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今天,「基因界的騰訊」上市了! | 礪石

報名

超過1萬人在這裡學

礪石導語

儘管華大基因是國內少有的掌握核心測序技術的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基因檢測中心之一,但其上市之路可謂一路坎坷。今天 ,華大基因終於上市了。

晏舒 | 文

付迎爽 | 編輯

中籤了華大基因的股民們怕是要偷笑了。今天 ,被稱為「基因界的騰訊」的華大基因,正式登陸創業板開始交易。

十天前,華大基因開始新股申購。這一天是很多人期盼已久的,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去年11月,華大基因的上市之路還是前途未卜——當時消息爆出,華大基因的IPO申請被中止審查。不少人擔心這家公司的2017上市計劃又被擱淺。

這種擔心不是毫無來由,儘管華大基因是國內少有的掌握核心測序技術的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基因檢測中心之一,但其上市之路可謂一路坎坷。華大基因創始人、董事長汪建提起這段「不堪回首」的資本往事曾說:我比王石還慘。

從1999年在北京主導創辦華大基因,到2007年南下深圳成立華大基因研究院,任董事長,如今帶領華大基因上市,汪建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還是一個著名的基因組學專家、一個健康生活的佈道者。

1專家、佈道者、企業家

汪建是湘西人,插過隊,留過學,學過中醫和西醫。1999年,汪建與楊煥明院士等人共同創建了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承擔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測序任務,這1%的計劃成果使的基因測序技術迅速與國際接軌。2007年,汪建南下深圳,成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

作為一個基因科技公司的創始人,作為一個追求健康長壽的基因達人,汪建有自己的養生之道。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老汪」上,他經常公布自己的一些飲食之道。據說華大基因還專門成立了營養組,根據他的營養與健康數據定製均衡營養餐。另外,他還出了一本書——《老汪的小米餐桌》。

汪建自稱是工業革命的「反動派」,認為工業革命和消費社會大大扭曲了人和環境的關係,人擁有了太多沒有必要的東西——比如穿金戴銀、穿高跟鞋、各種奢華消費。在他眼裡,好好活著才是硬道理。

「為什麼把物質和金錢看得那麼重要?這是不對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我們今天這麼多的出生缺陷,這麼多人有心腦血管疾病,這麼多人得腫瘤,還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在很多場合,汪建是人類健康和生活理念的佈道者。

因此,汪建還為自己做了一個「墓碑」,上面刻著:汪建(1954-2074)。他向媒體展示過這塊「墓碑」,也在很多場合,他總是說起自己要活到 120 歲。

汪建認為,無論生老病死,基因幾乎影響了人的一生。而以基因為基礎的醫療、保健、食品等產業將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華大基因要做的,就是這樣一個生意。

在汪建的帶領下,年輕的華大團隊2007年繪製了第一個人基因組圖譜,2008年後陸續啟動炎黃計劃、千人基因組計劃及人類胃腸道菌群元基因組等研究工作。

2010年,華大基因斥巨資購建全球最大基因組平台,測序業務進入大擴張時期,當年營收過10億。

2010年5月22日,56歲的汪建帶領其他數名深圳登山者向珠穆朗瑪峰頂峰發起衝擊並成功登頂,是國內登頂珠峰的「最年長團隊」,順帶完成首個高原適應性基因研究。

2013年,華大基因排除萬難將矽谷的Complete Genomics公司納於麾下,成為第一個收購美國上市公司的民營機構,被國際大佬、國外媒體紛紛冠以「創新的典範」。

2014年,汪建提出生命經濟,認為在經濟發展困境下,這是最具潛力的未來經濟模式,而人與健康是社會保持活力最為重要的因素。那時汪建許下諾言:5-10年讓全人民都能享受到基因測序帶來的福利。

在汪建看來,一個成熟的基因測序行業,可以極大的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讓90%以上的先天性疾病消失,「人人都能活到100歲」、「管理癌症甚至攻克癌症」等等,都是他曾經描繪的壯美藍圖。

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華大基因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不僅在監管層面需要獲得更多認可,也需要有在資本方面獲得來自市場更多的支持,因此上市對於華大基因來說,變得非常關鍵。

2坎坷上市路

一個全新行業,一個建立在科研與人體生命數據累積基礎之上的「黑科技」產業,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華大基因都應該是一個被資本哄搶的「獨角獸」,它也確實享受了這樣的待遇。但汪建每每一提到和資本打交道,就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模樣。

