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明勢資本黃明明:中國「智」造崛起正當時

導語:投資不是一個市場佔有率的生意,非常簡單的一條理念就是極度專註。當你在某個領域越來越專註,扎得越來越深,對於有些項目值不值得看,是否會投,很快就能做出判斷。在自己能力圈專註的範圍內能投到好的項目,就已經是一個超級牛的投資機構了。

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 黃明明

黃明明擁有超過20年的科技行業創業和投資經驗。先後創辦了265.com、Zcom、Flashget 和 Kanbox 等多家互聯網企業,曾經是汽車之家、遊戲谷、易遨等多家頂尖的互聯網創業企業的天使投資人。

2014年,黃明明創辦了明勢資本,專註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工業4.0和技術驅動的消費領域的早期創業項目,先後投資了車和家、赤子城、小牛電動、神策數據、德速、李群自動化、企名片、知覺科技等優秀初創企業。

以下內容根據沙丘學院導師黃明明在沙丘學院課堂講課筆記整理而成。

科技投資的背景和邏輯

模式創新or科技創新?

創投行業到底是需要模式創新還是科技創新?所有的理工男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投出真正的科技改變生活的項目。在十幾年前,所有想投科技類創新的創投公司,大多都是一把血一把淚的教訓,所以最後大家還是走向模式創新。Copy to China的,團隊執行力和融資能力強的,最後有大成也有小成,但是都比投科技創新要好。

基於三大紅利消失的判斷 深度布局科技產業

2014年,我們開始做基金時,打算深度布局科技產業,只投科技類的項目。當時,我們的LP以及另外一些朋友非常不解,他們說你在互聯網行業待了那麼久,為什麼要選一個這麼冷門的高端製造、人工智慧、大數據這些科技類的東西?我們當時的核心分析和判斷就是三大紅利的消失。

第一,人口紅利。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都是人太多了,所以如果提倡一胎政策,的問題就解決了。事實證明,過去30年高歌猛進的發展,正是因為之前的20年有大量的勞動力和年輕人口的產生。但是由於過去的一胎政策,無論是年輕勞動力的供給,還是年輕消費人群的供給,都已經在四五年前達到峰值,並開始快速下滑。

國家意識到這個問題,兩年前開始鼓勵二胎,但是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一二線城市養孩子的成本還是太高。如今經濟存在的所有問題中,人口問題是最嚴重的,而且在5到10年之內無解。

第二,流量紅利。其實,流量的戰爭在四五年前已經結束了。Facebook 2017年第一季度發了財報,是幾千億美金量級的公司,它的營收和利潤每年還在以超過50%的速度在增長,說明什麼?就是流量現在不是被新起來的創業公司或新興的巨頭重新分配了,而是更加密集地向巨頭聚集。

第三,技術紅利。第一代互聯網的技術紅利早已被瓜分殆盡。第一代互聯網發展到今天,主要就是解決了信息傳播效率的問題。比如,阿里解決了中小企業之間做生意信息流轉的效率問題;騰訊解決了人和人之間信息傳遞的效率問題;百度解決了人獲取信息的問題。領域足夠大,你就是個幾千億美金的平台,即使是在某些專門的領域,領域足夠大的話,也可以做成過百億美金的平台。

科技行業撞上了演化的右牆 唯一能穿越經濟低谷的是技術革命

科技領域也碰到了一些演進上的難題,尤其是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過去十幾年都是得益於高歌猛進的摩爾定律。但今天不管是運算速度還是硬碟的存儲量都開始遇到了瓶頸。

華為任正非提出的一個觀點就是,在過去十幾年,很多成功的科技企業是跟隨策略,跟在美國歐洲那些最優秀的企業後面。跟隨政策永遠是最容易的,因為你不用去嘗試新東西,也不會在很多科技創新或者前沿領域浪費投資,別人干出來,你用比他便宜的策略和人力成本把這事干出來就行了。

但是今天最優秀的公司已經在很多領域成為第一了。這時候,你在科技創新和前沿領域怎麼去當老大?這個挑戰非常大。

我們做早期投資,看一看這個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人,你就知道這個國家有沒有希望。歐洲年輕人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三十,他們一點都不著急。在,你看到的是一群如狼似虎的,為了創業成功什麼事都願意去做去嘗試的這樣一批人。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能跟他們拼,就是美國的矽谷。矽谷最牛的地方是它能夠持續不斷的吸引全世界最優秀最有野心的年輕人來到這裡,這也是美國至少在過去的幾十年和未來的幾十年,可以保持長盛不衰的非常核心的一個動力。

