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厲害!蘇州在全球宜居城市榜單上蟬聯中國內地第一,背後原因是...

8月16日,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公布全球宜居城市排名報告。報告顯示,蘇州名列72位,蟬聯內地最宜居城市

從2009年至今

在每年該權威公布的榜單上

蘇州一直排在內地前三

去年和今年則沖至第一位

↓↓↓

2009年:內地第二,僅次於天津

2010年:內地第二,僅次於天津

2011年:內地第二,僅次於北京

2012年:內地第二,僅次於北京

2013年:內地第二,僅次於北京

2014年:內地第三,僅次於北京、天津

2015年:內地第三,僅次於北京、天津

2016年:內地第一

2017年:內地第一

那麼

宜居性是怎麼評定的?

該報告通過對全球140個城市生活方式可能面臨的挑戰進行了量化打分,評分涵蓋穩定性、醫療衛生、文化和環境、教育及基礎設施五大類指標涉及30多個定量定性因子。

細想這些年

蘇州在「城市宜居」方面下的功夫確實不少

尤其是加強了生態保護方面的工作

實施「碧水藍天」工程

不信你看!

水城治水有成效

蘇州境內有300多個50畝以上的湖泊、2萬多條各級河道……豐富的水資源是東方水城最具魅力、最富競爭力的優勢,也是環保和生態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2014年,蘇州就已經出台了《關於加強全市河道管理河長制工作實施意見》,至今已經完成了674條農村黑臭河道治理和957公里生態河道建設,並在全國率先啟動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另一方面,蘇州實施「自流活水」工程,引陽澄湖、望虞河等「外水」入城,促進河網水體暢通有序流動,活水範圍達70平方公里,有效改善城區河道水質。

作為全國45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蘇州近3年投入資金822億元治水,城區河道水質主要指標從劣Ⅴ類提升至Ⅲ—Ⅳ類,消除了黑臭現象。

今年4月,蘇州開啟新一輪河長制改革,由市委書記擔任第一總河長,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立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形成現代水治理體系。

垃圾分類成效明顯

蘇州早在2000年就開始進行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試點;2012年,在全市25個居民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2013年,在全市各區擴大試點範圍,完善垃圾分類的配套設備和設施,做到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在蘇州姑蘇區平江怡景小區,綠色、紅色、藍色收集箱分別放可回收、有害、其他三類垃圾,背後貼著每類垃圾細分種類和投放說明。像這樣的垃圾三分類小區,蘇州已經試點了405個。

去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促進辦法》,該《辦法》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積極推進從生活垃圾源頭上減量,並確定了各行政區域的年度垃圾減量指標。

從實施效果來看,2016年姑蘇區就實現了全區全年生活垃圾總量下降13%。

空氣質量不斷提升

今年春節蘇州首次實施全城禁放煙花爆竹。

根據蘇州環保局發布的數據,春節期間市區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優良水平,其中優2天,良5天。空氣質量較2016年春節期間顯著改善,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微克/立方米,降幅達33.3%。

同時,《蘇州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條例》已經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一季度,全市空氣質量達標率為80.6%,同比上升了14.7個百分點;蘇州市區空氣質量達標率為73.3%,同比上升了12.2個百分點,出現超標天數24天,同比減少了11天,未出現重污染天氣。

蘇州的空氣質量正在改善,相信不久,藍色將常伴蘇城。

環保新思路:污水廠「變身」城市公園

近日,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將投資7.8億元,建設全地下污水處理廠 而處理廠上面,將是個美麗的城市公園!

新區污水廠遷建效果圖

全地下式污水廠不僅佔用空間小、美觀性強,噪音、臭氣等問題也能得到最優控制。此外,還能徹底釋放污水廠原址地塊和周邊地塊的開發限制,以此提升周邊區域的發展前景。

而遷建后的廠區地上部分也將變身為一座綠色城市公園

▲▲▲

(水廠公園:由污水處理廠原址改造,保留了污水廠鋼架作為架空步道,設置鋼架、桁架、水廠遺留對比牌等景觀小品,體現水廠公園的文化典故。)

