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導演閻建鋼談《覺醒者》:先驅們對信仰,我們對先驅,是同樣的真誠和篤定

今年秋季,電視熒屏上將播出一批獻禮十九大的革命題材和現實題材電視劇。在眾多的劇目中,由浙江晟喜華視出品的《覺醒者》和《凡人的品格》雙雙登上了廣電總局圈定的獻禮推薦劇目。

《凡人的品格》是當代都市情感劇,而革命歷史題材的《覺醒者》講述了出身鄉間士紳家庭的兩兄弟選擇不同信仰進而榮枯殊異的故事。這部劇由閻建鋼執導,王成剛編劇,張丹峰、傅程鵬、江鎧同、張晞臨、劉威、黑子、戰菁一、趙崢、李建義、萬美汐、李立、馬侖、丁子玲等主演。

出品人周偉成解釋了「覺醒者」名字的由來:「原本叫《金鼓傳奇》,一段北方傳奇。後來把故事發生地放在江西、廣東一帶,表現當年熱血青年拯救國家、追尋信仰的故事。適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當時的青年都在尋求救國之路,都處在一個覺醒的過程中,所以名之。」

《覺醒者》將家國情懷融入作品,個人命運在歷史洪流中跌宕起伏,厚重大氣而不失觀賞性。閻建鋼說,「我們這一代人,繼承了父輩對革命的認知,又多了一份思辨性;和年輕一代相比,我們對那段革命歷史更熟悉,從信念到故事均可講給他們聽。這部劇在文本細節上謹遵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鏡頭語言上精雕細琢,調度演員方面用了很多心思。」

閻建鋼導演闡述《覺醒者》核心表達⬇️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以創作者的真誠心態,書寫革命者的信仰之美


《覺醒者》沒有主旋律劇常有的生硬說教,而是注重提升其可看性,尤其是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它將個人命運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展現人物成長,詮釋人物動機,從而增加故事的真實性,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它講述江南小鎮上由兄弟情、父子情、師生情以及愛情、鄉情融會的情感故事,演繹不一樣的主旋律大劇。

該劇展現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江南金鼓鎮首富秦家遭到軍閥強取豪奪,哥哥秦嶺(傅程鵬 飾)和弟弟秦川(張丹峰 飾)紛紛投身革命,為扭轉社會不公而奮鬥。在大國和小家利益相悖、敵我關係和兄弟情誼對峙之時,他們不得不刀槍相向。劇中人物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所承受的煎熬和傷痛是本劇的最大看點,也是人物真實性最直接的體現。

劇中瀰漫著一股對於為真理而鬥爭的革命者的崇仰,對犧牲者的敬惜。閻建鋼說,「近現代史上從來不乏有信仰的人,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等都是社會和文化精英,不存在生存問題,但是他們是為了追求公平社會,為了理想而奮鬥。肉體可以消滅,但是信仰是消滅不掉的,他們播下了種子,才有前赴後繼的革命者。」

《覺醒者》中三個最有代表性的共產黨人:周一平(趙崢 飾),第一代有革命信仰的人;秦川(張丹峰 飾),從革命的追隨者變成信念的踐行者,所謂覺醒者;賓潔(戰菁一 飾),連接了兩代革命者。

在塑造這些革命者時,閻建鋼參考了《紅岩》中的劉思揚的形象。劉思揚出身於大地主家庭,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財,投身革命,獻出所有。在《覺醒者》中,秦川是和劉思揚一樣的人,本無生存壓力卻為了更高理想而「舍小家為國家

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對於英雄人物的刻畫是否真實,角色是否立體,「一切因素都要讓位於歷史真實,不論是人物的解讀還是背景的依託。」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革命者」而不是「造反者」,他們的覺醒不只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而是在感受到「國破家何在」后的主動選擇。儘管他們的革命之路充滿坎坷,但是信仰之美和獻身精神足以感動觀眾。

以匠心的精雕細琢,打造蕩氣迴腸的戲劇


在文本上追求歷史背景的真實性和人物的立體性,故事堅實性便有了初步保障。與此同時,鏡頭語言上的考量和實踐,也是頗有想法。

光效對於人物關係的暗示,明暗對於人物力量的凸顯,景深對於戲劇氣氛的渲染……在前期拍攝中,鏡頭語言已經進行了富有寓意的部署。這部劇摒棄了流行的「大平光,亮堂堂」,也沒有「ppt光影特效「,而是以鏡頭服務於敘事和人物。「設備先進,有心創作,光影效果已經很成熟了,所以不需要後期的刻意修光。