根據整理資料發現,過去5年內,超過50家投資人(含中途退出者)通過關聯、非關聯的方式,為入股華大旗下的華大科技、華大醫學共計投資高達72.15億元,其中包含紅杉、軟銀、雲鋒基金、光大控股、深創投等知名機構。

由於汪建對於資本極端嚴苛的態度,這些機構在投資過程中費盡了周折。然而貼身肉搏之後,終於獲得了購買華大基因股份的機會的投資機構,卻並沒有得到預期中的順利進展。

在過去的幾年中,基因行業在政策上始終沒有獲得一個清晰、穩定的環境。屢屢出現的叫停事件,雖然並未傷及行業根本,但也不免給潛在的用戶帶來心理衝擊,從華大基因自身的情況看來,不僅上市之路充滿艱辛,也並未爆發出預期中的持續性快速增長。

A股借殼、港股上市、創業板IPO、上市中止……關於華大基因上市的種種傳聞與事實紛繁複雜,一路坎坷。在資本與監管的裹挾之下,華大基因像極了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充滿希望卻又步履蹣跚。

2014年對於華大基因來說尤其艱難。2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發出了通知,要求在相關的准入標準、管理規範出台以前,任何醫療機構不得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已經開展的,要立即停止。通知下發后仍繼續開展的,屬地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這樣嚴苛的禁令對於這種新興行業來說,影響之大可想而知。實際上,在2013年9月份,華大基因就已經受到特別「關照」,其商用檢測項目被叫停,被指其「產前優生優育篩查服務」違背現行法律。

雖然一段時間之後禁令就悄然解除,但華大基因的業績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根據2015年華大所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在2013年取得了1.73億元的凈利潤,但在2014年,這一數據下降至5852.98萬元,不及前一年的零頭。

2014年,市場上一直傳聞華大基因將在這一年赴港上市,但最終卻不了了之。

2015年12月,華大基因向深交所遞交了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根據方案,華大基因準備發行新增股份4000萬股,募集資金17.32億元,這一數字佔到了華大基因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凈資產比例的58.20%。

在當時A股IPO開閘,渠道的暢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後,華大基因的重磅登台,一度被認為將造就一家千億市值的全新創業板龍頭。但屢屢出現的壞消息,卻讓這一切橫生枝節。

這就是近年來華大基因在資本市場上的縮影。幾年來,資本一直都被迫與華大公司一起,面對基因行業、資本市場環境、企業盈利等各種問題,退出時間不斷向後拖延。

直到2016年11月,消息又爆出華大基因的IPO申請被中止審查。理由是: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由於政策的限制,醫療檢測相關企業不允許有外資持股,因此華大基因無法選擇美股等海外市場上市,A股是其上市融資必須拿下的唯一渠道。

好事多磨,這個火熱的7月剛剛開始,汪建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3前景光明

汪建曾說,「經歷了工業時代,受益了信息時代,人類正逐漸進入生物經濟時代。」

基因檢測就是這樣一個前程錦繡的行業。根據相關資料的顯示,由於國內相關政策限制等諸多原因,與美國能做的近3000項基因檢測技術相比,國內被批准及能開展的基因檢測技術僅有20多個。

即便是這樣一個在政策監管之下「先天殘疾」的行業中,仍然爆發出了相當數量的創業公司,以及華大基因這樣的世界級巨頭,其中是有很深刻的社會原因和市場原因。

首先,雖然已經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幾乎所有的城市固定居民都參加了醫保,但在大型、惡性疾病、新生兒先天疾病面前,人們仍然難以抵抗。動輒數十萬的治療費用,是每個家庭都難以承受的負擔。

因此,在生育期間,對新生事物有所了解的年輕父母,會非常願意去嘗試做基因檢查,如果發現新生兒有嚴重先天疾病的可能,可以立即採取終止妊娠等措施。相比之下,檢查費用就具有了相當可觀的性價比。

另外,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這種面向終端客戶的檢測產品,相比人口數量少的歐美國家,具有龐大的市場。雖然目前來說,監管、市場兩方面能夠接受的檢測種類還很少,但仍然會因此形成一個更大的蛋糕。

產前檢測、宮頸癌篩查等健康服務,是華大基因非常看重的目標市場。目前,全球排名前二十大的醫藥企業多數與華大基因有過藥物研發類基因測序服務業務合作,包括默克集團、賽諾菲-安萬特、諾華、拜耳公司、輝瑞製藥、強生、禮來、葛蘭素史克、諾和諾德等。

