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提醒】漳州已有36人食用貝類海產品中毒!購買、食用海鮮注意這6點!

今日上午,從漳浦縣衛計局了解到,截止6月8日24時,先後有36名村民被送往漳州市級醫院和漳浦縣級醫院檢查救治,中毒者大多是食用青蛤(淡菜、貽貝)引起的。

原因:主要受海洋赤潮影響

據福建省赤潮監視監測網報告,6月6日在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發現鏈狀亞歷山大藻赤潮,面積約 2 平方公里,該藻種可產生麻痹性貝毒,省廳已啟動赤潮災害三級應急響應程序。

漳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提醒

因海洋赤潮影響,漳州市沿海部分縣(市)出現個別群眾食用青蛤(淡菜、貽貝)引起頭暈、手腳麻痹等身體不適癥狀。

為確保群眾飲食安全,有效預防貝類毒素,請各經營企業、餐飲單位嚴禁制售青蛤類食物,同時提醒廣大群眾近期暫時不要購買和食用青蛤,慎食貝殼類海產品。發現誤食,出現中毒癥狀,儘快就醫。

據了解,夏季是海水赤潮的高發期,海水中會產生大量有毒的甲藻類生物,導致毛蛤、花蜆、扇貝、巨蠣等貝類帶毒。在夏季,應盡量少吃海水貝類等海鮮,並在烹飪之前充分浸泡。

每到夏季,因海鮮中毒被送到急診科的患者不在少數,多少是因為吃了沒有煮熟的海鮮導致的。

海鮮中的病菌正常要80℃以上的水溫才能滅殺。此外,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外,海鮮中也可能存在寄生蟲卵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

市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會出現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等癥狀,比較嚴重的還會出現感染性休克,臟器損傷,甚至導致死亡。

專家提醒,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因此,在吃「醉蟹」、「三文魚」、「醬油腌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一定要慎重,吃生魚片的時候也要保證魚的新鮮和衛生。

選擇新鮮的海鮮吃海鮮時不要大量飲酒

因為飲酒有可能加快本病的發生。

不要吃赤潮期捕撈的海鮮

這類海鮮體內寄生的一些微生物含有較多神經毒素。

老年人不宜過量吃海鮮因為老年人對神經毒素的敏感度高,加上體質較弱,很容易因發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選擇海鮮呢?專家提醒,在選購急凍海產時,應留意店鋪的冰凍設備、以及存放方法是否恰當。

魚和蝦蟹

買海鮮盡量選購活的,因為海鮮腐壞得很快。

尤其是買蟹,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吃。如果熟龍蝦有腥味,則不要吃。新鮮的龍蝦不應該有腥味。

冰鮮的海鮮如有濃烈腥味,即可能已開始變質。

不要吃龍蝦中綠色的「龍蝦肝」。雖然有些人覺得很好吃,但這些器官(肝臟)會儲存著毒素,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貝殼類海產

蛤蜊、蚝、蚌、蜆之類海產,在烹調之前檢查一下它們的殼是否仍緊閉,否則就要丟掉。

有甲殼的海產,在烹調之前要用清水將其外殼刷洗乾淨。

買新鮮鮑魚、蟶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碰,選取活的、會動的。

貝殼類海產烹煮前,在淡鹽水中浸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原來新鮮的海產反會被其中部分腐蝕了的所污染。

在烹飪貝類時,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溫下會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風險;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盡量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出現海鮮中毒癥狀怎麼辦

赤潮,國際上把它稱為「有害藻華」,它發生時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紅色景象,因此被許多人比喻成「紅色幽靈」。其實,它是水中的一些細菌、原生動物和浮遊植物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從而引起水體變色現象。

1. 海域水體的富營養化

隨著沿海地區工農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含有有機質和豐富營養鹽的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進岸海域的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釋擴散,因此這些地區是赤潮多發區。海水養殖密度高的區域由於自身污染也往往存在水體的富營養化,形成赤潮的可能性較大。

2. 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種源

海洋中有330多種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種類大約有80多種,目前在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約有150種。

3. 適宜的水溫和鹽度

不同海區的不同類型赤潮爆發對溫鹽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在表層水溫的突然增加和鹽度降低時,會促進赤潮的發生。在水體交換弱的封閉海灣,赤潮一般發生於雨過天晴之後。

4. 合適的海流作用和天氣形勢

一般在海潮流緩慢、水體交換弱、天氣形勢穩定、風力較小、濕度大、氣壓低、陽光充足時,易發生赤潮。海流、風有時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將含有大量營養鹽物質的下層水帶到表層,為赤潮的發生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如果風力適當,風向適宜的話,就會促進赤潮生物的聚集,從而易形成赤潮。

海洋是一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複雜生態系統。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都是處於相對穩定,動態平衡的。當赤潮發生時這種平衡遭到干擾和破壞。在植物性赤潮發生初期,由於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體會出現高葉綠素a、高溶解氧、高化學耗氧量。這種環境因素的改變,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導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

1. 破壞漁場的餌料基礎,造成漁業減產。

2. 赤潮生物的異常發展繁殖,可引起魚、蝦、貝等經濟生物瓣機械堵塞,造成這些生物窒息而死。

3. 若在育苗期發生赤潮,將對苗種繁殖產生嚴重危害。

4. 有些赤潮的體內或代謝產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魚、蝦、貝類等生物。

5. 赤潮後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細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環境嚴重缺氧或者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看看福建省食葯監局還為你準備了哪些相關科普知識~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