編劇王成剛的劇本紮實有力,為導演和演員二度創作提供了文本保障。閻建鋼說,「拍攝是順利的,比計劃日程還提前了。對於一個熟練的導演來說,在一部戲的常規製造過程中,所有客觀困難都屬於電視劇製作流程必要元素。完全沒有困難的戲,出來一定是不好看的。」

他所認為的困難是怎麼把握重大戲份,怎麼結合現場情況創作好戲。雖然前一天就要把第二天要拍的內容做好預案,但是他們也會因為當天的氛圍產生新的創作感受而「臨時改戲」,為的就是要達到一個最滿意的狀態。他笑道,「每次拍了一場這樣痛快的戲,我們晚上都會去喝酒慶祝,演員們也會反映演得很爽。」

在演員的選擇上,本劇是青年演員搭配老戲骨的方式。張丹峰曾憑藉《花千骨》里的東方彧卿和《致青春》里的林靜圈粉無數,此次出演青年革命者,信仰堅定、熱血不屈。江鎧同也一改之前的弱女子形象,在劇中做了柔中帶剛的演繹。之前一直主演軍旅和諜戰題材的傅程鵬,獲得了導演的高度肯定,「秦嶺比他之前的角色多了複雜性,他的表演也到了一個很成熟的境界,其對角色的內在的雕刻已經明顯多於外在展現。」

「都市劇更接近年輕人的生活,演員們比我更了解年輕人的行為動機,所以就給予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但是《覺醒者》不一樣,相比於年輕演員們,我對那段歷史的熟知度更高,受到的文化熏陶更直接,為了保證呈現的真實性和風格統一性,我必須從引導型拍攝手法轉變為雕刻型,」閻建鋼說。

《覺醒者》也集結了一批老戲骨,如張晞臨、劉威、黑子、李建義等人。「老戲骨們仍然保持著幾十年如一日的認真,每個鏡頭的表達都不隨隨便便。」初涉革命劇題材的年輕演員們和老戲骨們出現在一起的時候,氣場和力度會有時稍有不足。為了平衡人物關係,導演運用「點送」(鏡頭調度)「辭彙重新組合」(比如音畫不同步等手段)等導演語法進行輕重緩急的安排,以求最佳戲劇效果。

以創作驅動公司,做好項目是立足行業的基礎


今年下半年,獻禮檔連著獻禮檔,同類劇目扎堆兒供應,《覺醒者》的特徵是動手早,計劃周詳,班底新老結合,重視革命主題也重視觀賞趣味,儘可能依照影視創作規律推進項目。

過去幾年,資本大量流入影視行業,促進產業升級同時,也帶來了浮躁之風。不過,現在市場正在整體從「資本驅動型」向「創作驅動型」轉變。資本介入受限,直接體現就是今年電視劇題材選擇、創作節奏上都有趨冷之勢。之前大多數影視公司的目標是上市和被兼并,目的是吸引資本的興趣、達到增值的需求、使得自己不被淘汰,現在資本退潮了,就要調整定位,階段性目標就是把單個項目要做好,於是便變成了「創作驅動型」,這是市場良性發展的表現。

兩年前搭上資本快車的晟喜華視早已認識到資本潮起潮落的特性,所以不敢懈怠,一直追隨「質量第一,內容為王」的理念。了解現階段的市場需求,樹立與之相匹配的階段性追求,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達到藝術創作與市場訴求的雙贏,《覺醒者》就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打造的。

據悉,除了前述主創人員之外,《覺醒者》旗下還聚集了《甄嬛傳》的造型師陳敏正,《闖關東》的美術師劉勇奇,《潛伏》的剪輯師周新霞…在他們群策群力的耕耘之下,這部劇已經完成後期製作,即將登陸一線衛視。秋高氣爽時節,《覺醒者》欲一展真容,後續動態進展,我們再探再報。

【文/孫麗穎】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影視獨舌】

由媒體人李星文主編的影視業垂直媒體。我們對行業感興趣,對新聞有動力,對思想光芒趨之若鶩,對審美高地心嚮往之。覆蓋微信公號,微博,新浪看點,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網易自媒體,搜狐自媒體等十大平台。

「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