綠色植被按計劃種植

今年2017年,全市將建珍貴用材樹種成片林0.6萬畝,共栽植珍貴用材樹種175萬株。到2020年,全市將建珍貴用材樹種成片林2.3萬畝,栽植珍貴用材樹種583萬株

蘇州的一系列生態成就

離不開這五個字

「綠色GDP」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省環保廳、省統計局、省發改委、省委組織部發布了細化的《江蘇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這也意味著「綠色GDP」正式納入考核體系

全省綠色發展有了新標尺

考核結果作為幹部獎懲任免重要依據

省環保廳宣教中心主任湯浩介紹, 「一辦法兩體系」是我省旗幟鮮明貫徹中央精神,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為引領全省綠色發展、開啟美麗江蘇建設新征程提供新標尺。

根據《實施辦法》,對各設區市黨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實行「一年一評價、五年一考核」機制。一年一評價,依據就是《江蘇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而《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則是「五年一考核」的基準。省環保廳生態處處長張雷解釋說,一年一評價的體系側重於引導,而五年一考核的體系則側重於約束。相較而言,前者指標更多。

張雷分析,兩個體系指標體系具有四大特點:

01

緊扣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突出「十三五」規劃綱要和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要求;

02

聚焦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等重點問題,關注山、水、林、田、湖,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注重發揮其引領導向作用;

03

兼顧指標選擇的科學性與可行性、代表性與可比性,並考慮各地區發展的差異性,全面客觀地反映綠色發展的總體進展情況;

04

引入公眾對環境質量滿意度調查指標,以體現人民群眾對綠色發展的獲得感。

相關部門對地方的目標考核採用百分制評分和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等相結合的方法,考核結果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考核報告經省委、省政府審定後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作為各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3項約束性指標未完成即「不合格」

《江蘇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包涵7個一級指標和56個二級指標。與國家考評我省的指標總體保持一致,其中有2項指標根據我省省情作了替換:

1

「生態紅線管控水平」

替代了

「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

2

「人均生態產品供給水平」

替代了

「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

「這兩項替代指標更加符合我省的地理、經濟特徵。」張雷解釋說,生態紅線管控,有利於優化我省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2013年以來,江蘇將全省國土面積22.23%的15類重要生態功能區作為紅線區域加以保護,並制定紅線區域保護考核辦法,配套生態補償政策。這項開拓性實踐正在全國推廣;而生態產品是維繫生態安全、提供良好環境的自然要素。「十二五」時期,我省就率先開展了綠色發展評估,一直把這項指標作為生態產品貢獻的重要考量。

《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設置了5部分24個指標,其中有16個指標為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與國家考核指標相比,我省增加了1個指標「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這也是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有1個指標作了替換,「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改為「生態紅線管控水平」。

張雷表示,如果有3項(含)以上約束性目標未完成,其地區考核等級直接確定為「不合格」。同時「生態環境事件」也被設置為扣分項,每發生一起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其他環境污染責任事件、嚴重生態破壞責任事件的地區扣5分,該項總扣分可達20分。

江蘇率先探索「綠色GDP」評估

「《辦法》體現了省委把『不簡單以GDP論英雄』的要求落到了實處,突出發展的『含綠量』,樹立了政績考核新導向。」湯浩說。

兩體系中各類指標的權重分配,充分反映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上的行動導向。以《江蘇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為例,考核指標中 「資源利用」和「環境質量」位居前列。同時,兩個指標體系都強調公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為此,省統計局將通過抽樣調查獲取各地區的「公眾滿意程度」。

事實上,「綠色GDP」能夠納入到官方考核,離不開江蘇的率先探路。2014年4月,全省各市相關領導均收到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與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合作完成的《江蘇綠色發展評估報告》。這是全國首份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總體要求研究發布的綠色發展評估報告。

環境問題是由粗放發展帶來的,必須依靠科學發展來解決。那麼,什麼樣的發展是綠色的,如何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在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看來,建立一套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評」體系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項牽『牛鼻子』的改革」。

「如今『綠色GDP』納入官方考核,說明江蘇的探索很有價值」。省環保廳生態處調研員華鳳林說。

蘇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她的發展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她的美麗需要每一個人的悉心呵護

相信政府和市民的手拉手

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自覺踐行綠色生活

蘇州將越來越美好!

文章源自:蘇州市旅遊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