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過去幾年都面臨著經濟的滯脹或者低谷期,近代經濟的每一次工業革命,無一例外都是由技術革命進行顛覆的。

第一次是蒸汽機,第二次是電氣,第三次是工業自動化,第四次我們大家認為是人工智慧,我覺得人工智慧至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石。

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升級 人工智慧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解決方案

從2010年起,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與其他發展家相比,的製造業成本已經出現競爭力下降的問題。人工智慧、工業4.0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解決方案。

從2013年開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很悲催的是,這裡面95%都是進口。如果我們堅信在過去20年,不管是在汽車、手機,還是計算機領域的發展一定會在高端製造領域再現的話,至少從中低端,本土的企業能夠做出有競爭力的更符合國情的機器人本體,這也是我們投資高端製造,投資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邏輯。

衡量一個國家先進位造或者是自動化領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每千名工人擁有的機器人的數量。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2014年的統計,人均每千名工人是30台機器人,美國是152,韓國是437,這裡面有巨大的差距,差距也意味著巨大的增值空間。

新工業的投資機會

新工業的顯著特徵 機器換人、利潤高、增長快、高技術含量

什麼是新工業?機器換人、利潤高、增長快、同時要有技術含量。其實已經開始有了一批非常優秀的高端製造企業,從簡單的成本驅動發展到技術驅動;由簡單的產品組裝到能夠部分研發自己的核心零部件;從落後產能往先進產能來提升。

我們研究發現,過去幾年,在消費電子領域500億到1000億市值的公司至少有10到15家,這裡面大多數公司是沒有的VC在裡面支撐的,都是靠自己滾起來或者靠地方政府貸款滾起來的。

舜宇光學上周剛剛突破一千億的市值,為什麼它的市值突然暴漲?因為在手機行業,大家還是比較認蘋果,它的每一代的主打功能,都能把整個產業鏈帶動起來,舜宇光學的光學晶元是iPhone8部分能夠採用的,所以它的市值迅速攀升。

藍思科技也是蘋果帶起來的。為什麼蘋果在全球範圍內選了藍思科技作為蘋果手機屏的供應商,因為藍思科技生產製造的自動化程度是最優秀的。大概五、六年前,藍思科技從斯坦福引回來一批高端的工程製造科學人員,從整體上提高生產流程和自動化工藝。

深圳大疆真的是靠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和最優秀的無人機公司同台競技。三、四年前,他們從美國的加州理工拉回來大量在無人駕駛和自動避障技術方面最優秀的人才。所以大疆一出來,美國兩家做無人機的公司直接掛了,一家不幹了,一家是轉型做垂直專用領域了。

這幾家公司,也讓我們看到了國內一批真正靠自己核心技術,而不是便宜的人力成本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的公司。

上一個浪潮 誕生了一批巨大體量製造型企業

很多投資人一開始也很質疑,到底能不能做出世界級的科技公司?

我們投的一家公司叫德速機械。這家公司現在是江蘇省重點扶持的企業,給了他一萬多平米的全新廠房。今年的利潤已經將近4000萬,明年可能會過億,是一家高速增長的公司。

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市場,然而高端機床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化程度低,進口機床佔據了8%的消費量,金額卻超過了30%。德速是國內唯一形成量產能力的企業。

如何尋找核心部件的國產化機會?你把高端數控機床的核心零部件拆一下,它成本的20%是刀庫,20%是轉檯,15%是主軸,控制系統15%,剩下的就是外部的一些鑄件30%,但這裡面基本上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東西,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就是刀庫、轉檯,基本上沒有國產的公司在做,這裡面就是機會。

當時在高端機床領域已經有幾家幾百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很多技術類領域的項目因為是國企,有國家補貼。而德速不是國企,要想在這個行業生存,必須得干出自己的核心零部件。他們先從刀庫干起,用了兩年的時間,很快把這一塊的市場打了下來。下一步又切入轉檯和主軸,當這三個都做出來了以後,德速這家公司就可以做出自己核心的數控機床,這是任何一家公司做不出來的。在未來幾年,德速將是一個高歌猛進的態勢,我們是2014年投的,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第一期基金的4到5倍的回報。

新工業的投資方法論

核心技術or商業應用?

看科技類的項目,到底是核心技術重要還是具體的商業場景重要?

