞尾酒標準的酸甜口味,沒有特殊的藥草等氣味,比例適當時伏特加基本只提供了酒精,不會提供過多的其他味道。作為果汁夠多的短飲,這杯是我心目中的典型。
四、三合一雞尾酒
或者說是現代的酸甜雞尾酒的標準配方。簡單來說就是基酒+白橙皮酒+檸檬汁。白橙皮酒以君度用得最多,主要是用來添加甜味,而這樣得到的甜味又不像糖漿那麼單調和「廉價」,想明白其中的意義的可以買一瓶君度的小酒版回家,然後適量地澆在香草雪糕上吃,保證能馬上明白。在酸甜的襯托之下能最大程度地表現出基酒的美感——掩蓋非烈酒愛好者所畏懼的強烈酒精氣味,以酸和甜修飾,以低溫度鎮壓和適量冰水稀釋,能很好地表現出基酒所隱藏的香氣。度數依然很高,全是短飲,酒量太低的人喝這種酒還是有點吃力,但對於我見過的大多數女性朋友都不是問題。
標準的根據基酒不同一共六種
Gin:White Lady (白色佳人)
伏特加:Balalaika (巴拉萊卡)
朗姆:X.Y.Z
龍舌蘭:Margarita(瑪格麗特)
威士忌:Silent Third(沉默第三者)
白蘭地:Sidecar(側車)
只談兩個最典型的。
1、Sidecar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來總結這杯酒,就是好喝。這杯酒很好地說明了什麼叫好喝就是王道。三合一調酒本身就是王道了,在基酒本身的素質結合適合做雞尾酒的考慮以後,最佳的選擇就是使用白蘭地。除了喝白蘭地喝到審美疲勞的時候,這杯酒基本適合任何時候喝。酸甜適中的口感,很符合女性審美,白蘭地本身高貴的香氣完全不被掩蓋,可以說是在味覺和嗅覺方面都很討喜的一杯酒。最不適合入門選擇的原因還是因為兩個,缺乏新鮮水果香氣以及有一定的酒精度數,但對雞尾酒愛好者來說則是必喝之選。
2、Margarita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瑪格麗特名聲在外,並且有那個流傳極廣「調酒師紀念去世的女友」的故事支持,基本上不喝雞尾酒的人也聽說過這一杯。但事實是,這個故事真實性存疑,而這杯酒的口味也不是那麼浪漫——加上調酒師水平因素,很容易做砸。外觀最吸引人的是「鹽口杯」的做法,即杯口粘一圈鹽,這樣喝酒時可以通過鹽味調和這一杯酒的口味——鹽加檸檬加龍舌蘭可是最地道的口味搭配。即使再怎麼掩蓋,龍舌蘭本身的氣味就不是很討喜,加上這杯酒的苦味處理很微妙,沒法完全交給鹽和檸檬來解決。
列舉的意思很大程度上是說,這杯酒雖然名聲在外,並且調好了的確會很好喝,尤其對於本身就愛龍舌蘭的人,但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地雷,新入坑的慎點。
五、無聲殺手
有那麼一些酒,很好入口,味道也足夠大眾化,但實際隱藏著可怕的酒精量,一不小心就會倒下。但是只要不考慮倒下的問題,或者說就是沖著喝倒下而去的,這些酒的味道絕對不會令人失望。
1、Zombie (殭屍)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款。有大量的果汁尤其是鳳梨汁味道突出,再加上非常好地搭配了朗姆的香氣,因此口味上來說簡直是極品,現在在酒吧當中也是非常流行的一款。但「殭屍」本身就得名於「喝多了第二天就變得有如殭屍」之意,一不小心喝倒還是非常容易的,並且這方面的名聲不是那麼響,算是比長島冰茶還要隱蔽的殺手。配方很複雜,包括最少3種朗姆(也有四種),即白朗姆、金朗姆、深色朗姆、陳年朗姆(常用Bacardi 151),三種果汁即鳳梨汁、檸檬汁、百香果汁(最少用熱情果糖漿),以及Angostura的苦精,此外還有另加茴香酒和杏子白蘭地的配方。雖然東西很多,但最後出來的基本就是鳳梨果汁的問題,但其中可以感覺到更適度和濃郁的酸甜氣味、百香果的水果氣味,並且處理得當的話能感受到陳年朗姆的香氣,最妙的就是這種香氣還和單喝陳年朗姆不同,有如鳳梨及百香果香味給朗姆香抬轎子一樣完美地襯托起來了。但處理不好的話就被果汁味道蓋過去了,同樣需要挑酒吧的一杯。(配方和方法確定的話倒不是很挑調酒師)
但喝多了,真的會倒的……
