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蘭州碑林

我第三次到蘭州看碑林,不禁感嘆於它的清幽和歷史的悠久。書法和石碑拓跋不僅見證了蘭州城的興起,同時印證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又從歷史和文化里,看得到當地人的生活。當我一路繞到白塔山腳下,只見西麓鬱鬱蔥蔥,一片翠綠。我慶幸自己是在夏秋之際再來碑林。

白塔山毗鄰黃河,浩浩蕩蕩,宛如一隻巨獸匍匐在大地上。我走了半個小時,山道像一根細繩不斷向前綿延舒展著,兩側林蔭環繞,彷彿把人置於翠玉穹頂之下。山風微拂,頓時肅穆。我就是懷揣肅穆之心前往碑林的。

記憶里,前兩次到白塔山遊覽是在春季和深秋,每次都必到蘭州碑林。初入碑林,感覺像進入古典庭院。白牆黃瓦,墨色石碑和白色題刻,相互映襯,像極了鋪展在山巔天空下的山水畫作。西側是歷代文士的書法原作,東側是近現代書法家的拓書,巍巍然卻又清韻流轉,儘是筆墨精華。

我先進入西走廊,幾十米長的路顯得幽暗安靜,壁上刻有張芝《冠軍貼》和梁鵠的隸書以及索靖的《草書狀》一欄。張芝和梁鵠作為漢魏時期的代表,筆勢遒勁有力,氣勢磅礴,隱約有鯨吞山河氣概。索靖是西晉人繼而在前者的大氣中,多了一絲纖細靈巧,但照樣力透紙背。我看著,感於前人的造詣,遙想當年,他們在紙上揮毫的場景。

我的心底突然生出敬佩的情感,不知不覺間走到了草聖閣。作為蘭州碑林的主體建築,自然聳立在最中間位置。向上瞭望足有六層十幾米高,檐下懸挂著近代書法大家陳啟功題額「草聖閣」和趙朴初的「蘭州碑林」木匾。剛到二樓時,我沒有急著去看作品,而是跑到陽台上瞭望全城。閣子背倚環翠山,南臨黃河可謂「一絕」,從山水層面來看,這是環山抱河的布局。隱約中,我能聽到鳥鳴,遠遠的從山腰傳來,陣陣青翠婉轉。東南望是城關區,西北望,則是蘭州最高峰九洲台,大地故舊,山巒疊翠。

醺醺然,我覺得這是上蒼有意為之,把匯聚歷代筆墨的文化聖殿安置於黃河邊,放在古城和山巔大塬之上。我的敬佩轉化為敬仰,對蘭州碑林和館藏的書法,有了高山仰止的心。

轉身回到二樓大廳內,正值八月底,人們大多趁著天氣轉涼,到碑林館內欣賞。聽介紹說,書法精品多在二樓,集中了唐宋以來的古迹甚至有些是孤本。介紹員說書法精華十之七八在涼州,就是現在甘肅境內,而甘肅的核心在蘭州。旁邊的小孩兒對父親講「蘭州是省會,所以,把碑林安在這兒」他指了指《敦煌寫經》,我當時站在一邊正看《秦漢簡牘》,秦漢遺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書法古迹。

我一路參觀,一路筆記,不斷有人群進來看各種書法類古迹。有的是魏晉時期的,有的是唐宋的,還有近代的。我跟著館內人員的腳步參觀,他們說鎮館之寶《淳化閣貼》如今已成海內孤本。來蘭州參觀前,我查閱過材料,《肅府本淳化閣帖》得宋拓本原貌,是現存最早《淳化閣貼》刻石,國寶級文物。

當年,宋太宗酷愛書法,滅后蜀、吳越、南唐后,將其宮廷書法作品搜羅至汴京,收集歷代翰墨。淳化三年,命王著選編,含隸、草、行各體。前五卷為歷代作品,后五卷為王羲之父子作品,用棗木板摹刻。朱元璋賜宋本《淳化閣帖》給十四子,藏內庫。萬曆年間,摹刻家溫如玉、張應召來蘭州,肅王讓二人摹刻《淳化閣帖》公諸天下,亦稱《蘭州本》。

我一邊回想,一邊聽著介紹,越發唏噓。歷史是漫長的,幾經流轉,這個孤本如今靜靜躺在館內,供人觀覽欣賞。也許是心寧靜了,看《蘭州本》時,我是一寸寸挪過去的,它不像魏晉時的恢弘大氣,也不像其他宋代書法著力於細緻,而是兼取二者,自成一家。大開大合中,隱有山澗的清爽,人看著它既能感到作者的書法功力,還能感到山河的磅礴,山林娟秀,以及文化的綿稠精細。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感到完全不同的境界,這應是《淳化閣帖》(蘭州本)與生俱來的多層文化魅力。

當我下山的時候,天色暗淡下來,再看蘭州碑林,是清惶惶的一片,彷彿沉浮在青煙里。我明白,那是山林的顏色,是大地的顏色,是這座城市的縮影,更是文化與歷史的薈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