新工業投資邏輯 層級+行業的矩陣式打法

在高端製造領域,我們分了三橫三縱。三橫就是從解決方案到設備模塊再到核心零部件層。解決方案層,也即我們常說的系統集成;設備模塊,包括機床、機器人本體等;往上是核心零部件,再往上就到了晶元層。所以它對技術的要求其實是從簡單到複雜的。

對於公司的市值,所有A股公司都是一個從低往高走的過程,難度是逐步梯次提升的。越往上走,團隊的核心技術能力就變得越重要。這個領域你能做出來就有壟斷性的優勢,就有極高的毛利率。我們有個非常簡單粗暴的判斷指標,就是毛利率能不能達到50%,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說你是個有核心技術的公司。

的創業公司很多都是從解決方案開始做起的,因為對的應用場景比較了解,這是創業公司前期能夠起步的一些優勢。但是如果你只停留在這個層面,那企業的深度或者護城河就不夠,同時你的利潤率也不會上漲,那你的市值也就固定在一個相應較低的範圍。

做系統集成方案的這樣的公司,基本上它的市值是在大幾十億人民幣到200億人民幣之間。然後做設備本體的公司,大概是在200億到500億左右,再網上的就是核心零部件層,大概是500億到1000億甚至更高的市值。

我們縱向選了三大產業,就是足夠大,高速增長,然後有的特色的國情,那就是消費電子、汽車產業和軍工安防。汽車方面,我們現在只看智能電動汽車領域。軍工安防是有特色的,現在年產值已經超過2萬億,後面隱形的帶動性非常大。

過去20年,的改革開放包括製造業打下家底,就是在消費電子這個領域。現在出現了一批五六百億甚至千億左右的公司,比較悲催的是大多數沒有的VC在後面支持,所以我們在裡面布局了一系列非常優秀的公司。

橙子自動化,專註垂直行業的巨大市場。橙子自動化,做3C行業的柔性自動裝配,我們投的時候因為幾乎沒有行業競爭,所以用了一個較低的價格進去。因為市場上沒人能做這種柔性的全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所以突然就火了。橙子自動化今年是全球兩大的機器人公司庫卡和雅馬哈在3C行業的全球的戰略合作夥伴,拿下了大量的定單。

這就是技術類或者高端製造類項目的特點,前期不像很多互聯網項目一飛衝天,但是當它的技術和產品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開始有非常可觀的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所以橙子自動化今年收入應該會過億,利潤會過2000萬到3000萬。

李群自動化,巨大潛力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李群自動化是我們跟紅杉一起投的,然後是賽富的閻嚴總投了下一輪,目前已經有十幾倍估值的增長。

從去年開始,在很難買到機器人,所以就對機器人的需求量是暴增。當李群自動化做出了自己的本體機器人以後,也切入到一些核心的蘋果供應商,比如藍思科技。目前李群在藍思這邊已經下了幾百台機器人本體的訂單,今年和明年還會持續的增加訂單,屬於李群旗艦型的客戶。蘋果對供應商的工藝和技術水平要求是最高的,如果你能進入到蘋果供應商的生產現場,那在產品和服務品質上服務其他企業不是問題了。

車和家,目標出行行業的巨大變革。智能電動車產業,我認為是的車企百年一遇的彎道超車的機會,所以我們不希望再錯過這個。智能電動汽車應該是未來5到10年最大的一個產業,而且它帶動的是整個產業上下游的變化和格局的發展。

車和家做了兩款車,一個是小型的SEV,一個是大型的SUV。現在在歐洲,是做共享分時租賃一個非常好的小型車,所以在法國、德國包括很多當地做分時租賃的公司,現在已經有2000到3000台的訂單,明年這個時候如果各位去巴黎、義大利、德國的主要城市,可能就會看到我們車在他們的主要景點已經跑起來了。

新工業投資邏輯:根據地戰略、長期布局、上下聯動

具體到每個產業,我們還有一個打法叫根據地戰略,也叫領頭羊戰略。科技類投資,一定緊貼產業,這是我對我們所有投資經理的核心要求。

以自動駕駛舉例,去年所有VC都在重倉布局。如果從投資的角度去研究自動駕駛,我們非常可能會投資機器視覺或者人工智慧的大牛。但是我們和車和家一聊,我們發現排在機器視覺和人工智慧之前的,更重要的是多感測器的融合,更核心的是對車輛的控制。

所以和產業裡面的領頭羊聊過之後,我們最後投了一家相對低調,但是最靠譜的叫易航智能。根據地的策略就是你有一個主機廠商,圍繞這個主機廠商產業鏈的上下游,就可以一起去看很多領域。

