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構成色彩-色彩研究簡史

陰陽眼的影像罈子

因為有了色彩,世界顯得格外豐富而美麗。因為有了色彩,使我們不斷地在藝術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色彩的神奇功能和無窮魅力。由於色彩的美麗和魅力,以及與人類生活所形成的十分重要而緊密的聯繫,促使人類從很早就開始對色彩進行認識、研究和利用。而人類最早期對色彩的研究和利用,大多是側重於從審美的角度,尤其是將色彩用於裝飾和繪畫等領域最為普遍。

綜觀世界美術的發展歷史,東西方在美術中不但在造型觀念和形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且,對於色彩的應用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就繪畫而言,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對色彩運用的觀念和技法都有著十分顯著的不同。

在傳統繪畫中十分強調色彩的表現性,主張「求意不求顏色似」,普遍追求以理想化的寫意色彩去表現主觀對客觀的感受。在技法上不主張拘謹地模仿客觀自然的色彩,而是利用色彩去自由的抒發情感。所以傳統繪畫的色彩常常具有抒情性、概括性、象徵性、裝飾性和平面性等特點

《嫦娥執桂圖》局部 畫

在西方傳統繪畫中,強調色彩的再現性普遍追求以寫實的色彩再現客觀自然,在技法上則盡量模仿客觀世界的色彩,尤其是文藝復興以後的西方傳統美術中,更是極力追求通過繪畫作品模仿客觀,再現自然的色彩。可是,由於當時的西方畫家們並不真正了解色彩的本質,所以對色彩的理解和模仿也僅限於非常表面化的感性層次,在對色彩的認識和再現中形成一種「固有色」的觀念。所謂固有色觀念,是指人們對色彩認識和理解中所形成的一個誤區,以為,色彩是物體本身與生俱來的固有成分,是與其他因素無關的。固有色觀念使得西方傳統繪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只能停留於被動模仿和表面化再現感覺中的客觀色彩現象,並不能科學地再現客觀真實的色彩關係,以至於長期以來,使西方的傳統油畫形成一種明顯的棕色調傾向

《蒙娜麗莎》油畫

在19世紀中期的法國,有一些畫家開始深入到現實生活和大自然中,聚集到距離巴黎65公里一個叫做巴比松的小村裡,進行對景繪畫。由於畫家聚得多了,人們就將當時這些聚集在巴比松的畫家們統稱為「巴比松畫派」。巴比松畫派的代表人物有讓·巴蒂斯特·柯羅、奧多爾·盧梭、朗索瓦·多比尼、康斯坦·特羅容等。大多數巴比松畫派的畫家都崇尚「面向自然,對景寫生」,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棕色調傾向已經明顯減弱,出現了一種清新的綠色調

《摩特楓丹的回憶》油畫

雖然在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中棕色調傾向已經明顯減弱,但是,由於當時這些畫家對色彩的認識仍然局限於「固有色」的觀念之中,其作品的色彩同樣屬於概念和表面化的再現客觀自然,在色彩關係上依然是比較單調的。

人類對色彩的認識中的這種錯誤觀念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了色彩家族的族譜,才真正科學的揭開了色彩的身世之謎。牛頓對色彩之謎的揭示轟動了世界。科學研究中對光色原理和色彩本質的揭示,無論是對於科學領域,還是對於藝術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對光色原理和色彩本質的揭示,也促使西方一些思想比較活躍的畫家嘗試著將科學的色彩理論,應用到具體的繪畫實踐中。由此,在19世紀末的法國誕生了一個以畫家克洛德·莫奈為代表的「印象主義」繪畫流派,在習慣中也被稱之為「印象派」。最初,印象派並不是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該畫派的形成是源於一次頗有爭議的繪畫展覽會。更為有趣的是,這個畫派的名稱與一篇言詞激烈、不懷好意地批評這些畫家的文章有關。

1874年4月15日,有一些勇於探索的畫家在巴黎攝影師納達爾畫廊舉辦作品展覽。展覽里有許多用筆奔放、粗獷,一反西方學院派傳統繪畫風格的作品。這些明顯反叛傳統的作品,引起了藝術評論家勒魯瓦為強烈的憤慨。因此,他就在《喧嘩》周刊撰寫了一篇文章,發泄他對這些前衛畫家的強烈不滿。勒魯瓦在他的文章中特別提到,並重點批評了一幅起名為《印象·日出》的油畫

