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免費「健康講座授課」的方式推銷保健品套路
免費產品體驗、免費健康講座、免費送老人出門旅遊、免費贈送小禮品……當前,保健品市場亂象橫生,市場營銷手段五花八門。
近年來,保健品行業發展迅速,老年人成為消費主力軍。保健品行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一些老人因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案例常常見諸報端。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有一種銷售方式叫「會銷」,就是以開會、講座等名義把人召集在一起,然後推銷保健產品或者醫療器械。不少老年人在講座上買回保健食品或者床墊、枕頭等保健產品。這些產品售價不便宜,動輒幾千上萬元。央視《焦點訪談》節目近期就揭露了廣州一家醫藥公司用「會銷」的方式把老年人帶入陷阱的過程。
調查:健康講座上推銷保健品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海南,愛買保健品的老人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海口市民鄧阿姨花幾萬元購買保健品后才發現,保質期只有兩年的保健品,需要三年才能吃完。家住三亞崖州區的李阿公,為了降血糖長期吃保健品,病情加重后緊急送醫。
為進一步了解保健品市場的「遊戲規則」,記者近日跟隨海口一位準備用養老金購買保健品的李阿姨去「聽課」。所謂的課程,是指保健品銷售商通過「健康講座授課」的方式推銷產品。
「這款保健品可以治療糖尿病,以後在家不用注射藥物就能治療疾病,可以免除很多痛苦。」在海口某商城頂樓,銷售人員講得繪聲繪色,在數10條宣傳橫幅下,坐著近50位年過半百的聽眾。
李阿姨告訴記者,保健品銷售商家會經常送大家一些小禮品,例如雞蛋、雨傘、保溫杯等。銷售人員還告訴她,如果兒女工作忙,不在身邊,她們可以充當她的「乾女兒」「乾兒子」上門探望。
「我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現在買一盒保健品,少說也要500元。為了健康,我曾經買過成套的保健品。」李阿姨說。
據了解,接受了「小禮物」的潛在客戶,就會成為保健品銷售商的「重點培養對象」。
「小恩小惠,噓寒問暖,是保健品銷售商的營銷手段,」海口市食葯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很多老人之所以會上當受騙,是誤認為保健品可以治病。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人希望能『花錢買健康』。『病急亂投醫』、內心空虛寂寞等心理因素,很容易讓一些老年人輕信虛假保健品信息,從而上當受騙。」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小盼表示,有些老人對於保健品的追捧已到了痴迷程度,甚至聽不進去醫生的專業指導,需要子女家人的進一步勸導。
套路:花樣翻新防不勝防
有專家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目前,保健品銷售套路太多了,讓人防不勝防。前幾年,最常見的推銷方式是派「專家」免費給老人義診,宣傳產品「進口、專利、高科技」,再給老人送點雞蛋糧油等小禮物。這幾年,又有了免費請老人旅遊、「陪聊」談感情等推銷套路。很多老人健康意識雖然強,但辨識能力有限,面對花樣頻出的銷售騙局,很難保證不會中招。
據了解,海口市食葯監局保健品與化妝品監管處每月都會與各分局稽查支隊聯合行動,對保健品行業進行常規檢查。「20年前,保健品銷售商家就在一些隱秘街巷對市民進行「授課」,現在,數量只增不減。前不久,我們還在海口某商場查處了一場以「健康講座」為噱頭的保健品銷售活動,撤下了相關的宣傳橫幅,沒收現場產品進行進一步檢測。」海口市食葯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建議:源頭要監管 家人多關愛
「由於年齡的原因,很多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過分追求健康長壽的心理、老齡化導致判斷力下降等因素,是老人面對保健品銷售人員推銷時上當受騙的原因之一。」陳小盼說。
據介紹,很多因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老人是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邊,這些空巢老人倍感孤獨,渴望與外界有更多的接觸。一些保健品銷售人員便打出「親情牌」,讓老年人「心甘情願」地被矇騙。
陳小盼建議,要防止老年人『病急亂投醫』,不輕信虛假保健信息,就應該加強對醫療保健行業的規範,加大對弄虛作假、欺騙詐騙等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依規嚴懲。此外,生活中,子女要給予父母足夠的陪伴和關愛,讓他們認識到「保健品不是藥品,有病要及時就醫」,切勿相信「祖傳秘方」。同時,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參加有意義的社交活動。
有關專家建議,面對保健品推銷騙局,不能光指望老人增強防騙意識,也不能單靠子女陪伴來鑒別和防範,而是應該加大打擊力度,從源頭上切斷保健品魚龍混雜的市場現狀。對於那些明顯涉嫌詐騙行為的商家,一旦查實就應該嚴肅追責、絕不姑息。像打著門店旗號、暗中進行銷售騙局的企業,更要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