臻致精工,專註精密加工工藝。鋰電池領域,我們投資了臻致精工,是做多孔膜加工的企業。這家企業是今年4月份剛成立的,創始人在日本待了八年,學到了很多高端製造裡面的一些核心技術,都是涉及到精密加工的部件,而這些核心技術在國內尚未得到應用。他們今年的收入就能到五六千萬,明年後年可能是更可怕的一個天文數字。在精密加工領域,臻致精工應該會高歌猛進,同時會持續地引入一些日本在高端製造領域比較好的工藝。

投資風格:極度專註 看不懂的領域不投

關於投資風格,好話都會說,但是真正做到是最難的。我覺得非常簡單的一條理念就是極度專註,注重在自己能力圈內的投資,看不懂的不投。

有些項目我們說看不懂,可能是比較客氣的說法,但是有些是真看不懂。我們不看好或者看不懂的項目,不代表這個項目或者這個領域不能起來。投資不是一個市場佔有率的生意,你在能力圈專註的範圍內能投到好的項目,就已經是一個超級牛的投資機構了。

投資是一個非常非常個人化的東西,每一個人每一家投資機構所專註的領域有非常多的不同。

2014年,明勢資本剛成立的時候,專註在高端製造技術領域。2014—2015年,我們每年只投20個左右的項目。很多早期基金,一年投資七八十個甚至一百個項目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到了2016年大家都在慢下來的時候,我們反而速度增加了,大概是前兩年的總和,2016年我們投了將近40個。

當你在某個領域越來越專註,扎得越深,對於有些項目是否會投,你很快就能做一個判斷。變得專註以後,人也變得相對輕鬆和淡定,整個團隊對項目的判斷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所以極度專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紀律。我自己的心得體會就是,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投資倍數:早期項目帶來整支基金回報

2016年開始,所有的一線的基金後來都成為了我們LP,他們開始意識到科技類創新、高端製造有的優勢,所以開始來找我,最後我們項目頻頻的被接盤、被加價。

在我們最專註的領域,我們是扎得很深的,看得最懂的,你能做到這一點,那你就能在這個領域裡面掙到錢,有飯吃。早期投資就是一個手藝活,你不要擔心你掙的錢是不是夠多,只要你的手藝你足夠好,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掙到足夠多的錢。

另外,我們對項目的判斷標準也是特別簡單。如果這個項目,至少在你投的那一瞬間,你看倒它未來的成長潛力是能賺回你整支基金的,這種項目就值得認真花時間去看。

科技投資需要繞開的坑兒

方向or團隊?

有很多新進入到科技領域裡的投資機構,包括一線投資機構,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大牛的科學家和研發團隊,在實驗室的階段已經跑出了非常優秀的指標和結果,告訴你只需要你那一點錢,就可以進入生產,然後工業化、市場化。

遇到這三種情況 要謹慎投資

尖端成果前景遠大。舉個例子,就是我們已經在實驗室研發成功了,某集成電路的公司聲稱自己已經領先全球,研發出功能強大的創新型晶元,市場的應用前景巨大,公司創始人也確實在此新技術領域很牛。但是,實驗室是先能夠工業化,再到市場化,90% 科技類的創新公司都是死在了從實驗室到工業化這一步。

因為實驗室里跑出一個指標很容易,但是到工業化量產的時候,工藝上的、生產上的難度其實不亞於重新做一次開發。

迷信學歷背景。科技類創業者要包裝一下自己太容易了,但是真正能做出來東西的人特別少。在,很多大公司里的技術骨幹或技術帶頭人未必是最頂尖的大學畢業。越是頂尖大學畢業的,越是聰明的人,有時就越是想走捷徑,沒辦法沉下心來10年、20年搞科學研發。

對項目不作充分的盡調。有些人對於政府軍工類的項目,經常喜歡故弄玄虛。真正牛的科研工作者或者科技創業者,沒有什麼不敢跟你講的。所有那些故弄玄虛的項目,說不方便進行盡調的,都需要特別謹慎,我們還沒有看到什麼項目完全不能做盡調。

投資科技領域的實操方法

總結一下,別相信黑科技。真正做科技做科研的工作者,沒有10年20年的努力,搞不出能夠接近先進水平的東西,要遵守科技研發和商業的常識。不管市場熱成什麼樣,都要用常識來做一些最基本的判斷,沒那麼多高大上的東西。

另外,別迷信任何專家、機構和部門的背書,他們也有可能被忽悠。學會用基本的常識去判斷很多東西,有時候比那種所謂高大上的理論要有用的多。

本文為沙丘學院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關注微信號「沙丘投資實驗室」或「清科沙丘學院」後台留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