2、Long Island Iced Tea (長島冰茶)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雞尾酒之中的大俗貨,甚至於有獨身去酒吧的女性單喝就是ONS的沒根據的說法。現在基本是個人都知道這一杯在大眾化的口感下是高酒精濃度了。老實說,我喝長島冰茶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事對雞尾酒還沒有太多研究,除了甜、易入口外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並且最近也沒打算再喝。配方包括4中基酒(除了白蘭地和威士忌)、橙皮酒、糖漿、檸檬汁和可樂,可樂主要是用於調色。關於長島冰茶為啥叫長島冰茶,真的純粹是因為外觀看起來像冰紅茶而已,要是在這杯酒里能喝出茶味來……我覺得比在新加坡司令里喝出燒鴨味要不可思議太多了。
六、烈酒
對於平時就已經習慣白酒的女酒豪/機關單位人士/女領導/女漢子們,能承受合理的酒精度數的話實在有太多可以選擇的了。烈酒雞尾酒的世界無限美好啊!畢竟雞尾酒的本意,就是讓烈酒變得能讓更多人能輕鬆享受、能讓烈酒變得更多彩好喝,而非讓果汁變得有酒味。
1、Appletini / Apple Martini (蘋果馬天尼)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很多人不知道有這麼款酒,但其實很好調,而且多數酒吧都有供應,充足的烈度和豐富的蘋果香讓這杯酒跨越性別的鴻溝。常用的配方大致有兩種,都有烈度,都很夠蘋果,都好喝得讓人感動,簡直就像小時候第一次喝到蘋果味的芬達、中學時第一次喝到冰凍的鮮榨蘋果汁一樣感動,完全脫離了「吃蘋果是為了健康」的心裡負擔!(回頭看看自己的行業好像政治不太正確)
一種是不含Calvados的配方,伏特加、蘋果利口酒(常用DeKuyper,然後還有LeJay和Bols)以及蘋果汁/君度調製而成,最大眾化的一種,因為利口酒當中的蘋果氣息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加上基酒用的是伏特加,基本上香氣就是單純的蘋果香,並且有適度的甜度,酸度不強,好喝而且特色鮮明。
一種是會使用Calvados配方,以此代替利口酒甚至伏特加。Calvados本身是蘋果白蘭地,就是用釀造白蘭地的方式製作,只不過最初的原料改成了蘋果,也是個單喝也非常好喝令人陶醉的好酒。因為蘋果味道來源於陳釀酒,並且加入了Calvados的有深度的香氣,整杯酒的感覺不再那麼單純,蘋果的氣味也不再是浮於表面,變得成熟而含蓄,需要體會才能發現,甜度也會下降一些,並且看起來也不是翠綠色了。這樣的調法也很好喝,只是沒那麼入門級了。
這裡只是粗分兩大種類,並且這裡的配方也已經不固定了,考慮到蘋果味從哪來、酒精靠什麼提供,再加上量比不一樣,現在蘋果馬天尼的配方比例基本沒有公論。看World's Best Bars的這個鏈接就可以窺知一二了。
2、Manhattan (曼哈頓)
常見程度★★★★
口味親和度★★★★
品質穩定度★★★☆
推薦程度★★★★
雞尾酒中的皇后,與雞尾酒之王Martini齊名。由北美的威士忌(波旁或加拿大)、紅Vermouth、少量Angostura苦精調製而成,最後加上罐頭紅櫻桃。作為烈酒,口感紮實,但是因為有充足的甜味修飾,所以比Martini好入口,但是……正因為這甜味,苦艾的藥草味以及苦精口感疊加起來會讓不習慣藥草味的人產生「止咳藥水」的感覺。但其實這款酒遠沒到藥草系雞尾酒的那種口味,但如果發現自己很喜歡其中的味道的話,那也許能往藥草系的方向進行嘗試了。除此以外,雖然選用了特色沒那麼鮮明的波旁/加拿大威士忌,但威士忌本身的存在感還是很充足的,也正因為有波旁的獨特口味作基礎,曼哈頓才不會變成明顯藥草系雞尾酒的味道。想開始向雞尾酒的複雜口味進軍的女性,從這杯酒開始是最合適不過了。
此外,曼哈頓的變種非常多,最有名的是Rob Roy,名字源於蘇格蘭的羅賓漢式的義賊。改變的地方僅僅是把威士忌的種類從北美的威士忌變成蘇格蘭的威士忌,就馬上由於基酒選擇的細微區別變成完全不同的感覺了(對喝慣烈酒的人自然是一點都不細微了)。此外還有把Vermouth換成Campari的義大利式。
以上的全部都只是入門的推薦而已,並且也不齊全,只是考慮到精力有限所以選擇最為典型的進行介紹。在開始發現自己喜歡的方向後,雞尾酒世界有著近乎無限的可能性可供探索,並且比起探索紅酒的世界,這裡的氣味區別更為明顯,適合入門而且充滿趣味性;而對於老手,對於一款經典的酒具體選用哪個牌子的酒進行調製就足以探討實驗半天,同樣對嗅覺和味覺存在自我挑戰的空間。其中樂趣,遠非「逼格」這種詞所能掩蓋的。
喝啤酒請加微信wsp973984746 / 找酒友、找項目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