2013年,深感受制於上游儀器設備商的華大,藉助資本的力量進行了反向收購,購買了美國測序設備製造企業Complete Genomics公司,被行業認為搶到了「可口可樂的秘方」。目前,這樣一台儀器可以將華大宮頸癌的基因篩查成本控制在100元以內。

而獲批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每例的價格控制在2000元以內,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與傳統的羊水穿刺診斷唐氏綜合征的價格相差無幾。但是傳統方式對胎兒與孕婦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面臨流產的風險,而無創的方式只需要孕婦的五毫升血。

從依賴進口測序設備到自主研發,華大完成了從產業下游到上游轉移,汪建重新掌握了主動權。

近年來,華大基因的業績表現也非常亮眼:2014-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35001.75萬元;2017年第一季度凈利潤7650.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52%。

在7月4日華大基因IPO網上路演時,汪建也明確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基因測序市場依舊會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8.7%。

4「華大系」生態版圖顯現

如果僅僅把華大基因看成是一個單純的科技公司,那就錯了,它的格局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作為基因測序行業的「老大哥」,華大基因在這次新股申購前做了兩件事:1.聯合阿里雲、GeneDock等共同發布了「基因測序-分析」指數;2.聯合英特爾、博德研究所等共同發起了「基因數據分析標準流程語言協作組」。

前者是用數字化方式,驗證數據分析成本占整個基因測序與分析費用的比例;後者是為推進基因測序與雲計算結合,從而降低基因數據分析成本、促進產業標準化發展。

基因測序或將根本改變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和醫療實踐,但由此產生的數據也呈現出爆炸式增長,也對海量數據的計算、存儲和分析提出新的挑戰。因為數據類型多變、分析工具眾多、執行流程複雜、運行環境差異等原因,長久以來基因數據分析流程的開發與維護成本非常高,分享與協作十分困難。

華大基因的方式是跨界結盟雲計算推動數據解讀。

2016年4月中旬,華大基因、阿里雲、英特爾、百度開放雲、華為等單位的技術開發者們共同發起「生物信息雲計算產業聯盟」,主導和參與領域內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的制定。

加碼雲計算只是華大基因近期眾多布局中的一環。

生物技術正在創造的信息量前所未有,但這些信息要轉化成為臨床上可以採取的數據,如果數據難以理解,就沒有任何價值。

6月初,由汪建擔任理事長的基因產學研資聯盟,宣布與30家產業內外企業、機構、科研院所共同成立基因產業集群,「華大系」生態版圖再度擴容。

此外,海外業務佔據半壁江山的華大基因,正在全球布局,建立華大全球創新中心,目前已經確定的是西雅圖和矽谷,倫敦、紐約、東京等正在商談。

7月4日,華大基因舉行IPO網上路演時,汪建表示,從面向基礎科研的基因測序服務的角度來看,未來可預計的變化趨勢主要包括4點。其中,「以信息分析和數據挖掘為主要應用的雲計算平台的出現,將會促進數據分析市場的快速增長,並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

5結語

國內精準醫療大火越燒越旺,資本對於這個行業充滿了期待。

雖然華大已經上市,但與此同時,華大基因的競爭對手們也在緊緊追趕。貝瑞和康、宏灝基因、達安基因、碳雲科技等公司,或通過併購登陸資本市場,或成功獲得大筆投資,小型創業企業海普洛斯、天昊基因、和壹基因、鵾遠基因、愛基因等也相繼獲得大額融資。這個賽道已經變得越發擁擠,競爭也更加激烈。

但對於汪建來說,他對華大顯然有著更高的期許。「我認為生命科學和生物產業發展需要一個全新的創新的城市,我叫做生命科技創新未來城市。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建設這樣的城市,我們是這個城市的主導者,我們是這個城市的平民,我們是這個城市的管理者、引領者。」

礪石私董會簡介:礪石私董會是最專業的商業知識社群,在這裡匯聚了10000名商業精英。除了社群交流外,加入礪石私董會還可專享多重會員權益,每年12次線下商業大課,12本商業經典書籍,24場線上精彩主題分享,52期獨家商業內參。

推薦加入礪石私董會

創業者必進的商業知識社群

陳永正、賈躍亭聯袂推薦

特惠價999元(原價4999元)。:lishixiaomishu),並提供如下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務、公司名稱、所在地、聯繫電話及聯繫地址,實名制認證后享受豐富的線上與線下會員權益。

推薦關注礪石商業評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