《印象·日出》油畫

借題發揮地對這些他認為有些無法無天的試驗畫家們,進行了尖酸刻薄的挖苦和嘲諷式的評論。勒魯瓦不懷好意地尖刻嘲諷,不但沒有挫傷眾畫家的銳氣,反而促使這群具有叛逆和探索精神的前衛畫家,從心理上更加進一步的聚集在一起。不僅如此,勒魯瓦先生刻薄的借題發揮還啟發了這群畫家,他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將「印象」當成其繪畫流派的名稱。印象派也就由此而得名,並且也由此而名聲大震,受到更加廣泛的社會關注。

《印象·日出》是法國畫家莫奈的作品,而莫奈的這幅《印象·日出》就是想要捕捉和再現自然界中,由於光的變化而呈現出的轉瞬即逝的生動色彩面貌。畫面中迷漫著藍灰色的淡淡薄霧和日出時淺紅色之光,並以短促而破碎的筆觸,表現出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如果從世界美術發展的整個歷程而言,這幅畫還僅僅是畫家結合科學的光色原理所進行的初步嘗試,並沒有真正表現出光的特徵和科學的色彩分析。然而,它卻標誌著西方美術界在色彩認識上,文藝復興傳統的結束,標誌著20世紀在視覺藝術領域對色彩探索和表現的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莫奈在以後的繪畫實踐中,繼續以科學的光色理論為指導進行不斷地嘗試,創作了許多傳世佳作。他經常圍繞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光線下反覆寫生,捕捉和記錄物體在不同光線條件下,所呈現出的不同色彩特徵。無論是著名的巴黎盧昂大教堂,還是在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乾草垛、白楊樹,以及他自己家庭院池塘中的那些水浮蓮等,都成為莫奈記錄和研究自然界光色變化時經常藉助的媒介。其中,僅在不同的時間裡所畫的《乾草垛》就有十二幅

《乾草垛》油畫

而在不同時間所畫的《盧昂大教堂》則達二十幅之多。

印象派不但強調照射光對物體色彩成分的影響,而且也強調在同一環境中,由於不同物體的反光現象,對相鄰物體局部色彩特徵的影響,這種影響被稱之為「環境色」。在再現客觀色彩時,對於光源色和環境色在整體色彩關係中的體現,統稱為「條件色」,而對於條件色的理解和認識使美術家們能更生動、更真實地再現出具有客觀本質的色彩關係。由此,不同於傳統固有色觀念的條件色觀念形成,並成為寫實性的西畫中觀察、分析和再現客觀色彩時的基本方法。應該說,這種注重環境色和條件色,整體觀察和再現「色彩關係」的方法,是一種更加接近於客觀真實的色彩再現方法。

在印象派之後,法國又出現了一個被稱之為「新印象派」的畫派,其代表人物叫喬治·修拉。修拉與他的朋友和弟子保羅·西涅克致力於把印象主義的色彩探索發揚光大,並且把最新的繪畫空間概念與文藝復興傳統的幻象透視空間,以及在色彩知覺方面最新的科學發現結合起來。他對於色彩的研究以印象主義的直覺認識為基礎,直接進行科學研究,以建立自己的色彩學理論體系。(印象主義一般並不搞有組織的科學研究,僅是在繪畫中吸收了光學方面現有的科學研究成果,以構成視覺上的某種色彩效果。)

在繪畫技法上,修拉採用細膩的小筆觸,以分色的方法組織色彩,通過並置各種鮮艷的色點來完成他的作品。因此,也有人依據修拉繪畫的方式和其作品的視覺特徵,將新印象派形象地稱之為「點彩派」。如果在近距離觀看修拉的畫,人們會看到大量斑斕閃耀、高純度的色彩斑點被空間所融合,在視覺中形成統一而豐富的色調效果。

《擺姿勢的模特》油畫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修拉的一生十分短暫,僅僅32歲時就英年早逝,但是他的研究和探索為色彩的觀察與表現式進一步拓展了方法和思路,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雖然科學研究的成果使許多西方畫家對色彩的真實面目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並使他們再現客觀色彩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對色彩應用的觀念上,過去的西方人始終被一個框框束縛了思維。這個框框來自於他們的宗教信仰中,上帝創造世界的觀念。之所以長期以來西方畫家一直主張「客觀再現」的繪畫方法,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所創造的,是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畫家的工作就是以繪畫為手段,恭恭敬敬地模仿和客觀再現「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對於形態和色彩方面都是如此。

在西方,從觀念上突破模仿和再現客觀色彩的傳統框框,在實踐上追求寫意和表現性色彩的這一革命性轉折中,最具有影響的領軍人物有「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和「野獸派」的畫家亨利·馬蒂斯等人。

高更作品的色彩突出主觀感受,具有明顯的概括性、象徵性、裝飾性和平面性等特點。

《你什麼時候結婚》油畫

馬蒂斯在對色彩表現功能的研究和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為突出,形成了影響廣泛的理論和引人注目的實踐成果。馬蒂斯發現完全按照客觀自然去被動的模仿和再現客觀色彩,對於畫家真情實感的表達有很大局限性。因此他主張,應該在繪畫作品中擺脫客觀再現框框的束縛,提出了「準確的描繪不等於真實」的藝術主張。他開始嘗試在繪畫的形象中撇開物質客觀自然的色彩外貌,探索在作品中利用不同色彩的本身去抒發真情實感,表現人類的精神氣息。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常常採用平面化的造型、簡潔的結構、各種具有象徵意味的艷麗色彩去構成裝飾性很強的畫面,並藉助這些與客觀不同的作品去張揚個性、表現主觀,顯示他對和諧的理解、思考和創造。

《音樂》油畫

值得一提的是,野獸派對於色彩象徵意義和表現性的探索,以及由馬蒂斯所提出,並且被西方不同現代藝術流派普遍認同的綱領-「準確的描繪不等於真實」,雖然在當時的西方美術界是一種新的、具有革命性的觀念,但是,對於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而言,卻並不能算是新鮮的實踐和觀點了。因為,在傳統的畫理論中很早就開始強調,畫家要從所表現對象的外表解脫出來。

傳統畫在理論和實踐中強調,「求意不求顏色似」。其基本意思就是說,對於色彩的利用應該追求對造型意境的表現,而不應該被動地模仿自然。「求意不求顏色似」的觀點,不但可以與馬蒂斯「準確的描繪不等於真實」的見解相提並論,而且從時間而言,還比馬蒂斯的理論和實踐要早得多。在畫創作中,「借景抒情」「借題發揮」的「寫意」理論和技法,從古至今一直都屬於主導潮流。事實上,傳統視覺藝術的好多觀念和形式與西方現代藝術都不謀而合。在現代藝術潮流中,有很多被西方人認為是新的觀點和新的造型技法,在傳統的造型藝術中很早就有所體現。例如,在造型的寫意、變形和平面化、裝飾性,畫色彩的概括性和象徵性,畫所追求的「神形兼備」「氣韻生動」,以及書法的抽象表現性等等,這些都是各種西方現代藝術流派高舉著不同主義之大旗所標新立異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人對於色彩的造型的認識和應用比西方的現代藝術更早地進入了「現代」。

20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色彩認識的更加深入,逐漸發現了色彩在許多領域中的利用價值,並且,在色彩心理研究和人機工程學理念研究的基礎上,發展了利用色彩調節環境、調節心理的色彩調節技術。在色彩利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表現潛力不斷被開發的同時,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也不斷地發展。為適應現代工業發展的需要,人們開始從應用工程學以及純粹科學來研究色彩,不僅對色彩進行定性,而且對它進行精確定量,從而有助於對色彩潛力進行更深入的挖掘,有助於更加有依據地確定色彩的應用,也使得色彩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色彩構成的研究方法則是現代工業和科技發展背景中應運而生的產物。

摘自:《構成色彩》

(圖文轉自網路, 版權所有,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多一次轉發,讓更多人受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